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利用不同农作物秸秆,开展了稻草、玉米秸、麦草、蔬菜瓜果残茬等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玉米秸秆、稻草、麦草和蔬菜瓜果残茬设置内置式生物反应堆,均能明显地提高地温、增加设施大棚内CO2浓度、提高重茬西瓜的抗病性、提早上市期、增加西瓜中心糖含量、提高西瓜的食用品质,同时极显著提高西瓜产量,其中玉米秸秆提高效果最好,稻草效果次之,麦草和蔬菜瓜果残茬效果相仿。  相似文献   

2.
秦竞 《西北园艺》2008,(5):29-29
西瓜套袋后,袋内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乙烯气体浓度等都发生变化,能显著改善果皮颜色,增加果皮硬度、亮度,促进西瓜提早成熟。笔者经过试验研究和推广实践,总结出西瓜果实套袋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应用内置式秸秆发酵床技术进行早春大棚西瓜生产,应在西瓜定植前把秸秆埋在栽培畦下,处理菌种与疫苗,分层填秸秆和菌种,适时接种疫苗,接种后忌用化肥、农药,不仅显著增加了大棚内CO2含量,增温效果好,而且使特小凤、早春红玉等品种西瓜的含糖量高,上市早,产量和效益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
生物秸秆反应堆是近几年试验的农业新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利用作物秸秆经过生物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来增加保护地内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从而使蔬菜作物光合作用增强,最大限度地提高蔬菜产量及综合抗性。山东省邹城市农业局蔬菜站于2004~2005年在邹城市北宿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内进行了生物秸秆反应堆在蔬菜栽培中的应用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5.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连作障碍西瓜地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面积连作障碍西瓜地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示范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能显著提高大棚内CO2浓度,促进连作障碍地西瓜的生长发育,其对蔓长的促进显著大于对叶长、叶宽的促进作用,并能有效地降低连作障碍地西瓜枯萎病的发生,提高西瓜单个瓜重、色质、糖度和口感,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以番茄秸秆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研究番茄秸秆不同还田方式(鲜样还田、干样还田、堆肥还田)对黄瓜和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化感效应,以期为番茄秸秆肥料化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番茄秸秆还田30 d内,堆肥还田处理对黄瓜和西瓜幼苗生长均为促进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根系生物量积累。鲜样还田和干样还田处理对黄瓜、西瓜幼苗生长均为化感抑制作用,鲜样还田的抑制效应更强,尤其是对根系生物量积累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黄瓜幼苗在还田30 d内较西瓜幼苗受抑制效应更强,且随还田时间的延长抑制效应加强,西瓜幼苗在还田20 d后抑制作用减弱。在生产中,推荐优先选择番茄秸秆堆肥还田,直接还田(鲜样或干样)建议有30 d以上的腐解期再定植瓜类蔬菜作物。  相似文献   

7.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利用秸秆与生物菌种发酵,产生热能和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浓度提高4~6倍;地温增加4~6℃,棚温提高2~3℃。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增强作物的免疫力和抗病性,达到不用施肥和打药,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无机养分,改善了生产环境,获取优质、高产绿色农产品。  相似文献   

8.
西瓜套袋后,袋内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乙烯气体浓度等都发生变化,能显著改善果皮颜色,增加果皮硬度、亮度,促进西瓜提早成熟.笔者经过试验研究和推广实践,总结出西瓜果实套袋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王园富 《中国瓜菜》2008,21(3):47-48
<正>小麦+无籽西瓜+菜青豆麦茬自然立架简易栽培技术可使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麦茬高架有利西瓜通风透光,增强西瓜抗病性;省工简化栽培节约了劳力的投入;合理间作套种增加了复种指数,比7月份上市的露地西瓜多卖0.3  相似文献   

10.
以西瓜秀丽F1为试验材料,以小麦、玉米秸秆作为栽培基质,分析比较了3种配方组合基质对西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栽培西瓜的最佳基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大棚西瓜栽培的最佳基质配方为1/2腐熟小麦秸秆+1/2腐熟玉米秸秆,其理化性质佳、营养元素含量适中、重金属含量在安全范围内,且种植的西瓜生育期最短、幼苗生长最好、产量最高、产品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1.
作物秸秆生物反应堆及其使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就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生防效应、矿质元素、有机质等,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的农产品。技术原理:植物光合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形成的秸秆,通过加入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和净化剂,在通氧的条件下重新产生二氧化碳、水、热和矿质元素,同时产生大量抗病虫的菌孢子,使作物更好地生长发育。这样植物光合合成有机物,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二者在物质转化、重复再利用的过程中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物圈。  相似文献   

12.
袁培祥 《中国瓜菜》2013,26(2):33-35
以西瓜品种秀丽为试材,在大棚中采用秸秆基质栽培,腐熟鸡粪+磷酸二铵作为施肥配方,分析比较了5种施肥量对西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肥量的范围内,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综合所有因素,最佳施肥配方为每小区腐熟鸡粪30kg+磷酸二铵1.5kg。  相似文献   

13.
盐城是全国农业生产大市,全年秸秆产出总量巨大,约达800万t,如何充分利用这部分秸秆资源成为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栽培果蔬,不仅能为作物的生长提供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增加光合作用效率,还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既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又使农产品达到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每667m2可利用秸秆4000kg,为秸秆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梨园开放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主要应用于设施栽培农作物上,为明确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大面积露天栽培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开展梨园露天开放式秸秆生物反应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粉碎的梨树枝条和稻草,在梨园露天设置开放式秸秆生物反应堆,能显著提高田间二氧化碳浓度、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早梨上市时间、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5.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以四大创新理论,即植物饥饿理论、植物生防理论、叶片主被动吸收理论和秸秆矿质元素循环再利用理论为基础,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作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矿质元素、有机质等,从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工艺设施技术。该项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反应堆、植物疫苗、设施工艺三大部分。其技术特点是以秸秆替代化肥,以植物疫苗替代农药,通过一定的设施工艺,实施资源利用、生态改良、环境保护、农作物高产、优质无公害的有机栽培。笔者近年来年引入该项技术分别在早春大棚西瓜、日光温室茄子、小拱棚甜瓜等作物上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进一步完善总结出秸秆生物反应堆在不同季节、不同作物上的配套应用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6.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西瓜光合作用及枯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欣四号"西瓜为试材,在温室栽培条件下,设置不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进行处理,探讨其对西瓜苗光合作用及枯萎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1.0mL·L~(-1)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促进西瓜植株生长,提高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增加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西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防效达到37.5%;当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浓度为2.0mL·L~(-1)时,其对西瓜植株的生长和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呈抑制作用,且对西瓜枯萎病的抑制作用减弱,防效仅为9.4%。因此,在生产中,合理利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会对预防、抑制西瓜枯萎病的发生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西瓜基质育苗生产成本,采用不同比例的辣椒秸秆与蛭石、珍珠岩进行复配,探讨其对西瓜幼苗形态建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明确最佳的草炭替代材料。试验设置L1(V辣椒秸秆∶V蛭石∶V珍珠岩=1∶1∶1)、L2(V辣椒秸秆∶V蛭石∶V珍珠岩=2∶1∶1)、L3(V辣椒秸秆∶V蛭石∶V珍珠岩=4∶1∶1)3个处理和对照CK(V草炭∶V蛭石∶V珍珠岩=2∶1∶1)。结果表明,L2处理的西瓜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数、干鲜质量、根尖数、壮苗指数和根冠比最大,根系活力最高;L1处理的西瓜幼苗出苗率最高,但与L2差异不显著;L3处理的西瓜幼苗根长最大,但与L2差异不显著。L2处理的西瓜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10.98%、11.51%、11.13%、7.71%和21.38%。因此,由辣椒秸秆、蛭石、珍珠岩体积比按2:1:1复合而成的育苗基质可以替代常规草炭育苗基质(V草炭∶V蛭石∶V珍珠岩=2∶1∶1)进行西瓜育苗。  相似文献   

18.
《西南园艺》2004,32(6):15-15
“氧吧”就是秸秆反应堆,是专为蔬菜提供二氧化碳的。在山东省高唐县农民李景林的蔬菜大棚里,墙体处有一个用塑料布盖住的秸秆堆,1米多宽,10米多长,高出地面30多厘米,里面放着玉米秸秆,秸秆堆撒上菌,用水浸透后发生化学反应,就会产生二氧化碳。反应堆下面有一条沟,用抽风机把比重较大、沉到沟里的二氧化碳输送到蔬菜秧周围,供蔬菜呼吸。“氧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棚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早衰、落花、落果、午休等障害。研究表明,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农作物制造的有机物可高达常规条件下的8倍。李景林的“氧吧”大棚比没用“氧吧”的大棚667m^2多收3000多kg,多收入4000多元。目前,秸秆反应堆技术受到山东菜农的普遍欢迎,并正在向全国传播。  相似文献   

19.
王璐 《吉林蔬菜》2012,(4):56-57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也称二氧化碳缓释富氧秸秆发酵技术,是在温室、大棚生产的低温季节,利用微生物菌种分解玉米或其它农作物秸秆,产生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微生物、酶、有机和无机养料的一种新型兄公害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五莲县许孟镇有着悠久的西葫芦种植习惯,由于连年重茬种植,根部病害严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严重下降。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从2004年开始在日光温室西葫芦上推广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获得成功。实验证明,日光温室西葫芦栽培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冬季20厘米地温提高4-5℃,棚内气温提高1-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3-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