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有机氯污染的生物修复和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简述了土壤生物修复的意义以及微生物-酶-生物修复之间的关系,对有机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土壤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加入“六六六”后,降低自然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生。此外,对产生过氧化氢酶的外源细菌进行初步搜集、筛选,并测定了其产生过氧化氢酶能力。结果表明,在有机氯污染的土壤中,加入外源细菌能增中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机氯能诱导加入土壤的外源微生物分泌过氧化氢酶的能力;细菌B1是较有希望的能消除有机氯污染的菌株。  相似文献   

2.
整地时期对土壤物理性质及苹果幼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苹果幼树的栽植成活率和保存率,对3个穴状整地时期的土壤物理性状及苹果幼树生长状况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穴状整地后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提高.雨季前穴状整地提高了春季和幼树生长前期的土壤水分,减小了土壤日温差,提高了苗木成活率,促进了树体生长.但雨季后和春季穴状整地降低了春季和幼树生长前期的土壤水分,加大了土壤日温差,降低了苗木成活率,削弱了树体生长,并且加深了定植当年的地面塌陷深度,降低了苹果幼树冬春季的枝条含水量,提高了枝条抽条指数,降低了苗木保存率.陕北丘陵沟壑区栽植苹果时应该在雨季前穴状整地.  相似文献   

3.
生态垫对流动沙地土壤温湿度和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沙地铺设生态垫后,对土壤温度、水分、养分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沙地铺设生态垫后,能够明显降低土壤20 cm以上的温度,表层土壤温度变化明显,日均温可降低4.5℃;各层的土壤日温差均小于裸地,在表层最为明显.可降低8.1℃.在观测期间,铺垫后能够显著提高土壤0-15 cm的含水量,相对裸地提高167.33%,15-30 cm,30-45 cm的含水量相对提高53.10%,52.56%.铺设生态垫后,除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有明显提高外,其它指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覆膜方式(双层膜、单层膜和不覆膜)、土壤类型(中壤土、砂壤土)与有机物(添加牛粪和不添加牛粪)对太阳能加热时土壤温度的影响。覆盖透明膜可显著提高土壤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10 cm2、0 cm和30 cm深度土壤日平均温度分别达40℃、38℃和36℃以上,日最高温度分别达43.3℃、39.0℃和36.5℃以上。覆盖透明膜可明显延长土壤高温(≥35℃)持续时间并提高土壤日温差,土壤温度超过35℃的累计时间达22.5h以上,10 cm、20 cm和30 cm深度土壤日温差分别在7.1℃、2.6℃和0.8℃以上。覆盖双层膜土壤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高温持续时间及日温差比单层膜高,且在10 cm深度尤为突出。除20 cm深度外,土壤类型对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没有影响。添加牛粪能使0~20 cm土层土壤日平均温度提高2℃以上,显著高于不添加对照。故覆盖透明膜和添加牛粪可显著提升30 cm深度内的土壤温度,利用太阳能加热可望降低土壤中根结线虫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5.
碳源与底物对不同层次土壤产生N2O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层土壤的反硝化作用是土壤排放N2O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影响浅层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的重要因素,通过一系列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一种农用土壤不同土层在碳源和NO3含量不同情况下产生N2O的能力。结果表明,试验用土壤的不同土层均具有进行反硝化作用产生N2O的能力,底层土壤产生N2O的能力大于根区土壤;单独添加葡萄糖、NO3或同时添加葡萄糖和NO3,对土壤N2O和CO2释放的影响与土壤层次和观测时间有关;向土壤添加葡萄糖和NO3,各个土层释放N2O的能力均显著提高;从产生N2O和CO2能力的角度而言,不同层次土壤的微生物区系间存在较大差异。采用短期(24h之内)饱和泥浆好气培养法,可以区分土壤微生物区系在产生N2O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土壤温度及蓄放热特性是保温型塑料大棚土壤传热特性的重要体现。因此,为定性、定量地阐明棚内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和蓄放热特性,在严寒地区生产性大棚内进行了试验测试,并通过构建大棚土壤热量平衡简化方程、温差拟合等方法对土壤蓄放热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温度波幅随深度的增加呈乘幂函数递减,通过计算得出测试地区大棚土壤的蓄热层平均厚度约为0.55~0.80 m;2)棚内土壤横向地中传热损失占土壤总热损失的9.8%~24.7%,若将此部分热量用于提高土壤温度,则棚内土壤平均温度可提高0.3~0.5 ℃;3)天气条件对土壤蓄放热性能的影响较大:晴天日累积蓄热量比多云天多37.2%~50.6%左右,日累积放热量比多云天多44.7%~64.3%;晴天的最大蓄热流量和日累积蓄热量均是阴天的4倍以上,与蓄热性能相比,晴天与阴天的土壤放热性能差异较小。土壤蓄放热量主要受表层土壤与气温温差的影响,棚内外气温差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查理思  吴克宁  鞠兵  高晓晨 《土壤》2020,52(3):634-640
本文选取4个典型遗址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剖面形态和理化性质的分析,根据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对供试土壤进行分类归属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分类方案均不能较好地体现遗址土壤的特征,因此建议在CST人为土土纲中增加技术人为土亚纲,并先被检索出来,下设缓透技术土和遗址技术土土类,分别下设遗址缓透技术土和含磷遗址技术人为土、普通遗址技术人为土亚类。修改方案不仅可以较少地改动土壤系统分类诊断体系,也能够较好地将古人类影响的土壤特征和产生的技术物质融合到新增的“人为缓透或不透层次”或“人工制品”中,作为从古到今所有人类活动和技术物质的一部分,从而实现遗址土壤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相似文献   

8.
土壤酶对土壤环境质量指示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土壤环境质量是土壤容纳、吸收和降解各种环境污染的能力。各种污染物(农业、工业)进入土壤后,都会对土壤的环境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土壤酶作为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中产生专一生物化学反应的生物催化剂,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反应迅速,常被用来作为指示土壤环境质量的生物学指标。因此本文综述土壤酶对化肥、农药、污水污泥、城市垃圾和重金属的指示作用,为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土壤动物与土壤健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动物与土壤健康息息相关,土壤动物多样性和功能能够灵敏反映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引起的土壤扰动。同时,土壤动物还通过与生物和非生物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对地上生态系统产生反馈作用。当前土壤动物在土壤健康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土壤线虫、节肢动物和蚯蚓等类群,仍缺乏基于土壤动物的系统性评价指标。因此,本文围绕土壤动物在指示土壤健康方面的潜力,系统总结了现有基于土壤动物的土壤健康评价指标,强调未来应建立和完善土壤动物基因组信息数据库,挖掘土壤动物的功能性状,加强土壤食物网结构和生态功能的研究,建立集成土壤动物物种多样性、功能性状和土壤食物网的指标体系,从而促进土壤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偏二甲肼的吸附及降解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瑛  许国根等 《农业环境保护》2001,20(6):421-423,428
对偏二甲肼在红壤土和黄棕壤土中的吸附及降解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浓度的偏二甲肼在这两种土壤中的吸附的研究,用改进的平衡法给出了偏二甲肼在这两种土壤中的吸附等温线,得出了它们的吸附常数。通过对偏二甲肼降解产生的中间产物甲醛的初步研究,得到偏二甲肼在两种土壤中降解产生的甲醛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对测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开发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是布设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基础。开发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必须全面分析可能产生土壤流失的各方面因素,结合项目建设的性质,施工工艺,废弃物产生的方式及堆放的位置和形式等因素确定科学的预测方法。本通过碎石开采项目实例,探讨了该类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所需的基础资料和预测方法的选择,并对预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土壤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蓄积会影响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生存等,甚至可能会影响到远离污染源的生态系统。生态风险评估方法因此被用来预测土壤污染物引起的生态效应,并定量评估风险产生的大小及其概率。与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一样,生态风险评估在我国也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本文介绍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当前使用的一些评估方法,评述了其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推动我国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以及基于风险评估的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硫代硫酸铵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陶运平  W.A.Adams 《土壤学报》1997,34(4):467-474
本研究通过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石油化工副产品硫代硫酸铵(ATS)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TS对土壤硝化作用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当ATS用量达250μg/g土时,培养14天后抑制率仍可达82%;STS在效地抑制了由铵经生物氧化作用生成硝态氮的反应,这种反应是由硫代 硫酸根及其氧化产物共同作用产生的。  相似文献   

14.
土壤有机氯污染的生物修复和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土壤生物修复的意义以及微生物 -酶 -生物修复之间的关系 ,对有机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自然土壤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加入“六六六”后 ,降低自然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此外 ,对产生过氧化氢酶的外源细菌进行初步搜集、筛选 ,并测定了其产生过氧化氢酶能力。结果表明 ,在有机氯污染的土壤中 ,加入外源细菌能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有机氯能诱导加入土壤的外源微生物分泌过氧化氢酶的能力 ;细菌 B1是较有希望的能消除有机氯污染的菌株  相似文献   

15.
厦门市猫仔山矿区开采过程,由于地貌和植被破坏,剥离土多,碎石量大,难免产生大量的土壤流失。针对矿区土壤流失的成因、特点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工程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可以防止或减少矿区开采中的土壤流失。  相似文献   

16.
土壤含水率与土壤碱度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11  
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碱度是表征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两个重要参数。通过室内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研究了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碱度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处理采用5种土壤碱度(土壤可交换钠百分比ESP=0、5、10、20、40)和4种土壤质量含水率(0.05、0.10、0.20以及饱和含水率0.34)水平。试验结果显示,土壤黏聚力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基本上呈先增大后减小之趋势;当土壤含水率在0.10附近时黏聚力达到其最大值。土壤内摩擦角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线性减小。土壤碱度对土壤黏聚力的影响机理较为复杂,其影响效果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但土壤碱度对土壤内摩擦角的影响较小。土壤碱度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程度明显地小于土壤含水率对其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对郑州市土壤功能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快速发展不仅造成了自然土壤面积和类型的缩减,也导致土壤功能发生变化并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表现出来。本文以郑州市为例,通过研究城市扩张和土地利用变化来探讨城市化过程中土壤功能演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的20年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土地利用结构发生着剧烈变化,城市建设面积不断扩张,水稻土土类和盐化潮土亚类消失,另外伴随还消失了2个土属和11个土种,一些特定的土壤功能消失;伴随着土地利用变化,土壤主要从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向土壤承载功能转换,其次为生态功能向生产功能转化。土壤功能这样的转换不仅增加了区域农业生产压力,也可能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酸沉降下加速土壤酸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酸沉降对土壤和水域的酸化影响是土壤环境化学研究前沿的热点问题之一。酸沉降的化学组成对酸性土壤的进一步酸化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在酸雨影响下,SO4^2-,NO3^-,有机阴离子是加速土壤酸化和盐基淋溶损失的主要阴离子,外源H^ 的进入会加速铝离子水解。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导致土壤酸化的实际酸化速率差异表明:HCO3^-,RCOO^-在土壤剖面中的淋失状况可反映自然土壤的酸化速率,而SO4^2-和N3^- 溶产生的质子负荷揭示土壤受人为因素影响的酸化速率。通过计算酸沉降的主要化学成分进入土壤前后的质子负荷平衡,与酸中和容量(ANC)相结合,反映酸沉降加速土壤酸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工程修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研究了细叶香薷(Moslem chinensis Maxim)和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inn.) Vent.)对Cu、Zn污染土壤的修复及污染土壤对植物生理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盆栽土壤中重金属浓度的增高,植物体内吸收重金属的浓度相应增大。Cu在细叶香薷体内的含量是地上部<地下部,Zn含量却是地上部>地下部;重金属Cu、Zn在构树体内的浓度都是根部>叶部>茎部。细叶香薷的富集系数基本大于1,对Cu的最大富集系数是2.42;构树的富集系数都在0.5以下,但由于其地上部生物量很大,从土壤中移除的重金属量也很可观,而且构树能产生经济价值,建议把构树和细叶香薷组成一个立体的生态工程修复模式,既能修复污染土壤又能恢复污染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土壤微生物环境,产生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模拟酸雨对荔枝园土壤氮素迁移和土壤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采用短期室内淋溶方法研究了模拟酸雨对供试荔枝果园土壤全N、碱解N、硝态N、铵态N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淋出液的全N、硝态N、铵态N含量随着模拟酸雨酸度的增强而依次增加,其中pH2.5酸雨淋溶处理与其它处理间的淋出液含量差异显著,而pH≥4.5酸雨淋溶处理与对照(pH6.5)间的差异大部分不显著;各处理的土壤较淋溶前其全N、NOjN(pH2.5酸雨处理例外)、NH1+-N的含量均有增加趋势。引进土壤的实际酸化速率H+产生值衡量供试土壤的酸化,只有pH2.5的模拟酸雨淋溶促进了土壤的酸化,而pH≥3.5的模拟酸雨处理对土壤的酸化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且土壤酸度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