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7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动物凭检疫证明出售、运输、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动物产品凭检疫证明、验讫标志出售和运输”。依法搞好动物产地检疫,防止染疫动物及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就是保护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武安市动物检疫站和兽医卫生监督检验...  相似文献   

2.
1对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要求 ①出售、调运动物、动物产品的货主实施提前报检;②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动物检疫人员出具检疫证明,动物产品同时加盖或加封兽医卫生监督机构统一使用的验讫标志。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由货主在动物检疫员监督下,做防疫消毒和其它无害化处理,无法作无害化处理的予以销毁;③动物凭有效检疫证明出售、运输、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动物产品凭有效证明、验讫标志出售和运输。运输单位和个人凭检疫证明承运。凡拒绝、阻挠、逃避、抗拒检疫的,都属违法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2对屠宰、肉…  相似文献   

3.
专家答疑     
《中国动物检疫》2000,(5):10-11
内蒙古魏春华问:近来,我市许多运输动物业户纷纷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反映,有些省、市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查验动物检疫证明时,要求业户出示“动物防疫合格证”,否则,就要实施补检和罚款。请问:这种在运输途中索验“动物防疫合格证”的行为是否正确。已经缴纳的补检费和罚款能否返还。解答:《动物防疫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动物凭检疫证明出售、运输、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动物产品凭检疫证明、验讫标志出售和运输。在运输途中索验“动物防疫合格证”的行为是错误的。由此而发生的补检、罚款都是无效的,故已经缴纳的补检费和罚款应…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于199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依法治理的新阶段,开创了我国动物防疫工作依法治理的新纪元,这是动物防疫监督社会地位重要性的新突破。通过对《动物防疫法》的学习认为,贯彻《动物防疫法》必须正确处理好防疫、产地检疫、屠宰检疫三者的关系。《动物防疫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动物凭检疫证明出售、运输、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动物产品凭检疫证明、验讫标志出售和运输。”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对生猪等  相似文献   

5.
1屠宰场凭产地检疫证明收猪问题实行生猪定点屠宰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疫病生猪进入屠宰场宰杀后流向市场,以切实保障养殖业的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搞好产地检疫为前提,否则消费者吃上“放心肉”就无基本保障。《动物防疫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动物凭检疫证明出售、运输、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养殖场户需出售生猪时必须经产地检疫合格,凭产地检疫证明方能出售、运输,屠宰场凭产地检疫证明收猪入场。而有些地方的屠宰场不要产地检疫证明即收猪入场,也不设专人值班查证,生猪可随意进入屠宰场,…  相似文献   

6.
徐飞 《动物保健》2011,(Z1):13-13
一、产地检疫的概念产地检疫是指动物、动物产品出售或调运离开饲养、生产场地前,由动物检疫员到场到户或到指定地点实施的检疫。其内容主要是查验动物是否健康、偶蹄动物是否佩戴耳标、是否有《动物免疫证明》、动物是否达到休药期等事项,合格者回收《动物免疫证明》,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管理相对人凭《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收购、运输动物。  相似文献   

7.
在动物防疫监督管理体系中,检疫证明管理制度是《动物防疫法》确立的最基本的制度之一,实践证明是符合我国动物防疫工作实际的,它和现行的动物计划免疫检疫、检疫监督动物防疫许可等一系列动物防疫基本制度相互衔接、融为一体,将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生产、运输、加工的整个过程置于有效的监控之下,对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起到了重要作用。《动物防疫法》中的第三十八条、三十九条、四十条、四十二条对这一制度的实施作了具体的规定。如第三十九条规定“动物凭检疫证明出售、运输、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动物产品凭检疫证明、验讫标…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执法监督过程中追溯源头难问题,濮阳市动检监督部门实麓动物产品检疫证明“链式管理”。具体做法是,猪肉等生肉品经营单位和个人凭派驻定点屠宰的动物动物检疫员出具的《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在市场、门市出售动物产品。销售者在向饭店等用肉单位出售动物产品时,持上述检疫证明向市场值班动物检疫报检,检疫员查证、验物合格后,收回原检疫证明,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凭检证明出售、运输、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但从江苏省东海县近年来的实施情况看,目前,生猪产地检疫率不足50%,牛、羊、家禽产地检疫率则更低,多用运输检疫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凭检证明出售、运输、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但从江苏省东海县近年来的实施情况看,目前,生猪产地检疫率不足50%,牛、羊、家禽产地检疫率则更低,多用运输检疫取而代之。现笔者就如何提高动物产地检疫率谈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检疫证明是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执法人员按照国家标准、农业部行业标准、检疫管理和检疫对象。依法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经检疫合格依法所出具的法定的有效的检疫凭证。用以证明该动物及动物产品经检疫合格。可以依法凭检疫证明进入销售、运输、加工等流通环节,并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监督。它是动  相似文献   

12.
畜禽检疫是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的环节,如能得到有效加强,动物疫病、人畜共患病将会被及时发现、控制、扑灭。对保护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起着重大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明文规定:"动物凭检疫证明出售、运输、参加展览和比赛",畜禽检疫是阻止患畜禽运输,防止疫病扩散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前从国外引进的动物、动物产品经商检合格后进入国内流通领域多数都没有凭国内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运输,而《动物防疫法》第39条明确规定:动物凭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牧业通讯》2004,(21):20-20
目前,北京市已经基本建成外埠进京动物及动物产品屏障保护体系,实现外埠进京动物及动物产品凭检疫证明和运输车辆消毒证明从27个指定道口进京,从而保证市民吃上“放心肉”。  相似文献   

15.
驻场检疫工作是法律赋予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神圣职责,驻场检疫员通过对进场生猪实施宰前、宰后检疫,堵截产地检疫、运输检疫中的漏洞,是生猪流通环节最后一道关口。定点屠宰场凭《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免疫标识收购生猪。在屠宰过程中,检疫员通过宰前检疫,以及对  相似文献   

16.
动物检疫申报制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设立的,屠宰、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以及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产品前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的制度,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设立的动物检疫申报点启动"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程序"的前提,对  相似文献   

17.
浅谈动物检疫报检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动物检疫报检制度是提高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率、控制动物疫病、防止染疫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入流通环节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屠宰、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以及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产品之前,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  相似文献   

18.
正一是规范检疫主体。建立官方兽医制度,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具体检疫工作由官方兽医承担,明确官方兽医是指具备法定资格并经兽医主管部门任命、负责出具检疫等证明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二是明确检疫环节。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对屠宰的动物,出售、运输的动物、动物产品,  相似文献   

19.
《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凭产地检疫证明出售、运输、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但从东海县近年来的实施情况看,目前生猪产地检疫率不足50%,牛、羊、家禽产地检疫率则更低,多用运输检疫取而代之。主要存在动物防疫和检疫脱钩,养殖和运输户对动物产地检疫重要性认识不足,图省事,不主动报检,收购屠宰部门不给予积极配合,动物检疫部门重点环节把关不够严格,监督执法部门对面广量大的动物产地检疫监督力不从心,有时难以到位等诸多问题,与国家的规定相差甚远。现就搞好动物防疫检疫联动,提高动物产地检疫率谈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0.
省际间或省内公路上设立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肩负着经公路运输动物、动物产品的监督检查任务 ,依据《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规的有关规定实施查证验物 ,对不执行凭检疫证明运输动物、动物产品者依发处理 ,实施补检、重检 ,出具检疫合格证明 ,即 :《出具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具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简称“二证”)。但本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如在出具“二证”的基础上还要出具某种疫病非疫区证明、动物免疫证、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甚至出具动物防疫合格证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