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深化高油酸花生育种实践,加快我国高油酸花生育种步伐,从高油酸花生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高油酸性状的遗传机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等方面展开综述与评价,提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回交育种系统结合的高油酸化遗传改良策略,为推进高油酸花生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近年来SSR技术在花生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亲缘关系鉴定等方面的应用情况,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油酸花生育种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新一次花生品种更新——高油酸花生替代普通油酸花生的内在逻辑,总结了高油酸花生相对普通油酸花生的优势所在,随之回顾了中国高油酸花生育种在表型和基因型选择鉴定技术和品种选育上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了高油酸花生产业化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对中国高油酸花生育种未来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高油酸花生骨干亲本开选016的育种价值,在介绍开选016的创制与特点的基础上,利用亲缘系数(COP)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开选016衍生的23个高油酸花生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个高油酸花生品种(系)与开选016的COP为0. 5; 23个高油酸花生品种(系)共组成253对组合,品种(系)间COP为0. 125~0. 562 5,平均值为0. 276 99,品种间尤其是同一系列品种间的COP较高;基于COP的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值1. 0水平上,将开选016衍生的23个高油酸花生品种(系)聚为9个类群,其中开农310、开农301和开农H03-3各自聚为一个类群,其余20个品种(系)聚为6个不同的类群。综合分析,开选016为适应性广、配合力高的优异高油酸花生种质,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加强开选016及其衍生品种(系)与其他优异品种的组配利用,对选育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提高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杂种真实性鉴定是花生杂交育种及遗传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本研究综述了花生杂种F1真实性鉴定的分子标记方法,详述了控制花生高油酸性状(F435型)的ah FAD2基因的检测方法及其在杂种鉴定和高油酸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对高油酸花生的认识,了解高油酸花生的特征特性,笔者对高油酸花生遗传基础、种质资源、育种方法和相关特性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表明双隐性基因控制高油酸性状,FAD2基因突变是种质资源的主要来源,为育种和应用提供系统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花生是河南省的主要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提高油酸含量已经成为花生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分析了河南省实行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来,登记的高油酸花生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和部分品种的系谱来源并构建了系谱图,探讨花生高油酸与其他品质指标协同改良的可能性,以期为优质花生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挖掘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潜质,分析了分子辅助育种较常规育种方法的优点,常用的分子辅助育种技术(RFLP、RAPD、AFLP、ISSR)及优点和不足,同时阐述了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方法培育或改良现有水稻品种的产量、品质以及抗病虫性等成果。  相似文献   

9.
冻害是影响花生发芽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目前仍缺乏萌发期耐寒的高油酸花生种质,并且低温情况下,高油酸花生脂肪酸含量变化还有待研究。本试验以高油酸花生种质为材料,经田间早播进行评价,筛选出2份耐寒高油酸种质;利用筛选的耐寒与不耐寒花生材料,于常温及低温萌发条件下,在萌发后6个时间点进行脂肪酸含量测定,具有耐寒特性花生材料的脂肪酸含量均比不耐寒性花生材料的脂肪酸含量高,在萌发后18~24 h间表现明显;不耐寒花生材料在常温萌发条件下4 d内脂肪酸含量变化幅度不明显。本研究可为抗寒高油酸花生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子标记在鱼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大量高信息量且高效率的分子标记,可以有效地查清水产动物的遗传背景,了解主要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还可以构建高密度的水生动物遗传连锁图,为新品种的开发、育种效率的提高以及杂种优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意见。介绍了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基于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和基于测序的分子标记,并对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在鱼类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鉴定以及亲缘关系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稻推广品种的遗传变异性和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变异性是品种改良的基础。分子标记检测的结果表明:我国水稻品种的遗传变异性较低,其主要原因是育种计划中所用亲本的亲缘较近;骨干亲本的遗传变异性不高,育成品种的产量徘徊。应该利用分子图谱,在基因型的基础上评价种质资源,在多样化的种质中发掘有利基因,应用发现有利基因与标记辅助选择同步进行的育种策略,促进水稻的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12.
为解析冀花系列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系)的遗传构成并分析其遗传差异,对4个高油酸姊妹系及其亲本进行了农艺性状的调查、品质检测和SSR标记检测。结果表明:高油酸品种(系)在荚果产量、籽仁产量、百果重和百仁重等产量相关性状均与母本‘冀花6号’相当并优于父本‘开选01-6’,姊妹系获得了来源于‘开选01-6’的高油酸优良基因片段。其中,‘冀花13号’单株结果数最多,荚果较小,出仁率高。‘冀0607-5’植株相对矮小。SSR标记分析表明,双亲对4个高油酸姊妹系的遗传贡献为46.15%~53.84%。6个多态性标记中,分别有1~5个标记可用来进行两两品种(系)的区分。seq5D05-340和seq15C12-500为‘冀花13号’特异遗传位点;AS1RN9C02-c-386和IPAHM103-190分别为‘冀花16号’和‘冀0607-5’特异遗传位点。遗传距离分析表明,‘冀花19号’和‘冀0607-5’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冀花13号’与‘冀0607-5’遗传差异最大。以上结果为分析花生高油酸品种(系)的遗传构成及鉴别品种的真实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花育963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高含糖量普通油酸含量花生06-I8B4为母本、高油酸花生突变体CTWE为父本杂交,后代通过分子标记与近红外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抗青枯病、高油酸大花生新品种。该品种2013~2015年参加山东省花生品比试验,子仁平均产量3 446.80 kg/hm~2,较对照品种花育33平均增产4.31%;油酸含量80.1%,油亚比为25.0。花育963于2015年通过安徽省品种鉴定(鉴定编号:皖品鉴登字第1505029),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花生(2018) 37037〕。  相似文献   

14.
SSR分子标记在棉花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SR分子标记以其多态性高、重复性好、共显性、易用PCR分析并在基因组中分散分布等优点而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对SSR分子标记在棉花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测定、品种鉴定、种子纯度检测以及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为该技术在棉花遗传育种中更好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目的是为我国花生耐低温育种中优良亲本的选择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基本信息和材料基础。以徐花13中间型大粒花生为母本,中花6号珍珠豆型中粒花生为父本,衍生的187个家系的RIL群体通过SSR技术检测RIL群体多样性,构建了一张含325个标记的连锁图,总长度1 493.79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4.60 cM,为遗传连锁图谱进一步饱和奠定基础。进行RIL群体耐低温表型鉴定,采用QTL IciMapping3.0软件完备区间作图法进行QTLs定位和效应估计,共检测出10个与耐低温相关的QTL,其中主效QTL可以为耐低温标记辅助育种。鉴定出的耐低温家系可以为耐低温育种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6.
棉花分子标记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标记技术是棉花遗传育种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棉花分子标记育种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综述 了分子标记在棉花遗传多样性分析、杂种优势预测、种质资源鉴定、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的研 究进展,并对棉花分子标记技术在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棉花分子标记技术能更好地应用于遗传育 种中,为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提供更加有力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是全国油菜主产省之一,油菜遗传育种成效显著,全省平均产量居全国先进水平。综述了河南省油菜遗传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的研究进展及其主要成效,以期为今后的油菜遗传育种工作提供参考。针对近年来油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生产成本偏高、专用型品种缺乏、保健型油脂需求旺盛等问题,及时调整了育种目标,在高产、优质、抗病的基础上,又开辟了高油、高油酸、适应机械化、耐迟播等新的研究方向;在育种技术上加强了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高效技术体系;加强了优异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创制和建立了稳定的高油、高油酸、低亚麻酸、抗寒、抗旱、抗裂荚、花色变异等各具特色的育种群体和新的种质资源;育成了一批强优势双低(即低芥酸、低硫苷)油菜杂交种和高油双低新品种,其在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为油菜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增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03—2014年,河南省油菜平均产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84%。最后提出了今后河南省油菜育种的目标,即选育在品质、产量、抗逆性、生产效率(肥料利用率高、适合机械化)和生态安全(少用农药)等方面都得到改善和提高的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8.
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指利用分子标记与决定目标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特点,通过检测分子标记,即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存在,达到选择目标性状的目的。该方法对大豆从表形到基因型进行遗传操作,具有大幅提高育种效率,实现大豆品种定向遗传改良的作用。对国内外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质量性状基因定位、数量性状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方地区花生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我国北方地区育种品种以及区试品种共计68个栽培花生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04对SSR引物中有15对在品种间存在多态,多态率为14.4%,平均每个标记产生3.8个位点。15对引物的多态信息量在0.397~0.667之间。山东地区花生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要高于我国北方其他地区供试品种。小粒组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要略高于大粒组品种。聚类分析表明我国北方68个育成和区试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4~0.91之间,分成两个大类,第一个大类可分成四小类,其中第三小类又可以分成六个亚类。这些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地区现有育成和区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为拓宽花生育种的遗传基础,应从中发掘出有利用价值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①主要农作物的遗传改良优先支持抗病虫害、抗逆、优质高产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林木新品种的培育,尤其强调超级优质水稻、优质小麦、特种玉米,以及杂交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遗传改良,本项研究强调生物高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以培育出目标品种为目的,并最终实现商业化操作。涉及的技术包括:植物转基因技术;细胞工程和染色体工程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尤其是分子标记聚合育种;核辐射突变和空间育种技术;等离子体突变育种和转基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