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林分密度管理图(又称控制图)系根据林分密度效应法编制而成的一种森林经营图.它由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线、自然稀疏线组成.林分密度管理图主要用来控制林分各生长阶段的立木密度,以达到森林经营的最高经济收益,具有准确、直观、便于使用等优点.随着森林经营集约度的提高,林分密度管理图将逐渐成为确定森林经营类型、定量间伐、资源清查、生长预测和造林设计的重要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2.
林分密度控制图,是表达林分生长与密度之间数量关系的图具。它由林分的等树高线,等直径线,等疏密度线,最大蓄积量——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组成。在森林经营工作中主要用于林分的定量间伐,生长量预测预报和资源清查规划等方面。为了在次生林经营中准确确定各项作业措施类型,合理控制间伐强度。我们在中国科学院林业  相似文献   

3.
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是根据林分密度与各项测树因子之间数量关系而编制的。以林分蓄积量为因变量,以林分密度为自变量,建立各种数学模式,绘制在双对数纸上,图上有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等五条曲线。该图经过几方面检验,证明精度较高,可以作为定量间伐、生长预测和资源清查等科学经营森林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林分密度管理图是日本林学家根据林分密度法则理论,以林分密度效应规律为基础,用密度与各测树因子之间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式来编制的。这个图式模型是由最大密度线、等直径线、等树高线、自然稀疏线、经营管理线等五组曲线构成。它们之间关系是以林分蓄积量为变量,以密度为自变量建立起各种数学模式集中在双对数纸上,便构成林分密度管理图。它是进行定量间伐、生长予测的重要工具;对森林资源的调查,造林设计和经营管理工作也能提供参考性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5.
林分密度控制图是七十年代从日本引进的,目前正在我国推广使用,它可用于森林定量间代、造林设计、森林资源清查等方面。它是以林分株数密度效应为理论基础,编制成数表,然后在双对数座标纸上绘制成图,其要素为等树高线、等直径线、自然稀疏线、等疏密度线和饱和密度线。在确定上述要素时所选择的数学模型因树种和林况等不同,其繁简各异。本文仅就确定饱和密度线的方法进行探讨。一、对饱和密度线计算方法的探讨林分在同一生长阶段,其单位面积产量随立木密度变化而增减的现象称为密度效应。它表现的特点为:单位面积产量随立木  相似文献   

6.
林分密度控制图是科学经营现有森林,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一种森林经营图。它可用于定量间伐、资源清查、生长予测、因地制宜确定更新树种、初始密度、培育年限和材种规格、按培育目标控制林分密度等,以达到森林的永续高产和多效益的经营目的。可见它是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的重要工具,但编制密控图的模型和公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林分密度管理图是根据林分密度效应法则编制的一种森林经营图.它以立木的蓄积量(立方米/公顷)为纵坐标,株数(株/公顷)为横坐标,由等树高线(6—22术)、等直径线(6—28厘米)、最大密度线(1.0线)、等疏密线(0.3—0.9)、自然稀疏线(10000、8000、6000……)在双对数纸上绘制而成.(见图)  相似文献   

8.
蓝桉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分密度控制图是按林分测树因子中的(?)u、(?)、V与立木密度N相互关系建立模式进行编制。它是以数图的形式来表达林分密度与单位面积蓄积量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文中介绍了蓝桉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过程及应用示例。它可用于定量间伐、产量预估、资源清查和造林设计,是一种森林经营图,是集约经营的重要工具,具有直观、简明和应用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 林分密度管理图是以林分密度效应规律为基础,根据林分密度与林分各测树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各种数学模型来编制的。其图式模型是由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五组曲线组成的,以数图的形式较为直观地表达林分生长与密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日本吉良夫存1953年发现的草木植物密度与生长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编制林分密度管理  相似文献   

10.
林分密度控制图是根据密度效应法则编制的一种森林经营图,主要用于控制林分各生长阶段上的立木密度,以达到森林经营的多种预期目的。同时,该图还可满足抚育间伐、资源调查、造林设计、生长预估、更新普查等工作之需。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Ohne Zusammenfassung
Dr. L. L. J. Ossowski
  相似文献   

15.
16.
在对太子山林科所地理种源试验林生长量调查的基础上,选择生长优良的31个种 源,通过钻取锥芯条取样,测定各样品的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材性表现差异性显著,其中安徽潜山、湖北远安、广东乳源、福建古田、 广东信宜等几个种源材性表现较好,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等指标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