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6%虫线清乳油防治松墨天牛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文通过使用16%虫线清乳油,以不同浓度的药液防治松树枯死木中的松墨天牛效果显著。经林间对84株马尾松枯死木喷药试验结果表明,对松墨天牛幼虫。,蛹及成虫的杀伤力极强,施药后第15天检查,杀虫率达100%。  相似文献   

2.
针对枯死松木加剧趋势,采取营林技术为基础,及时清理被松褐天牛为害或风折等因素致死的松木。通过三年的枯死木清理,使松褐天牛虫口密度下降29%。  相似文献   

3.
为预防松材线虫病发生,降低松墨天牛数量密度,德化县林业局于2009-2010年,开展了清除松枯死木试验.以诱捕器诱集的松墨天牛成虫数量为指标,在松墨天牛中度危害区,开展了松枯死木清理对松墨天牛种群数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清理松枯死木可以有效降低林间松墨天牛种群密度,对当前遏制松材线虫病蔓延、切断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应用虫线清乳油防治松材线虫病技术细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6%虫线清乳油处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对使用浓度、时机、处理方法和效果检查标准等技术细则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的药剂使用浓度在冬季为6.7ml/L;在夏季为5ml/L;将疫木剥皮分段处理的杀虫效果明显比直接喷雾处理的好;处理枯死木时机选择在松褐天牛幼虫期杀虫效果好;处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效果检查标准为,喷药后的第5天和第15天进行检查松褐天牛死亡率,要分别大于75%和95%。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慈溪市部分有松树枯死林分的调查和20株有松褐天牛为害的样木的解剖、取样、线虫分离,多次检验鉴定,认为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尚无松材线虫病发生,局部地区松林枯死的主要原因系自然枯死和松褐天牛为害所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慈溪下部分有松树枯死林分的调查和20株有松褐天牛为害的样木的解剖、取样、线虫分离,多次检验鉴定,认为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尚元松材线虫病发生,局部地区松林枯死的主要原因系自然枯死和松褐天牛为害所致。  相似文献   

7.
松材线虫病治理区病原数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松材线虫病治理区室内、林内松褐天牛羽化期携带松材线虫以及诱木中松材线虫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室内、林内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的几率分别为25.5%、22.0%;松褐天牛成虫携带松材线虫量均以6月份最大,平均625条/头、478条/头;诱木中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数量与其寄生的枯死诱木含松材线虫数量呈正相关,5%水平上成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33。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罗溪镇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综合防治媒介昆虫松墨天牛,达到病虫害防治的三个100%,即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覆盖率100%,对松枯死木除害处理率100%,除害处理合格率100%,罗溪镇使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等多种方式综合进行了防治松墨天牛。结果表明:以2018年清理松枯死木的数量和分布面积为基数,2019年松枯死木数量下降50%,2020年比2019年下降30%,2021年计划比2020年下降20%,实现了松枯死木分布面积逐年下降10%以上的目标。为彻底遏制疫树增量,对松墨天牛诱捕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16%虫线清乳油不同浓度防治松墨天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墨天牛是松树上的重要蛀干性害虫,又是松材线虫病主要传播媒介。于4~5月间通过使用16%虫线清乳油,以不同浓度的荮液防治松树枯死木中的松墨天牛效果显著。经林间对122株马尾松枯死木喷药试验结果表明,对松墨天牛幼虫、蛹及成虫的杀伤力极强,施药后第15天检查,杀虫率达100%。用此种农药防治松墨天牛,可以降低虫口密度,以便控制松墨天牛危害,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10.
南岳高山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海拔800~1000m的南岳高山华山松上松墨天牛种群74%为1a发生1代。26%为2a发生1代。建议把防治工作重点转移到研发取食引诱剂上面来;清理枯死木仍然是当前防治松墨天牛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松材线虫病的MEP,MPP喷雾防治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表明,日本国配制的农药MEP乳剂,在松墨天牛羽他始期和高峰期各施1次,能使当年松树枯萎率下降到0.3%~0.7%,比对照组净降低8.4%~17.5%,具有推广使用价值;MPP油剂对枯死木内的松墨天牛羽化抑制作用不大,不能代替熏蒸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慈利县、韶山市、南岳区释放川硬皮肿腿蜂和花绒寄甲2种天敌昆虫,开展防治松褐天牛的试验。结果表明:2种天敌昆虫对松褐天牛有良好的控制作用,4个试验区的平均虫口减退率为92.65%,校正虫口减退率为91.41%;混合释放2种天敌昆虫的寄生率为92.42%,高于单独释放川硬皮肿腿蜂和花绒寄甲的寄生率62.00%和87.34%。  相似文献   

13.
营林措施对松褐天牛种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林地清理、开隔离带、林分改造等营林措施,对压低松褐天牛的危害有明显作用,林地清理虫口密度减退率达91.0%,隔离带可有效阻止松褐天牛的自然扩散,局部林分改造,林分被害率可减少55.7%。  相似文献   

14.
选择郴州市北湖区25年生马尾松纯林为试验林,对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在郴州市1年发生1~2代,以1代为主,约占86%,2代所占比例很少,约为13%。  相似文献   

15.
松墨天牛种群消长趋势指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1年1代地区,该虫单雌产卵量约100粒,卵、初龄幼虫、老龄幼虫至成虫羽化脱孔、成虫羽人至产卵在松材线虫病林内的存活率分别为90%、48.34%、71.99%和85.75%,雌雄性比是1.14:1。因而该虫的种群消长趋势指数是14.3。  相似文献   

16.
松材线虫病疫木伐桩(根)蛀干害虫种类及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2块松材线虫病发生较为严重的松林,伐除枯死松树,选取具虫蛀为害特征的疫木伐桩,每地各10个。将其整个伐桩挖出,携回实验室解剖,收集害虫,并鉴定和统计虫种和数量。调查显示,为害疫木伐桩的蛀干害虫有松天牛[松墨天牛(Monochamus ahernatus Hope)和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 Kraatz)]、马尾松角胫象[Shirahoshizo patmdis(Voss)1和松瘤象(Hyposipalus gigas Linnaeus)等多种害虫幼虫,其比率分别占96.0%、3.0%和0.7%,其它害虫占013%;伐桩地上部有松天牛、马尾松角胫象和松瘤象等多种蛀干害虫,占蛀干害虫总数的9.5%;地下根部仅有松天牛,占总数的90.5%。伐桩根部松天牛幼虫种群数量分布随深度增加逐渐递减,集中分布在0—60cm之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应用不同浓度的绿色威雷稀释液喷施松饵木进行松褐天牛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5%浓度的绿色威雷防治效果最好,株诱杀成虫分别达112.2头、112头,0.5%浓度防治成本相对较低,对下一代幼虫的控制效果达100%,处理的饵木不需进行清理就能对松褐天牛种群密度起到控制作用,在生产中应用以0.5%浓度为宜。  相似文献   

18.
利用引诱剂防治松墨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PA-22号,PA-26号引诱剂引诱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昆虫──松墨天牛,试验结果表明:PA-22号引诱剂施于诱木上,与邻近的病虫木相比,其诱虫数量提高698.9%,PA-26号引诱别比对照提高740.51%,诱木和对照木的诱虫数量的差异都极显著(P<0.01),两种引诱剂的引诱效果都很好,而PA-26优于PA-22,在天牛危害的松林里,施引诱剂PA—22号,PA—26号能把分散危害变成集中危害,使诱木的诱虫量比病虫木自然诱虫量提高6~7倍,把诱木内的天牛集中消灭,从而达到防治松墨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松材线虫病疫区,利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喷施1%噻虫啉微胶囊颗粒剂防治松褐天牛,能够取得因松褐天牛羽化期长、防治难度大等原因常规药剂难以达到的防治效果。施药后30d,防效效果在75%以上,该药剂能将不断羽化出来的松褐天牛杀死,药剂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20.
管氏肿腿蜂及其带菌室内防治松褐天牛幼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通过5菌株感染松褐天牛幼虫研究筛选出毒力相对较强菌株Ma789,然后进一步研究了其1.0×10^5-1.0×10^8个/mL不同孢子含量梯度对松褐天牛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其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半致死含量为3.2×10^5个/mL;而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室内寄生试验表明,随着接蜂量的增加,管氏肿腿蜂对幼虫的寄生死亡率不断提高,当虫蜂比提高到1∶4-1∶5时,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平均校正死亡率达96.7%;每只管氏肿腿蜂携带Ma789约1.0×10^7个孢子时,对老熟松褐天牛幼虫按虫蜂比1∶1、1∶2和1∶3接蜂,寄生感染死亡率分别为56.7%,70%和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