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试验选用了巴比妥酸重量法、盐酸羟胺法和溴化物—溴酸盐法进行糠醛纯样和成品糠醛的测定对比试验,阐明了各种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并确定它们对分析成品糠醛的适应性。报告指出巴比酸重量法准确度高,但操作周期长,可作为一种测定对比手段;盐酸羟胺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适用于一般工厂的日常分析检验;溴化物—溴酸盐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不及上述二法,该法不论分析糠醛纯样或成品糠醛,测得的含醛量都比盐酸羟胺法稍高。  相似文献   

2.
稀醛水解液(糠醛冷凝液)及其它中间产品分析中,糠醛和甲基糠醛很难完全分离,糠醛和丙酮同是含羰基化合物,其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定量测定时互相干扰。作者通过研究确定的分析方法,只需一般仪器、设备和试剂,其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工业分析要求,两次平行试验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具体方法如下: 1.选用巴比妥酸重量法测定糠醛。 2.选用重铬酸钾法测定甲醇,先用2、4-二硝基苯肼沉淀分离样品中的糠醛和丙酮,然后蒸馏提纯样品。 3.选用碘量法测定丙酮,先用间苯三酚沉淀分离样品中的糠醛,然后蒸馏提纯样品。 4.选用二溴法测定甲基糠醛含量高的样品(如:釜液);含量低的样品用气液色谱法。  相似文献   

3.
分光光度法测定倍子单宁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用紫外和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倍子单宁酸的研究。着重论述了两种方法的测定条件和精密度,测定结果与皮粉法作了对照。 研究结果证明,两种方法都比较快速和简便,紫外分光光度法精密度较高,偏差较小,更适于倍子单宁酸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和便携式甲醛测定仪法同时采样测定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分别采用F检验法和t检验法对两种方法测定数据的精密度与准确度进行了显著性差异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测定方法无显著性差异.便携式甲醛测定仪法用于现场监测具有准确、简便、快捷的优势,特别适合于大规模的现场调查。  相似文献   

5.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氨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环境水样中的氨氮。其线性范围为0~5.0mg/L;方法的检出限为0.01mg/L。通过分析两环境标准样品,对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作了考核,所得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对方法的回收率作了试验,所得结果在94.1%~100.3%之间。  相似文献   

6.
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陆源入海排污废水中的挥发酚,结果表明:其线性范围为0~100μg/L;方法的检出限为0.6μg/L。通过分析两环境标准样品,对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作了考核,所得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3%。对方法的回收率作了试验,所得结果在85.4%~101.3%之间。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方法检出限、测定下限、精密度、准确度,对《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HJ 828-2017)进行了方法验证,以判断各项参数是否满足方法要求,结果表明:其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确定了该方法在所在实验室可以适用、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海水测定方法《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4-2007》总磷测定样品前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分别用微波消解炉和蒸汽灭菌器进行了消解试样,采用过硫酸钾-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海水中总磷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比原蒸汽灭菌消解法操作简便快捷,节省时间;准确度、精密度等均能符合海洋监测规范要求,尤其适合进行大批量的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种仁含水量、颗粒大小和样品量对核磁共振法测定高州油茶种仁含油率结果的影响,并与索氏抽提法进行比较,同时讨论了核磁共振法的测定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种仁含水量、颗粒大小和样品量对高州油茶种仁含油率测定有一定影响,测定时样品需烘至质量恒定,如无特殊要求,样品不需粉碎,样品量范围为6~11 g;同一样品,核磁共振法测定高于索氏抽提法,但两种方法间的绝对偏差小于2%;核磁共振法的测定精密度和稳定性好,可用于高州油茶种仁含油率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0.
杨金红 《绿色科技》2013,(5):242-243
实验采用AFS-230E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了土壤中的痕量砷,并分析了仪器的最佳测定条件,在选定的仪器最佳测定条件下,测定砷的检出限结果0.0394ng/mL,线性范围As0ng/mL~20ng/mL,相关系数0.9994,加标回收率95.6%,精密度1.8%。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和检出限均能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1.
稳定优级糠醛水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一项稳定糠醛产品低含水量的工业性试验。研究表明提高精制系统的气密性是降低并稳定成品合格水分的基本措施;采用二槽阶梯式粗醛高位槽可以提高脱水塔的操作稳定性,从而提高成品水分含量的稳定性。山西省寿阳县有机化工厂采用上述方法生产的糠醛的含水率长期持续稳定,其位为0.01~0.03%,符合《工业糠醛》国家标准GB1926-80。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成品露天贮放,特别是在夏秋多雨季节,是造成贮放产品水分骤升的主要原因,从而说明建库贮放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为糠醛连续精制技术的系列报告之一。本研究所采用的流程系在原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新流程,具有第二代连续精制流程的性质。研究属中间试验性质,在生产规模下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新流程的可行性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测定及论证。新流程的主要特点是:①从脱水塔顶馏份水层脱去低沸点杂质并回收糠醛;②连续回收精制塔釜液所含糠醛;③从中和前粗醛水层中回收糠醛;④利用玉米芯为原料生产糠醛时精制塔精馏过程可以省略。测试结果表明新流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较原流程可节约设备投资20.0%及金属材料11.9%。产品质量符合工业糠醛国家标准GB 1926-80所规定的优级品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价廉的松香精制方法:将粉碎的黑松香与白土、糠醛搅拌均匀,经澄清以除去大部分黑色物体,再用活性炭和糠醛处理可除去所余黑色物体。经压滤所得的滤液混以新鲜的糠醛和石油醚(60~80℃),52℃下搅拌2小时后静置过夜,比重大的糠醛液层溶有松香的有色组成和少量松香酸,由石油醚层收回精制松香。列表举出各级精制松香的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4.
15.
37种针阔树种抗火性能及其综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陈存及  何宗明 《林业科学》1995,31(2):135-143
对福建37个针阔树种鲜叶含水率、粗脂肪、粗灰分、SiO2、挥发油含量和燃烧热、燃点、燃烧速度等10个因子进行测试,并应用A.I.D.方法将37个树种依因子的不同取值范围划分为6个抗火性能等级。其中棕榈、火力楠等4个树种为一级,抗火性能最强;毛栲、木荷等9个树种为二级,抗火性较强;格氏栲、丝栗栲等15个树种为三级;抗火性能最差的六级是马尾松、侧柏等3个树种。研究结果揭示了南方主要针阔树种抗火性规律,  相似文献   

16.
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含水率检测的X射线扫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红橡和黑胡桃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扫描方法测量常规热风干燥过程中木材厚度方向含水率分布和平均含水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X射线扫描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干燥过程中同一木材试件含水率分布和平均含水率的动态检测;与称重法含水率测量值相比,在8%~68%的较宽含水率范围内,不论是在高含水率阶段还是在低含水率阶段,采用X射线扫描法测量木材含水率时,都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测量值偏差最大不超过3%;在热风干燥过程中,所有试件含水率的称重法测定值与X射线扫描法测定值之间相关系数的平方都在0.97以上;X射线扫描方法具有扫描速度快、设备费用较低、测量精度高的特点,为木材含水率的动态检测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是一种新型的、无损的能够快速测定土壤含水量的一种方法。GPR作为一种中大尺度的土壤含水量探测方法,在探测土壤的含水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大量国内外利用探地雷达探测土壤含水量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汇总分析,目前利用探地雷达探测土壤含水量的方法主要包括4种:反射波法、地面波法、地表反射系数法、钻孔雷达法,其中根据反射波法是比较常用的。通过概述国内外利用探地雷达来探测土壤含水量的不同方法及研究现状,对这4种利用探地雷达探测土壤含水量的方法原理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最后通过大量相关研究的结果,说明利用探地雷达在探测土壤含水量方面的方法是可行的,为利用探地雷达探测土壤含水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滇中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映堂  霍义强 《林业科学》1995,31(3):239-246
经引起滇中地区森林火灾的主要细小可燃物的含水率及初始蔓延速度的大量试验数据为基础,结合大量林火历史资料,气象历史资料统计分析,找出规律,在对森林火险等级进行实测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和预报方法。经验证及对预报效果分析证明,本预报方法符合客观实际,是一种符合科学规律、简易、实用的预报方法,同时对引起滇中地区特大森林火灾的大气环流形势及物理量的变化作了分析,掌握了有关规律,为该地区的特大森林火险预报提  相似文献   

19.
If water stays on wood surfaces or is trapped in gaps, the wood is supplied with water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and high local moisture contents are reached. This can lead to decay by rot fungi, and 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o avoid such water traps in order to limit the decay rate.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methods: one for determination of duration of surface moisture on wood surfaces and one for determination of duration of water trapped in gaps in wood joints. Both these methods are based on electrical conductance measurement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to measure moisture content of wood. Both sensor types consist of insulating tub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dhesive and copper wire. The sensors monitor the presence of moisture on the actual material surface, and because of their small size, they do not influence the amount and duration of moisture that stays on the surface or in the gap.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研究鄂尔多斯地区的两种典型的沙质荒漠化阶段的下垫面微气象特征(净辐射、土壤水分、土壤温度、降水量、风速)的变异性规律与沙质荒漠化之间的关系。两种典型沙质荒漠化阶段的群落类型分别为油蒿群落和牛心朴子群落。结果表明,由于沙质荒漠化不同阶段的下垫面的植被群落组成、结构和盖度的差异,引起净辐射、土壤含水量、近地层风速等产生较大差异。油蒿群落的太阳净辐射能明显比牛心朴子群落高;油蒿群落与牛心朴子群落的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差别很大,当降雨量在45mm以下时,只能影响0—40cm土深的土壤水分状况,而这一深度恰好是大部分植物根系分布的区域。油蒿群落比牛心朴子群落更有利于维持土壤温度的恒定。油蒿群落对近地面风速有明显的削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