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都市农业及其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都市农业的概念与范畴,北京市都市农业特点及其发展过程中废弃物类型、主要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的途径以及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型都市农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都市农业发展方向与对策和北京市都市农业的分区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
虚拟水战略下的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量巨大,实施虚拟水战略从外部引入虚拟水资源是优化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北京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该文计算了北京市国民经济贸易中的虚拟水量,研究了北京市虚拟水贸易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虚拟水战略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结果表明,在水资源约束下北京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都市农业类型是北京市农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维评价模型的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模式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与都市农业通过功能互补与促进机制形成统一系统,多功能是都市农业融入城市经济、社会、生态与空间系统之中表现出的显著内涵。但我国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综合实力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区域差异,都市农业功能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形成了多样化的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模式。评价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现状及合理性,探究适宜我国不同区域城市的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模式,有助于协调城市功能与都市农业功能发展、因地制宜地制定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战略。如何协调城市功能与都市农业功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急需探索的问题。本文应用四维评价模型对我国22个城市的都市农业生产、经济、社会与生态功能进行定量评价,并根据四大功能间的不同组合类型,用系统聚类法把我国都市农业分为10类多功能发展模式。研究表明:受我国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东、中、西部地区空间差异影响,都市农业单项功能发展水平及多功能综合水平在各城市呈现明显的差异,总体上表现出东、中、西的区域分异现状;从我国西部城市至中东部城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逐渐从多功能弱协同模式转向基本协同、协同及强协同发展模式,从生态优先发展模式转变为社会生态主导发展模式以及以生态为基础的生产(或经济或社会)功能主导的发展模式。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属于生态优先发展模式的城市生态功能发展水平都达到了0.40以上,属于社会优先发展模式的城市社会功能发展水平都在0.55以上,属于经济优先发展模式的城市经济功能发展水平接近0.80,属于生产优先发展模式的城市生产功能发展水平达到了0.75。  相似文献   

4.
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背景下,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关口,关乎其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且具有重要意义。从现代都市农业内涵、现状优劣势与机遇挑战等方面分析了现代都市农业的东宝区实践,提出了东宝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格局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节能减排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废弃物处理现状与存在问题,介绍了目前的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材料化、基质化和生态化等利用方式;其次,分别介绍了秸秆、畜禽粪便、农村垃圾、农村污水4种主要农业废弃物的常用处理技术,同时对各项技术的应用特点、发展难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农业废弃物处理的分类利用模式,提出了加快发展农业废弃物处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旅游业与农业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都市休闲农业,其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了都市休闲农业类型及功能,研究了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都市现代农业是指存在于城市间隙和近郊,依托和服务于城市发展,融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农业,是传统农业发展到较高程度的产物。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打造主城郊区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明确了方向。一、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概况重庆直辖十几年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精品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都市现代农业形态已  相似文献   

8.
现代都市农业是大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能够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和拓展农业功能实现三大产业的有效融合。为探究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以深圳市龙岗区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态势与条件,探索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最适模式,并从高新技术项目、农业科技园、健康品质和功能延伸4个方面提出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杭州发展都市农业的土地政策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是发展杭州都市农业的物质载体.在分析了杭州市农业土地利用中存在的 问题后,指出发展都市农业需要合理的用地空间布局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并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探讨了发展杭州都市农业所需要的用地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都市农业是指具有多种功能特点且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城市的农业生产和运行体系。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有利于都市农业发展的条件,目前已形成一定影响力和区域性特色。对岳麓区都市农业发展特点、地理背景、历史背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探究了与之相关的建议性发展策略,以促进岳麓区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郊农业生态环境的工程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农业生产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在调查研究北京市郊农业生产和农业废弃物基本情况基础上,针对主要农业废弃物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与危害,分析研究了将其进行处理、利用的各种可操作性工程对策,以期不断改善京郊的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丽水市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所取得的基本成效,分析了当前农业信息化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就一个阶段山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思路进行重点阐述,提出要针对农村实际,培养农民信息意识,大力开展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以应用推进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都市型现代农业典型区——北京房山区为研究案例,从循环农业理论出发,以房山区农业主导产业为基础,以房山区若干循环农业案例为载体,分析了循环农业的延伸产业链条、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机理。总结出了以食用菌产业为基础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多级转化利用循环农业模式,集优质豆类生产、加工及高端产品研发为一体的循环农业园区模式,畜禽养殖、产品精深加工和清洁生产的畜禽养加洁循环农业模式,集果品种植、加工、果文化旅游及果品废弃物资源利用为一体的种加游环循环农业模式,水资源节约利用与清洁社区建设为主的新农村建设循环农业模式等,并提出了房山循环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4.
ZWD型沼气池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山区农村生产和生活特点,研究并推广设计新颖、施工和运行管理安全方便且产气率高的ZWD型沼气池,在福建省建阳市建成以衬为单元、以推广应用ZWD型沼气池为纽带的25个生态能源村,明显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能源状况,保护了森林资源,促进种养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摆在农业部门面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根据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论述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对农村信息服务的新要求,对如何构建全市新型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做了深度分析,提出了可操作性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成都农业发展的角度阐述农业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分析研究了农业信息化在成都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成都发展的战略重点,找到了一条适合成都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实现成都市农业的跨越发展,促进城乡共发展、共繁荣。  相似文献   

17.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区域比较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耕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阐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特征,有利于缓和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基于苏皖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提取影响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考察其对耕地资源变化的作用机理及苏皖耕地变化驱动特征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可归结为经济发展、人口与农业和制度与政策因素,经济发展带来耕地面积“N 型”变化,人口与农业因子和耕地数量之间存在高度正线性关系。城市耕地资源变化驱动类型受经济发展阶段及自身条件双重影响,工业化高级阶段城市主要受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驱动;工业化初级阶段城市人口与农业因素缓解了耕地流失;较为复杂的是工业化中级阶段城市,因经济结构、资源禀赋条件及城市功能定位等因素差异,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出现分异。因此各市应根据本地实际做出理性的决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使用土地,提高土地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核密度函数的多尺度北京市休闲农业空间分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核密度函数估计法是常用的分析城市点要素空间分布模式的方法。使用核密度函数估计法的关键是最佳带宽的确定。目前,大多数研究使用单纯基于数学的方法或目视判读法确定核密度函数的最适带宽,但是针对同一地理实体在不同分析尺度上所对应的核密度函数适用带宽确定方法问题研究相对不足。该文考虑了北京市休闲农业本身所具有的尺度特征,基于北京市休闲农业POI数据,使用核密度函数评估方法,识别并分析其多尺度空间分布模式,并使用文献求证法进行了验证。使用Moran’I、HH个数和Comprehensive I指数曲线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适合分析北京市休闲农业区域尺度和局部尺度空间分布模式的核密度函数所对应的带宽,分别为9 km和3 km。进而分析了北京市休闲农业多尺度空间分布模式。北京市休闲农业空间分布模式在区域尺度上形成了2个圈层及多个聚集中心的结构。距离城市中心约30~50 km的圈层为1日游圈层。距离城市中心约50~90 km的圈层为2日游或多日游圈层。1个主中心位于昌平区东部、怀柔区东南部、密云区西南部的山前平原地区。2个副中心分别位于密云区东北部和房山区西南部;在局部尺度上形成了3个等级的26个小的聚集中心,第一等级2个,第二等级3个,第三等级21个,主要位于中北部的山前平原地区,东南部城乡交错带的平原地区及西部山区分布相对较少,中心城区分布最少。该研究可为北京市休闲农业空间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在华北中北部和京郊平原地区带有普遍意义的豆店村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三个发展阶段。首先,进行种植制度的改革,充分利用光热条件和综合运用业已改善的水肥条件及科学技术,使粮食生产获得突破性的发展;继而进一步发展以大幅度提高饲养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第二性生产一畜牧业;最后,以丰富的农、畜产品为前提,发展粮食和副食品加工业和综合利用,确保全面的系统效益不断提高;并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文中具体论述了以农业机械化为重点的农业工程措施在豆店村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四方面的作用:1.农艺和农机结合实现农机化是保证复种制成功的关键;2.农机化在经济发达地区必然先行,并将有效地防止其农业萎缩;3.农业工程措施是农村养殖业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必备条件;4.农业工程措施在实现“种、养、加”一体化和创建带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新产业中将起决定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口集聚于城市,大量食物输入的同时,代谢物也不断产生,消纳不充分或不及时就会累积并产生环境污染的隐患。该文以北京市平原区为例,利用遥感技术分析2004—2014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基于养分平衡原理,估算、比较人口与耕地变化对城市养分排放和吸纳能力的影响;使用景观形状指数度量城市建设用地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因人口增加、食物输入导致人类排泄物及其氮(N)、磷(P)、钾(K)养分增加约0.34×10~5 t,经污水处理后所得污泥中氮磷钾养分增加约282.17 t;2)耕地数量的减少使城市对养分吸纳能力下降约1.17×10~5 t;3)建设用地形状指数由1.48下降至1.37,接触界面的减小使城市代谢物疏散效率下降。研究认为:人口增长-食物消费提高-人类粪尿增加与耕地减少-建设用地界面减小-养分消纳能力降低的"此消彼长"态势无形中造成城市养分富集,增加了对区域水环境污染的风险,而城市结构无法重构,应积极谋求养分的内部消纳。基于北京市农田化肥依赖性强、林地增加的现状,该文建议北京市积极推广粪便处理残渣还田、再生水城市绿化灌溉利用,通过耕地与林地植被消纳新增的养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