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食品市场准入制度解读与应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陆德彪 《茶叶》2004,30(2):74-76
根据2004年国家将对茶叶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的形势和广大茶叶工作者了解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需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该项制度的实施背景、作用、含义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准入条件,探讨了茶叶加工经营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与茶叶产品质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杨秀芳  郑国建  骆少君 《茶叶》2004,30(2):77-78
本文通过对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和我国茶叶产品质量现状的介绍,从制度的角度客观分析这一制度的有效推行对促进我国茶叶产品质量的提高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茶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茶叶》2006,28(1):14-15
[编者按]为配合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及果酒等第三批13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的实施,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编写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系列宣贯教材<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指南>.  相似文献   

4.
邱源 《福建茶叶》2023,(4):56-58
茶叶在中国具有近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从神农氏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茶叶的踪影。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我国在茶叶的种植、生产中蕴育出了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文化。与此同时,我国在茶叶种植、生产以及加工等产业中,与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密切的来往,保证茶叶质量、提高茶叶加工安全性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就现阶段的茶叶加工存在着一系列质量安全问题,对我国茶叶销售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茶叶加工中的质量安全问题,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本文在探讨茶叶加工流程的基础上,从茶叶种植、质量监管、硬件条件等三大方面探讨茶叶加工中所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我国茶叶加工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人身健康和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制定出台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食品及其生产加工企业分批分期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作为一项行政许可制度,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包括了三项具体内容:一是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列入实施市场准入目录的食品,其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条件,并按照规定程序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方可生产;二是对这些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这些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履行法律义务,产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三是对列入目录的食品上市实施食品质量安全标志制度.检验合格的食品必须在其包装上加印(贴)食品质量市场准入标志即QS标志,没有加贴QS标志的食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  相似文献   

6.
正宁德是福建省的重点茶叶产区,茶叶是宁德的传统主导产业,全市九个县(市、区)除海岛5个乡镇外其余121个乡镇均产茶,2011年全市茶园面积92.1万亩,产量7万吨,产值23.5亿元,茶产业涉及全市三分之一人口,70%农户生计,关系到全市农业农村的经济繁荣。如何有效推进茶叶生产加工的市场准入,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茶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科学有效地运用好茶叶QS取证这一有效手段,有效地促进全市茶产业的持续  相似文献   

7.
徐安书 《中国茶叶》2005,27(1):33-34
涪陵是重庆市主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产茶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生产标准与国际接轨,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茶叶质量特别是卫生安全状况已成为决定茶叶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自从2000年农业部启动了无公害食品(包括蔬菜、茶叶、水果和肉类)行动计划以来,各地纷纷响应,开发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陆德彪 《中国茶叶》2006,28(6):11-11
近日,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茶叶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近期,一些地方、企业反映,系统内外有的部门和单位滥用权力,借开展茶叶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之机,向企业收取不合理费用。各地要充分认识乱作为、乱收费等行为对行政许可制度和部门形象的重大危考性。各市局要结合‘两个年’活动,对茶叶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作一次认真检查,坚决杜绝借行政许可权力乱作为、  相似文献   

9.
程静  李兰英 《福建茶叶》2009,32(4):26-28
本文是关于名优茶叶全程清洁化生产的综述。对茶叶全程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条件、加工工艺及过程、原材料、产品标准、包装标识等方面进行控制,并且针对其中两个重要环节,即茶树栽培与茶叶生产加工,进行具体分析。以预防为主,提出一系列清洁化生产的具体措施,建立可追溯性体系以保证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0.
茶叶是中国的传统饮料,也是中国南方山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和重要的出口物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特别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崇尚无污染、无公害的天然食品。因此,茶叶生产必须推行标准化生产,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茶叶产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提高茶叶产品的卫生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