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沪渔冷1号”系200吨冷海水保鲜运输渔船。由上海船舶设计院,上海渔轮厂和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联合施工设计,上海渔轮厂建造,于1980年投入运营。在东、黄海配合灯诱围网作业中,渔获物保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鱼货的保鲜质量,我厂受省水产局委托,自1979年以来设计试制成功两条60吨沿海冷藏收鲜船。该船主要任务是在海上对捕捞船只进行箱装收购、制冷保鲜运回港口冷藏或销售,还可向捕捞船只供给部分冰、淡水及燃油等生产补给品.本文介绍该船制冷系统及调试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活海鲜运输问题,我司于1982年7月将“海鲛105”木质收鲜船改装为“宝珠”号活水船,用于营运活石斑鱼、活梭子蟹、活带子、活泥蛏、活蛏等海鲜货品。该船总吨位242吨,鱼舱容积62.5米。,服务航速7.13节。投产至今共运输活海鲜120吨(其中活石斑鱼100吨),完成创汇100万美元的运输任务。  相似文献   

4.
保鲜问题在渔业生产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一环。目前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制冷设备上,这毫无疑问是对头的。但是却不能忽视鱼舱的绝热隔气工作,否则将会因外界热量大量侵入鱼舱从而影响保鲜效果,降低鱼货质量指标。表一列出了渔轮某些部位的平均温度。由此表知如果不做好鱼舱的绝热隔气工作而要使鱼舱保持一定的低温是较困难的。目前我国现有的渔轮在这方面尚存在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鱼的鲜度意味着鱼的商品价值。捕捞后马上予以快速冷冻是保持鱼鲜度的最佳方法,故渔船上一般都设有冷海水舱及冷冻室,把渔获物先在冷海水舱内冷却到O℃左右,再在冷冻室冻到—40℃~—50℃,然后转入鱼舱贮藏。冷海水舱即是注满冷却水的鱼舱,上有舱口,几十公斤或更大的大形鱼体出入舱口显得很困难。  相似文献   

6.
《渔业现代化》1980,(1):44-44
广东省南海水产研究所于1976年开始进行微冻保鲜的课题研究,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电白、南海两县现有微冻保鲜船六艘,都是250马力的铁壳双拖渔轮,付机80马力。设有一个微冻盐水舱、三个冷藏鱼舱。盐水舱的舱壁用150毫米厚的泡沫塑料隔热,容积为4.33立方米,微冻一次的容鱼量为三吨。冷藏鱼舱共可容鱼50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蜂胶醇提液对鲜鱼肉的保鲜及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蜂胶醇提液浓度的提高,保鲜及抑菌效果也越明显。对蜂胶醇提液在80℃、100℃、120℃,30分钟热处理后进行鱼肉保鲜实验,结果表明:80℃,30分钟热处理鱼肉保鲜效果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在100℃、120℃,30分钟热处理后对鱼肉保鲜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且热处理温度越高,保鲜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8.
“东远1”活鱼运输渔船,是依照宁波海洋与水产局的要求,由宁波渔轮厂等设计建成。该船1996年底投入营运至今,为宁波市及浙江沿海养殖海水鱼类的销售、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概述本船为钢质、单甲板、单机、单桨、横骨架、鱼舱区为双底。采取强制供水系统的海洋活鱼运输专用渔船。营运的典型航线为浙江沿海至韩国,往返航程1000nmile。1.1主要参数。见附表“东运1”栏目1.2总布置简图本船肋距0.55m。1.2.1主甲板以下:#25向尾为机舱、燃油舱、舵机舱等。#25~#68左右各设7…  相似文献   

9.
1976年以来,上海、浙江先后开展的机帆渔船隔热舱保鲜技术研究,取得了成果。为加速推广改船进程,提高鱼货质量,国家水产总局渔机化局于1980年7月11~15日在浙江定海召开了技术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沿海十省、市、自治区的水产科研、生产部门代表近五十人。李强局长主持了会议。舟山地委领导到会讲了话。  相似文献   

10.
冰温臭氧水对鳗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通过测定鲜鲲(Engraulis japonius)在臭氧水冰温条件下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微生物、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的变化来评价保鲜效果。试验表明,采用ρ(臭氧)为2~3mg·L^-1的臭氧水,在-1.1~0℃冰温条件下保鲜鳗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繁殖,减缓脂肪氧化,延缓腐败变质,从而有效延长了保鲜期,在保鲜第3天仍能取得高品质的保鲜效果,达到海水鱼国家一级鲜度标准,保鲜第4天达到海水鱼国家二级鲜度标准,其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和感官评定得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保鲜期比用普通冰藏的对照组能延长1~2d。  相似文献   

11.
发头裸腹zao室内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 ̄23℃温度下,以有机肥培养的栅藻、细菌等作为食物,用间收方式培养发头裸腹溲,在该溲培养液中保持栅藻密度为10万/毫升,经1个月实验,在0.15立方米水体中共采收鲜浸131克,浸个体密度最高达7828个/升,密度拐点为2.5个/毫升。  相似文献   

12.
从大的方面分低温冷却和冻结两类。在低温冷却中,对拖网渔业的底层鱼,一般采用箱装冰鲜、微冻、冷却海水预冷以及正在试验的真空冷却保鲜、γ射线辐射保鲜、通电保鲜、浸渍于无毒酸保鲜、淀粉糖溶液保鲜以及其他保鲜剂保鲜。对围网渔业中的中上层鱼类,一般采用冷却海水保鲜。冷却海水保鲜中有集装箱及鱼舱海水冷却。  相似文献   

13.
加冰与鱼舱制冷相结合的保鲜技术,与以前的冷却水微冻保鲜相比,其优点为鱼体不会吸入盐水,因而不会导致鱼体变软,带咸味;保鲜期可延长3天左右。所以,这种方式在有条件的渔船上可以采用。  相似文献   

14.
《渔业现代化》1978,(3):F002-F002
浙江省群众渔业的生产船和收鲜船之间的海上过鲜,过去都靠手工操作,1977年在浙江省水产供销公司的主持下,由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国家水产总局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浙江海门造船厂、舟山地区水产供销公司共同研制成功的船用气力吸鱼泵,现在已装在舟山22号收鲜船上。经过出海产生使用,效果良好。工效比人工提高三倍左右,改变了过去手工操作的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东远1”活鱼运输渔船,是依照宁波市海洋与水产局的要求,宁波渔船检验处与宁波渔轮厂组织人员进行设计,由宁波渔轮厂建造。该船1996年底投入运营至今,作为一条活鱼运输专业船只,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宁波市及渐江沿海其他市县养殖海水鱼类的销售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二、概述本船为钢质、单甲板、单机、单桨、横骨架,鱼舱区为双底,采用强制供水系统的海洋活鱼运输专用渔船。营运的典型航线为浙江沿海至韩国,往反航程lmile。1回主要参数,见附表“东远介栏目。2总布置简图(如图所示):本船助距0.55m…  相似文献   

16.
影响罗非鱼肉块保鲜效果的因素有温度、pH值、保鲜剂、保鲜时间。用6种不同配方的保鲜剂处理罗非鱼肉块后放在4℃~7℃、13℃~16℃二个温度段下,进行保鲜对比,温度低,保鲜时间长。在同一个温度段下,不同配方的保鲜效果不同,在4℃~7℃温度下,经保鲜剂处理过的都可保鲜4d,1号、2号和5号配方的可保鲜8d,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鲐、鲹等中上层鱼,由于鱼体酶活性大,肌肉结缔组织少,在秋季天气酷热、海水温度高、渔场较远、机帆渔船保鲜设备条件差的情况下,鱼体肌肉组织自溶过程加快,僵硬期短,往往不到一天时间,就逐渐出现骨肉分离,腐败变质。因此,采取有效的保鲜措施和加工技术,对提高捕捞生产的经济效益是十分重要的。机帆船灯围鱼货的保鲜方法:1.隔热鱼舱保鲜。鱼舱热量主要来自甲板、舱口、前后舱横壁和两侧的舷窗。在这些地方装置隔热层能使鱼舱保冷。结构方式有固定式和板块活动式,采用泡沫塑料板作隔热材料,板块厚5厘米,隔热层厚10厘米。与普通鱼舱相比,具有保鲜周期长,耗冰省、鲜度好、效益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鱼类的微冻     
微冻是使鱼体温度下降到低于结晶温度1~2℃的保藏方法,它较之冷却保藏的主要优点是保鲜期显著增加。如鳕鱼被捕获后立即在-1℃微冻,可保鲜18~20天;在-2℃微冻,可保鲜24~26天;在-3℃微冻,可保鲜30~35天。金枪鱼在-2℃微冻,可保鲜20~25天。  相似文献   

19.
采用收鲜船到渔场或附近港口进行海上收鲜,能增加生产船实际作业时间,也能起到提高鱼产量和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企业     
<正>"微冻"技术让水产品保值增值日前,记者在洪泽湖鲜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了解到,湖鲜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凭借"微冻保鲜"这一技术优势,成功将洪泽湖水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地。去年,合作社出口销售额200多万美元,在国内市场销售收入达到了400万元。据了解,"微冻"保鲜技术因其能使被冻食品细胞膜不破裂,经长时间储藏、运输后,仍能保持鲜活品质。(中国江苏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