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固隆河流域内现有各类淤地坝16座,其中骨干坝3座、中型淤地坝3座、小型淤地坝10座,已淤地44hm2。经计算,在满足5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条件下,实现坝系相对稳定,还需要增加坝地面积150hm2。介绍了坝系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土保持》2008,(10):F0004-F0004
青海省于1992年起进行淤地坝单坝试点建设,2003年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坝系建设,截至2008年6月,全省开工建设淤地坝551座,其中完建淤地坝506座,竣工验收了287座。多年来,青海省淤地坝建设坚持“以支流为骨架,小流域为单元,骨干坝和中小型淤地坝相配套,建设沟道坝系”的建设思路,涌现出了一批以坝系建设为重点的综合治理新典型,  相似文献   

3.
陕西延安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规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延安地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在对全区已建淤地坝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侵蚀控制和拦泥减沙需要的两个方面对淤地坝建设规模进行了分析,依此确定延安地区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建设规模,淤地坝建坝总数27705座。其中骨干坝2847座,中型坝6804座,小型坝18054座,为延安地区的淤地坝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子洲县小河沟流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坝系建设从50代初开始,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现存淤地坝47座,其中小型坝大多已淤满,流域防洪拦泥主要靠主沟中的骨干控制工程。调查分析认为,由于坝工程分布不均衡,造成骨干工程负荷过大,不利于坝系安全。为了充分利用流域内的水沙资源,进一步发挥坝系的拦泥、防洪和生产功能,小河沟流域的坝系建设,必须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以完善坝系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5.
七里沟流域从1959年开始建坝,截至目前已修建了6座骨干坝和9座淤地坝,流域内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坝系,且坝系运行状况良好。在经济效益方面,流域内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年人均纯收入连续5年突破2 000元,2004年达到2 250元;在社会效益方面,减轻了自然灾害,促进了流域内的社会进步;在生态效益方面,坝系建成后,流域内基本实现了遇洪能蓄缓、泥沙不出沟的目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揭皮沟流域属渭河上的一级支沟。多年来共建各类坝库56座。建坝密度为0.51座/km~2。骨干坝与淤地坝配置比例为1:2.7。结果表明:通过坝系建设,防洪能力提高,可防御2%频率的洪水。坝系工程初步实现了流域水沙的利用平衡。同时,保收面积和保收能力逐年增加。以往研究表明,在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中,淤地坝对于入黄泥沙减少的贡献率远远高于其他措施;造林的贡献率居第2位,梯田的贡献率居第3位,种草的贡献率则最小。黄土高原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为淤地坝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今后尚可新建控制性的治沟骨干工程2万多座,新建淤地坝13万座,涉及七省(区)32条主要支流。据初步预测,可累计拦蓄泥沙259亿 m~3,新增坝地3333km~2,加上已有坝地,将达到6667km~2,届时坝地成为黄土高原区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7.
要建设高标准的精品坝系工程,充分发挥淤地坝的综合效益,必须加强配套工程。为此,乡宁县从县财政计划拿出420万元完善配套本县的西廒沟坝系工程,并决定从2007年起每年配套完善一处坝系工程。西廒沟流域现有骨干坝3座、中小型坝15座,淤成坝地2.67hm2,并配套建设有道路9km,坡地修  相似文献   

8.
以方塔流域为实例,讨论了退耕还林还草下的坝系及坝系农业发展问题,笔者认为淤地坝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有机结合,构成了流域阻止泥沙出沟入黄的稳固屏障。建议在对流域生态经济问题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淤地坝建设及坝系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规模。  相似文献   

9.
济源市砚瓦河流域坝系工程共建设浆砌石淤地坝46座,其中骨干坝6座,中型淤地坝12座,小型淤地坝28座。济源水保所从2006年开始在砚瓦河下游入黄处设立监测站,共进行了5年监测,监测内容包括输水输沙监测、拦沙蓄水用水监测、增产增收监测和社会、生态效益监测。据监测分析:坝系延长了洪峰历时,削减了洪峰流量,拦截了泥沙,减少了洪水自然灾害,减轻了沟道侵蚀,同时改变了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0.
<正>合水县玉皇沟坝系工程项目自2004年开始实施到2008年全部竣工,共修建淤地坝45座,其中骨干坝12座、中型淤地坝20座、小型淤地坝13座。玉皇沟坝系工程项目的实施抬升了  相似文献   

11.
黄土丘陵沟壑区淤地坝建设效益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韭园沟流域是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小流域,1953年被确定为水土保持试验、示范基地,并开展了以沟道淤地坝建设为主要措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50a来取得了显著的拦泥淤地增产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淤地坝建设起到了典型引路作用。分析了淤地坝建设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可为今后大规模的沟道淤地坝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无定河淤地坝拦沙措施时间变化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运用大量实测资料对无定河淤地坝及其拦沙效应进行了研究。坝地面积增加率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峰值。80年代发生显著衰减,90年代进一步衰减。用水文法对无定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效益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减沙效益从70年代开始急剧增大,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达到峰值,随后有减小的趋势。历年新增坝地面积从60年代中期开始急剧增大,并在70年代初达到峰值.随后有减小的趋势。由于后续淤地坝的建设未能及时跟上,新增坝地面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大幅度减少后.随着原有的淤地坝逐渐淤满失效,淤地坝减沙效益衰减。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无定河产沙量在70年代开始大幅度减小,但在1986~1996年,修建于60年代末、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淤地坝相继淤满失效之后.后续淤地坝建设未能跟上,故无定河产沙量有增加的趋势。基于本研究,我们建议.在无定河的水土保持中应加强淤地坝建设,实现淤地坝的持续拦沙效应,才能使入黄泥沙减少的趋势能够长期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3.
 坝系是以小流域为单元,为充分利用水沙资源,在沟道中修建的以滞洪、拦泥、淤地为目的的大中小型淤地坝工程体系。坝系建设,就是在一条小流域内合理布局大、中、小型淤地坝工程体系,做到遇洪能拦,遇旱能灌,淤地能种,水多能排,防洪保收。为总结晋西多沙粗沙区坝系建设的经验教训,指导今后沟道坝系建设,在对小流域典型坝系进行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对坝系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合理确定坝控规模、建坝密度、建设时序和大中小型淤地坝的比例,是保证沟道工程安全,充分发挥坝系群体最佳效益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淤地坝属于黄土高原重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兼具淤地造田之效。以淤地坝为载体,坝地作物种植为核心的淤地坝旱作农业系统是黄土高原独特的农业系统和农业景观。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对黄土高原淤地坝旱作农业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黄土高原淤地坝的人工修筑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万历年间,距今至少已有400余年的历史,1950年代以后得到普遍推广;(2)淤地坝传统的修筑技术和坝地旱作农业耕作技术体系,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准则和先民智慧的生活理念;(3)淤地坝旱作农业系统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景观价值、社会价值与科研价值等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在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耕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风水交错侵蚀区拦沙坝建设对流域沟道侵蚀动力过程及沟道冲刷侵蚀能力的影响,通过分布式水文模型MIKE SHE以及一维水动力模型MIKE 11耦合模拟了西柳沟流域洪水过程,分析了新建拦沙坝建设前后流域沟道侵蚀动力变化,通过建立流域次暴雨水沙响应模型估算了新建拦沙坝工程运行期内的沟道冲刷减蚀能力。结果表明:(1)拦沙坝建成后,流域出口处洪峰流量减少40.90%,洪水总量减小35.85%,显著改变了西柳沟流域洪水过程,洪水过程线明显坦化;(2)流域主沟道平均最大流速、最大径流剪切力和最大径流功率分别减小21.66%,22.02%和34.31%,有效降低了沟道侵蚀动力;(3)在多年平均降水情况下,预计流域新建拦沙坝工程在25年工程运行期内的冲刷减蚀能力可达到3 309.49万t。研究结果可为风水交错侵蚀区拦沙坝减蚀能力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沟道坝系生态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环境恶劣、生态脆弱,要实施开发大西北战略,实现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就要在加快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过程中,大力推进以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为主的沟道坝系工程建设,修复沟道生态,从整体上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黄河,加快退耕还林草步伐,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水土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共可建设治沟骨干工程21 000座,淤地坝 242 000座。  相似文献   

17.
淤地坝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不同侵蚀强度区骨干坝单坝控制面积指标、骨干坝的建坝顺序、骨干坝与中小型坝的配置、旧坝改建与加固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verse structures (check dams) is a widely used method in Spanish Mediterranean areas to stabilise gullies and ephemeral streams, to reduce channel incision and to prevent sediment deposition downstream. The effectiveness of check dam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morphology of ephemeral channels (ramblas) were investigated in a semiarid, highly degraded catchment. In the study area, 36 dams were surveyed, of which 29 were filled up with sediments, 2 had been destroyed and only 5 had still not completely filled with sediments. The streams above the dams held sediments, which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the longitudinal gradient. Field observations of changes in the cross-sectional shape of the stream channel, the composition of channel bed material, and bankfull stage measure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dams cause erosion downstream. The amount of sediments stored by the dams was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the amount of eroded material in the downstream reaches of the dam.  相似文献   

19.
延河流域2013年7月连续暴雨下淤地坝毁坏情况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查明2013年7月延河流域连续出现的5次范围广,历时长,量级大的强降雨条件下淤地坝的运行及毁坏情况。[方法]对延河流域3县区15个小流域45座淤地坝进行实地考察。[结果]被调查淤地坝中35座经受住了暴雨洪水的袭击。遭毁坏的10座淤地坝中9座为已淤满变为耕地的"闷葫芦"坝(一大件)及1座新建坝。而尚未淤满正在发挥作用的淤地坝以及新旧结合的坝系大多数都正常运行。[结论]延河流域该次淤地坝毁坏的直接原因是高强度和持续集中降雨造成的超标准暴雨洪水,同时淤地坝在建设、运行和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Reforestations and check‐dams are two commonly used measures to reduce soil erosion rates and sediment export from highly eroding catchments. Here, we evaluated the impa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94 check‐dams and land use changes (caused by agricultural abandonment and reforestations) on sediment yield in the Upper Taibilla catchment (320 km2, SE Spain) from 1956 to 2000. We combined land use change analysis, field survey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WaTEM‐SEDEM erosion and sediment yield prediction model for nine scenarios combining land use maps (1956, 1987, and 2000) and different numbers of check‐dams throughout the catchment. Land use changes alone reduced sediment yield up to 14%, but in combination with check‐dams, the reduction in sediment yield reached 44 ± 6%. Sediment yield reduction was higher in smaller sub‐catchments, with, on average, a higher transport capacity than larger catchments, illustrating the scale dependency of human impacts on sediment fluxes and the buffer capacity of larger catchments. From an economical perspective, the construction of check‐dams was estimated to be more expensive than reforestation programs in the studied catchment, while adding more check‐dams did not always result in a proportional reduction of sediment yield. This indicates that optimizing check‐dam distribution relative to land use patterns is crucial to decrease catchment sediment yield. Check‐dams have a large and instantaneous impact on sediment yield over a restricted time period, while reforestations have important sustained effects at a lower economic cost. These contrasting effects require a careful evaluation for optimal effective catchment management.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