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接种AM真菌对K326烟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种不同基质为基础,于漂浮育苗阶段接种两种AM真菌(BGC HUN01A和BGC HUN02D),研究其对烟株苗期生长与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含腐熟菌渣的A基质接种两种AM真菌的侵染率均低于其他3种基质,且接种BGC HUN02D的侵染率高于BGC HUN01A。接种AM真菌可显著提高烤烟幼苗的磷素营养,也可促进烟苗基质分泌出更多的磷酸酶,对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接种AM真菌可不同程度提高烟苗综合素质,且接种BGC HUN01A的烟苗素质优于接种BGC HUN02D的烟苗。基质A幼苗根系生长相对旺盛,幼苗素质也相对较好,其接种AM真菌后根系侵染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在大田条件下红江橙Citrus sinens Osbeck‘Hongjiangcheng'根系接种外源丛枝菌根(AM)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对柑橘园土著AM真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处理对柑橘根系侵染率没有影响;根系中AM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度没有变化,但是根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与比较4种不同培养基质处理下丛枝菌根(AM)真菌对洋葱幼苗的侵染动态。[方法]选取4种不同培养基质,在温室盆栽接种后每隔12d对洋葱幼苗进行1次处理,比较菌根侵染率、侵染强度和丛枝丰度的大小,以观察不同培养基质处理下AM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对洋葱幼苗的侵染动态,同时测得在接种后6、8、12和16周时基质中孢子数及菌丝量。[结果]随着接种时间的增加,所有不同培养基质处理下的AM菌根侵染率、侵染强度和丛枝丰度,基质中的孢子数及菌丝量均随之增加,其中2号和4号基质增加的幅度高于1号和3号处理,尤其是4号基质。[结论]4号基质下的AM真菌更易于侵染洋葱幼苗,且易于形成丛枝、孢子及菌丝。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探索AM真菌对油菜根系的侵染程度和增产潜力,在用摩西球囊霉接种盆栽油菜(中双11号)幼苗确定了AM真菌对油菜的侵染能力之后,进行大田幼苗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盆栽条件下,AM真菌能够侵染油菜形成菌根,菌根依赖性为120.05±6.24%;大田试验中AM真菌也能够对油菜形成一定的侵染,但接种AM真菌能够使油菜菌根侵染率得到明显提高;接种处理油菜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农艺性状相比对照油菜都有一定的改善,其中株高、节间长度、主花序长度、单株有效角果数变化相对较明显,产量有所提高,千粒质量增加了3.18%,单株产量增加了5.09%.AM真菌与油菜根皮层细胞之间存在着营养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5.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盆栽模拟方法,重点分析不同土壤磷条件下小马鞍羊蹄甲(Bauhinia faberi)幼苗接种AM真菌后,幼苗的形态、生物量积累、菌根侵染率和菌根效应(mycorrhizal growth response, MGR)在一个生长季内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Glomus mosseae Glomus coronatum能较好地侵染幼苗,两种AM真菌显著地增加幼苗根系、叶片数和生物量;接种AM真菌显著影响幼苗的生物量分配,而土壤磷对幼苗的生物量分配影响不明显,AM真菌和土壤磷对幼苗生长的交互作用显著;G. mosseae是小马鞍羊蹄甲的优势AM菌,其接种的幼苗根长、叶片数、生物量、侵染率和菌根效应都显著高于G. coronatum处理的幼苗;菌根效应显著,接种AM真菌能有缓解土壤磷素缺乏的限制作用,且随着苗龄增大促生作用表现更为明显。不同AM菌种对小马鞍羊蹄甲幼苗生长的促生作用表现出的差异,提示在多元资源限制的干旱贫瘠环境中进行生物修复须为目标恢复物种筛选出高效的优势AM真菌。  相似文献   

6.
在土培条件下,以非灭菌土壤为生长基质,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幼苗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AM真菌接种效果有明显影响.接种AM真菌提高了丹参根系菌根侵染率,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植株全氮含量;增加了地下部及全株丹参酮含量.说明接种AM真菌有利于丹参植株生长,能够提高丹参幼苗化学成分含量.在施氮量为0.085~0.17 g N/kg土时,接种AM真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筛选得到4种菌根真菌(硬皮马勃属Scleroderma sp.、牛肝菌属Boletus sp.、鬼伞菌属Coprinus sp.、口蘑属Tricholoma sp.),分别采用菌液浇施的方法接种蓝莓幼苗,接种90 d后进行菌根侵染率调查并进行低温胁迫处理。结果表明,4种菌根真菌均可以侵染蓝莓幼苗,其中以接种Coprinus sp.处理的侵染率最高,接种Tricholoma sp.处理的侵染率最低。2个蓝莓品种的幼苗接种不同菌根真菌后,在低温胁迫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总体高于对照,其中以接种Boletus sp.处理的蓝莓幼苗表现最好,接种Scleroderma sp.处理和接种Coprinus sp.处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蓝莓幼苗的酶活性,接种Tricholoma sp.处理对蓝莓幼苗酶活性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接种AM真菌对采煤沉陷地复垦植物生长特性、光合作用和抗逆性的影响,为矿区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内蒙古神东矿区采煤沉陷地种植野樱桃、文冠果、欧李和山杏4种复垦植物,设接种AM真菌和不接种对照(CK)两种处理,测定接种AM真菌对复垦植物株高、地径、菌根侵染率、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相对水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与CK相比,接种AM真菌后野樱桃、文冠果、欧李和山杏的根系与AM真菌形成典型的菌根结构,侵染率为65.42%~76.22%,显著高于各自对应的CK(P<0.05,下同);根系活力分别高17.3%、23.0%、32.5%和28.7%;Pn、Gs、Tr、Ci、叶片相对水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提高,进而提高了复垦植物抵抗干旱和高温的能力.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根系侵染率与根系活力、Pn、Gs、Tr、相对水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电导率和Ci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接种AM真菌对神东矿区采煤沉陷地复垦植物恢复具有促进作用,AM真菌菌剂可在与神东矿区生态环境相似的采矿沉陷地生态恢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丛枝菌根化枳橙根际微生态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根内球囊霉、摩西球囊霉、地表球囊霉及其混合菌剂接种无菌根枳橙幼苗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接种AM真菌对枳橙幼苗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的根系形成了40%~70%的菌根侵染率;菌根枳橙的苗高、地茎、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显著增加;AM真菌对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根区细菌、放线菌、真菌、固氮菌、氨化菌、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接种AM真菌增加了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的活性,各种酶活性与菌根侵染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接种菌根的根际土壤中,可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N、P元素出现富集现象,且N、P含量与菌根侵染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枳橙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pH及养分特性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共同影响着菌根真菌的侵染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在酸性赤红壤条件下,大田甘蔗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菌剂对甘蔗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种群以及对甘蔗生长的影响,进行酸性赤红壤大田甘蔗接种AM菌剂的试验,初步分析其对根际土壤理化性质、AM真菌种群结构及其对甘蔗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施AM菌剂能促进甘蔗根系对养分的吸收,特别是对钾的吸收;提高土壤的p H值。原土壤存在4种不同类型的土著AM真菌:A.sp.1、A.sp.2、G.sp.4和G.sp.5,施用AM菌剂和化肥分别影响G.sp.5和A.sp.2种群。此外,凡施复合肥的处理,在根系中检测到较多的DSE有隔菌丝和微菌核。大田甘蔗施用AM菌剂,能增加甘蔗有效茎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利用AM真菌进行柑桔菌根化育苗是培育壮苗和提高果品品质的新趋势,在对枳壳菌根苗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一个较好的优势菌种作为育苗菌剂。方法盆栽条件下研究了AM真菌Gigasporamargarita、Glomusmosseae和Glomusversiforme对枳壳实生苗营养生长及矿质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了种间差异的效应。结果接种AM真菌的枳壳幼苗根系均有效地被侵染,与对照相比,能显著促进植株根系和茎叶的生长,对须根的生长促进作用尤为突出;提高了叶片矿质元素N、P、K、Ca、Mg、Zn、Cu和Mn的含量,与对照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3种AM真菌种间比较,其效应排序为Glomusmosseae>Gigasporamargarita>Glomusversiforme,但叶片矿质元素的含量与生长趋势并不完全一致。结论接种Glomusmosseae处理生长最好,矿质元素N、P、Mg和Cu的含量最高,菌根依赖性最大,且差异显著。AM真菌G.mosseae是参试3个菌种中培养枳壳菌根化壮苗的最佳菌种。  相似文献   

12.
AM真菌对彩叶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颖  郭绍霞  李想  张玉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00-4501
[目的]为丛枝菌根在观赏花卉育苗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彩叶草(Coleus blumei)、AM真菌Glomus mosseae(CL1)、G.versiforme(CL2)和G.mosseae、G.versiforme、G.intraradice的混合菌种(CL3)为试验材料,用盆栽方法研究了灭菌条件下接种AM真菌对彩叶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接种CL3的彩叶草实生苗的根系长度、须根数、根系干重、叶片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叶片N、P、K含量分别增加了75%、75%、69%、63%、58%、44%、100%和21%,与对照差异显著,接种CL2的彩叶草实生苗的冬指标分别增加了58%、27%、38%、71%、68%、19%、67%和16%,接种CL1的彩叶草实生苗的冬指标分别增加了52%、23%、47%、51%、45%、4%、44%和14%。接种CL3的彩叶草实生苗的移栽成活率比对照提高了13%,与对照差异显著。[结论]接种AM真菌能够侵染彩叶草实生苗并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AM真菌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影响,试验在盆栽条件下,比较了接种AM真菌对甘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的4种AM真菌能与甘草幼苗形成菌根,显著促进甘草幼苗的生长,形成菌根的甘草幼苗均能显著提高成活率,增加甘草幼苗的苗高、地径、鲜重、干重,提高水分利用率,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抗旱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兔儿伞与AM真菌之间是否存在共生关系,同时调查松嫩盐碱草地兔儿伞根际AM真菌多样性,采用染色法与形态学鉴定的方法探究兔儿伞根系的AM真菌侵染情况及根际土壤中的AM真菌种类。结果表明,9个采样地的兔儿伞根系均被AM真菌侵染,且各采样地的侵染率均达到100%、侵染强度为40.57%~79.05%、丛枝丰度为5.52%~29.99%、泡囊丰度为14.76%~43.0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与侵染强度、泡囊丰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侵染强度与丛枝丰度、泡囊丰度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孢子密度与侵染强度、泡囊丰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鉴定得到AM真菌13属34种,球囊霉属(Glomus)9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8种,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is)4种,双型囊霉属(Ambispora)、根孢囊霉属(Rhizophagus)、隔球囊霉属(Septoglomus)各2种,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多样孢囊霉属(Diversispora)、多氏囊霉属(Dominikia)、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巨孢囊霉属(Gigaspor...  相似文献   

15.
以1年生的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幼苗为试材,通过其移栽过程中在根系附近添加50、100、150 mL等不同剂量的菌根真菌,研究菌根真菌对樱桃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根真菌能明显提高真菌在樱桃幼苗根系中的定植率,最高值出现在菌根真菌处理后的120 d,菌根真菌处理的定植率分别是对照的17、18、23倍.菌根真菌的添加提高了根际土中蔗糖酶、磷酸酶、脲酶的活性以及有效氮、磷、钾的含量,其作用效果与菌根真菌的添加量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菌根真菌处理叶片的CAT 、SOD活性高于对照,MDA含量低于对照.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樱桃幼苗的成活率,100、150 mL处理的成活率均为100%.综合分析认为,每棵添加150 mL菌根真菌能较大程度地改善樱桃幼苗根际土及树体的养分状况,增强其抗病性,较好地促进樱桃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克隆‘早钟6号’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Zaozhong 6’)的一个质膜水孔蛋白(plasma membrane intrinsic protein,PIP)基因,分析其序列特征,研究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枇杷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及对质膜水孔蛋白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方法】以‘早钟6号’枇杷实生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设置2个处理(AM和NM),5个重复,利用光合测定系统对叶片水平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测定;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该基因的cDNA全长,结合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分析接种AM真菌后该基因在枇杷叶片和根中的表达模式。【结果】在有效的光合同化时间(7:00-17:00)内,接种AM真菌显著的提高了枇杷的水分利用效率。克隆得到枇杷质膜水孔蛋白基因EjPIP1(GenBank登录号:JX041627),cDNA全长为1 142 bp,编码区含861 bp,共编码286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EjPIP1具有水孔蛋白家族高度保守的2个NPA(Asn-Pro-Ala,天冬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基序。同源性分析显示,枇杷EjPIP1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苹果(Malus domestica)、桃(Prunus persica)和智利草莓(Fragaria chiloensis)等高等植物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很高,分别为97%、92%和90%。Real time-PCR分析结果证实,EjPIP1在枇杷叶片和根中均有表达,并且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略高于根中。正常供水条件下,接种AM真菌后,该基因在根中表达上调,在叶片中表达下调。【结论】接种AM真菌提高了‘早钟6号’枇杷叶片水平上水分利用效率。从枇杷叶片中克隆得到了一个质膜水孔蛋白类的基因EjPIP1,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枇杷叶片和根中表达受AM真菌的影响,该基因的表达模式有利于提高AM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于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和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对3年生茶(Camellia sinensis)树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AM真菌均能侵染茶树根系,增加叶片数,提高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其中,接种摩西球囊霉的效应最大,单株叶片数比对照增加23.9%,叶绿素含量增加22.4%,净光合速率增加48.7%,胞间CO2浓度下降7.2%。表明AM真菌能促进茶树叶片光合性能,这为AM真菌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阐明高寒生态区域下野生宿主植物与AM真菌的共生关系。[方法]以西藏中部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结果]在主要建群种植物根围土壤中共分离到4属21种AM真菌,AM真菌平均孢子密度为2.74+/g,种的丰度、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分别为2.10种/土样、2.68、0.88。[结论]西藏高原AM真菌各属分布极不平衡,摩西球囊霉为优势种;近明球囊霉为最常见种。莎草科、藜科等以前被认为不能与AM真菌形成菌根的植物其根系在研究中均能被AM真菌侵染。根区孢子密度、种的丰度均为最高,而豆科植物侵染率及其丛枝丰度最高。12种寄主植物中,苔草根区AM真菌孢子密度、种的丰度均为最高,猪毛菜最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广西百色生姜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与生姜的共生情况及其与根际土壤因子的关系,为筛选对广西生姜有促生及防病效果的菌株及推动AM真菌在生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年7月在广西百色生姜种植区采集5份生姜根际土壤样品和根系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菌根侵染率和AM真菌孢子密度,并对AM真菌孢子进行形态学鉴定,研究AM真菌的定殖特性及物种多样性。【结果】不同采样点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明显,土壤pH为4.95~6.37,土壤全氮、速效磷、有机质和交换性镁含量分别为0.175%~0.327%、8.5~95.0 mg/kg、25.1~40.0 g/kg和0.51~3.61 cmol/kg。不同采样点的生姜根系均有AM真菌定殖,定殖率在3.23%~29.06%。5个采样点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8属13种,包括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3种、球囊霉属(Glomus)2种、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3种、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1种及未知种属4种。优势种Rhizophagus mosseae在5个生姜采样点的土壤中均有分布。AM真菌孢子密度为44~288个/20 g干土。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根系内AM真菌定殖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501,P<0.01),孢子密度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03,P<0.05)。【结论】不同采样点生姜根际土壤具有较丰富的AM真菌资源,AM真菌物种多样性差异明显,新植生姜地块的AM真菌孢子密度大于连作生姜地块,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是影响生姜根际AM真菌群落组成和分布的主要土壤因子。  相似文献   

20.
矮壮素对野生花卉柳兰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CCC)喷施野生花卉柳兰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L.,可明显抑制其主茎和侧枝的伸长生长,缩短主茎和侧枝及花序的节间长度,解除植株的顶端优势,显著地促进侧枝发生,开花率提高。达到了植株矮化、叶片和花序紧凑、植株丰满的效果,提高了柳兰的观赏价值,适宜进行盆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