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对剖宫产术后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进行乳房护理,观察组术后4 h开始在产后3 d内施行每日2次的穴位配合乳房按摩,比较两组术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乳房胀痛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的;两组术后48 h泌乳量情况显示观察组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2、3天乳房疼痛的发生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进行早期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可使产妇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减轻乳房胀痛,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不同的母乳喂养姿势对产妇舒适度及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268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4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坐位母乳喂养,观察组产妇采用侧卧位母乳喂养。评估两组产妇的舒适度(包括切口疼痛、乳头疼痛、烦躁情绪和睡眠质量)和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睡眠佳者11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例(P〈0.01),且切口疼痛、乳头疼痛、烦躁情绪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均为Ⅰ期愈合;对照组术后切口Ⅰ期愈合84例,Ⅱ期愈合48例,Ⅲ期愈合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61.138,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以侧卧位母乳喂养可明显减轻产妇手术切口疼痛、乳头疼痛,缓解烦躁情绪,改善睡眠,同时也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在产后催乳及产后康复中的效果,以期帮助产妇恢复良好的身心状态,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正常阴道分娩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HBC-2000综合治疗仪于产后早期进行催乳及产后康复干预护理,对照组延用我科传统产后护理方法,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时间和量、产后子宫复旧情况、尿潴留发生情况、会阴切口疼痛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护理指标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产后早期对产妇进行催乳及产后康复方面的干预护理,有助于产妇泌乳提前、泌乳量增加,早日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并能有效预防尿潴留,促进子宫收缩和复旧,减轻产后会阴切口疼痛,促进产妇体力的恢复,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霉素眼膏配合生理盐水纱布外敷治疗产妇乳头皲裂破溃的效果。方法:将乳头破溃产妇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在做好心理护理,加强营养的同时,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挤出乳汁保护乳头,观察组采用75%酒精消毒,涂沫红霉素眼膏再加以生理盐水纱布湿敷。结果:两组治愈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头破溃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红霉素眼膏加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治疗乳头破溃效果确切,不影响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早期进食对产妇的康复及其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本组200例产妇均为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住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00名。A组按术后6h进食,B组按肛门排气后进食。饮食为清淡流食,免奶糖及易产气食物。观察两组产妇肛门排气,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情况,还有产妇的心理及身体的恢复情况。结果A组肛门排气时间为(14.8±1.05)h,明显短于B组的(29.5±1.12)h,A组1-6h泌乳及纯母乳喂养情况、产后心理状况及体力恢复均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进食可加速产妇肛门排气,乳汁分泌,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6.
母乳是 4个月内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 ,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 ,尤其初乳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但哺乳早期 ,由于部分产妇乳头平坦或凹陷 ,以及因不能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而出现乳头皲裂、奶胀等一系列乳房问题 ,直接影响了婴儿对初乳的获取 ,母乳喂养成功。本文是对 2 2 9例产科分娩产妇母乳喂养初期、乳房常见问题的调查与处理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 2 9例均为 2 0 0 0年 5月至 7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 ,其中乳头平坦或凹陷 45例 (占 19.6 % ) ,乳头皲裂 2 2例 (占 9.6 % ) ,奶胀 5 0例 (占 2 1.8% )。分娩后半…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对产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技术(PCEA)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PCEA)和对照组(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每组80例,观察两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母乳喂养及副反应。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术后6~12h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48h及72h的泌乳量优于对照组,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PCEA镇痛,效果显著、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产妇的康复与母乳喂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制冰敷袋应用于自然分娩后会阴切口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自然分娩7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后会阴切口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自制冰敷袋冰敷护理,评价两组产妇会阴切口疗效、会阴切口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产后活动情况等指标。结果 (1)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冰敷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9% vs 74.4%,P<0.05);(2)观察组产妇产后4h内疼痛指数明显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1);(3)产后首次排尿时间<3h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94.9% vs 46.2%,P<0.05);(4)观察组产妇产后下床小便、开始照顾婴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与开始母乳喂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自然分娩后会阴切口应用自制冰敷袋护理可显著消除会阴切口肿胀、减轻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产后尿潴留,提高产妇自理能力,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自然分娩第二产程中应用开塞露的效果.方法 4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观察组产妇在第二产程中使用开塞露,对照组不作此项处理.对比两组的产程平均时间以及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后2h出血量、产后尿潴留的情况.结果 第二产程<30 min者及产后2h出血量<100m1者均以观察组为多(P<0.01);观察组的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5% vs 5.0%,P<0.01).结论 自然分娩第二产程中使用开塞露可以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产后2h出血量和产褥感染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选取400例在我院自然分娩的健康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予产后康复按摩。产后第6天,对比两组产妇的康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子宫收缩良好、一般、差者分别为196、4、0例,对照组则分别为160、35、5例;观察组产妇泌乳量多、中、少者为144、49、7例,对照组则分别为99、56、45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产妇产后乳汁淤积、乳房硬结、乳房变小、宫缩乏力、腰酸背痛、会阴坠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或0.05)。结论产后康复按摩能促进产妇子宫复旧,乳汁分泌,能有效降低产后乳房、子宫复旧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入院分娩单胎足月产妇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即深部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并根据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调整注射间隔和剂量;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应用缩宫素。观察2组产妇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及产后2、24h出血量;采集2组产妇产前及产后24h肘静脉血检测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2组用药前后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前、产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预防作用优于传统缩宫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妇会阴切口的缝合方法,以减轻产妇痛苦,提高产科服务质量,促进自然分娩。方法:将阴道分娩行会阴切开术的产妇640例,在缝合前随机分为传统组(多结缝合法)242例和观察组(一个半结缝合法)398例,对2组的缝合技术(缝线长度、完成缝合时间)和产妇产后健康状况(产后3d内会阴切口肿胀、母乳喂养、活动状况)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缝合技术水平上优于对照组(P〈0.05);产妇产后的健康状况优予对照组(P〈0.01)。结论:一个半结缝合法速度快、缝线短、结少,是减轻产妇痛苦,提高产科服务质量,促进自然分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手术室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在产科应用的效果。方法 12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无缝组和常规组,每组63例。无缝组采取手术室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常规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焦虑量表SAS评分、术后排气时间、泌乳时间和对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其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无缝组产妇的焦虑程度较入院时减轻,亦轻于是同期的常规组(均P〈0.01)。无缝组术后排气时间、泌乳时间较常规组短(均P〈0.05)。无缝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采取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剖宫产产妇术前的焦虑情绪,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和泌乳时间,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剖宫产产妇术后的自控镇痛泵对产妇泌乳功能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剖宫产妇2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硬膜外麻醉留置自控镇痛泵)及对照组(肌注盐酸哌替啶),研究自控镇痛对术后产妇泌乳功能及镇痛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组24 h内哺乳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术后镇痛效果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能促进乳汁分泌,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临床护理路径在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母乳喂养率及产妇相关知识掌握率。方法顺产产妇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78例,采用科室制订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相关知识测试成绩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100%,相关知识测试优秀率为91.0%,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8.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8.6%、71.4%和85%)均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可提高其母乳喂养率、相关知识掌握度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安列克防治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2组产妇在胎儿娩、胎盘剥离后均给予缩宫素联合宫腔填纱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加用安列克多点注射治疗,对比2组产妇术中、产后2、24h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产后2、24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前、产后2h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应用安列克多点注射可迅速控制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6例宫缩乏力产后出血〉500m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合并缩宫素静滴,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合并缩宫素静滴。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疗效统计学意义(Hc=4.958,P〈0.05)。观察组出现产后贫血1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校正χ2=4.97,P〈0.05)。观察组止血起效时间比对照组快,2、24h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1)。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基层医院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孕妇在孕期合理营养以及体重控制对其分娩结果的影响,以帮助孕妇顺利分娩,确保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的孕妇资料6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产妇给予常规保健检查以及孕期指导,而观察组30例产妇则选择采用孕期体重控制以及营养控制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在怀孕分娩的整个时期,记录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体重等等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观察组30例产妇相比较对照组产妇的分娩情况普遍较为顺利和理想,难产率及巨大儿发生率相比较对照组产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妇孕期的合理营养以及体重控制能够有效减少婴儿巨大儿的概率,能够有效降低难产概率,有利于孕妇健康生产以及产后恢复,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此种孕妇分娩照顾方式,帮助孕妇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90例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联合组在娩出胎儿后使用垂体后叶素,对照组则不使用垂体后叶素,其余处理方法两组相同。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的出血量,用药后30 min血压升高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术中、术后2 h、术后24h的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P〈0.01);联合组手术时间为(39.8±9.7)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3.2±7.8)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有3例出现高血压,对照组则无患者出现高血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的产妇使用垂体后叶素可以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实施心理干预对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166例产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观察组从围产期开始实施心理干预,至产后1个月,对照组予一般护理干预。两组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抑郁评分及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的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以观察组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0%vs 16.9%,P〈0.05)。结论早期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产妇心理健康水平,直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