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张峰水库与配套输水工程建设及影响区域2002和2010年的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6大土地利用分类,选择斑块密度(PD)、最大斑块指数(LPI)、边缘密度(ED)、景观形状指数(LSI)等景观指标,分析了水库工程建设对生态型景观的影响:枢纽工程及蓄水影响区,耕地景观数量和面积均呈现降低,草地斑块数量和面积呈现增大,林地保持不变;输水工程影响区,耕地景观斑块各项指标均呈现下降,草地各项指标均呈现增加,林地和水域保持不变;从整个工程影响区来看,耕地斑块数量和面积减小且形状趋于简单化,草地斑块数量和面积趋于增大且边缘密度、形状指数表现为下降。研究表明,水库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型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具有一定影响,且与空间尺度有一定关系。针对水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提出了植被恢复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40a凯拉库姆库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研究近40 a凯拉库姆库区土地利用/覆盖和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状况,该文以凯拉库姆库区1975年Landsat MSS、1990年Landsat TM、2000年Landsat ETM+和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ENVI软件得到各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转移矩阵,建立土地利用面积变化量、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以及区域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模型;同时,在景观格局分析中采用景观格局数量分析方法,在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分别选取不同的指数,系统分析凯拉库姆库区土地利用/覆盖和景观格局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近40 a凯拉库姆库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发生了剧烈变化,建设用地面积呈现出持续增加的态势,低覆盖度草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随时间序列呈"V"型变化,而水体、耕地、中覆盖度草地的面积随时间序列呈倒"V"型变化;建设用地和耕地大面积急剧扩张,并伴随着低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的减少,大量的中覆盖度草地、未利用地转化为耕地,同时部分耕地又转化为建设用地,使得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显著增加,研究区区域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呈"V"字型变化,并有逐渐加快的趋势,活跃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由早期和中期的水体转化为近期低覆盖度草地,稳定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由早期的耕地和中覆盖度草地,过度到中期未利用地,进而转化为近期的耕地;景观格局分析表明,中覆盖度草地和耕地对整个景观发挥主导作用,与水体相邻的景观要素多,建设用地斑块数目多且相对分散,但有集中分布的趋势,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整体斑块尺度趋于均匀,景观趋于丰富和复杂化,斑块聚集程度减少,破碎度增加。该研究结果为凯拉库姆库区水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五华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对径流泥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五华河流域1981—2011年逐月的气温、降水、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以及1991年、2000年和2011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和统计学方法,从景观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两方面探讨了景观格局演变对径流泥沙的影响。结果表明:景观水平上,景观多样性指数(SEI)和景观边缘密度(ED)与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呈正相关,而景观形状指数(PSCV,AWMSI,AWMPFD)与年径流量、年输沙量、输沙量变差系数呈负相关。类型水平上,林地景观破碎度(PD)和边缘密度(ED)、草地形状指数和边缘密度,建筑用地的斑块破碎度与年径流量、输沙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林地斑块形状指数,草地和耕地斑块破碎度,建筑用地边缘密度和形状指数则与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呈负相关关系。同时,林地斑块形状指数、草地和耕地斑块破碎度、建筑用地边缘密度和形状指数均与输沙量变差系数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为指导,分析了布尔哈通河干流源头区、中下游河谷区和朝阳河支流3个典型区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流域面积中有林地最多,占总面积的64.9%,旱地占19.7%,水田占3.6%,草地占3.3%,城镇居民点占2.3%,河渠、水库、沼泽等湿地水体占0.7%;斑块数量以旱田最多,平均斑块面积以有林地最大,斑块面积的变异系数也最大;林业用地中以有林地面积最大,但中下游林业用地比例较上游地区明显减少,其中有林地面积比例急剧减少30个百分点,灌木林地、疏林地和其他林地面积比例较上游增加8个百分点,农田面积中下游较上游地区增加18个百分点;中下游地带斑块数量最多,平均斑块面积和变异系数最小,边界密度最大,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也较高。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反映环境特征及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可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应用1988年、2000年和2009年遥感数据,通过遥感信息提取、景观格局指标和转移矩阵计算,研究西藏曲水—桑日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88—2009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显著,各地类均发生转移,转移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灌木林、滩地、沙地和草地变化较大;耕地和沙地面积先增后降,建筑用地和工矿用地持续增长,高山湖泊面积总体减少;平均斑块面积增加,斑块密度减小,蔓延度先增后减,边缘密度、总边界长度和散布与并列指数先减后增;地类破碎度增加,有林地、建筑用地和工矿用地边缘密度增加;耕地、滩地、沙地和有林地平均斑块面积先增后减;滩地和湖泊散布与并列指数减小,工矿用地增大。该结果对土地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区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水土流失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以锦云川小流域1996~2004年土地利用分布图为基础,通过选取和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该流域8年来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结果表明:疏林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外,有林地等斑块面积都有所增加,8年来流域内的斑块总数量明显增加,其中水浇地和建设用地等数量明显增加,有林地等斑块数量明显减少,破碎度指数降低;小流域景观多样性有所增加,表明景观的异质性程度提高,土地利用向着多样化均匀化方向发展,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7.
丹江上游土地利用/景观指数与水质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地理信息和景观分析技术,结合长系列水质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法、冗余分析法(RDA),研究了丹江上游土地利用/景观指数与水质的关系,重点探讨了景观指数与水质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3年,耕地面积减少,林地、建筑用地面积不断增加,耕地是最不稳定的土地利用类型,大部分转为林地和草地。流域内景观多样性和聚集度逐渐增加,流域景观格局趋于规则化、高连通和高度聚集的方向发展。(2)耕地面积比与NO3--N呈极显著正相关,与DO呈现显著负相关,表明耕地强烈的影响着水质变化;林地面积比与BOD5,CODMn呈显著负相关,林地对水质有显著的正效应。(3)从景观指数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可以得出,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最大斑块指数(LPI)、景观形状指数(LSI)、斑块结合度(COHESION)可以作为景观尺度上来预测水质变化的关键因子,具体表现为SHDI与CODMn呈显著负相关,与BOD5呈负相关;LPI与BOD5,CODMn呈显著正相关;LSI与DO呈极显著负相关,与NO3--N呈显著正相关;COHESION与BOD5,CODMn呈显著正相关。斑块密度(PD)和蔓延度指数(CONTAG)与水质的关系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科尔沁沙地典型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S技术的支持下,以奈曼旗1975,1985,1995和2005年的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分析了研究区近30a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该沙漠化土地景观类型面积持续减少,以固定沙丘景观类型面积减少幅度尤为明显.面积比重由1975年的44.79%减少到2005年的6.18%;林地和耕地景观类型面积显著增加,其中以林地景观类型增加幅度尤为显著,净增量为29.72%,其它景观类型面积变化较小。从主要斑块类型之间的转化来看.主要表现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景观类型向固定沙丘、林地和耕地景观类型的转化.固定沙丘、草地景观类型向林地和耕地景观类型的转化,林地向耕地的转化以及耕地向林地的转化。从景观空间格局变化来看。林地斑块数最多,出现在2005年,为191;农田最大斑块指数最大,出现在2005年,为43.12;固定沙丘平均斑块面积最大,出现在1975年,为1896.50hm^2;连通性指数呈现出持续下降的变化趋势.由1975年的2.62降至2005年的2.13,而斑块密度呈现出与之相反的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由1975年的0.15增加至2005年的0.44;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呈现出相似的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将G IS和景观生态学的数量分析方法相结合,运用A rc in fo和F ragstats软件,分析了1986~2000年间,嘉陵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此期间,除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加外,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均有所减少,其中耕地和草地减少的幅度比较大;通过对该区斑块类型级别指标的分析,得出耕地的离散度加大,斑块形状更加不规则,复杂性增大;林地的斑块数增多,破碎度增大;而草地的破碎度下降,斑块数减少;通过对景观级别指标的分析,得出整个区域景观结构日趋破碎,复杂性和变异性都在增加。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86,1997和2006年的TM影像,获取延安示范区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分析了研究区20a来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数量变化特征,并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从土地利用结构相对合理性、平均斑块面积、斑块粒级结构、面积分布标准差等方面对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斑块变化进行了分析评价.(1)1986年以来,耕地呈减少趋势,1997-2006年间减少幅度较大;草地、林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呈增加趋势,1997-2006年间增加幅度较大;(2)土地利用结构有所好转,但总体格局没变,25°以上仍分布较多的坡耕地;(3)耕地破碎度增加,分布更加零散,草地更加集中连片分布,林地中小斑块数量增加较多,斑块数量结构差异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五陵原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支持计算景观多样性的有关参数,选取斑块大小及数量、分维数、斑块伸长指数、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破碎度等指标,对五陵原地区近17多年来景观多样性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88-2005年,研究区总斑块数减少了67个,斑块增加明显的主要是耕地及林地斑块,分别增加90个和27个;斑块数减少明显的是水体、果园和建设用地,分别减少了11个、121个和51个。平均斑块面积及平均斑块周长,分别增加4.036hm2和966.69m;耕地、林地、水体及未利用土地分维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果园和建设用地景观的分维数有所上升。五陵原地区景观异质性特征表现为:均匀度指数上升了0.13,景观破碎度指数上升了0.001,景观类型多样性指数上升了0.27,优势度指数下降了0.27。研究期间该区景观空间格局从以耕地及建筑为主的景观生态系统,转变为以耕地、果园和建筑景观为主的高度异质化的景观生态系统,人类活动是其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2.
GIS支持下的铁瓦河小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景观空间格局的分析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之一。以铁瓦河小流域1994~2002年土地利用分布图为基础,在ARCVIEW和ARC/INFO的支持下,通过选取和计算景观格局指数来分析该流域8年来的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坡耕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外,其它类型斑块面积都有所增加,其中梯耕地、林地、水域、园地等增加幅度较大,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幅度较小;8年间,流域景观内各类型斑块的总数量明显增加,其中未利用土地和坡耕地数量明显增加,破碎度指数增加,林地等斑块数量明显减少,破碎度指数大大降低;小流域景观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有所增加,景观的破碎程度加大,表明景观的异质性程度提高,土地利用向多样化均匀化及破碎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南京市江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及地理信息技术,利用江北地区1988年、1995年、2000年和2006年TM5数据以及2013年TM8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边缘密度、平均分维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等进行分析,探讨南京市江北地区近25年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力。结果表明:1988—2013年江北地区景观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城建用地、林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其他略有波动;在人类干扰作用下,斑块聚合度与斑块结合度呈现下降趋势,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呈现上升趋势,破碎化程度增加。人口增加、经济增长、工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是南京市江北地区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以冀东平原区域的河北滦县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结合GIS及Fragstats软件,对1996年、2009年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服务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a来,滦县农田景观优势度降低,建设地景观优势度增高,破碎度增大,景观形状趋于简单。两期比较,总生态服务价值(ESV)减少了1 336.19万元,其中建设地景观扩展是生态服务价值减少的最主要因素。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同农业景观格局演化之间紧密相关,其中景观斑块面积、景观斑块种类、斑块数量及破碎度等指数的变化都会引起区域生态服务价值波动。可通过保护区域林地、园地、水域等关键景观类型,增加有效网络面积和连通性,减少干扰以降低斑块破碎度等措施来增强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更好地支撑和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尔沁沙地景观空间格局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华  丁亮  苗苗 《水土保持学报》2007,21(2):192-196
基于2000年的土地利用图形数据,选用生态意义较明确的景观特征指数,从区域和旗县2个尺度定量分析了科尔沁沙地的景观空间格局,并揭示了景观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草地景观是科尔沁沙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强的基质景观,其面积比例为47.6%,斑块个数比例为29.8%,平均斑块面积高达3.25km^2/个,斑块分离度仅为0.40;耕地和林地景观的面积比例也较大,分别为26.3%和10.2%,流动沙地和盐碱地的面积比例较小,分别为5.8%和3.1%。(2)位于西辽河下游干流或支流沿岸冲积平原上的旗、县,其区域景观格局基本呈现出耕地与草地、流动沙地景观类型镶嵌分布的特征。(3)相关分析发现,研究区景观斑块类型的平均斑块面积大小与生态环境指数间呈显著正相关,而景观破碎化指数与生态环境指数间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沟壑区长武县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遥感、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黄土高原沟壑区陕西省长武县为研究对象,在2005年TM影像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总体特征。结果表明:景观构成上,长武县以园地、林地为景观基质,其他景观类型作为斑块镶嵌其中;在景观总体水平上,研究区景观多样性较低,分布均匀性较强,而异质性较弱,整体景观破碎化程度和分离程度均较低;景观类型水平上,从斑块平均面积和斑块密度反应出研究区农地、园地斑块的破碎化程度最大,而林地的破碎化程度最低;景观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园地面积与林地面积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优势度指数与聚集度指数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各个乡镇景观指数的分析结果是,高优势度、高聚集度和低分维数的区域为彭公乡,土地利用以大面积的园地、林地为主导。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退耕还林(草)工程对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影响,利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选择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退耕还林(草)前(1995--2002年)后(2002--2010年)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草)前,景观格局变化幅度较小,具体表现为研究区面积比例、聚集度指数以及各景观类型的变化幅度比较小,退耕还林(草)后,小流域景观格局发生了剧烈演变,具体表现为耕地面积比例急剧减小,林草地面积比例迅速增加以及斑块边界复杂性下降;2)1995--2010年,研究区景观蔓延度指数从46.26升高到47.54,多样性指数从1.67下降到1.65,从以耕地、草地和林地为主的景观生态系统转变为以草地和林地景观为主的景观异质程度较低的景观生态系统;3)退耕还林(草)工程是研究区景观格局良性演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为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以上黄试区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获得计算景观多样性的有关参数,选取斑块大小及数量、分维数、斑块伸长指数、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破碎度等指标,对黄土丘陵小流域10年来景观多样性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95—2004年,该试区总斑块数增加了6个,斑块变化明显的主要表现为:坡耕地及天然草地斑块分别减少19个和12个,人工草地斑块及梯田分别增加15个和9个;平均斑块面积及平均斑块周长分别下降了0.14hm2和185.36m2;梯田、天然草地、疏林地、园地及居民点用地分维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坡耕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及未利用地景观的分维数有所上升,水浇地、川台地、乔木林地、水域景观分维数保持不变;上黄试区景观异质性特征表现为:均匀度指数下降5.86,景观破碎度指数上升0.002,人为干扰度增加1.95,景观类型多样性指数下降0.25,优势度指数上升0.25。目前,试区从耕地及草地为主的景观生态系统,转变为以林地和草地景观为主的高度异质化的景观生态系统,人类活动的干预,是驱动该试区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甘肃省庆阳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年和2010年Landsat TM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借助GIS技术和Fragstas 4.0软件,研究庆阳市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较大,各土地类型间转换频繁。落叶阔叶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减少的落叶阔叶林转变为灌木林,且落叶阔叶林减少量大于灌木林增加量。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草地、居住地和交通用地明显增加。(2)庆阳市斑块数目较多,平均斑块面积在增加,但景观丰富度、边缘密度和斑块密度呈减小趋势。斑块破碎化程度在减小,景观空间异质性减小和均质化发展使得景观稳定性降低。林草地边缘效应的降低,使其景观生态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