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地黄,又名生地、熟地等,属玄参科多年生药用草本植物.全株密被灰白色绒毛和腺毛,高约30cm.根状茎黄色,肉质肥厚.中医学上以根和根状茎入药.新鲜者称"鲜地黄"或"鲜生地",其性寒,味甘苦,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主治热病烦燥、津伤口渴、斑疹、吐血、衄血等症;干燥后称为"干地黄"或"生地",其性寒、味甘苦,能滋阴养血,主治阴虚内热、虚烦不眠、月经过多等症;经加工蒸制后称"熟地黄"或"熟地",其性徽温,味甘,能补肾阴、养精血,主治肾虚阴亏、头晕目眩、腰疫、遗精、崩漏等症.  相似文献   

2.
地黄属药用植物,其根、茎、叶均可入药,主用根.收获后为鲜地黄,味苦性凉;加工后称"生地",性寒,清热凉血;再加工成"熟地",性温,滋润补血.近几年,随着中药产品的开发利用,地黄需求量不断增加,生产前景十分广阔,越来越受到广大药农的重视.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3.
<正>怀地黄为玄参科植物(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前者称鲜地黄,后者称生地黄。怀地黄是四大怀药之一,生长在河南焦作境内。鲜地黄性寒,味甘苦,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生地黄味甘苦,性大寒,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其新鲜块根入药称“鲜地黄”,干燥鲜块入药称“生地黄”,习惯称“生地”。蒸制后再干燥者称“熟地黄”,习惯称“熟地”。生地性寒,有清热凉血,生津润燥的功效;熟地性温,有滋阴补肾、调经止血的功能。2005年,吉县从山西省襄汾县引进地黄,由屯里镇回宫村村民试种,获得成功,随后逐步全县推广。目前吉县种植地黄面积达1800亩,每亩产值4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5.
地黄别名酒壶花、生地、熟地,干地黄等,为玄参科植物.地黄以根茎入药.鲜地黄有清热、生津、凉血的功能.近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黄有强心、利尿、镇静、降血糖及保护肝脏的作用.主要产于河南"怀庆府",为"四大怀药"之一.远销港澳、东南亚和日本等国家,在国际药材市场上享有盛誉.现全国各地均有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6.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sch.)为玄参科植物,以根入药,是焦作地区的四大怀药之一.由于河南焦作地区的栽培条件更适合其生长,因而外观品质优良,有效成分含量高,是地道的中药材.地黄因加工不同,分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鲜地黄有清热、生津、凉血的作用;生地黄有清热、生津、润澡、凉血、止血的作用;熟地黄有滋阴补肾和调经补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黄别名生地、酒壶花、怀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新鲜或干燥块根入药,新鲜者习称"鲜地黄",干燥者习称"生地黄",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常用大宗中药材。鲜地黄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功能,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等症。生地黄用于肝肾阴虚、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等症。  相似文献   

8.
正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属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生津等功效。本标准规定了地黄无公害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初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山东各地无公害地黄生产。  相似文献   

9.
生地,又称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因加工方法不同,分为生地黄和熟地黄。地黄药用历史早于《神农本草经》600多年,在先秦的《诗经》中就有记载,“薄言采芑,于彼新田”。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功能。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  相似文献   

10.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为玄参科多年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中药之一。是载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常用中药材,药用基原为"块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2005)。据统计它在中药处方中的使用频率排名处于前10位。地黄因加工不同,分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鲜地黄有清热、生津、凉血的作用;生地黄有清热、生津、润澡、凉血、止血的作用熟地黄有滋阴补肾和调经补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村实用技术》2007,(2):38-38
1、地黄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1)产地.主产于河南省.以河南温县、博爱、孟县等地产量最大,质量最佳. (2)产地加工.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者习称"鲜地黄";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内部变黑,约8成干,捏成团块,习称"生地黄".  相似文献   

12.
地黄及其栽培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黄及其栽培加工技术邢作山(山东省邹城市农业局,邹城273500)杜荣轩(山东省邹城市成人中专地黄别名酒壶花、生地、熟地、干地黄等,属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状茎入药。鲜地黄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能;熟地黄有滋阴补血、调经、利耳目、乌须发的功...  相似文献   

13.
地黄别名酒壶花、杯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等,是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根入药。生地黄味甘、苦,性微寒,具有养阴生津,清热凉血功能。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具有滋肾益精,滋阴补血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正> 地黄又名生地,其根茎味微甜。主要含梓醇、地黄素等,具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治热病烦燥、发斑发疹、阴虚低热、消渴、吐血、衄白、尿血、崩漏、咽喉肿痛等功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地黄已成为餐桌上无公害美味和健身佳肴。  相似文献   

15.
陈晶 《现代农业》2011,(9):43-43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又名生地黄、熟地,是一种常用重要的中草药。鲜地黄有清热、生津、凉血的功能;熟地黄有滋阴补血、调经、利耳目、乌须发的功能。地黄在生产过程中受病害的威胁较大,正确识别并及时防治是地黄丰产优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陈钦 《农家科技》1997,(8):26-27
<正> 地黄,又叫生地、干地黄、熟地等。以根茎块入药。鲜地黄具有清热、凉血、生津的功能,熟地黄有滋阴补血、乌须黑发、利耳目、调经血等功效。采用人工栽种培育地黄,是一项农民致富的好门路。(一)繁殖方法采用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均可,但在生产上主要是利用根茎繁  相似文献   

17.
<正>地黄别名酒壶花、山烟根、杯地黄、生地黄、熟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根入药。生地味甘、苦,性微寒。具有养阴生津、清热凉血功能。熟地味甘、性微温,具有滋肾益精、滋阴补血功能。近两年集安市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成为修正药业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8.
地黄又名生地,其根茎味微甜,主要含梓醇、地黄素等,具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治热病烦燥、发斑发疹、阴虚低热、消渴、吐血、衄白、尿血、崩漏、咽喉肿痛等功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地黄已成为餐桌上无公害美味和健身佳肴。1、生物学特性地黄喜光,有一定的抗旱、抗寒能力。喜中性、微碱的砂质壤土,二合土及肥沃的粘  相似文献   

19.
地黄     
《天然产物分离》2005,3(5):40-40
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eh.),别名怀地黄、酒壶花、山烟根。玄参科。多年生草本。以根茎入药,以加工方法不同分生地和熟地两种。生地有清热、生津、润燥、凉血作用,主治阴虚发热,咽喉肿痛、血热吐血、尿血等症;熟地有滋阴补肾、补血调经等作用,主治贫血头晕、耳鸣、盗汗等症。  相似文献   

20.
李强 《农家顾问》2008,(3):40-41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别名酒壶花、怀庆地黄。有滋阴、养血、润燥功能。主产于河南、山西、河北等地。以块根入药,依加工方法不同分为鲜地、生地和熟地。地黄味甘苦,性温寒,有清热、生津、凉血、润燥、滋阴补肾、调经补血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