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实现对太原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评价、预测和科学调控,选取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人群健康状况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法对2000-2009年太原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生态系统健康的灰色预测模型,以实现对太原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前景预测.结果表明,2000-2009年太原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呈上升趋势,20002006年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呈现由不健康向临界状态逼近的态势,2007年进入临界状态.研究表明太原市生态系统正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基于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太原市将在2018年生态系统达到较健康水平,2049年生态系统健康达到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综合特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状况、经济水平、人群健康、生物群落健康和区域发展可持续性7个方面选取45个指标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熵值法确定其权重,以模糊数学理论建立隶属度矩阵,并建立评价模型,对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995-2004年,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为{0.421,0.475,0.359,0.312,0.375,0.406,0.415,0.377,0.447,0.457};(2)1998年以来健康状态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和2010年城市规划目标(0.681)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3)区域发展可持续性健康指数有所下降,自然环境健康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形势严峻;(4)城市生态系统各要素发展不平衡,健康质量较低;(5)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评价模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与否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可为制订城市规划、生态和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以重庆市为例,选取城市生态系统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服务功能和动态变化5个方面,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重庆市2004—2011年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另外,为了反映重庆市生态系统健康的优劣程度,选取上海、青岛和成都2011年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与重庆作横向对比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2004—2011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呈逐年良性发展态势;在2011年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对比评价中,上海最优,成都其次,重庆第三,青岛相对最差。最后,提出了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长春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将长春市城市生态系统划分为自然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三部分,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长春市生态系统健康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长春市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2000-2008年逐渐好转,各子系统改善程度存在差异;(2)自然子系统稳定于很健康的状态,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状况增长迅速,但仍然有待发展和提高;(3)长春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恢复须走经济集约化、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加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大要素的平衡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长春市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相似文献   

5.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石家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制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政策的依据。结合石家庄实际情况,选取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群健康状况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均方差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2005—2009年石家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由2005—2007年的亚健康水平提升到2008—2009年的较健康水平。其中有利因素为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利因素为活力与人群健康。主要胁迫因子为人均生活用水量、实际利用外资、万元GDP能耗、R&D经费比重、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居民人均收入、高层次人才比重。最后,提出了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沈阳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反映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水量、水质、河岸带、水生生物与物理结构等5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了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各指标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根据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选取8个评价指标,提出了5级评价标准,对浑河沈阳段2009年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浑河沈阳段处于不健康状态。通过对比模型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城市湖泊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休闲、美学、气候调节及生物多样性等服务功能。随着近年来广州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湖泊生态系统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许多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渐退化。本文结合广州市城市湖泊生态系统的特点,选择广州市主城区典型湖泊海珠湖、荔湾湖、白云湖、大学城中心湖、流花湖,开展水生生物群落的调查,利用OECD(联合国经济合作开发署)建立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将信息熵(IE)理论引入指标权重的确定中,并设立了4级评价等级,选用综合健康指数法(CHIM)进行这5个城市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结果表明各湖泊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分别是0.604、0.625、0.518、0.486、0.414,其中海珠湖和荔湾湖生态健康系统处于健康状态,白云湖、大学城中心湖、流花湖处于亚健康状态。研究表明,该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适用性较强,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可为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治理和修复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熵权的川北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社会、环境3个方面建立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赋予指标权重,应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对川北城市生态系统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川北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在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方面均处于病态,在环境要素方面,除南充处于很健康以外,其他各城市均处于病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状况川北6市则均处于病态.在对各评语集赋予数值后,川北6个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状况的排序为:南充、达州、广安、遂宁、广元、巴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焦作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动态,以便进一步提高焦作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优化经济结构,确保污染物的持续减排。[方法]以综合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节能减排形势要求,从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人群健康5个要素入手构建焦作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从时间序列角度评价健康水平的相对状况。[结果]2006—2012年焦作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逐年提高,活力和人群健康指数不断增加,组织结构指数小幅波动,恢复力和服务功能指数显著增加但显现波动。其中,经济结构变动是组织结构小幅波动的原因,污染物排放量和固废综合利用率的变化是城市恢复力及服务功能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优化经济结构,确保污染物的持续减排是提高焦作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在生态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全国方兴未艾的生态城市建设,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引入生态城市研究当中,根据相关研究构建了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作为评判生态城市建设程度的标准;利用熵权法确定模型中的多指标权重,避免了采用主观赋值法可能带来的臆断性;将评价模型应用于南阳市生态城市规划实例中,以定量的方式描述了南阳市以及河南省其他城市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子系统间的协调程度以及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状况,为南阳市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文丽    张安录    刘蒙罢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6):352-362
为深入探究区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生态系统健康视角构建相关理论框架,综合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VOR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生态系统健康,分析两者的耦合协调特征并识别了其协调发展问题区域。结果表明:(1)2005—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年均值达0.746,整体上呈波动式缓慢上升的趋势,空间集聚特征较为显著。生态系统健康得分均值为0.473,整体呈现小幅波动的趋势,地理空间上则呈现显著的南北分异特征;(2)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生态系统健康耦合协调度均值在0.611~0.624区间内小幅增长,截至2018年,区域内实现协调发展的市域达92.62%,耦合结果在空间上表现为由“相对随机”向“南高北低”的分布转变;(3)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生态系统健康耦合协调问题区域主要存在于长江经济带中下游部分市域,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或生态系统健康单方面滞后抑制了城市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总体而言,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程度正逐步深化,交互过程中形成的耦合系统基本实现了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人类发展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综合驱动力,基于2010年、2017年两期Landset TM/ETM遥感土地利用解译数据,运用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系数修正当量因子,计算和比较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采用空间回归方法从景观类型、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方面对其综合驱动力进行了阐释。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有所提高,但是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各自变化的幅度有所不同。(2)各类用地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的是水域和林地,其次为耕地和草地,都呈增加趋势; 未利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小,且呈减少趋势。(3)在县域尺度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现象,斑块密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负向影响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负向影响最大。由此可以得出,通过避免高密度、细碎化的开发与建设并保护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可以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促进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n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 (IBI) for national-level monitoring of watersheds as an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 methodology for the South Korean government. A 10-metric IBI model (IBIKW) was developed for watershed management and then applied to 76 streams in four major watersheds in Korea. The model assessments showed that 32.9% of all streams were judged to be in ??excellent?Cgood?? condition, whereas 67.1% were in ??fair?Cpoor?? condition, indicating severely impaired ecological health. Nutrient analyses of stream water revealed a two- to fivefold increase in nutrient and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 levels in urban- and cropland-dominant streams compared to forest-dominant streams. The guild structure within the watersheds indicated that tolerant species were predominant in severely degraded regions (BOD?>?6 mg L?1), and sensitive species were distributed in regions with BOD?<?2 mg L?1. Factors affecting ecosystem health (IBIKW scores) included chemical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physical habitat parameters and land use around the stream. In particular, land use was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ecosystem health, as indicated by the stro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ercentages of urban and forest streams and the IBIKW scores. The integrated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 technique developed here can be applied for both regular bioassessments and post-restoration assessments.  相似文献   

14.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现状及其定量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阐述了健康的生态系统定义及其研究瓶颈与途径 ,健康的生态系统可以活力、组织性和恢复力等定性指标描述和衡量。中尺度生态系统定量化健康评价研究的主要瓶颈是确立健康生态系统标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的途径可从生态系统受胁迫压力角度、系统恢复力或系统反作用力角度以及生态系统受到潜在“威胁”预测和健康预防的角度考虑 ,而系统结构和功能相结合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The Wet Tropics region of north Queensland has outstanding environmental values, contains the highest biological diversity in Australia, and borders the Great Barrier Reef. Comparable to other tropical areas worldwide, increasing urban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Wet Tropics has caused concerns with respect to ecosystem degradation due to poor water quality in freshwater reaches and marine environments. Key issues currently identified in the Wet Tropics include erosion and subsequent stream turbidity and sedimentation, nutrients from erosion and fertiliser use and pesticide residue contamination. Issues such as reduced dissolved oxygen, acid sulfate soil runoff, and bi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weed infestation, reduced and degraded riparian vegetation condition, and flow modification have also been identified. These issues mainly arise from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with lesser effects from urban development. Management of pollution to improve in-stream water quality requires a long-term monitoring program to characterize water quality conditions over different flows and seasons. This type of monitoring program is underway; however, the focus is on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does not fully consider freshwater ecosystem health. Another major issue is the lack of a fully developed conceptual framework that links changed land use to water quality and subsequently to aquatic ecosystem health. In this paper, we establish the current level of water quality knowledge in the Wet Tropics while outlin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 connecting changing l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their effects to water quality and to ecosystem heal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