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东北地区153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的气候特征,并与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温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大部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事件呈减少趋势,且其区域性分布较明显,表现为吉林大部在水稻孕穗期、辽宁局部在抽穗期低温冷害呈增加趋势;近50a低温冷害发生站次年际波动较大,总体呈减少趋势,但2001-2010年冷害发生站次明显增多;障碍型低温冷害对发育期气温变化较敏感,二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温度每升高1℃,整个东北地区低温冷害发生站次减少35个;对冷害和发育期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发育期气温升高导致低温冷害减少是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新疆阿勒泰地区20cm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新疆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台站1964-2001年连续38a的20cm口径蒸发皿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法对该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和突变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地区平均而言,20世纪70年代的年平均蒸发皿蒸发量最高,此后逐年代下降,大部分站点的年代际变化趋势与全区一致,东部有两站不同;夏季平均蒸发量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少;除冬季外,平均季蒸发量与年变化一致。年平均及春、夏、秋季蒸发皿蒸发量呈波动变化状态,冬季呈显著的上升趋势。空间分析表明,夏秋季大部分站的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个别站呈显著上升趋势;冬季大部分站呈显著上升趋势,春季大部站变化不明显。突变检测表明,该地区年及夏秋季蒸发皿蒸发量80年代中期有一次明显的突变,春、冬季突变不明显。各站及不同季节趋势变化和突变时间的不同步,表明气候变化在不同的地区和季节会有不同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利用华北平原42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和冬小麦发育期观测资料,结合增温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冬小麦生长季各月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冬小麦关键发育日期和各主要生育阶段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以探究气候变暖对华北平原冬小麦生育过程温度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华北平原冬小麦生长季的10月、12月和2-6月增温趋势显著,2月平均气温上升线性倾向率最大。气候变暖使冬小麦越冬阶段和返青-拔节阶段的平均温度显著升高,从而导致冬小麦拔节-成熟日期显著提前,但冬小麦冬前生长阶段和拔节-成熟阶段的平均温度则未呈现上升趋势。冬小麦冬前生长阶段的温度环境因播种期适应性推迟而保持基本稳定,拔节-成熟阶段平均温度变化不明显则归因于发育期前移和当地气温的季节性变化特点。气候进一步变暖将使冬小麦冬后发育期提前更多,而拔节-成熟阶段的平均温度则不会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4.
呼伦贝尔市53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学斌    吴昊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1):178-182
利用呼伦贝尔市下属16个气象台站的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观测数据以及距平分析、M-K检验、Kriging差值、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呼伦贝尔地区1960—2012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为水土保持、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基础性研究成果。研究表明:研究期呼伦贝尔市平均温度为-0.7℃,倾向率为0.43℃/10 a。各季节的平均温度均有增加趋势,夏季增温最为显著,冬季最差,气温低的地方增长率越高。全市的平均降水量为396 mm,未发现有减少趋势,降水从东向西依次递减,主要表现在10 a和26 a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性变化。随着气温的升高,10 a尺度下的周期性变化趋于明显,降水年际间差距将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SPI的近41年(1965-2005)河北省旱涝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河北省是旱涝频发地区之一。本文基于1965-2005年河北省84个气象站的逐月降水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正交经验分解函数和旋转正交经验分解函数等方法,分析了近41a河北省旱涝时空变化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旱涝总体上呈阶段性变化特征,1965-1972年和1997-2005年干旱比较频繁,1973-1996年干旱频率较低;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前中期为雨涝比较频繁阶段。春秋季干旱呈减轻趋势,夏季干旱呈加剧趋势(不显著),冬季旱涝变化趋势不明显,但90年代以来河北省极端季节旱涝事件比较频繁。在空间上,河北省旱涝分布可分为东部、北部、南部和西部四个不同的区域,四个区域的旱涝总体上具有相对一致的大趋势,但在某些时段也表现出一定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河北省全省20世纪90年代后期旱涝变率最大,70年代前期和末期变率也较大,80年代变率最小;四个区域总体上表现出与全省大致相同的趋势,只是2000年以后南部地区旱涝变率持续较高。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农作物生长期内温度变化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温度变化的实际历史资料,并与主要农作物生长期相结合,研究了50-90年代东北地区作物生长期内平均温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本区各省作物生长期内温度均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随地理纬度减小趋于下降,其中以黑龙江省的克山温度增幅最大,达1.55-2.09℃,辽宁省的本溪温度增幅最小,仅为0.06-0.33℃。从全区平均来看,春小麦生长期内温度增幅大于春玉米,前者增加1.35℃,后者增加0.93℃,60年代和90年代是本区作物生长期内温度快速上升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近35年气候变化对粳稻发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利用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的38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5年的气象数据,以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作为主要因子,重点分析了黑龙江省西部稻区、中南部稻区、南部稻区的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的时空分布、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在过去的35 a中生长季平均气温升高了0.9℃,平均每10 a升高0.225℃;生长季降水量年代际间波动较大,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年降水量增加,至本世纪初减少;生长季日照时数呈现出20世纪80年代减少、90年代增加、而本世纪初又下降的规律。气候变化使水稻除抽穗期和成熟期外,其它各生育期基本随年代的增加而提前。相关分析显示,影响黑龙江省水稻产量丰歉的主要因子是气温。  相似文献   

8.
根据淮河流域1958-2007年观测资料和ECHAM5/MPI-OM模式对该流域2011-2060年气候变化的预估结果,分析淮河流域1958-2007年平均气温、极端高(低)温、农业界限温度和年降水量变化,并对2011-2060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预估。结果表明:(1)淮河流域年平均气温,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降温为主,90年代中后期增温显著;季节变化上,春秋两季气温呈波动增加趋势,冬季增温速率较高,夏季则呈下降趋势,极端气温事件出现次数和温度变化幅度均减小。淮河流域热量资源的时间变化以增温趋势为主,各界限温度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和累积温度增加。从区域分布上,流域东部增温趋势强于西部。1958-2007年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等无突变性的增加或减少趋势;季节变化上,流域夏季降水量变幅较大。(2)3种排放情景下淮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升高趋势一致,且SRES-A1B情景升温幅度大于其它两种情景且约在2040年突变增温,3种情景下季节平均气温均为冬季升高最快;未来年降水量有微弱增加,但M-K检测均无显著变化趋势,未来50a淮河流域季节降水仍以春、夏季降水为主,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1-2013年生长季(4-10月)MODIS NDVI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结合线性趋势分析法、变率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方法,开展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年际、月际变化趋势及其与区域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研究表明: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植被NDVI,无论是在生长季平均值(0.001 5 NDVI/a),还是各月份值都呈增加趋势.尽管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促使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但其植被覆盖年际变化趋势主要受降水量的控制,年总降水量与NDVI的相关系数达到0.66,是植被覆盖年际波动的最直接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研究区南部、东部和北部边缘区域的植被覆盖增加趋势较明显,而中部和北部部分区域未发生明显的趋势性变化.变率分析表明,植被覆盖变化年际波动明显,说明研究区植被变化受外界抗干扰能力较弱,特别是南部区域.从自然保护区各核心区植被覆盖年际变化趋势看,伊克布拉格草原化荒漠生态系统核心区和棋盘井半日花核心区的植被覆盖度呈增加态势,而蒙西珍稀植物群落核心区和阿尔巴斯生态系统过渡带核心区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鄱阳湖流域潜在蒸散的变化特征,揭示不同季节潜在蒸散趋势差异及其气候成因,该研究基于1981-2019年鄱阳湖流域7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点逐日潜在蒸散量(ET_0),结合敏感性-贡献率法,分析了1981-2019年鄱阳湖流域ET_0在年、季尺度上的变化趋势及其主导气候因子。结果表明:1)1981-2019年鄱阳湖流域年尺度ET_0具有先降后升的特点,21世纪以前呈下降趋势,进入21世纪后下降趋势减弱,并在21世纪头10年后半段转为上升趋势。整体上,鄱阳湖流域ET_0呈显著增加趋势(1.50mm/a,P0.05),其中春季增加速率最快(0.81mm/a,P0.05),秋季次之(0.64mm/a,P0.05),冬季和夏季分别呈不显著增加和下降趋势(P0.05);2)最高气温升高是年均ET_0和春、秋季ET_0增加的主导因子,冬季ET_0增加的主导因子为最低气温的升高,而辐射下降是夏季ET_0下降的主导因子;3)不同气象要素贡献率的年代际变化分析表明,鄱阳湖流域年均ET_0由降转升的原因是2000年以后气温增加的正贡献超过风速和辐射下降的负贡献。该研究对鄱阳湖流域农田水分管理和季节性干旱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CMIP6模式对中国西南地区气温的模拟与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961−2014年CN05.1月平均气温观测数据集,以及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的19个全球气候模式数据,基于泰勒图、泰勒指数和年际变化技巧评分,系统评估了CMIP6模式对中国西南地区气温的气候态空间分布以及年际变化的模拟能力,并预估该地区未来气温在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情景下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与其他季节相比,大多数CMIP6模式对研究区1961−2014年秋季气温气候态空间分布的模拟表现最好;CMIP6模式模拟四季和年平均气温年际变化的结果整体偏低。19个模式中对西南地区气温模拟较好的模式有ACCESS−CM2、CMCC−CM2−SR5和CMCC−ESM5。(2)3个较优模式的等权重集合,在模拟气温的气候态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方面优于19个模式的等权重集合。(3)与1961−2014年同期观测结果的多年平均气温相比,未来西南地区四季及年平均气温在4种情景下均呈升高趋势,四季和年平均气温升高0.94~3.48℃。4种气候情景下均表现为夏季升温最多(2.17~3.48℃),且夏季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幅度最小;冬季升温最少(0.94~2.24℃),其年际波动幅度最大。(4)在21世纪初,4种情景间季节和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趋势差异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1世纪中期,高辐射强迫情景下气温的升高趋势逐渐高于低辐射强迫情景。(5)在4种情景下,21世纪初期(2015−2034年)、中期(2045−2064年)及末期(2081−2100年)的多年平均气温与历史(1961−2014年)观测气温的距平值均呈现西北大于东南、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大于低纬度低海拔地区的空间分布特点。随着时间推移,在21世纪末期,同一地区高辐射强迫情景的气温距平值明显高于低辐射强迫情景。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黑土区近50年来四季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黑龙江省黑土区24个市县1961—2010年的逐日气温数据,运用空间插值分析和趋势性分析,从空间和时间上对黑龙江省黑土区四季气温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黑龙江省黑土区全年及平均气温的空间变化趋势比较一致,皆是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并且高温区逐渐向北移动。50 a来黑土区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四季气温在时间变化上存在季节性差异,尤其是春、冬季升温显著,且冬季升温大于春季,说明冬季增暖对年平均气温升高贡献最大。10 a平均气温最大负距平出现在1961—1970年的冬季,最大正距平出现在1981—1990年的秋季。  相似文献   

13.
以1961—2010年白龙江流域气温和降水量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线性趋势分析、多项式回归、Mann-Kendall趋势性检测和突变分析、复Morlet小波分析和R/S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在季节和年际尺度上研究了气温和降水量的趋势性、波动性、突变性、周期性和持续性。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四季和年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升温缓慢,90年代以来升温速率明显加快并发生暖突变。年降水量呈“多—少—多—少”的波动变化,整体微弱减少。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分别呈“多—少—多”和“少—多—少”变化,整体微弱增加。夏季和秋季分别呈“多—少—多—少”和“多—少”变化,整体微弱减少。气温和降水量存在7,11,22 a左右的准周期变化。未来一段时间内,四季和年平均气温将可能继续升高,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将可能增加,而春季、秋季和年降水量将可能减少。  相似文献   

14.
近50年黄河流域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河流域54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气象数据,探讨近50a黄河流域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年降水量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总体表现为上游地区增多、中游地区减少的特点。春季上游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秋季中游显著减少,冬季全流域降水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下游增幅最大。年内降水量显著增加的时段主要集中在1-3月和12月;(2)黄河流域气温变化呈显著升高趋势,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平均最低气温变化对平均气温升高的贡献率大于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全流域均表现为冬季增幅最大,夏季和秋季则为流域上游增幅最大。月平均气温显著增加的站点比例最高,月最高气温显著增加的站点比例最小,且均集中在2月。(3)全流域冬季出现暖湿化趋势,春季上游出现暖湿化趋势,而秋季中游出现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1957—2009年乌鲁木齐河径流量、气温和降水量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分析、Mann-Kendall检验方法、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乌鲁木齐河年径流量、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径流量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50多年间乌鲁木齐河年径流量变化呈增加趋势,气温显著升高而降水量缓慢减少。从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来看,乌鲁木齐河年径流量变化出现平水期(1957—1990年)、丰水期(1991—2000年)和平水期(2001—2009年),总体呈现波动增加趋势;从年内分配来看,乌鲁木齐河年径流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而春季和冬季较少;从月分布来看,6月、7月、8月份径流量最大,其他月份较少。(2) Mann-Kendall检验表明,1957—2009年乌鲁木齐河年径流量、春季径流量和冬季径流量均显著上升,而夏季和秋季径流量上升趋势不显著。(3)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乌鲁木齐河年径流量变化主要受降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北方干湿区降水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中国北方地区降水资源空间差异较大且种植结构迥异,细致分析北方不同干湿区降水资源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可为北方地区合理利用降水资源,调节种植结构,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参考。该文利用中国北方15个省市30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将过去50 a分为1961-1980年和1981-2010年两个时段,基于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划分标准,明确了与1961-1980年相比,1981年以来北方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空间变化特征;依据中国气象局降水量等级标准及春夏秋冬四季划分标准,系统分析了北方三大区域内小雨、中雨、大雨及暴雨各等级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在全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中的比例,以及降水在一年四季中的分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背景下,1981年以来西北地区的干旱区面积减少,东北地区的半湿润区面积减少,而半干旱区面积扩大明显。研究时段内干旱区年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最近30a各等级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高于1980年之前的20a,其中小雨、中雨等级增加幅度最大;季节变化中,尤以冬季最明显。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年降水日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最近30 a小雨等级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有明显下降;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减少,半干旱区夏季降水减少更明显,半湿润区则以秋季减少最为显著。北方地区年内发生的降水事件95%以上是小雨和中雨,小雨和中雨量总计占全年降水量的75%;研究时段内北方地区的小雨频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中雨频率呈升高趋势,干旱区表现尤其明显,其对作物生长季内降水有效利用影响较小。各季节降水分配的变化中,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春季降水贡献率升高,半湿润区秋季降水贡献率降低;干旱区仅夏季降水频率有下降;半干旱区各季节降水频率指标变动最突出,春冬季节降水频率有增加而夏秋季节降水频率在下降;半湿润区春季和冬季降水频率有所增加,而秋季降水频率下降;研究区域内各降水指标极大值主要集中南北两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内北疆地区及内蒙古东北部的强降水量、强降水日数大于区域内青海、甘肃、宁夏的中部和南部。所得结论可为明确中国北方地区不同干湿区降水资源变化及种植结构和作物布局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低温冷害是制约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了解低温冷害的演变规律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于防灾减灾、合理搭配农作物品种熟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用东北地区73个气象站1960-2004年温度资料以及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谐波分析方法,分析了≥10℃活动积温和持续低温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价了其对粮食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动积温表现出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减少的趋势,持续低温指数表现出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增加的趋势。谐波分析表明,东北地区活动积温存在着明显的2.5-4a的周期振荡,持续低温指数主要表现为2.5-5a和10a左右的周期振荡。粮食产量的波动带有明显的活动积温和持续低温指数的信息,纬度越高,粮食产量受活动积温的影响越大,受持续低温指数的影响越小。活动积温是制约东北地区粮食和水稻产量的最主要因素,但持续低温指数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持续低温指数每增加1d,会导致辽宁、吉林、黑龙江水稻平均单产。分别下降6.2%、5.8%和2.1%。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流域极端气候事件的演变规律,基于疏勒河流域瓜州站、玉门站和敦煌站1951—2018年月气温极值数据,采用线性倾向、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了疏勒河流域气温年、季极值变化特征、突变特征以及周期特征。结果表明:(1)年极值气温变化均呈上升趋势,年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以0.06℃/10 a和0.27℃/10 a的速率上升,但年最低气温上升趋势较年最高气温显著;(2)季最高气温变化均呈上升趋势,倾向率排序表现为冬季(0.36℃/10 a)>春季(0.23℃/10 a)>夏季(0.07℃/10 a)>秋季(0.01℃/10 a),且各季呈现不同波动变化趋势;(3)季最低气温均呈现上升变暖趋势,倾向率排序表现为秋季(0.53℃/10 a)>春季(0.39℃/10 a)>冬季(0.24℃/10 a)>夏季(0.19℃/10 a),且各季呈现不同的波动变化趋势;(4)流域年最高气温和年最低气温突变时间分别为2011年和1961年。(5)年最高气温和年最低气温的第一主周期均为58 a。总的来说,疏勒河流域的气温在未来几年还会持续升高。研究成果对于全面认识疏勒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22年夏季(6−8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2.3℃,较常年同期偏高1.1℃,大部农区热量充足。全国平均高温日数达14.3d,较常年同期偏多6.3d,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全国平均降水量仅290.6mm,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少。全国平均日照时数677.4h,接近常年同期,较2021年同期偏多53.7h。夏收区大部天气晴好,利于夏收粮油作物充分成熟和品质提升;6月下旬两次明显降水过程有效缓解北方夏播区前期旱情,但陕西、甘肃部分地区土壤墒情偏差,不利于适时夏种。大部农区光热充足,未出现明显阴雨寡照天气,北方农区降水充沛,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玉米、大豆等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南方持续高温少雨导致农业干旱发生发展,水稻、玉米等作物遭受高温热害,气象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经济林果等稳健生长;辽宁、山东出现叠加性降水,导致部分低洼农田出现渍涝。6月上旬、8月下旬东北地区阶段性低温,影响秋收作物生长发育和灌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