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鸽场暴发新城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莘县某鸽场饲养成年鸽 2万余对、幼鸽1 .6万多羽 ,于 1 999年 5月暴发新城疫 ,持续流行2 0余天 ,成年鸽发病 1 0 0 0余只 ,死亡 50 0余只 ,发病率 5% ,死亡率 50 % ,幼鸽发病 80 0 0余只 ,死亡率 1 0 0 %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场 2万余对种鸽分 2 0舍饲养 ,建场 2年来 ,除部分老鸽一年前注射过新城疫油乳剂苗外 ,其余鸽未进行过任何免疫 ,种鸽一直生长发育良好 ,未见任何传染病发生 ,而于 1 999年 5月初 ,一舍幼鸽及部分种鸽突然发病 ,随后其它鸽舍也相继发病 ,但免疫过新城疫的鸽群几乎没有发病。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2.
鸽型副粘病毒病是目前对鸽最为严重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在非免疫鸽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最高可达100%,少的也有30%以上,在免疫鸽群中则以散发性为多。现将某大型种鸽场发病及其诊断、防治情况报道于下。1 发病情况某市一个新建成投产不久的肉鸽饲养场,养...  相似文献   

3.
唐云宪 《中国家禽》2005,27(5):23-24
1发病情况 发病鸽场远离交通要道,共有鸽舍四栋,其中种鸽舍三栋,后备鸽舍一栋,饲养繁育期种鸽550对,后备种鸽280对,发病期间有哺乳仔鸽340对.  相似文献   

4.
正平阳县鳌江镇三元村赵某,饲养存笼种鸽700对,2016年11月中旬所有种鸽肌注新城疫L系灭活苗0.5 m L,鸽群健康正常。1发病经过2017年3月中旬,赵某选留的100多对30-90日龄后备种鸽中出现咳嗽、腹泻、食减,部分出现扭头症状,最后消瘦、衰竭死亡。同鸽舍内成鸽及雏鸽均无出现任何异常,无出现死亡。鸽群保健砂中加有禽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E。发病初期,专业户和当地兽医均认为系鸽沙门  相似文献   

5.
李湘阳  吴颖  陆春兵 《中国家禽》2006,28(12):21-21
2005年初我市某大型肉鸽场免疫鸽群暴发鸽新城疫疫情,现报道如下: 1发病情况 2005年2月12日1号棚的部分种鸽拉绿色稀粪,少数种鸽出现神经症状,3天后出现死亡,同时2~4号棚的鸽子出现拉稀现象,1周后5~8号棚、10天后9~17号棚的种鸽和各棚的乳鸽陆续发病并出现死亡.3月1日接种鸽新城疫灭活苗,10天后鸽子的死亡开始减少,到3月20日疫情得到控制.其间疫情持续36天,种鸽发病10 587只,死亡734只,乳鸽发病10 811只,死亡7 778只(出现疫情后孵化的乳鸽未统计在内)(见附表).该场种鸽于2004年6月下旬接种鸽新城疫疫苗,其中1~8号棚接种鸽新城疫蜂胶苗,9~17号棚接种鸽新城疫油乳剂苗.  相似文献   

6.
衡阳地区一养鸽场从事养鸽业已有10年的历史,现有繁育期种鸽500对,后备种鸽300对(其中刚离亲的后备鸽85对),发病期间有哺乳仔鸽300余对。本次疫病只发生在刚离亲的后备鸽中,病鸽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呼吸困难,发病后,曾用过磺胺药和其它多种抗  相似文献   

7.
鸽大肠杆菌病的诊治薛雄威(广东省恩平市畜牧局,29411)恩平县某鸽场,共有大、中、小种鸽17房4万余只,其中1房后备种鸽2500只,于1993年6月25日首先发病,日死鸽10~20只,至7月上旬,第14房种鸽也发生死亡,随后又传至第12房种鸽群。疫...  相似文献   

8.
<正> 一、流行情况 1988年7月31日我县某鸽场自广东引进一批未经检疫的肉用种鸽(杂交落地王鸽)。8月2日起,发生了一种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鸽都能感染发病的传染病,且死亡率很高。九天后,鸽场原有鸽群中的乳鸽舍、青年鸽舍及开产鸽舍里的部分鸽只  相似文献   

9.
《湖北畜牧兽医》2007,(11):42-42
2007年6月底,广东省广州市郊区某种鸽场(6 000对鸽)发生了新城疫(ND)病情,发病约达1个月,每天死亡1~10只,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鸽主口述:该鸽场2000年建立,每年12月份给种鸽接种1次ND疫苗,青年鸽选用种鸽前再免疫1次ND疫苗,出现此情况后曾用金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抗菌药物和中草药煮水给鸽喝,但均不见好转,仍继续死亡.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2月,某鸽场7800只种鸽发生了以突然死亡、产蛋下降、下痢、轻微呼吸困难和神经紊乱为特征的疫病。通过发病情况调查、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鸽新城疫合并大肠杆菌感染。经紧急免疫、治疗和加强卫生管  相似文献   

11.
某鸽场饲养的太格生种鸽发生肠道寄生虫病,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剖检和病原检查,诊断为鸽蛔虫病,现报道如下。发病情况该鸽场笼养种鸽300多对,龄期为两年多。鸽群仅在这次发病前8个多月用过人用左旋味唑驱虫。患鸽临诊症状不甚明显,只有少数表现出精神沉郁,羽毛失去光泽。在为期15日的发病期间内,种鸽陆续死亡,共计15只。  相似文献   

12.
鸽新城疫是一种由禽I型副黏病毒引起的、流行于鸽群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养鸽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信鸽和赛鸽业得到长足发展,种鸽、蛋鸽、集约化肉鸽养殖产业呈现集群现象,随着养鸽业的高速发展,鸽新城疫已经悄然成为养鸽业第一杀手,是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国家新城疫参考实验室主动监测的数据表明,鸽群新城疫带毒率呈上升趋势[1]。因此,对鸽群新城疫病毒感染情况应重点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3.
某鸽场正常存栏美国落地王鸽13000余只,其中近1/3为种鸽,其余为乳鸽。采用种鸽笼养,乳鸽高架栖养,青年鸽分散在周围养殖户饲养,开产前回收入场的饲养管理模式。1发病情况从3月至7月下旬,半年间共死亡鸽子近3000羽。疾病主要发生在青年鸽群和乳鸽群,也见种鸽发病的现象。病鸽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减食或食欲废绝;早期拉灰白色稀便,后期拉黄绿色稀便;部分病鸽关节肿胀,呈跳跃式运动;在疾病后期部分病鸽见神经症状,表现头颈歪斜、运动失调。病程约5~7天。剖检病死鸽:主要病变为出血性肠炎,肠粘膜肿胀,呈…  相似文献   

14.
鸽新城疫是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常年发病,经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眼结膜及创伤感染,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鸽均易感,乳鸽感染本病易大批死亡,在鸽群中有时来势凶猛,有时则零星发生。我区泰东镇某养鸽场饲养肉种鸽2000多对,2001年11月下旬鸽群发生以下痢、震颤、单侧或双侧性腿麻痹,后期的病例有扭头、歪颈症状等症状,经本站诊断为鸽新城疫,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鸽副粘病毒病,又称鸽瘟,是由鸽副粘病毒引发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不同年龄段鸽群发病,是肉鸽、种鸽养殖过程中的头号大敌。我国种鸽存栏量约为1300万对,但饲养模式落后,绝大多数以家庭作坊方式存在,存栏1000~5000对饲养个体大量存在,造成鸽瘟发病的复杂性。虽然经过养殖协会和专业技术人员对鸽瘟预防与控制方法的宣传与普及,养殖场在鸽瘟预防与控制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和较好的认识,在疫苗选择、免疫方法、免疫剂量等免疫程序制定方面都比较注意,个别场鸽瘟抗体数据平均值与离散度方面都比较理想(见表1),但仍然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葛兆宏 《中国家禽》2000,22(5):41-41
江苏泰州市郊区某养鸽专业户饲养种鸽475只,肉鸽653只,分养在19间鸽舍中。近日鸽群发病,来我校兽医院就诊。1发病情况首先发病于来往市场出售的鸽舍中,并向周围鸽舍蔓延。起初,病鸽表现出精神沉郁迟钝,羽毛蓬松,减食或不吃食,离群呆立,缩颈闭目,翅尾下垂。病鸽的主要症状为拉稀,有的排出黄绿色或黄白色稀粪,有的排出水样粪便,少数排出棕色稀粪。鸽的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发病后期,病鸽出现神经症状,翅腿麻痹瘫痪,跛行或站立不稳,以致不能行走,头向一侧扭曲或伏地旋转,运动失调,反复发作后死亡。部分病鸽从口腔、鼻腔、眼部流出…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 1 2月 ,上海某鸽场 5 0 0 0羽种鸽发生以突然死亡、下痢、神经紊乱为特征的疾病。经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鸽新城疫继发细菌感染。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1 2月下旬 ,某鸽场处于青年种鸽舍的鸽子突然发病 ,以后其他鸽舍也出现类似症状。用鸽新城疫油苗接种免疫 ,仍不能控制病情发展 ,发病率达2 5 % ,死亡率则由最初每日 2 %上升为 5 %。2 临床症状呈急性 ,病鸽常突然发病 ,无任何特征症状即迅速死亡。多数病鸽表现为精神萎顿 ,羽毛蓬乱 ,食欲减退 ,常垂头缩颈。病鸽下痢 ,粪便稀薄 ,呈黄绿色。同时…  相似文献   

18.
衣原体病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在畜禽中广泛存在,家禽中以鸽最为易感,引起鸽群的长期带菌或发病,导致鸽只生长不良,消瘦,眼炎,抵抗力与生产性能下降等,甚至会传染给与病鸽接触的饲养员、兽医工作者及销售人员等,危害人类的健康。部分鸽场的鸽群类似衣原体的病症时有出现,为了了解广东的养鸽场的鸽群衣原体的感染情况,我们对部分鸽场的鸽群进行了本病的血清学调查,以积累一些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9.
1 发病情况我县李某于1998年3月15日从南京某鸽场引进肉鸽750对,其中成年鸽350对,青年鸽400对,场方告知成年鸽已接种过鸽瘟苗,青年鸽没有接种。李某自为有养草鸽经验,不接种鸽瘟苗问题不大,没有要求场方对青年鸽接种疫苗,肉鸽运回后又遇连续7天阴雨,初春仍寒天气。青年鸽群开始发病,鸽主认为是因长途运输,天气阴雨寒冷,加之更换环境引起肠炎,便自购氟哌酸、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3天后见鸽群病情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病鸽数量增多、病情加重,并出现死亡,每天平均死亡10…  相似文献   

20.
黄峰 《中国家禽》2001,23(9):45-45
产鸽的孵化为自然孵化,孵化效果由鸽自身状况及外界条件影响决定。在产鸽的孵化过程中,应依据影响孵化效果的条件,采取如下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产鸽的孵化率。1 确保品种优良及产鸽群的健康应挑选优良的青年鸽培育为种鸽,并定时预防疾病,减少产鸽的发病率。此外,淘汰孵化性能差的鸽。2 满足鸽的营养需要饲料新鲜可口,品质好、多样化,颗粒适中,各种营养成分能满足鸽的需要,特别是对B族维生素要求更高,在笼养鸽中需补喂多种维生素。喂料定时定量,防止产鸽过肥而影响产蛋受精。3 提供合适的养鸽设备鸽笼设计合理,蛋巢离笼底的高度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