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水稻稻曲病作为水稻生产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病害,不仅对水稻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有较大影响,其病菌中所含的毒素还会致使人畜慢性中毒,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水稻稻曲病。基于此,结合稻区的水稻生产实际情况,对水稻稻曲病的发生规律进行探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策略,有效防止稻曲病发生,降低稻曲病对水稻的影响,在促使水稻优质高产、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为人们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稻曲病菌(Villosiclava virens)可侵染水稻(Oryza sativa)引发稻曲病而导致水稻显著减产,还可产生对动物和植物都有害的毒素。目前对稻曲病菌毒素的植物毒性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首先发现稻曲球水溶性粗毒素对水稻幼苗的根和叶片的生长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根的抑制作用更甚于对叶片的抑制作用。进而以稻曲球水溶性粗毒素处理水稻幼根,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分析,得到2 665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在细胞成分的分类(term)中,囊泡和胞外区富集的DEGs最多;在生物过程的分类中,胁迫响应和氧化还原过程富集的DEGs最多;在分子功能的分类中,氧化还原酶活性和转移酶活性富集的DEGs最多。对DEGs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Pathway)富集的结果表明,稻曲病菌毒素处理对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次生物质代谢有较大影响。经分析发现,DEGs中有62个植物转录因子家族,分属于7种植物转录因子,其中5种参与调控植物对生物胁迫的抗性。实验结果也表明,稻曲球粗毒素明显下调15个植物抗病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稻曲病菌毒素主要通过干扰水稻幼根呼吸作用而影响能量供应,通过干扰氨基酸代谢而影响蛋白质合成,进而抑制水稻幼根的生长。此外,本研究推测稻曲病菌在侵染水稻的过程中,可能通过分泌毒素来下调某些水稻抗病蛋白的表达,以降低水稻抵抗稻曲病菌入侵的能力,从而利于稻曲病菌在水稻组织内生存并扩展。本研究为深入探讨稻曲病菌毒素对植物产生毒性的机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Nested -PCR从田间和水稻植株上检测稻曲病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的特异性引物,对从发病程度不同的稻田土样、水稻(Oryza sativa)生殖生长初期稻田浮萍(Lemma ssp.)和水稻植株的DNA进行Nested PCR扩增,分析稻曲病菌在稻田的存在和在植株上的附着和侵染,结果显示在稻田中稻曲病菌可以附着在浮萍上,从第一年种植水稻田块的土壤中未检测到稻曲病菌,但在稻田中的浮萍上可以检测到;水稻生殖生长初期剑叶的叶耳间已有稻曲病菌附着和侵染。实验证明PCR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田间稻曲病菌。关键词:稻曲病菌(Usitilaginoidea virens); 检测; Nested PCR  相似文献   

4.
以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导致稻曲病发病的因素为预测依据,用待测数据作为系统输入数据,构建基于组态王软件的水稻稻曲病预测系统,根据影响稻曲病发病时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用系统进行稻曲病发生可能性预测。  相似文献   

5.
水稻稻曲病、螟虫是水稻栽培上的主要病虫害。近年来,随着水稻品种的优化和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以及气候的反常变化影响,稻曲病的发生量与危害程度也与稻瘟病的发生和危害有并驾齐驱之势,同时,螟虫的大量发生与危害程度加重,也给四川省旺苍县水稻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加大病虫预测预报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的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由此,根据有关资料和植保站连续3 a的药剂试验和观察,结合该县一病一虫发生发展的实际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出水稻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对水稻的需求,水稻病害也成了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而稻曲病已逐步成了影响山区水稻生长的主要病害,生稻曲病的水稻不仅产量下降,而且食用后对人畜的健康都会有影响。为进行更好的防治,对在山区使用不同药剂来防治稻曲病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介绍稻瘟病、稻纹枯病、稻曲病、稻赤枯病、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水稻病虫害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稻曲病对水稻的为害特点,对不同病粒稻株与水稻产量损失的关系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稻曲病对水稻结实率下降的影响最大,这是引起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其次,对每穗总粒数、穗长、剑叶长、千粒重、株高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RAPD标记的福建省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福建省稻曲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组成,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分析了来自福建省不同水稻种植区的102个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的遗传多样性.从1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条扩增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进行稻曲病菌多态性扩增,共扩增出157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2.17%,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2~0.67.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福建省稻曲病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对于其它地区而言,福建闽西地区分离的菌株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PPB=76.43,H=0.2212,I=0.3383),晚稻分离的菌株群体遗传多样性(PPB=91.08,H=0.2402,I=0.3655)高于早稻群体(PPB=63.06,H=0.1892,I=0.2870).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距离0.349水平上,供试的所有菌株可被划分成7个遗传聚类组(R1~R7),聚类组R1为优势聚类组,包含有80个菌株,其内又存有一些亚组.这些菌株的聚类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及水稻品种无明显相关性.但是在遗传距离0.330水平上,来自宁化的10个菌株可被明显划分成早稻群体和晚稻群体.初步分析认为菌株的地理来源、水稻品种及其生长季节是影响福建省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在稻曲病菌的遗传变异以及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高效防治药剂,研究32.5%苯甲·嘧菌酯SC、30%苯甲·丙环唑EC、75%肟菌·戊唑醇WG、24%噻呋酰胺SC、12%井冈·蜡芽菌AS这5种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综合防治效果表明,5种药剂中32.5%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药效最好,且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富集微流控芯片的稻曲病菌孢子光电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当前水稻真菌病害发病时间短、传播速度快,缺乏有效早期预警技术的难点,提出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空气流中水稻真菌病害光电检测方法。该文根据微尺度下孢子富集动力学特征设计了病害孢子高效富集微流控芯片,并结合光电检测系统进行病害孢子的检测。试验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以及孢子富集量的大小对微流控芯片通道尺寸进行设置。根据光检测原理和不同浓度孢子在富集区形成的光衰减特性,筛选具有高灵敏度特性的检测光强。在以检测光谱的灵敏度性能为目标并综合考虑线性度的基础上,优选检测波长。以水稻稻曲病菌孢子为检测对象,进行了自动化微流控富集和光电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光源光强1.1×104 cd,波长为650 nm时,利用所述检测方法针对水稻稻曲病菌孢子检测结果(相比与镜检值)误差小于17.5%,根据检测结果建立相关系数为0.992 9的检测模型,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及可靠性。研究结果为便携式作物病害检测装备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水稻稻瘟是水稻3大病害之一,会对农民的增收造成影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广阔,一旦稻瘟得不到控制,可能会造成区域性的绝产,甚至影响其他行业。基于此,结合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
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当前水稻病害问题,对综合防治技术与管理措施进行探究和分析。包括水稻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于为今后的防治提供可参考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晚稻上施用四种药剂有效防控水稻"三虫三病"(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晚稻用药三次,从而达到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减量用药(减少施药次数、减少用药成本)、有效控害(提高综合防治效果)和增效增产(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目的。经过4个多月的试验示范,晚稻全程用药模式取得了成功,每季晚稻减少施药1~2次,防治3、4代二化螟效果分别为93.70%、92.0%,防治4、5代稻纵卷叶螟效果分别为93.9%、91.8%,防治4、5代稻飞虱效果分别为93.91%、95.44%;对纹枯病的防效达到84.6%;同时,也对稻曲病和稻瘟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控制效果。晚稻平均产量增加61.50 kg/667 m2,平均增收179.20元/667 m2。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苦参与百部农药活性提取物及其复配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各农药活性提取物及其复配物对稻胡麻叶斑病菌、立枯丝核菌、稻恶苗病菌、白菜黑斑病菌、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病菌与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病菌、茄科蔬菜青枯病菌均有不同抑制作用;各提取物抑制效果随提取物浓度的提高而相应增强,最低抑制浓度多<0 .5mg/ mL ,并对白菜黑斑病菌孢子萌发也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单一提取物相比,复配物对稻胡麻叶斑病菌和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病菌的抑制效果有所增强,但对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病菌的作用较小,对稻恶苗病菌和茄科蔬菜青枯病菌的作用反而减弱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稻曲病在南繁基地制种田不断扩散蔓延,危害有所加重,一般病穗率10%~15%,发病重田病穗率25%~30%,已成为南繁水稻制种田重要病害之一。根据多年实践,分析了近年来南繁水稻制种田稻曲病逐年加重因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推广应用30多年,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很快,要实现杂交稻的高产栽培,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基于此,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水稻种植为例,从优良品种的选择及秧田期、本田期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并针对近年来发生的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及稻蓟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虫害,提出了高产优质栽培过程中科学...  相似文献   

18.
在水稻种植和生长中,会出现一些病害,给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农民的收入减少。基于此,为了提升水稻栽培的产量和质量,对水稻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水稻主要病害和相应的防治技术,包括稻瘟病及其防治技术、立枯病及其防治技术、稻曲病及其防治技术、白叶枯病及其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受气候异常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子市场放开、农产品流通贸易、耕作制度变化等因素影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异常,表现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重大病虫暴发频繁,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等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等新病害时有发生并逐年加重;细菌性条斑病、稻水象甲等检疫性病虫害传入文山市的危险越来越大。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工作任务加重,难度加大,使病虫测报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于此,重点分析了文山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现状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稻曲病发生发展的气候条件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气象角度入手,探索稻曲病发生发展的气候指标,并进行病源菌含量的分析,找出最强传染期,然后依此确定防治适期;通过不同药剂和不同品种的对比防治试验和不同播种期发病率的调查,提出综合防治稻曲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