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使用中存在的路基回弹模量衰减问题,应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和弹性多层体系理论研究了设计年限内路基回弹模量衰减对公路沥青路面厚度设计的影响.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当路基回弹模量衰减超过20%时,所设计的沥青路面厚度已小于使用要求的限度.研究成果可供考虑路基回弹模量衰减的公路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风积沙路基回弹模量与压实度、含水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积沙作为沙漠环境下的路基填料有其特殊性,它的含水量与压实度总体上基本不相关,只有确定最佳含水量后,在某一特定的范围内能找出相关性。在对风积沙回弹模量、压实度、含水量试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偏相关性分析后,发现回弹模量与含水量的相关系数很低,回弹模量与压实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和偏相关性。并拟合了回弹模量与压实度的关系曲线,得出不同地区两者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首先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进行了检测,进而设计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AC-20与AC-25的配合比.其次,利用压力机和MTS-810测定了其不同RAP掺配比例下15 ℃和20 ℃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分析了变化规律并推荐取值范围.最后,针对含LSPM厂拌热再生加铺沥青路面与含LSPM厂拌热再生永久性路面,进行了结构分析与评价,论证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作为面层结构层应用于含LSPM路面结构在技术上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对于含LSPM厂拌热再生加铺沥青路面,设计时有必要实测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并验算该结构层底弯拉应力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于含LSPM的永久性路面能满足设计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4.
寒冷地区风积沙作为路基填料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内蒙古锡林浩特至桑根达来路段风积沙基本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该路段主要筑路材料风积沙作为路基填料在该地区寒冷气候条件下,经冻融后的CBR承载比与正常条件下所得的CBR承载比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为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应用风积沙作为路基填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弹性簿板有限元理论,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刚性路面设计中两种地基模型刚度指标的关系,得到了一系列的Es-K换算关系式,对两种地基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综合评述,利用Es-K关系式和已有的试验验证资料,提出了采用E地基时确定几种临界荷位情况下地基计算回弹模量的实用公式。  相似文献   

6.
小型发电机定子铁心卷叠加工中带料的回弹数值,是该工艺专用设备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从材料纯弯曲中的弹塑性变形与卸载回弹的计算入手,结合试验结果,归纳推导出的回弹值计算公式,可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小型发电机定子铁心卷叠加工中带料的回弹数值,是该工艺专用设备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从材料纯弯曲中的弹塑性变形与卸载回弹的计算入手,结合试验结果,归纳推导出的回弹值计算公式,可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级配碎石基层厚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载荷耐受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回弹模量试验,得到级配碎石材料回弹模量的非线性承载力模型,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级配碎石材料的非线性承载力,得出了级配碎石作为沥青路面柔性基层,回弹模量取值范围为280~350 MPa之间。针对不同结构的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进行结构计算分析,得出了基层厚度变化对沥青路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基层厚度的增加,面层底拉应力、拉应变均相应减少,疲劳寿命略有增加(1.94%~5.37%之间)。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级配碎石基层结构与性能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为沥青路面疲劳寿命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具有直观、方便、快捷等优点,由于地区不同,混凝土周边环境不同,具有相同回弹值的混凝土,其碳化进程不同导致其实际强度有很大差异。因此,研究和制订地区回弹曲线,准确把握当地混凝土回弹值与其实际强度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荷载应力计算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有限元法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出了路面板长度、厚度、钢纤维掺量、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Et、中层素混凝土模量等因素对荷载应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1.
以落叶松(Larix gmelinii)新鲜材、古建筑旧材为试验材料,运用微钻阻力仪对其内部的微钻阻力进行了快速检测,分析微钻阻力与两种落叶松材弹性模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利用微钻阻力快速评估木材弹性模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于新鲜落叶松材料,其微钻阻力检测值与弹性模量呈显著线性相关,可以利用微钻阻力较好地评估其弹性模量,且二者相关系数为0.831 9;对于古建筑的落叶松材料,利用微钻阻力快速检测弹性模量的精度则相对较差,二者相关系数为0.341 5,需结合其他检测指标综合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2.
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检测了落叶松和白桦试材在不同含水率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研究了二者的关系及不同初含水率下储能模量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落叶松和白桦试材玻璃化转变温度均随含水率升高而线性降低,表征二者关系的两个线性方程之决定系数分别高达0.996 46与0.979 86;含水率每增大1%所引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降低值,落叶松为6.71℃,大于白桦的6.64℃。落叶松和白桦的储能模量均随其温度、初含水率的升高而减小。落叶松的储能模量以约70 MPa/℃的平均幅度随温度的升高近似呈线性减小趋势。白桦储能模量在初含水率6%~13%时,约以146.9 MPa/℃的平均幅度随温度的升高呈近似线性减小趋势;初含水率在15%~22%,随温度的上升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突变点,在100℃左右急剧减小。所得落叶松和桦木储能模量与温度及含水率关系的两个数学表达式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10 43和0.886 54。  相似文献   

13.
坡耕地土壤流失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降雨强度、坡度和耕作措施与土壤流失的关系,得出坡度和耕作措施相同时,雨强与土壤侵蚀模数之间呈较好的指数函数关系;耕作措施相同、雨强接近时,土壤侵蚀模数与坡度之间呈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当坡度相同,雨强小于0.75 mm·min-1时,土壤侵蚀模数沿直线坡-锄地-等高犁地-等高沟垄序列逐渐下降;当雨强大于1.5 mm·min-1时,土壤侵蚀模数沿该序列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4.
以PE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动态弹性模量预测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无损检测的方法对PE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动态弹性模量进行检测。将制备方式与实验结果分别利用回归预测模型与灰色理论系统的GM(1,N)/GM(1,N,X(0))模型进行拟合预测,结果表明灰色GM(1,N,X(0))模型对PE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动态弹性模量有比较好的拟合能力和相对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在8度地震区的受力变形性能,通过对C45细石混凝土27块立方体抗压强度试块、15块棱柱体抗压强度试块、6块弹性模量试块以及2块应力-应变全曲线试块的试验,分析了立方体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的分布规律,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和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C45细石混凝土的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比值为0.68;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的理论计算值相比,其弹性模量试验值较大,而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峰值点应变以及极限压应变较小。最后,提出了C45细石混凝土弹性模量和简化三直线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设计悬挂式农机具应考虑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太柱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166-167
本文主要论述了设计悬挂式农机具时必须考虑悬挂机组的纵向稳定性,机组的纵向稳定系数X和临界坡度与纵向稳定系数的关系;轮胎载荷的校核,合理确定农机具的总重量;悬挂机构的通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在万能试验机和压力试验机上对干麦秆、浸湿麦秆和绿麦秆的压缩剪切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麦秆的力与变形、湿度、面积、外径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和在指定条件下的力与变形的关系,还测出了麦秆的强度模量值。  相似文献   

18.
化学成分对木材细胞壁纵向弹性模量和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杉木成熟材晚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成分选择性脱除方法依次脱除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在纳米尺度上,探讨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对木材细胞壁压入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对细胞壁的弹性模量影响显著,脱除木质素后细胞壁弹性模量损失了6.53%。半纤维素是一种界面高分子,在细胞壁中作为连接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界面偶联剂,对细胞壁的纵向弹性模量影响极显著,脱除半纤维素后细胞壁弹性模量损失约为9.16%。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对细胞壁的硬度影响均显著。木质素脱除后,细胞壁硬度降低了16.98%。半纤维素脱除处理与脱木质素处理相比,硬度仅下降了0.87%。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定杉木木材薄片小试样的顺纹抗拉弹性模量和气干密度,计算管胞的纵向弹性模量,进而研究杉木管胞纵向弹性模量的株内变异规律及其与微纤丝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杉木管胞的纵向弹性模量沿径向变异较大,靠近髓心处管胞的弹性模量较小;管胞的纵向弹性模量沿树干高度方向变化不大。杉木管胞的平均纵向弹性模量为44.06 GPa;随着微纤角的增大,管胞的纵向弹性模量显著降低;当微纤丝角大于24°后,管胞的纵向弹性模量降低的幅度明显减缓。   相似文献   

20.
单板层积材动态弹性模量的无损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振动无损检测方法,研究了在不同边界条件下杨木单板层积材的动态弹性模量,并且与常规静弹性模量进行比较,探索适合单板层积材弹性模量无损检测的方法。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边界条件,单板层积材有不同的振型和固有频率,四边简支振动法与四边自由振动法测得的动态弹性模量平均值比较接近,回归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四边简支振动法比四边自由振动法操作简单,更容易实现;采用四边简支振动法、四边自由振动法测得的杨木单板层积材的动态弹性模量和国家标准的破损检测法测得的静态弹性模量在0.01水平下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静态弹性模量可以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用动态弹性模量来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