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分析煤矿区生态环境破坏机制入手,综合考虑矿区自然与社会经济环境,提出了煤矿区生态破坏指数的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根据我国57个主要煤矿区生态破坏指数的计算结果,对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程度进行了分级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门头沟煤矿区生态修复功能及生态农业工程规划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中国煤矿区的共性问题,对破坏了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成为现阶段矿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生态修复总体规划的编制是煤矿区生态修复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生态修复功能区划又是生态修复总体规划的首要步骤。以北京市门头沟煤矿区的生态修复为例,结合门头沟煤矿区生态修复总体目标,重点探讨了生态修复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将整个研究区划分为生态修复区、生态维护区和生态保持区,分别对3个区的修复方式、修复方向进行了界定,并根据区划结果对生态农业修复工程进行了指导。  相似文献   

3.
以蒲县东河煤矿为例,实地调查了煤矿废弃地及沉陷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目前的治理现状,提出了矿区不同废弃地与沉陷区的生态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建设对区域的发展极为重要。白银市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典型的黄土高原矿农交错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以工业为主体的强烈的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共同作用,使白银市区产生了诸如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土地退化面积不断扩大、水资源进一步短缺和天然植被遭到人为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白银市区生态退化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根据恢复生态学、可持续发展原理和生态经济学理论,根据白银市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白银市区生态恢复的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疆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煤矿开采活动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繁重。针对新疆煤矿水土流失问题,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总结了新疆煤矿分布特征及其水土流失的形式、成因、特点,分析了煤矿建设、开采过程中水土流失引起的生态环境危害,将新疆煤矿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概括为4种类型,建立了煤矿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体系,以期为干旱内陆区煤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双鸭山煤矿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煤矿的资源生产情况,分析了煤矿地面塌陷威胁社会经济安全,煤层气抽放破坏大气环境,煤矸石露天堆放污染生存环境,地下水抽干排放危机水资源,水土流失恶化生态环境的问题;总结当地环境保护与治理经验,借鉴国内外环境地质研究成果与先进技术,提出了提高现代生态意识,完善法制和监督管理;建立长效预防机制,降低生态环境污染影响;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建设责任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矿区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增加资金技术投入,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域,采用VSD模型,从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3方面选取10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2001年和2013年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1—2013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发生明显变化,主要为未利用地开发为林地和园地,研究期初的林地遭到破坏,建设用地通过占用农用地扩张迅速。(2)研究区生态脆弱性呈现西北部高,中部、东部低的态势,且生态环境朝着良好态势发展。继续保持东北部和西南部的生态保护措施,加大西北部生态整治力度是研究区今后生态修复和保护的重要方向。(3)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显著,其中林地和园地的大幅度增加是导致区域生态脆弱性降低的主要原因,而建设用地的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加强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控制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是研究区降低生态脆弱性、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黄骅湿地为例,在RS和GIS技术支撑下分析了湿地1987~2003年16a间景观类型间的变化情况,并通过生态环境指数、区域土地利用转变类型生态贡献率评价了景观类型间的转变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骅湿地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质量下降,其生态环境指数由1987年的0.492变为2003年的0.422;湿地处于退化状态,应加强对湿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评述了干旱半干旱煤矿区土壤水分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土壤水分运移机理与动态模拟方法。采煤塌陷会破坏土壤含水层构造并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间接改变了土壤含水率空间分布特征;露天采矿与复垦过程中机械压实导致土壤孔隙数量减少、连通性减弱,土壤水分入渗受阻;土壤重构与植被重建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缓解土壤水分流失。在未来研究中,应进一步丰富势能理论体系、完善数值模拟技术并引入动态指标;结合干旱半干旱煤矿区环境的特殊性加强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及其机理研究;基于土壤-植被-水分间耦合关系优化调控措施,促进干旱半干旱煤矿区复垦与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调查是了解和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煤矿生产建设必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应用遥感技术选用高分辨率影像,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结合野外调查验证对研究区进行LUCC现状调查,能够快速准确掌握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特征,为今后研究区煤矿生产建设进程中的土地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土流失与贫困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流失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严重危机之一,所造成的危害不仅表现在水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退化等方面,而且已成为区域贫困的主要根源。应用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证明了我国水土流失区与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具有地理耦合性。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生态的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又限制了对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加了环境的压力,成为生态恶化和贫困的根源,同时进一步的贫困又加速了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因此,全面推进水土保持,控制水土流失,可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逐步从根本上减轻贫困。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某铁矿采选项目的生态环境特征和生态破坏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脆弱区铁矿采矿场和尾矿库的生态恢复布局要求和措施,并对铁矿生态恢复四个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喀斯特地区典型煤矿资源城市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分析研究区2000—2020年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为喀斯特地区煤矿资源城市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研究区实际,选择遥感生态指数、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石漠化敏感性指数、景观开发强度指数、碳排放量构建综合生态敏感性指数,并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六盘水市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结果] ①2000—2020年,六盘水市极敏感、高度、轻度、中度敏感区域呈波动下降趋势,不敏感区持续上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②2000—2020年六盘水市极敏感、高敏感区空间演变趋势为零散分布在全市,同时向东南部转移,并向西北部扩散,范围持续缩减,除钟山区南部有轻微扩散外,其余区域均呈现持续或波动缩减趋势,环境趋向于改善; ③2000—2020年六盘水市综合生态敏感性Global Moran’s I分别为0.525,0.570和0.476,说明六盘水市生态敏感性在空间上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随时间变化而逐渐减弱。LISA图显示高高、低低聚集区减少,生态敏感性聚集程度有所降低。[结论] 六盘水市生态敏感性以轻度敏感为主,主要分布在生态禀赋较好的西北部地区;极敏感性区域比例较小,集中于自然条件较脆弱的东南部。随着时间推移,六盘水市的营造林等工程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类过度干预所带来的环境恶化,使区域内极敏感、高敏感区范围不断缩减,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西安市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改进了生态足迹方法,提出了生态压力指数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指标体系对1991—2003年西安市的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991年西安市的生态安全分为3类,即生态安全区域,生态压力指数为Ⅰ级,包括周至县和蓝田县;生态预警区域,生态压力指数为Ⅱ级,包括户县、长安、临潼和高陵县;生态不安全区域,生态压力指数为Ⅲ级,包括西安市区和阎良区。1991后西安市各县区的生态环境演进态势可分为3种情况:一是生态压力指数下降,生态好转的区域,如周至、蓝田、户县、高陵县;二是生态压力指数上升,生态恶化的区域,如长安和临潼;三是生态压力指数稳定,生态基本没有变化的区域,如西安市区、阉良区。到2003年,周至县、蓝田县依旧属于生态安全区;户县和高陵县由生态预警区变为生态安全区,长安区和临潼区却由生态预警区变为生态不安全区;西安市区和阎良区依旧为生态不安全区。因此,2003年西安市的生态安全分为2种类型,生态安全区和生态不安全区,生态预警区消失。  相似文献   

15.
山西采煤造成的土地荒漠化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山西省煤矿区土地为研究对象,对山西省采煤破坏土地所造成土地荒漠化程度、范围、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应用山区地表移动变形预测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对未来5年煤矿区的土地破坏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49—2004年间,山西省因采煤导致的土地荒漠化面积累计1151.9 km2,其中采煤塌陷面积1 113.8 km2,废弃物压占面积15.1 km2,露天开采破坏面积23.0km2。在采煤塌陷破坏的土地中,耕地占42.8%,未利用地占43.2%,其他已利用地占14%。采煤塌陷土地破坏程度的比例为轻度42.6%,中度39.0%,重度18.4%。预测结果表明:到2010年山西省煤矿区的土地破坏总面积将达到1853.9 km2,其中塌陷地1 811.7km2。研究结果为山西省煤矿区土地荒漠化治理、生态环境评价以及可持续生态系统的重建,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RSEI模型的砒砂岩区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林甫  盛艳  秦富仓  李龙  李艳 《水土保持通报》2022,42(1):233-239,334
[目的]探究砒砂岩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当地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GIS和RS技术,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分析砒砂岩区2001—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结果](1)基于砒砂岩区4期影像数据提取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表明生态环境质量在缓慢改善;(2)绿度生态指标与湿度生态指标对砒砂岩区生态环境质量起正向作用,干度生态指标与热度生态指标会起到负面作用,并且绿度生态指标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贡献率更高;(3)在2001—2020年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区域占到研究区总面积的36.79%;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区域占15.68%,多为轻度退化。[结论]砒砂岩区2001—2020年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且生态环境质量对人为活动高度敏感,因此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需融入生态保护理念,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探寻石漠化山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规律和土地生态环境的演变方向,利用晴隆县1988年、2000年、2016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空间分析模型、空间变化率指数、土地生态风险指数、土地利用变化综合生态风险度来测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环境造成的风险。结果表明:(1)耕地、草地、未利用地三种用地类型间的剧烈转化,使研究区土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2)人口上涨、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工矿及居民用地极速扩张等对研究区的土地生态安全造成威胁;(3)近30年间土地生态风险程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但后16年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的增大、植被覆盖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减小,说明研究区存在石漠化程度加深、景观类型单一、生态稳定性差、土地生态风险概率加大等问题,晴隆县土地生态状况仍有恶化的趋势。土地利用变化的综合生态风险度与土地生态风险指数的测算结果相互印证,说明将上述方法用于评价石漠化山区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风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黄河源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源区海拔高,终年寒冷,地广人稀,形成了其独特、原始的自然景观。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脆弱。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频繁的社会经济活动以及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黄河源区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草原退化、土地沙化、径流减少、湖泊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影响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针对该区生态环境现状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提出了保护源区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修复等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粮食主产区煤炭资源开发与农用地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测算煤炭资源开采对农用地生态环境影响,构建矿产资源开发与农用地生态补偿新机制。[方法]以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鸡西市东山煤矿为例,采用市场价值法、排污费及机会成本法。[结果](1)煤炭资源开发直接影响农用地完整性及粮食生产,间接影响生态环境及矿区居民健康。(2)资源开发企业造成生态损失由破坏及受益企业承担补偿,不明确破坏主体及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环境损害由政府作为生态补偿主体;矿产资源开发对现代农业产区水土资源造成长期及不可逆转性的生态环境损害,土地整理复垦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粮食主产区重要补偿客体,生态环境治理区及矿区居民也是补偿客体。(3)鸡西市东山煤矿开采与农用地生态补偿为947.20万元/a,补偿标准为煤炭产值的2.92%。(4)政府以财政转移支付作为生态补偿方式,矿产开发企业以资源开采与农业生态补偿标准形成保证金制度,保证履行生态治理义务。[结论]粮食主产区煤炭资源开发与农用地生态补偿机制应构建以受益企业及政府为补偿主体、土地整理复垦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生态环境治理区及矿区居民为补偿客体,测算煤炭开发对农用地的直接及间接影响作为补偿标准,建立多元化的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以渝西方山丘陵农村社区张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RS和GIS技术,运用破碎度指数、分离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干扰度指数、脆弱性指数和风险指数等景观生态学量化指标分析了该农村社区1957,1976,1982,1992和1998年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同时,根据生态风险与景观格局之间的联系,建立了生态安全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出了研究区不同年份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值.结果表明:(1)1957年以来,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整体较好,国家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生态安全呈弱化趋势;(2)随时间推移和经济发展,研究区各景观指数发生了较为复杂的不均匀变化,其变化的节律性与该区农业经济政策、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