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意见 推进水土保持新发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水土保持部门应积极落实和践行中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审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以不同功能区的水土保持对策措施促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以城市水土保持新法规新技术促进新型城市化建设,以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严格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行政许可促进水土资源节约,以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促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中央要求,结合当地实际,采取以下措施:划定水土保持生态红线并严格监管;将水土保持相关指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进行考核与奖惩;将水土保持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落实问责机制;实施水土保持监控能力建设,支撑综合评价,建立监测与监管联动机制;加强监督执法,以严格的法治保障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城市水土保持立法的必要性与重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镇化要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中央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依靠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发展急需加快城市水土保持立法.城市水土保持法规应重点落实城市各功能区的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建立相关规划的水土保持协调机制,结合城市特点明确重点预防区和治理区,实行最严格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制度,加强城市雨洪和土石方管理,加快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实行水土保持监测、公示、公报制度,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明确法律责任,增加处罚条款.  相似文献   

3.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我国发展中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中央把"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确定为"十二五"的目标之一。"十二五"期间水土保持在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区域协调发展、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有许多发展机遇和空间,在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应实施与主体功能定位相协调的水土保持调控政策,强化对重点建设行业的水土保持监管,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水土保持面临着国家大力实施经济转型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部署及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的新机遇,结合已有的水土保持成果,制定甘肃省新时代水土保持高位推进战略,以适应我国新时代水土保持发展需求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运用SWOT态势分析法确定甘肃省新时代水土保持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的结果表明,甘肃省新时代水土保持发展劣势大于优势,机遇大于挑战,水土保持工作应采取以"扭转型战略"为主、其他战略辅助的发展方式。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水利部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总要求为指引,确定了甘肃省2030、2035、2050年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目标。全省应按照黄河流域防治区、长江流域防治区、内陆河流域防治区实施水土保持战略布局,加快推进甘肃省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迈向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发布,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南和重要纲领,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水土保持工作极具指导意义。在我国水土流失地区,大力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就抓住了生态建设的"牛鼻子",抓住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水土保持工作应在继续广泛宣传、增加投入的基础上重点采取以下战略与举措: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力度,全面预防水土流失,有效保护林草植被和治理成果;因地制宜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共赢;强化监管,依法严控人为水土流失;树立水土流失状况"只能好转、不能变坏"的底线思维,将水土流失面积不扩大、强度不加剧、水土保持功能不降低作为各级政府的责任红线。  相似文献   

6.
在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迈向生态文明的进程中,水土保持监测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将为国家生态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等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各级政府依法设立的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应定位于社会公益性质,明确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加强全国监测机构间的组织协调,增强合力;加快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技术标准、人才培养等基础建设;以突出的业绩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公众对水土保持监测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7.
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水利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都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一是科学判断并对国情水情提出了新认识;二是全面提升了水利、水土保持的战略地位;三是将水土流失列为国家应统筹解决的四大水问题之一;四是强调了水土保持以预防保护为先的指导思想;五是明确提出了加强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要求;六是把水土保持作为水利"四大体系"、"六大重点任务"之一;七是把基础条件平台和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八是把机构队伍建设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试论城市建设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1世纪初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国民经济向资源密集型、工业密集型发展转化的时期。随着国民经济转型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水土流失也将越来越严重。搞好城市建设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尤为重要。城市建设必须接受《水土保持法》的制约 ;应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维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必须维护河流水系形态的平衡 ;城市建设应与城郊防护林体系及城市绿地紧密结合 ;田园城市模式应成为新建城区的主体 ;城市建设要保护好黑土地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严重的资源环境制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补齐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以生态文明时代的理念、指导思想、目标为指导,创新体制机制,创造新的业绩,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地方人民政府应将水、土资源保护,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损害,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及政绩考核;在中央部署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中,各级均要落实水土保持指标的考评,积极探索以水土流失影响综合指数进行综合考评的方法;落实水土保持法关于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的规定,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全面实施预防保护,加强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区和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预防,充分发挥自然修复作用;加强水土流失严重区、生态脆弱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等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要与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紧密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要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把荒山秃岭改变为绿水青山;划定水土保持生态红线并严格管控,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测体系,严防人为活动加剧水土流失和生态损害,以信息化、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快速高效服务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成效。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时期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法制建设成果丰硕,二是监督管理全面强化,三是重点治理加快发展,四是生态修复广泛推进,五是监测能力显著增强,六是基础工作不断加强,七是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八是机制创新取得突破。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出台和新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为水土保持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新机遇,但水土保持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突出问题。"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全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全面推进水土保持各项工作,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任务要求和2011年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等建设项目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搞好城市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建设适宜居住的生态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也成为普通老百姓认知水土保持工作最直接的途径。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阐述了新时代加强城市水土保持监管的新要求、新举措,指出目前城市水土保持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代加强城市水土保持监管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学科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进程的加快,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规范,水土保持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修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城市水土保持、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土保持工程的“三制”管理、水土保持信息化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和拓展。  相似文献   

13.
为落实"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保护要求,北京市积极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水为脉,紧紧围绕推进河湖水生态保护修复这一主线,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开拓北京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为首都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可持续...  相似文献   

14.
2013年9月,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作出了"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战略决策。该战略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大功能区域。深入分析了五大功能区发展定位、自然生态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及水土流失现状与特点,明确了各功能区水土流失防治方向和防治重点,可指导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推进。  相似文献   

15.
水土保持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主要内容和黄河治理的根本措施,也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经过长期治理与保护,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了从贫穷到小康、从"黄"到"绿"的嬗变,但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使命新要求相比,依然任重道远。新时代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支流为骨架、以小流域为单元,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确保黄河下游河床不抬高;坚持不懈开展还林还草,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美丽黄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出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论述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布局和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0月17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发布了日前印发的《关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原则同意《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蓝图和重要依据,是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的行动指南。《规划》要求,全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因地制宜,注重自然恢复,突出综合治理,强化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7.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暴雨洪涝灾害。从北京"7·21"洪灾的雨洪特点、灾害情况以及水土保持设施受损情况出发,通过对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7·21"暴雨的减灾和生态调控作用,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暴雨洪水减灾作用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如下建议:加强水土保持常规监测工作和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加快建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预报模型以及加快水土保持监测预警系统等防御措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和开展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以来,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拓宽了水土保持工作领域,二是建成了一批城市生态景观,三是控制了城市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四是提高了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各地在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深刻领会搞好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意义,继续夯实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基础,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着力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度,积极创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不断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强化宣传,努力营造城市水土保持良好氛围。对城市水土保持专委会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9.
信息快报     
《中国水土保持》2004,(11):44-45
水利部和农业部联合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   2 0 0 4年 9月 4日 ,水利部与农业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促进草原保护与建设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要求各地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促进草原保护与建设工作。这是两部践行科学发展观 ,为加快水土流失防  相似文献   

20.
瑞典的水土保持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瑞典不仅是先进的工业国家,而且是欧洲最先倡导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国家。瑞典在水土保持、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适合国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国家政策在促进自然资源保护和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工程建设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尊重自然的近自然治理,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生态修复等。建议:制定灵活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参与水土保持建设;将重点水土保持建设项目纳入经济发展计划,加大对水土保持的投入;尽快适时修改和完善现有的水土保持法规;加大水土保持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的生态意识和水土保持意识;进一步加强城市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