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密云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根据密云县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水土流失及治理状况,分析了水土保持及水源保护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思路、原则和模式,并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实践,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管理中的问题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大河流域为骨架,以小流域为单元,从水库一级保护区向二三级保护区推进,形成由中心向外扩展的生态保护圈。构成“生态修复防线、生态治理防线和生态保护防线”。达到保持水土、保护水源、改善环境、促进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新常态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倡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新形势下必须有所创新和发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作为在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基础上,将水土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垃圾及污水处理等结合到一起的一种新型综合治理模式,在新形势下应强化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科学、准确地定义生态清洁小流域,并明确其建设目标;二是要完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规划内容;三是要做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基础工作,完善监测手段,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四是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要整合各行业的先进技术,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按照"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治理思路,总结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工程建设技术体系,包括河道综合整治、水土流失生态治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农业建设和面源污染治理5个方面,阐述了三道防线的具体布局措施,并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水源保护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措施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我国今后水土保持和水源保护工作的主要方向。以永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例,构建了生态修复,营造水土保持林,坡耕地治理,坡面径流调控,裸露面治理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以及农村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溪沟治理等措施相结合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措施体系。对已实施工程的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小流域治理是北京市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是北京市保护水源、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水和谐的重要途径。基于北京市小流域治理的多年实践经验与现代治理要求,对近年来北京市政府提出的小流域治理理念——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进行了其内涵的界定和建设技术体系的探讨,并以密云水库上游蛇鱼川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为例,介绍北京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6.
无定河地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与风沙草滩区交界区域,河道改造及流域治理工作一直是该区生态建设的重要议题。已有经验是: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形成综合防护体系;以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打造特色水保治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保持法律意识淡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配置不当;水土保持投入严重不足。主要建议是:治理模式要从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实行差别化治理和保护;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着力构建水土保持投资多元化格局。  相似文献   

7.
保护水环境,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昌平区在继承传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基础上,结合出现的新问题,经过实践探索,总结出了构筑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新模式,对今后水土保持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介绍了北京市昌平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成效,指出了今后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建立流域现状诊断系统;建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标准系统;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进行归纳细化;出台有关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8.
2013年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将以水源保护为中心,紧紧围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全年将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34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 km2。工程涉及33个乡镇52个村庄。主要措施包括梯田整修330 hm2,栽植经济林350 hm2,发展节水灌溉490 hm2,护坡措施4000 m,修建村庄排水1600 m,改厕300户,配置垃圾处理设施2100处,河库滨带治理2.9万 m2,修建护村坝6500 m,湿地恢复1.4万 m2,沟道清理6.4万 m3;推广面源污染防治技术80 hm2,推广厨余垃圾静态堆肥曝气技术8处。为此,将抓好三方面工作,全面提升生态清洁小流域社会化服务水平,服务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突出生态清洁小流域在水源保护中的作用,二是突出生态清洁小流域在生态系统保护中的作用,三是突出农民参与,支撑农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思路与实践   总被引:28,自引:15,他引:28  
针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实际 ,提出了以水源保护为中心 ,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 ,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思路 ,并结合实践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重点、目标和效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密云县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云县长期以来坚持以水源保护为中心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但小流域治理效益的数量化评价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41条小流域1 700余个数据,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了研究区小流域治理效益的数量化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小流域治理效益得分可以通过不同措施的工程量进行回归计算,计算值与实际值无显著差异,可以根据小流域治理中采取不同措施的工程量初步预测治理效益。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思路符合北京市小流域治理工作需要,能够带来更大的蓄水和保土效益。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功能的江西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提出生态清洁小流域概念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的差异,明确了江西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分类的基本原则,并分别以水源地保护、水土流失治理、人居环境改善、自然景观提升等为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生态清洁小流域三步分类法。据此将生态清洁小流域分为水源保护型、生态农业型、宜居环境型、休闲旅游型等4个类型,并应用三步分类法对江西省完成的11条生态清洁小流域进行了分类,为江西省及南方红壤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分类和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内涵和治理模式出发,根据泽州县长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生态功能等特征,研究构建了生态清洁型流域"三道防线"综合治理模式。以小流域为单元,将长河流域划分为8个小流域,选取典型万里小流域建立"三道防线",以水源保护、污染治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为原则,按照各防线的治理目标配置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并将此模式推广到整个流域。  相似文献   

13.
在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定西市范围内筛选出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水土保持治理效果典型的小流域,通过调查分析,阐述了典型小流域的空间(包括物质空间和抽象空间)治理成效,初步建立小流域生态空间布局模型,为研究定西市小流域空间功能和生态影响因素提供实践依据,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山区小流域沟道治理保证行洪,协调当地景观,体现人水和谐和生态安全优先。通过对河道进行清理整治,恢复河道行洪宽度,保障河道泄洪安全,保护河道下游水质,改善河道沿线水环境,改善生活环境。以芦子水小流域为例,探讨山区小流域沟道生态和防洪安全相结合治理的模式,以期为同类山区小流域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明确生态清洁小流域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对生态屏障型、农业生产型和清洁宜居型等三种类型的5条典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治理模式、治理成效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通过保障生态安全、建立生态屏障、助推"治理有效",生态经济并行、培育"产业兴旺"、助推"生活富裕",以及生态融入生活、培育"乡风文明"、助推"生态宜居"等途径,可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在今后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过程中,应强化以下几方面工作: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设计;政府重视,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建立坚强有力的群众基层组织;加大资金投入和生态补偿力度;进一步加强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16.
实施生态清洁流域治理 全力打造永康绿水青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康市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经验包括:一是科学规划,绘就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蓝图;二是因地制宜,通过水源保护、村庄建设、河道水环境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全面展开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三是多管齐下,通过充实领导力量、加大投入保障、建立长效机制,统筹做好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小流域治理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北京水务人面对新挑战,经过不懈努力,探索出“构筑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治理模式,完成了从小流域治理向小流域管理的转变。在连续7年大旱,水库来水锐减的情况下,密云水库保持国家Ⅱ类水质标准,官厅水库三家店段全年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三道防线建设的实质是在政策保障下,通过“封、移、补,节、治、调,清、育、保”措施和手段,对流域的水土资源进行综合管理,达到减少水土流失、防治水污染,促进节水和保护饮用水源的目的,实现了从小流域治理向小流域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化相国 《中国水土保持》2007,(9):F0002-F0002
<正>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针对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突出和人为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北京市的水土保持工作从单纯服务农业生产向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承担起保护首都饮用水源、促进宜居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功能的任务;北京市水务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观念,明确目标,统一规划,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同步治理,依靠政策支持,坚持部门联动,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保护了水源,促进了山区新农村建设,维护了河流健康生命。2000年以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62km2,各项水保措施累计减少土壤流失408万t,减少流失总磷109t,总氮462t,CODMn1910t,每年减少农村入河入库污水300万t。  相似文献   

19.
生态清洁小流域是指在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基础上,将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垃圾及污水处理等结合到一起的一种新型综合治理模式。以西藏自治区达孜县叶巴沟小流域为例,提出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应采取"封-治-控"的建设模式,以期为拉萨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按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指导思想和治理原则,紧密结合延庆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统筹水源保护、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按照"养山保水、进村治水、入川护水"的思路,上、下游统筹协调,"沟、支、干"统一规划,"点、线、面"综合治理,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促进流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认真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24字方针。科学规划,全面治理,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综合配套原则,开展综合治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高村民节水意识,提高村民素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村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