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类作物非淀粉多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涛 《中国饲料》2003,(22):15-17
玉米是我国目前配合饲料中主要的能量饲料 ,每年我国玉米的供给仍有较大缺口。麦类植物作为世界重要粮食作物 ,具有适应性广、产量稳定、易于储存等特点 ,较玉米也有季节性价格优势 ,所以麦类作物日益受到国内外饲料厂家的重视。然而 ,麦类作物中的抗营养因子 ,主要是非淀粉多糖 (NSP)含量较高 ,限制了它在单胃动物饲料中的广泛应用。1 麦类作物中的非淀粉多糖NSP ,也称可溶性非淀粉多糖 (SNSP) ,是植物组织中除淀粉外所有多糖类的总称。这类抗营养物质主要是β -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纤维素、果胶、甘露糖。NSP在单胃动物胃肠道内…  相似文献   

2.
饲料中小麦替代玉米应用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和麦类都是主要的能量饲料原料,对配合饲料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欧洲,麦类特别是大麦被作为饲料的主要能量来源,而在美国和亚洲地区,玉米则充当主要的能量原料。在我国,小麦及其副产品是仅次于玉米的能量饲料原料。众多研究表明,饲料中合理使用小麦替代玉米可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高树冬等,  相似文献   

3.
麦类作物的抗营养因子及其降解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过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麦类作物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用作饲料的比例极小,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小麦等麦类作物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量将会逐步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年可开发利用的小麦胚芽量高达400万吨,小麦麸皮则可达2000万吨以上。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看,用小麦作饲料原料有减少运输、降低加工成本、利于储藏等优点,所以麦类作物日益被饲料界所关注。杜宝忠(1999)认为小麦与玉米相比,有很多优点,可作为肥育猪的主要饲料。吴灵英等(1999通过小麦与玉米对肉鸡增重效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   

4.
宋凯  单安山 《中国家禽》2004,26(7):43-45
长期以来,由于玉米含较高的能量且价格较低,在家禽饲料中一直被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但随着玉米市场的紧张已显示出需要选择其他原料来代替玉米的趋势,麦类资源以其种植面积广、产量高的特点成为代替玉米的首选,但是麦类所含的非淀粉多糖有很强的抗营养作用,在饲粮中添加相应的酶制剂是解决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菌株As56对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雪义  蓝荣  葛俊宏 《饲料工业》2005,26(14):20-23
在畜禽饲料中,国内通常把玉米作为主要的能量饲料,很少使用小麦、大麦等麦类原料。主要是麦类饲料中含有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vsaccharide.NSP)等抗营养因子而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应用.但随着我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将出现玉米供应紧缺的状况。据预测.到2020年我同能量饲料缺口将达到0.83亿吨。  相似文献   

6.
<正>长期以来,玉米以其较高的能值和较低的价格,在家禽饲料中一直被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但随着玉米的供应日趋紧张。应用丰富的麦类饲料作为家禽能量饲料来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麦类资源以其种植面积广、产量高的特点成为替代玉米的首选。但麦类原料中含有阿拉伯木聚糖、β-葡萄聚糖等非淀粉多糖(NSP)和粗纤维、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及一些难于被消化的特殊结构蛋白质等抗营养因  相似文献   

7.
非淀粉多糖与畜禽营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畜禽饲料中,玉米是主要的能量饲料。一般较少使用小麦、大麦和糠麸等。一方面是由于玉米能量水平较高,另一方面是由于麦类谷物及糠麸中含有抗  相似文献   

8.
饲用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类饲料是非常重要的一类畜禽能量饲料。近年来,在欧美西方国家,麦类已经大量用作畜禽饲料。国内(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常因玉米价格的波动,也很有必要将麦类及其副产品用到畜禽饲料中,以减轻能量饲料资源紧张的压力。众多研究表明,麦类饲料较玉米含有较高的非淀粉多糖(NSP),若在使用时加入半纤维素酶,可以有效的消除木聚糖、β-葡聚糖等NSP的抗营养作用(刘强,1998)。因此,适当的添加半纤维素酶制剂产品,麦类代替玉米用作畜禽能量饲料是可行的(Bedford等,1995;Thacker等,1998;王修启等,2002;冯定远等,1999;许梓荣等,1998;White等,1981;I…  相似文献   

9.
β-葡聚糖与家禽营养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陈正玲王康宁小麦、大麦、燕麦等麦类作物是畜禽饲粮的重要能量饲料之一。小麦的营养价值近似于玉米,而其余几种因含有抗营养因子有效能值偏低。禽类饲粮中大量使用大麦、燕麦或黑麦,粘性高脂肪粪便的排泄量增加,给卫生...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广泛采用和推广的是玉米一豆粕型畜禽日粮配方,故而对玉米的需求量特别大,但我国饲料用玉米远远满足不了需要。麦类饲料(大麦、小麦)和玉米同属于未本科籽实类,其代谢能是玉米的90%左右,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比玉米高30%~50%.与畜禽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烟酸含量是玉米的2倍多.并且有时候市场价格比玉米低。因此,在一定情形下开发麦类饲料作为畜禽的能量饲料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可溶性非淀粉多糖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冬祥 《饲料工业》1999,20(1):17-18
在畜禽饲粮中,人们通常把玉米作为主要的能量饲料,很少使用小麦、大麦或糠麸。但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很可能会发生玉米短缺状况。据预测,2000年~2020年我国能量饲料供给量的缺口为024亿吨~083亿吨。由于麦类谷物及糠麸中含有抗营养物质可溶性非淀粉...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广泛采用和推广的是玉米-豆粕型畜禽日粮配方,故而对玉米的需求量特别大,但我国饲料用玉米远远满足不了需要,麦类和玉米同属于禾本科籽实类,其代谢能是玉米的90%左右,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比玉米高30%~50%,与畜禽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炯酸含量是玉米的2倍多。而且有时候市场价格比玉米低。因此,开发麦类饲料作为畜禽的能量饲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β-葡聚糖酶在麦类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一直是主要的能量饲料 ,但玉米的供应日趋紧张。应用丰富的麦类饲料作能量饲料越来越受到重视。β -葡聚糖是限制麦类饲料有效利用的主要因素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 ,在麦类日粮中添加 β-葡聚糖酶可消除 β -葡聚糖的抗营养作用 ,提高麦类饲粮的营养价值。1 麦类饲料中β -葡聚糖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β-葡聚糖与阿拉伯木聚糖、戊聚糖、纤维素、果胶等均属植物细胞壁中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小麦、小黑麦中每千克干物质分别含 5和 7g/kgβ -葡聚糖 ,而燕麦、大麦、黑麦中含量较高分别达到 37 5、33、1 2g(Choct等 ,1 9…  相似文献   

14.
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玉米作为主要的能量饲料,常占到日粮配方组成的60%左右。目前养猪生产中出现玉米等能量饲料的短缺,因而必须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我国资源丰富的麦类谷物。另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低价格的小麦、大麦产品涌入我国市场,进一步刺激木聚糖酶的市场需求。同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作为能量提供者在我国饲料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玉米市场的形势越来越紧张,其价格逐年攀升,这使得竞争日益激烈的饲料行业的利润不断降低,因此寻求新的饲料原料则显得尤为重要。麦类植物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其作为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高、储存方便且价格较低,使其成为替代玉米的不二之选。但是麦类植物作为饲料原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均不理想,并且非淀粉多糖的含量较高,尤其是可溶性  相似文献   

16.
脱谷后的作物茎秆和附着的干叶称为秸秆,如玉米秸、玉米蕊、稻草、谷草、各种麦类秸秆、豆类和花生的秸秧等,来源十分广泛。了解秸籽饲料的营养特点,对于研究开发和利用秸秆资源,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具有重大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饲料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玉米作为主要的能量饲料,常占到日粮配方组成的60%左右。当玉米价格受某些市场因素的影响显著上扬时,饲料厂和养殖户就希望用其它能量饲料如小麦、次粉、糠麸等替代部分玉米以降低成本。但是麦类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非淀粉多糖(主要指木聚糖、β-葡聚糖等,溶于水后将形成粘性凝胶,引起胃肠道内容物的粘稠度增加),阻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使淀粉、脂肪等的消化率下降,导致能值降低。  相似文献   

18.
饲用小麦在家禽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豆粕型日粮是传统的日粮配方.长期以来,麦类一直被认为是非常规原料,而小麦作为单胃动物日粮中的主要能量饲料原料已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多年,如东欧国家、英国、北欧和北美等国家及地区普遍使用小麦作饲料,就连亚洲的日本,其进口小麦的1/4也用作饲料.  相似文献   

19.
饲用NSP酶制剂酶活检验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一豆粕型日粮是我国畜禽养殖业中普遍采用的典型日粮,但近几年来,玉米和豆粕原料的价格呈现上涨趋势,并不时出现供货紧张情形,许多饲料生产厂家和养殖场试图采用其他较廉价的饲料原料如麦类及加工副产物、菜籽粕、棉籽粕饲料等。一来降低生产成本,二来也可减轻饲料资源紧张的压力。众多研究表明,麦类饲料及其加工副产物、稻谷及其加工副产物、菜籽粕、棉籽粕中等含较高的非淀粉多糖(NSP),  相似文献   

20.
β-葡聚糖酶可提高麦类作物饲粮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大麦、燕麦等麦类作物是畜禽的重要能量饲料之一。小麦的营养价值近似于玉米 ,而其余几种因含有抗营养因子而使其有效能值偏低。Burnett(1 966)认为 ,限制大麦、燕麦有效能值的主要因素是其中含有高粘性并具有水溶性的 β -葡聚糖。许多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 ,并对大麦、燕麦等麦类饲料作物中 β -葡聚糖的结构、含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同时也探索了一些消除 β-葡聚糖抗营养作用的方法。β -葡聚糖酶的应用就是其中的一种 ,这种酶也是最早使用的一种酶。当前 ,通过 β-葡聚糖酶的开发应用 ,大大提高了麦类饲粮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