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欧盟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对我国罗非鱼出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罗非鱼出口欧盟数量的增加,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罗非鱼质量安全标准更加严格,研究和掌握欧盟的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比较我国国家标准与欧盟的差距,分析欧盟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对我国罗非鱼出口的影响,提出企业和政府的应对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罗非鱼的质量安全,增加罗非鱼出口欧盟的数量。  相似文献   

2.
应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欧盟水产品安全标准(氯霉素残留限量)对我国罗非鱼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严格的欧盟水产品残留物限量对我国罗非鱼的出口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应建立与欧盟接轨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罗非鱼的质量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3.
中国罗非鱼出口现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述了我国罗非鱼的养殖现状,分析了我国罗非鱼的出口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提高我国罗非鱼出口竞争力方面提出了3项对策:宣传生态养殖理念,注重罗非鱼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发展区域优势,形成罗非鱼区域优势发展格局;分散出口市场,化解罗非鱼出口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4.
我国罗非鱼产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罗非鱼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项对策:建立有效的水产品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注重罗非鱼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发展区域优势,建立罗非鱼优势水产品出口基地;分散出口市场,化解罗非鱼出口的市场风险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罗非鱼出口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罗非鱼养殖生产国和出口贸易国,罗非鱼在水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全面掌握中国罗非鱼出口市场结构状况,应用出口市场集中率、出口市场集中度指数、出口多样性指数和出口均匀度指数等分析工具,对2002-2012年中国罗非鱼出口市场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罗非鱼出口市场结构比较集中,出口市场结构风险较大,但中国罗非鱼出口市场结构呈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2~2012年我国茶叶出口欧盟市场相关数据,构建理论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欧盟国家GDP水平和汇率变化对我国茶叶出口欧盟市场影响显著,欧盟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汇率的下降有利于我国茶叶对其出口.尽管近年来欧盟最大农残标准日益严格,但我国茶叶出口仍保持低速稳定增长.面对挑战,我国茶企与政府应重视环保问题,不断提高我国出口茶叶品质,确保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7.
中国罗非鱼出口贸易结构与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罗非鱼出口产品结构、出口地区结构、出口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近10 a来罗非鱼的出口贸易结构,并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对中国罗非鱼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0 a来,中国罗非鱼出口呈现增长态势,但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冻罗非鱼片的出口比重最大;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沿海省份,占市场份额的99.27%;出口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从RCA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分析,中国罗非鱼产品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岳冬冬  李旭君  耿瑞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11):2335-2341
[目的]测算我国出口美国罗非鱼产品贸易的环境效应,为制定新时期我国对美出口罗非鱼产品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贸易—环境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分析我国对美出口罗非鱼产品对环境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并提出罗非鱼养殖、出口贸易方面的对策建议.[结果]我国对美出口罗非鱼产品的环境影响效应包括正向的出口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表示当前罗非鱼出口规模扩大增加了环境污染;出口冻罗非鱼产品的环境影响效应小于罗非鱼鱼片,即罗非鱼出口产品结构加剧了环境污染效应;同时罗非鱼苗种繁育技术尚未发挥减少环境污染的正效应.[建议]提高罗非鱼等水产品进口规模,降低规模效应影响程度;提高冻罗非鱼出口量,调整结构效应影响程度;提高罗非鱼良种率,改善技术效应影响程度;构建罗非鱼产业绿色发展体系,多环节管控污染源.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一半的罗非鱼用于加工出口,出口市场的变化牵动着行业的神经。虽然今年1~5月我国罗非鱼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26.2%,出口量增长7.9%,但年出口量的增幅开始放缓,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中国罗非鱼出口贸易的SWOT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罗非鱼产品的出口量与出口额持续增加,但其面临的危机也开始出现。通过对中国罗非鱼出口贸易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罗非鱼出口绝对数值的上涨、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是其出口贸易的优势,而国内市场消费量少、过分受制于国际市场与外商而带来的出口价格、利润过低则是其发展的瓶颈;世界渔业资源的衰竭和国际市场的开拓为罗非鱼的出口提供了发展机会,外界经济环境的风云变幻、出口目标国的过于集中、竞争国家与竞争鱼类对罗非鱼出口的影响是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危机。综合研究结果提出了巩固已有市场、开拓新市场、建立自有品牌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产业标准化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罗非鱼养殖,年产量已超过200万吨。近十年来我国的罗非鱼产量以平均每年9%左右的速度递增,居世界第一,是我国优势出口水产品之一。为了了解罗非鱼产业标准化现状,调查现行标准在这个行业的适用性,利用到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罗非鱼主产区进行实地走访、资料收集和发放调查表等调研手段,考察了我国罗非鱼生产、流通全过程。了解了养殖水质、种质、鱼苗及亲本、饲料选择与投喂、病害防治与用药、运输装备的清洁卫生及加工与包装存在着的潜在危害。研究了现行标准实际应用情况,利用对比和分析的方法梳理了缺失及需要修订的标准。在分析和研究了先进国家所采用的健康养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前提下,结合我国罗非鱼产业实际需求和科研现状,建议制定4项标准,修订6项标准,为规范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全球罗非鱼产品进口贸易大国,2015年罗非鱼产品进口量为22.5万t,进口额为9.81亿美元,是国际罗非鱼产品市场上最重要的进口贸易国之一。我国是罗非鱼产品出口贸易国,了解和掌握美国罗非鱼产品进口市场情况,对促进中国罗非鱼产品出口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进口量额、进口产品分析、进口来源地和进口价格总结了美国罗非鱼产品进口现状,通过进口来源国市场集中度(CR指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指数)和洛伦兹曲线分析了进口市场集中度指标,表明美国罗非鱼产品进口来源市场集中度非常高。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广东罗非鱼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产量、区域分布、进出口情况等方面介绍了广东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广东罗非鱼业存在良种 覆盖率低、优良性状退化、养殖成本过高、链球菌病肆虐、加工出口竞争激烈、国际贸易壁垒高筑、产品质量检测技术 落后、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罗非鱼去土腥味研究,开拓国内市场,调整品种 结构,调节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技术,注重保护环境,建立行业自律机制,推动相关国际认证,加强出口竞争力等对策 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尼罗罗非鱼幼鱼氮收支与饲料组成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生物学方法测定和比较了三种饲料喂养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的氮收支,同时用化学方法估算和比较了三种饲料组的含氮排泄废物。结果表明,饲料种类对尼罗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及饲料转化效率有显著影响(P<0.01),饲喂欧洲料的鱼的特定生长率最快;饲料种类对尼罗罗非鱼的氮收支分配也有显著影响(P<0.01),饲喂大江料的鱼用于生长的氮的比例最高;饲料蛋白源的质量、含能量以及营养平衡状况直接影响鱼的氮代谢,提高饲料质量是从源头控制养殖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用生物学方法测定和比较了三种饲料喂养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的氮收支,同时用化学方法估算和比较了三种饲料组的含氮排泄废物。结果表明,饲料种类对尼罗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及饲料转化效率有显著影响(P<0.01),饲喂欧洲料的鱼的特定生长率最快;饲料种类对尼罗罗非鱼的氮收支分配也有显著影响(P<0.01),饲喂大江料的鱼用于生长的氮的比例最高;饲料蛋白源的质量、含能量以及营养平衡状况直接影响鱼的氮代谢,提高饲料质量是从源头控制养殖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国罗非鱼发展概况,并从产量、区域分布、进出口情况、存在问题等方面介绍了广东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发现2014年广东罗非鱼商品鱼价格在高位运行,苗种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涨,市场混乱.最后,提出广东省罗非鱼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罗非鱼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2年我国罗非鱼养殖产量为144万t,占世界罗非鱼养殖总产量的40%左右。我国60%罗非鱼养殖产量用于加工出口,罗非鱼产业可持续发展完全依赖于加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受国际市场和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罗非鱼出口量有下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开拓罗非鱼国内消费市场,减少产业国际竞争压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为了深入研究罗非鱼国内消费市场、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从消费者、营销、产业和社会等方面探讨了影响罗非鱼国内市场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