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发展柿树生产的意义柿树的果实——柿花,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据分析,成熟的柿花中含糖分12—18%、蛋白质0.7%、脂肪0.1%、还含维生素 A、B_1、B_2和维生素 C,其营养价值比梨、苹果都高得多。柿花色泽鲜艳,果形美观,味甜多汁,很受消费者的亲睐。果实除供鲜食外,可制成柿饼、柿干和柿汁:还可加工成柿蜜、柿糖和柿霜;可酿酒、制醋;可提取柿漆。柿花及其加  相似文献   

2.
昌北无核方柿是食用涩柿类的一个优良品种,柿果色艳味美,营养丰富佳良。 柿果除鲜食外,可制成柿饼、柿干、柿汁、柿蜜、柿糖、霜糖;可代替粮食制酒、制醋,还可提取柿漆,柿果及其加工品还具有很好的医疗作用。此外,柿花是良好的蜜源。柿树木材质细而坚硬,可制优质器具。  相似文献   

3.
无核腰带柿在我县栽植已有6百余年历史,驰名省内外。果形美观而大,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可鲜食,也可以加工成柿饼、柿糖、柿酒等。木材纹理直而细,坚韧耐用。我县南部大都属石灰岩岗丘,气侯温和,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具备发展柿树的自然条件,加上栽培历史悠久,故此,省、地把无核腰带柿良种培育及高产  相似文献   

4.
柿果综合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果色泽艳丽,汁多味甜,富有营养。据测定:每100g鲜柿含糖14~17g,蛋白质0.4~0.6g,脂肪0.1g,维生素C7~11mg,维生素B10.1mg,维生素B20.02mg,还含有钙、铁、磷等微量元素。柿果除鲜食外,可加工成柿饼、柿脯、柿酱、柿酒、柿醋、柿漆等。柿果有降压止血、润肺止痰、清热滑肠、解酒毒、治胃病等医疗作用。柿的加工品在国际市场上深受欢迎。目前有些地方由于没有掌握柿果的综合加工技术而造成资源浪费,为此,我们在柿果的综合加工技术方面进行了试验,并积累了一些经验,现简介如下。1柿饼1.IJ艺流程选料~清洗一去皮一晾晒…  相似文献   

5.
柿子在我国河北、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分布广泛,品种繁多。其柿果色泽鲜美,营养丰富,含有糖分、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A、B1、B2、C等多种成份,可鲜食,还可加工成柿饼、柿干、柿汁等。因此,深受城乡人民的喜爱,其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多年来柿产区普遭...  相似文献   

6.
柿(Diospyroskakil、f属柿树科柿属,适应性强,管理容易,早实丰产,收益期长,是木本果、粮和庭园经济林兼风景林树种。果实营养丰富,味甜多汁,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柿饼、柿汁、柿糖、柿酒等,又可提取柿漆。蒂可入药,叶可制茶,木材可作精美家具。湘西自治州是湖南省三大产柿区之一,栽培历史已有300余年。本所1984年开始,持续5年,在全州各县市的乡镇进行了柿树资源实地清查,并设立标准地、标准株组(5株为一组)进行物候期观察。记录了柿树各类型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7.
柿树栽培     
柿树是我省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柿果色泽美丽,味甜汁分,除供鲜食外,可加工成柿饼、柿糕、柿蜜,或代替粮食酿酒、制醋等。我省主要栽植的柿树品种有磨盘柿、方柿和贡柿等。  相似文献   

8.
柿树适应性较广 ,结果较早 ,收益期长 ,寿命可达 30 0a以上 ,丰产稳产。果实可鲜食 ,制糖、醋、酒、饼等。柿果及其加工制品还可治肠胃病、止血润便 ,降低血压 ,柿蒂可治呃逆 ,柿霜可治疗口疮咽痛等。柿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据测定 ,每百克鲜果含可溶性糖 1 1 68g、蛋白质 0 5 7~ 0 67g、脂肪 0 2 8~ 0 30g ,还含有丰富的尼克酸、维生素B1 、B2 、E、C和β胡萝卜素 ,其含量高于涩柿、苹果、梨、葡萄等水果。柿树叶片大 ,树荫好 ,柿果光亮美观 ,是一个集经济、生态、观赏于一体的庭院、行道、园林的首选树种。因此 ,大力发展甜柿 …  相似文献   

9.
柿树属柿树科柿属木本植物.柿果色泽美丽,味甜汁多,可鲜食,亦可加工成柿饼、柿糕、柿面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柿树叶可制茶、入药.柿树木材纹理直,坚韧耐用.老柿树树姿苍古,有着别具一格的观赏价值.柿树适应性强、耐瘠薄、生长快、产量高、寿命长.  相似文献   

10.
柿子的药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柿子是个宝,用它可治很多病。1、生柿有清热滑肠、降血止血作用,对于高血压、痔疮出血最为适宜。将生柿榨成汁,以米汤调服,可在有中风倾向时服200毫升。2、烧伤:柿子捣成泥,敷患处立即止疼。3、痢疾:柿子切片晒干,炒黄研末每天3次,每次5克,开水送下。4、地方性甲状腺肿:柿未成熟时,捣取汁冲服,连服5~7周。5、高血压:柿饼10个水煎,每天2次服。6、过敏性紫癜:柿子3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7、皮肤慢性溃疡:柿皮连肉贴敷患处。8、柿叶经过加工制成柿叶茶,长期饮用可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治失眠等症柿子的药用价值@李龙夫…  相似文献   

11.
成熟柿子果色泽艳丽,口味甘甜多汁,除供鲜食外,还可制成柿饼、柿汁、柿酒等多种食品,但是成熟的鲜柿子不同于其它果实,必须通过一个脱涩过程,才能被人们作为鲜果食用(甜柿子除外)。  相似文献   

12.
鲜柿汁和糖柿片加工技术朵建果鲜柿汁加工技术1.工艺流程:鲜柿→脱涩软化→洗涤去蒂→熬煮→过滤→澄清→加苯甲酸钠密封贮存。2.操作要点:1.脱涩软化:将挑好的无病虫害的鲜柿放入缸中,喷洒0.05~0.1%的乙烯利,然后密闭1~2天即成脱涩软柿。用酒精脱...  相似文献   

13.
不同套袋材料对甜柿品种“前川次郎”果实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柿果套袋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3年试验,研究了多种套袋材料对甜柿优良品种"前川次郎"果实品质、果形及单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增加柿果表面光洁度,提高柿果含水量,降低柿果硬度,从而改善柿果外观品质和鲜食风味;纸质袋可促使柿果提前着色,双层内红和内黑处理可提早柿果的脱涩期,对于柿果提前采收十分有利;套袋对单果质量和果形影响较小,纸质套袋各处理与对照柿果含糖量也无明显差异;套袋造成柿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采后硬果期也变短,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在所试验的套袋材料中,双层内红处理对果皮增色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桃子是人们喜食的时令鲜果,它品种较多,有水蜜桃、红桃、蟠桃、毛桃、猕猴桃、雪桃等,果形美观、颜色鲜艳、气味芳香、肉质甜美。桃子营养丰富,100克果实中含有蛋白质0.8克、糖类7克、纤维素A、B_1、B_2的含量也较多。此外,还含有挥发油、苹果酸、柠檬酸等成分。除鲜食之外,还可制成桃干、桃脯、罐头、果  相似文献   

15.
粤东地区柿品种丰富,本文通过实地考查,选择8个粤东代表性柿品种为材料,通过考察叶、芽、花、果、种子的30个生物学性状,以及果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黄酮、单宁含量等理化性状,对粤东柿资源的多样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所选八个品种的生物性状、理化性状有明显差异。其中,八个柿品种在叶型、花型和果型上均有较大的差异,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果实成熟期跨度为9~11月;大红柿的单宁和黄酮含量相比较为较低水平,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而野山柿两个品种与之相反。本研究结果证实了粤东地区存在丰富的柿果资源,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调研、评估和保存。  相似文献   

16.
我国栽培的柿(Diospyros kaki Linn. f.)多为涩柿。生产上制作软柿的传统方法需时较长,又不便在大批量中应用。本试验以腰带柿和黄柿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和活化水配制的乙烯利在催熟脱涩上的效应和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乙烯利促进了柿果的呼吸代谢,使果实的成熟脱涩进程大大加速。催熟脱涩处理对果实组份和风味未发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柿饼制作过程中,本研究目的在于监测不同条件下柿皮和柿果中有效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柿果加工成柿饼后,含糖量从1.31 mg·g^-1增加到2.65 mg·g^-1,增加102.14%。而对于鲜柿中的单宁、总黄酮、总酚、Vc等成分,在柿饼中的含量则大幅下降,分别降低了94.06%、83.30%、37.26%、99.92%。同时,通过对柿子皮提取物进行分离分析,发现柿皮中Vc含量达到165.71 mg·(100g)^-1,是果肉的2倍多;总糖、总酮和多酚的总含量约占柿皮提取物的65%,使得柿皮提取物具备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都柿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柿资源的开发利用文/蔡培印顾秀荣都柿,又名越桔,系杜鹃花科越桔属,野生落叶灌木,主要分越桔和笃斯越桔两种。笃斯越桔,又称句果,味道香醇、酸甜,可食,每百克鲜品含蛋白质2.37克,脂肪0.53克,碳水化合物6克,果酸2.3克,胡萝卜素0.25毫克,维...  相似文献   

19.
柿子为我国盛产水果之一,其所含碘量为40.7 mg/100 g,处各水果之前列,加之水份、可溶性糖、Vc含量均较高,因此为补碘之优质水果.我国柿子有甜柿和涩柿两大类,其中涩柿种类多,分布广,贮量大;但存在一个采后脱涩问题.目前,柿果脱涩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果实脱涩后果胶分解成软柿;另一类果实脱涩后果胶保持为硬柿,硬柿较软柿果胶含量高.同时,更耐贮运,在柿子贮存保鲜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良蔬佳果西红柿李盛仙夏天,西红柿成了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物。西红柿鲜红、黄橙,色泽可爱,肉质纤细,酸甜适口,汁多味鲜,在国外有“金苹果”之美称,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西红柿又名番茄,北方人叫它火柿子、洋柿、六月柿等,西南人则称之为酸茄果。它原产于南美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