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首先简述了地震作用下档土墙土压力的研究现状.根据众所周知的Mononobe-Okabe解得到的计算简便、精度高的工程计算式可以代替现有规范式.提出了求解地震土压力的滑楔一烈度法.利用这种一般解法可以求得各种复杂条件的主动及被动地震土压力,  相似文献   

2.
利用公元前780年至2009年的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数据资料,系统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历史和现今地震的重复和迁移规律,并以1900年为界,讨论了该地区在历史和现代地震活动上的特征,总结了该断裂带地震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探讨了在长时间尺度下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时空分布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强震活动在时间上呈现出平静期与活跃期交替出现、在空间上表现随经纬度交替迁移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地模拟接线路面特性,对其荷载-变形和损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接线路面板集中弹簧简化模型.基于此,采用SAP2000建立了某座全无缝桥梁动力计算模型.对该桥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地震时程分析,并与对应连续梁桥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还进行了桥长和接线路面刚度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低设防烈度地区,全无缝桥梁的地震响应只有连续梁桥的24%~35%,主桥处于弹性无损状态.可见,全无缝桥梁能大幅提升中低烈度地区公路中小桥梁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可控震源激发具有扫描频率设置灵活、子波频带宽、激发高效的特点,近年来在辽河坳陷陆上地震勘探中已攻关应用,是该区今后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方向。重点介绍了低频可控震源试验及数字化地震监控技术的在辽河坳陷DMT地区应用效果。低频可控震源通过增加低频信号成分,拓宽地震资料频宽,利于提高复杂构造的成像精度,改善斜坡带深层地层成像的成像效果。通过联合应用低频可控震源高效采集配套技术,获得了DMT地区高品质的地震资料,证明了低频可控震源地震采集技术在辽河坳陷陆上复杂区地震勘探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安徽省地震潜在危险度进行了研究,为安徽省防震减灾工作定量指导提供依据。方法以安徽省构造地质图和安徽省地震烈度图为数据源,对其进行地理配准和矢量化,并对区内的27条主要地震断裂带建立5、10、15、20km四类缓冲区,对位于缓冲区内外的地震监测点进行统计。依据监测点在地震烈度图上的分布,统计出地震监测点的烈度值。利用GIS的叠加分析,划分了安徽省地震潜在危险性区域。结果安徽省中部及东北部分地区为极度危险区,极度危险区向四周扩散为高度危险区;安徽省中部大部分区域为中度危险区;安徽省北部、西南部及南部地区为轻度危险区和微度危险区。结论基于GIS方法对安徽省地震潜在危险度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GIS支持下的江西省地震潜在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 IS的定距离空间分析功能,对江西省境内分布的18条主要活动断裂周围5、10、15、20、25 km的区域分别建立缓冲区,对各缓冲区的地震活动频度和强度进行了统计,初步分析了活动断裂和历史地震的相关性,确定了沿断裂带的历史地震次数。在系统全面地分析近代所发生地震的基础上,得出地震的等烈度分布及有关参数。最后,利用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划分了地震潜在危险性区域,得出江西省地震活动较强区域主要在赣南,其次在赣北,为江西省的防震减灾工作部署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地震的成因出发,选择和列举了中外一些地震事例,从地形、地质构造、地基土、地下水等条件及其他一些情况阐述建筑场地的选择及基础选型的重要性和方法。希望在高烈度设防地区的建筑布置及基础工程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头屯河组是该区重要的勘探层系,主要发育冲积平原相、三角洲相和湖泊相等沉积相类型,其中冲积平原相曲流河砂体、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支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支河道砂体是重要的优质储层类型。针对研究区中上述河道砂体埋藏深、多期叠置和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等因素造成薄储层描述困难的情况,根据砂体成因,建立了河道砂体叠置关系,分析河道砂体储层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地震模型正演并结合地震资料,明确了各类河道砂体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分频地震属性进行多砂体识别描述,利用地震切片技术进行薄层单砂体识别,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该区块寻找优质储层和隐蔽圈闭描述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曲训江 《油气储运》1989,8(5):57-58
地震,目前虽说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但是了解地震对油库储、输油设备可能造成的灾情,并努力做好临震期间的防范措施,以减轻灾害的破坏性损失,还是很必要的、可取的。 1.地震对油库可能造成的灾害形式和危害程度 据资料介绍:1975年2月4日辽南地震7.3级(震中烈度9度);1976年7月28日河  相似文献   

10.
针对探评区小层级河道微相不能准确刻画的难题,提出了"区块精细解剖建知识库,知识库参数约束井震结合"的河道微相精细刻画方法。以松辽盆地北部F地区葡萄花油层组为例,对区内密井网开发区小层级沉积微相进行解剖,并统计河道微相的宽度、厚度、延伸方向、分叉角等参数,建立储层定量地质知识库。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沉积学的地层切片技术提取地震属性,建立地震属性与井点砂岩厚度的关系,用以预测探评区的砂岩厚度。最后,综合运用地质知识库参数和预测的砂岩厚度对平面沉积微相进行刻画,指导了探评区井位的成功部署,为探评区深入应用井-震资料进行沉积微相精细刻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可在类似区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分析总结了我国历史地震等震线及历史地震活动某些特征,发展了地震烈度衰减模型,改进了地震发生的双态泊松模型,对潜在震源我划分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教学参考资源服务是高校图书馆进行新型知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教学参考资源全文检索服务系统的研发作了相关介绍,内容包括系统开发的背景、设计方法、系统功能及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不同碳、氮源对番茄两种内生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健康番茄植株中分离出两株内生真菌,根据其培养性状及形态特征鉴定出Fg1菌株为黄曲霉菌(Saspergillus flavus)和Fg2菌株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把两株内生真菌接种在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固体培养基和培养液中,结果表明,Fg1菌株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条件下生长最好,Fg2菌株在以乳糖为碳源的条件下生长最好;两菌株对生物素、Glu和Asp的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张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F0002-F0002
采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的统计数据,对2007年来源文献量2000篇以上的29种刊物的主要引证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是昆明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当前保护区生产、消费量的增加和其中不合理的生产、消费方式影响了水源的有效保护。依据超循环理论、人地相关理论和生态学理论分析保护区居民生产、消费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循环;对水源保护与居民生产、消费的关系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解读;提出全面协调松华坝水源保护与居民生产、消费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新闻界的消息来源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多渠道化的趋势。目前,来自网络的匿名信源也开始崭露头角并日渐增多。本文旨在对新闻媒介使用网络匿名信源的现状及其来源进行分析,并对其负面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不同碳源、氮源对吉林地区牡丹叶斑病菌、人参黑斑病菌、曼陀罗黑斑病菌、大葱紫斑病菌等4种链格孢菌(Altenaria sp.)生长的影响进行对比.对碳源的利用情况研究表明,果糖为碳源时,牡丹叶斑病菌、人参黑斑病菌、曼陀罗黑斑病菌、大葱紫斑病菌各处理间病菌生长差异极显著,牡丹叶斑病菌生长具有绝对优势.对氮源的利用情况研究表明,牡丹叶斑病菌、人参黑斑病菌处理间病菌生长差异极显著;牡丹叶斑病菌与曼陀罗黑斑病菌、大葱紫斑病菌处理间病菌生长差异极显著;硝酸钠为氯源条件下,人参黑斑病菌处理比牡丹叶斑病菌菌丝生长略好,牡丹叶斑病菌比大葱紫斑病菌、曼陀罗黑斑病菌菌丝生长更好.  相似文献   

18.
陶清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261-263
针对近年松花江上游流域水质质量问题,通过论述松花江哈尔滨以上河段主要污染源分布、类型、规模等,分析松花江哈尔滨以上河段水质变化趋势,探讨松花江哈尔滨河段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并由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提出解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机制可行性方案,同时概述了松花江哈尔滨河段水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筛选出最适合灵芝51427菌丝生长的碳源、氮源。结果表明:在所试5种碳源、5种氮源中,灵芝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是牛肉浸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碳源和氮源对人工栽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菌丝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人工栽培花脸香蘑菌株为研究对象,利用液体培养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菌丝体麦角固醇含量和多糖产量,研究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影响.[结果]通过比较分析麦角固醇含量结果显示,果糖、甘露糖、纤维二糖、蔗糖、葡萄糖和麦芽糖都可以作为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的碳源,但相比之下,前三者生长效果更好,选择果糖作为碳源,多糖产量最高;丙氨酸、甘氨酸、黄豆粉和蛋白胨都可以作为氮源使用,其中以丙氨酸为氮源生长效果最好,以黄豆粉为氮源的多糖产量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花脸香蘑菌丝体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