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国木薯种植不同区域气候特点及其木薯种茎越冬贮藏方法。[方法]在广西合浦、南宁、来宾及湖南、浙江等地,于入冬前采用活体田间保存,开春后检查存活的木薯种茎芽点数量,计算不同方法贮藏木薯种茎越冬的芽点存活率。[结果]在广西合浦地区采用露天堆放贮藏木薯种茎越冬,其芽点存活率均可达90.00%以上,且以露天浅埋堆放茎芽存活率最高,达94.38%;在广西南宁地区以塑料大棚堆放贮藏的木薯种茎芽点存活率最高(达94.98%);在广西来宾地区以大棚内存放木薯种茎越冬,其芽点存活率几乎均可达90.00%以上,其中大棚内盖蔗叶横放地埋处理木薯种茎芽点存活率最高(达98.79%);在湖南江永、浙江杭州采用设施化保护性越冬贮藏木薯种茎芽点存活率较高。[结论]北纬21.6°以南地区的无霜区可采用露天浅埋堆放和盖膜堆放的方法贮藏;北纬21.6°~23.8°地区轻霜至重霜边缘区可采用塑料大棚、露天盖膜堆放及大棚内地埋竖放等方法贮藏;北纬23.8°以北的重霜和低温区可采用防寒性岩洞或地窖贮藏法及塑料大棚加小拱棚竖直堆放法贮藏。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杂交狼尾草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品种赛迪10的化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10.0%)的杂交狼尾草根、茎、叶浸提液对赛迪10的种子发芽率有抑制作用;低浓度(5.0%)的根、茎浸提液对赛迪10的发芽率有促进作用;中低浓度(5.0%~7.5%)的根、茎、叶浸提液对赛迪10的苗高、根长和苗鲜重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丹草航天不育材料的扦插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丹草经航天诱变后出现不育现象,严重影响资源保存和开发利用。为此,采用扦插繁殖方法保存诱变材料。本研究对高丹草不同扦插部位、插穗基部切口不同处理的扦插生根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中部茎段插穗生根能力最好,成活率(75.6%)、根干重(0.0786 g)和根系效果指数(0.65)均高于其他茎段;中部茎段插穗根体积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茎段,发根数和根系总长显著(P<0.05)高于其他茎段;插穗基部切口不同处理以斜切效果最好,成活率最高(78.6%)、根干重(0.0897 g)和根系效果指数(0.72)均高于其他处理,发根数、根长显著(P<0.05)高于平面和双面切口。高丹草繁殖在10月中上旬,取中部茎段,进行斜面扦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实验表明,在配合饲料和杂交狼尾草比例为11(干物质比例)条件下养殖的草鱼与全配合饲料养殖的草鱼在背肌脂肪酸组成的对比中,饲草鱼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相对含量为(40.18±1.36)%,是饲料鱼(21.64±0.9g)%的1.86倍.饲草鱼n-3 PUFA的相对含量为(14.72±1.27)%,是饲料鱼(2.43±0.49)%的6.06倍.其中,最明显的是饲草鱼183n-3的相对含量(10.27±1.21)%是饲料鱼(1.01±0.02)%的10.17倍.实验也对比了杂交狼尾草叶片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发现在杂交狼尾草(叶片)的脂肪酸组成中183n-3的含量高达(66.23±0.16)%.而在饲料中183n-3的含量仅为(4.34±0.03)%.杂交狼尾草和饲料中未检测到EPA和DHA.草鱼利用杂交狼尾草中丰富的183n-3生物转化生成了EPA和DHA,从而显著提高了饲草鱼鱼肉中n-3 PUFA的含量,促进草鱼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改善鱼肉品质.  相似文献   

5.
林田  杨华  韩静  魏仕伟  李天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9):105-107,141
[目的]探索更有效的香石竹茎尖超低温保存方法,为球宿根花卉的超低温保存提供相关技术支持。[方法]以香石竹茎尖为材料,研究预培养条件(蔗糖浓度、预培养时间)、玻璃化处理时间和玻璃化方法(常规玻璃化法、小液滴玻璃化法)对香石竹茎尖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结果]在0.5 mol/L的蔗糖浓度培养基上预培养5 d香石竹茎尖成活率最高,为88.3%;玻璃化处理80 min成活率最高,可达86.7%;常规玻璃化法成活率及再生率在80%以上,小液滴玻璃化法成活率可达90%以上且全部再生,小液滴玻璃化法再生天数比常规玻璃化法少3~5 d。[结论]小液滴玻璃化法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超低温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国木薯种植不同区域气候特点及其木薯种茎越冬贮藏方法,为我国木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方法】在广西合浦、南宁、来宾及湖南、浙江等地,于入冬前采用活体田间保存,或离体露天堆放、地埋堆放、大棚内堆放等方法贮藏木薯种茎越冬,开春后检查存活的木薯种茎芽点数量,计算不同方法贮藏木薯种茎越冬的芽点存活率。【结果】在广西合浦地区采用露天堆放贮藏木薯种茎越冬,其芽点存活率均在90.00%以上,其中以露天浅埋堆放的种茎芽存活率最高,达94.38%;在广西南宁地区以塑料大棚堆放贮藏的木薯种茎芽点存活率最高,达94.98%;在广西来宾地区以大棚内存放木薯种茎越冬,其芽点存活率几乎都在89.60%以上,其中大棚内盖蔗叶横放地埋处理的木薯种茎芽点存活率最高,达98.79%;在湖南江永、浙江杭州采用设施化保护性越冬贮藏木薯种茎芽点存活率较高。【结论】中国木薯种茎越冬贮藏,北纬21.6°以南地区的无霜区(广东茂名—广西合浦—云南景洪以南)可采用露天浅埋堆放和盖膜堆放的方法贮藏;北纬21.6°-23.8°地区轻霜至重霜边缘区(广东清源—广西来宾—云南临沧以南)可采用塑料大棚、露天盖膜堆放及大棚内地埋竖放等方法贮藏;北纬23.8°以北的重霜和低温区(广东清源—广西来宾—云南临沧以北至湖南、江西、浙江等省)可采用防寒性岩洞或地窖贮藏法及塑料大棚加小拱棚竖直堆放法贮藏。  相似文献   

7.
王坤  朴锦  具红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333-11335
[目的]研究木醋液对茅苍术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茅苍术生长发育阶段,经叶面喷施和灌根方式给予4种不同浓度的木醋液,调查茅苍术的各种生物学性状和产量性状。[结果]叶面喷施和灌根方式给予木醋液都能促进茅苍术生长发育,根茎产量分别提高60.33%和75.05%;叶面喷施的木醋液适宜浓度为200倍,灌根处理的木醋液适宜浓度为500倍。[结论]木醋液能促进茅苍术的生长发育,以灌根方式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紫叶狼尾草的繁殖培养技术。[方法]以紫叶狼尾草的根茎或腋芽节间为材料,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结果]研究分析发现,较适宜的外植体诱导丛生芽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5 mg/L;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IBA 0.5 mg/L,增根系数达6.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IBA 0.5 mg/L,生长率可达100%。将生根组培苗移栽后,30 d后成活率可达98%。[结论]对紫叶狼尾草的繁殖培养,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其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两种裂腹鱼含肉率和肥满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2种裂腹鱼含肉率和肥满度的测定,为其营养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昆明裂腹鱼和四川裂腹鱼的含肉率和肥满度进行测定。[结果]结果表明:昆明裂腹鱼含肉率为83.70%±1.25%,肥满度为1.68%±0.06%;四川裂腹鱼含肉率为79.99%±4.14%,肥满度为1.73%±0.20%;性别对四川裂腹鱼含肉率和肥满度均有影响,但对含肉率的影响差异较显著而对肥满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这2种鱼的营养学研究提供了借鉴,但由于标本采集时间较集中,数量较少,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三叶青不同类型茎段进行扦插繁育,并进行了相关栽培技术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带1芽与2芽茎段的扦插成活率无明显差别,有无叶片对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带有叶片茎段的扦插成活率比不带叶片高196.8%;不同品种三叶青在不同的基质下生长发育差异不大,栽培密度对其产量与成活率有较大影响,其中以每个控根容器种植3株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葡萄的安全越冬提供参考。[方法]运用MicroLite-U盘型温度记录仪和直尺记录空气温度、地温和积雪厚度,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和不同的积雪厚度下地温的变化规律。[结果]葡萄在不同覆盖条件下地温变化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曲线。在正常情况下,埋土越冬期间地表极端最冷温度稍微低于覆被,两者相差0.45℃左右;而在4月份温度上升时覆被温度明显高于埋土,两者相差4.56℃左右。在该试验条件下,10 cm的积雪厚度可增加地表温度4~6℃。[结论]葡萄越冬期间埋土与覆被相比,地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而覆被地温比较稳定,温度明显高于埋土。另外,积雪厚度的增加明显延缓了地温的降低,保护了葡萄根系不受冻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麦烘干种子活力与其脱氢酶活性的相关性。[方法]以5个小麦品种(系)为试材,将新收小麦种子烘干,采用2种贮藏方式下贮藏1年,通过幼苗生长测定小麦烘干种子活力,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TTC法)测定小麦种子脱氢酶活性。[结果](42±1)℃烘干对小麦新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生长无不良影响,室温密闭贮藏和低温(5~8℃)密闭贮藏2种贮藏方式的小麦烘干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力,其发芽势、发芽率的差异不显著。不论是新种子还是在2种贮藏方式下贮藏1年的陈种子,小麦烘干种子的活力指数与其脱氢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苗干重、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与脱氢酶活性均呈正相关。[结论]脱氢酶活性可作为评定小麦烘干种子活力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粘虫每年会在越冬区和非越冬区进行季节性的往返迁飞,20世纪60年代将粘虫在中国东部地区的越冬北界确定为33°N,但其在西部地区越冬的相关信息一直未见报道。为确定粘虫在中国西部33°N能否越冬,于2015年至2018年在中国西部33°N附近的汉中、安康及杨凌3个地区设置观察点展开调查。每年11月将室内饲养的粘虫末龄幼虫放置在观察点进行笼罩试验,12月至翌年3月定期调查粘虫的存活率。结果表明:自12月至翌年3月,粘虫在3个地区的越冬存活率呈下降趋势。自2016年至2018年每年的3月份,汉中地区粘虫的最高存活率分别为:3.77%±0.80%,2.33%±0.60%,0.17%±0.17%;安康地区分别为:4.00%±0.38%,1.83%±1.01%,1.83%±0.12%;杨凌地区分别为:0,0.15%±0.04%,0.63%±0.08%。并且在越冬结束时,汉中地区成功羽化的最高粘虫成虫数量分别为8头、9头、1头;安康地区分别为9头、8头、4头;杨凌地区分别为0头、1头、2头。初步认为:粘虫在中国西部33°N附近的陕西地区零星个体可以顺利越冬。同时首次探明粘虫在中国西部地区的越冬界限可能在33°N以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东北林蛙在粤北山区4种不同越冬模式下的越冬情况。[方法]在粤北山区设置室外水陆越冬、室外水越冬、室内旱越冬与室内冷冻箱水越冬4种越冬模式,将东北林蛙分别放在这4种越冬模式下进行越冬管理。记录时间、温度以及东北林蛙的越冬情况;同时,对越冬前后的各组东北林蛙分别进行数量统计与体重测量,计算林蛙在越冬期的体重消耗率和成活率。[结果]室外水陆越冬模式与室外水越冬模式中林蛙成活率仅有40.0%与41.5%,室内旱越冬与冷冻箱水越冬模式中林蛙成活率达到了82.0%与84.5%。[结论]温度、越冬模式以及东北林蛙自身的肥满度是影响东北林蛙在粤北山区安全越冬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杂交狼尾草及其母本美洲狼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狼尾草(Tift23A×N51)F1及美洲狼尾草不育系(Tift23A)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种子发芽试验,记录每天的发芽数,计算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结果]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在25和30℃表现出较高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母本美洲狼尾草在25、30及35℃均表现较强的发芽状况,以30℃为最佳。母本对高温(40℃)亦有良好的发芽表现,而杂交种在较低温度(15℃)的发芽表现要好于母本。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幼芽增长而增加。[结论]杂交种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而母本种子具有较强的抗高温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梅州烟区适宜的移栽方式,解决移栽方式不合理引起的生物量积累少、化学成分协调性及产质量较差等问题。[方法]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选取梅州平远产区,设置4个不同移栽方式处理,分别在烤烟团棵期、旺长期和成熟期测定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和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结果]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的生长发育、物质积累、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及产质量的影响显著。井窖式膜下小苗移栽烟株在大田生长发育良好,物质积累较高,烤后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协调,产质量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可以考虑在梅州烟区实际烟叶生产中推广应用井窖式小苗膜下移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求提高大戟组培苗成活率的途径。[方法]研究了3种内生真菌、不同浓度的琼脂和活性炭对药用植物大戟组培苗生长和炼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接种大戟的内生真菌E5(Fusariiumsp.)能显著促进大戟组培苗的生长,使其炼苗后的成活率达100%。大戟株高和平均生根数在琼脂为14g/L、活性炭为0.05g/L的培养基中最高,分别为(4.56±0.67)cm和(3.9±0.6)条,炼苗成活率达68%。当培养基琼脂为8g/L和活性炭为0时,大戟组培苗的生物量、主根根长和叶片数最高,分别为(0.267±0.053)g、(6.35±0.68)cm和(13.8±1.7)片,成活率达70%。与培养基成分的变化相比,添加内生真菌对组培苗的影响更显著。[结论]植物自身的内生真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组培苗的成活率,这对于大戟大量繁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晓明  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836-9837
[目的]筛选适合省沽油种子萌发的最佳方法。[方法]采集当年生成熟种子,设置3个处理,即贮藏于4℃冰箱、用砂层积贮藏、放在木桶内不做任何处理,进行不同贮藏条件下的萌发试验。[结果]3种处理中,省沽油种子贮藏于4℃冰箱发芽率为75%,圃地出苗率为52%;用清水砂层积贮藏发芽率为62%,圃地出苗率为45%;放在木桶内不做任何处理发芽率为3%,圃地出苗率为1%。[结论]综合考虑认为,采用砂层积贮藏方法进行种子贮藏处理发芽率和圃地出苗率较高,该方法简单易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烤烟集约化育苗所育烟苗的生产适应性。[方法]通过对集约化立体育苗所育烟苗素质统计分析、3种不同栽培技术的不同栽培试验、营养生长结束后田间农艺性状统计分析对烤烟集约化立体育苗的生产适应性进行探索研究。[结果]烤烟集约化立体育苗较常规漂浮育苗所育烟苗弱。膜下井窖式移栽技术是烤烟集约化立体育苗所育烟苗的最佳移栽技术。采用膜下井窖式移栽技术,烤烟集约化立体育苗能够适应烤烟生产。小苗、弱苗适宜采用膜下井窖式移栽。[结论]该研究可为烤烟集约化立体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