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砌石迷宫堰的设计及其在山丘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迷宫堰溢流前沿比直线堰大几倍甚至十几倍 ,整体溢流效率可达到直线堰的 192 % ,工程造价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可节约 74%。台儿庄区在山丘区河道修建砌石迷宫堰 12座 ,拦蓄能力达到 3 3 6万m3 ,扩大灌溉面积 2 5 5 3hm2 ,年增加粮食产量 75万kg。  相似文献   

2.
<正> 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小型水库及塘坝工程的溢洪道设计中,长期以来,绝大多数都采用了传统的开敞式和侧槽式等溢洪道,这种类型的溢洪道工程量都比较大,而且还需要建输水建筑物才能满足下游用水,因此很不容易配套成型。所以各地都有许多小型水库和塘坝处于险库状态或被洪水冲毁的例子,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研究单位研究出了新结构溢洪道,如马蹄状溢流堰式的、半圆形或半圆连拱形的、n形或双侧溢流堰式和双竖井溢洪道等等。这些新式溢洪道都是用合理增加溢流堰长度、减少溢流水深、紧凑工程结构的方法,来达到减少溢洪道和整个蓄水工程量目的的。  相似文献   

3.
生态混凝土在河道护坡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利用生态混凝土进行河道护坡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技术,其实现了河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重建、水质净化等功能。介绍了生态混凝土制备及预制护坡构件,说明了生态岸坡植被植生方式,并以上海市黄浦江生态护坡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河道生态护坡设计理念及方法。  相似文献   

4.
吕梁地处晋西黄土高原,生态脆弱,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淤地坝除险加固是吕梁"十三五"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在淤地坝除险加固过程中水土保持科技人员和群众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创新应用砼溢洪道、竖井式溢洪道、溢流堰顶低于淤面的溢洪道、顶管穿越法修复水毁涵洞4项技术于工程建设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河流现有生态状况,首次将海河流域平原河流划分为干涸沙化、水质污染和生境破坏三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河流特点和修复目标,分别用植被需水定额法、75%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和槽蓄法计算了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平原河流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8.12亿m3,相当于流域多年平均流量的8.4%。最后将上述四种计算方法分别与Ten-nant法进行了比较。用植被需水定额法计算的干涸沙化型河流生态需水量结果约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2.4%~5.5%,远小于Tennant法的最小生态需水量;75%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计算的水质污染型河流所需的生态水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百分比为15%左右,略高于Tennant法计算的最小生态需水量;用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计算的滦河生态需水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百分比为6%,接近于Tennant法计算的最小生态需水量;槽蓄法计算的生态需水量结果与河流水量修复目标密切相关。总的说来,本文所采取的计算生态需水量的方法在海河流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浅谈河流生态恢复内容和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河流生态恢复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河流生态恢复的内容主要包括河流水体污染治理、河流水量恢复、河流形态重建与丰富、河流生物多样性恢复及河流生态恢复效益分析与评价等五个方面;河流生态恢复技术主要有清除河流营养元素、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生态除藻,自然型河流构建,土壤生物工程等技术。  相似文献   

7.
槽式结构复式断面生态护堤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山区凉水井子河段河道比降3.379%,岸线极不规则,10 a一遇洪峰流量为322.21 m3/s,虽经多年治理,仍未消除水患,已威胁到了省级文物保护区的生态安全,对其治理,必须考虑粮食安全、水系安全、生态安全,文物安全问题。经方案比较,选取现浇钢筋混凝土槽式结构复式断面方案。将工程措施与生态原理有机结合,刚性工程保证河道基本功能,实现水系安全、亲水安全。复式断面融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于一体,提高了保护区防洪标准,槽式结构栽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将周边环境保护融于河道治理之中。其施工技术简便,结构型式符合河道治理规范,在投资上介于格宾石笼沙土堤坝、浆砌石结构堤两者之间,经济上可行。可在同类山区中小河流,特别是北方地区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大伙房水库属全国九大重点城市供水水源地之一,在分析水库上游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等面源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梯级净化技术设计提出面源污染治理方案,为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质量、强化大伙房水库上游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一定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农田尾水生态净化处理与生态补偿补偿措施:依托农业部的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由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组织实施,在农业部大理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原大理市原种场)建立了1万m2、年处理量为9万t的农田尾水三级塘生态净化处理技术示范工程。补偿效果: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年可实现经济效益7.88万元,农田尾水的氮素去除率为20%~30%,磷素去除率为10%~15%,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物对洱海水体构成的威胁,建立了区域范围内农业面源污染点源化治理技术模式。主态养猪与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0.
云南山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微区域集水系统技术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源污染已成为造成河流、湖泊、水库污染的主要原因,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对于改善水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云南山区面源污染的现状,通过分析面源污染形成的原因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微区域集水系统具有拦截和控制山区坡耕地地表径流、增强山坡水源涵养功能和控制农田径流等多项功能,能够实现生态治污、有效控制面源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莒南县玉皇沟小流域治理前存在着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差、荒坡多、疏林多、沟道多、拦蓄少和道路不畅等问题。2019年,该县在这里组织实施了玉皇沟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但治理后的玉皇沟小流域还存在灌溉用水不够、生态用水缺乏等问题,经可行性分析后提出了"沟头防护+上游谷坊拦沙+中下游堰坝梯级蓄水"的进一步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经过调研、资料收集和综合分析,总结了江西省河流水生态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高强度治污—自然生态恢复—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的生态修复技术路线,并且在上述技术路线的指导下,探讨了适合江西省主要污染河流治理的水污染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以期为进一步指导河流水污染生态修复的试验与推广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小河流污染的治理,可以在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建设河流湿地,降低水流速度,增加滞留时间,恢复生态植被等达到降解污染物和改善水质的目的。朝阳市第二牤牛河水污染问题突出,直接影响大凌河干流水质,因此采用河流旁侧湿地建设技术,将河道分为行洪区和湿地区,在湿地区修建生态稳定塘和各类表流湿地,降解河流中污染物,改善了第二牤牛河水质现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4.
岩溶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岩溶山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导致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土壤侵蚀性退化严重,直接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为了更好地执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提高贵州岩溶山区居民的生活生产条件,促进贵州岩溶山区可持续发展,需对贵州岩溶山区脆弱生态约束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贵州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进行了分析,包括:地形的复杂性、地质环境的特殊性、降水的不均匀性以及人类活动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脆弱生态环境对贵州岩溶土地资源的影响,表现为:石漠化、土壤贫瘠化和土壤结构性恶化三个方面。最后提出了脆弱生态约束下贵州岩溶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5.
立足贵州省山区,以威宁县茶叶种植区为研究区,运用系统论多因素分析方法,基于种植区35个有效土样检测相关数据,结合研究区气候、地形、水文等要素建立综合分析评价体系。参照茶叶生长最优自然条件要求,逐项分析贵州山区地理各要素对培育优质茶叶的优势和劣势。研究表明,贵州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能够孕育高品质茶叶,并提出山区的茶叶种植应尽量考虑布局于区域内有河流经过的山间谷地地区。  相似文献   

16.
保护和恢复历史河湖水系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水务由"工程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的关键时期,针对北京郊区河流存在的行洪标准低、污染严重、常年无水、景观协调性差等问题,提出了生态河流的恢复思路与关键技术,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治理的优化模式及对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阐述了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的发展现状,以贵州岩溶山区为例,详细分析了石漠化治理的难点与症结,探讨了石漠化治理应坚持的四条原则石漠化治理与产业化相结合、层次性和时序性原则、生态补偿及市场导向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南岩溶山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生产(技术)、生态、生活与发展等三个层面提出了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优化模式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贵州山区种植业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山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农膜残留和秸秆不合理使用所导致的种植业污染进行了分析,简述了贵州在综合性工程、生物与农艺措施以及减量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状况,围绕贵州种植业污染防控技术的发展要求,从宏观层面上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3种水培观赏植物净化模拟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观赏植物净化水体是目前湖泊、污染水体治理研究的热点。选取春羽、绿萝和铜钱草3种常见观赏植物作为水培试验研究对象,探讨这3种植物的水生栽培技术并用去除率指标研究其对模拟污水(劣V类)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春羽、绿萝、铜钱草对污染水体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及水体净化能力,对污染水体中总磷(TP)的去除率均达90%以上,净化效果很好;对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64.6%,74.2%,65.1%,对氨态氮(NH3-N)和硝态氮(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93.3%,96.3%,95%和90.7%,99.3%,47.1%,除铜钱草外,净化效果显著;对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33.2%,49.8%,44.3%;去除率均大于无植物对照处理。此外,在水培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测定了植物的株长、叶数和鲜重,其中鲜重能较好地反映生长情况与污水处理效果,可以为水培观赏植物应用于湖泊等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太湖流域河网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及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该流域环境管理及水质改善提供基础。[方法]以太湖流域的夏庄浜、洛西河、凤沟河三条河流为例,通过在河道中分别实施复合塔式生物滤池处理工艺、五级负荷削减治理工艺、生态景观修复工艺,对3个工程的运行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出适用于流域河网地区的生态修复技术。[结果]三条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处理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夏庄浜洛西河凤沟河,由此可得3种生态修复工艺的去除污染物能力顺序为:复合塔式生物滤池处理工艺五级负荷削减治理工艺生态景观修复工艺。[结论]污染物去除效果表明,3种工艺对河道中氮、磷等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均较好,并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通过进一步优化,可形成适用于河网地区的水质改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