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胡静波 《茶业通报》2021,43(3):102-106
茶文化旅游是近年来茶产业的新兴业态,是优化产业结构,富民惠民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以烟台市茶文化旅游融合度不高这一现状为出发点,分析茶产业和旅游业的现状及本市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基础,以此提出丰富茶文化旅游内涵、拓展茶文化旅游渠道、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及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的必要性及策略,以期促进烟台市茶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为地区产业经济与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发挥资源优势,开展民族茶文化旅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把茶的种植、生产、加工、品鉴和旅游有机结合起来,组成既有休闲又有文化底蕴的生态旅游,是当前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升旅游品质和宣传、普及茶文化的一个有机体。云南民族茶文化资源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丰富、种类齐全的茶树品种,多彩多姿的民族茶文化,丰富的民族茶文化遗迹,花色繁多、工艺考究的普洱茶及工艺。作为现代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茶文化旅游不仅丰富了现代旅游的内涵,还提高了现代旅游的质量,满足了游客的文化需求。对民族茶文化旅游开发,将会有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关注茶知识,消费茶产品,从而推动茶叶市场健康发展,带动整个茶行业经济的增长。做好民族茶文化旅游,需加大野生型茶园和古茶树的保护工作,加强云南特有民族茶文化的再次深度挖掘,将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有机的融入到旅游中,使茶文化得到更好的宣传和普及。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水平已达到一定高度,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文化消费的休闲时代已然到来,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掀起了一股旅游的热潮,尤其是以文化体验为中心的旅游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茶文化旅游由此而生并发展起来。安徽省是我国的产茶大省,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得安徽拥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然而这些资源在当地的茶文化旅游发展中却没有发挥充足的作用,因此,充分挖掘安徽省茶文化资源的内涵,提升安徽省茶文化旅游的竞争力变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贵定县茶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旅文化创意产业包括茶旅一体化和茶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在贵州发展如火如荼,近几年来,贵定县也有发展。提出了推动贵定茶旅一体化产业发展的策略和途径;强调政府积极引导茶旅一体化产业良性发展;整合和利用当地丰富的茶文化、茶历史资源和秀丽的自然风光,打造茶旅园区;树立开拓视野,跨界融合,共谋发展的思路;注重茶旅经营管理和文化创新型人才培养;重视保护个人和企业知识产权,并建立奖励机制;寻求茶与自然与艺术的双向融合,产生闲适自然的旅游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安顺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被国家列为第一批甲级旅游开放城市,是贵州省西部的黄金旅游线路。旅游业现已成为当地新兴开发的一大支柱产业。安顺市又是贵州省的主要绿茶产区和一大市场集散地。独特的生态环境。优良的茶树品种、精湛的加工技术和悠久的茶文化历史造就出了具有安顺地方特色的茶叶产品。茶叶产业现被当地确定为一项特色农业支柱产业。 作为具有吃、住、行、游、购、娱等多功能的旅游产业和具有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作用的茶叶产业,两者有众多的契入点,它们的有机结合,共谋发展必将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安顺经济的腾飞谱写华美的乐章。  相似文献   

6.
贵白一号是贵州农学院油料研究室从“501”变异株中采用集团混合选择与正向选择相结合育成的白菜型油菜新品种,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委托安顺地区主持试验,于1688年经安顺地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1985—1987年经安顺、毕节、贵阳地区区试,平  相似文献   

7.
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目的】茶文化旅游是一项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通过探索和研究它对茶业经济的影响,以进一步促进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法】从生态农业旅游中的茶文化旅游的背景、内容及其实践,探讨与分析茶文化旅游与茶产业的关系。【结果】茶文化旅游是将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以物质性实体文化为载体.包括茶的发现、茶的历史、茶的生产、茶的习俗、饮茶艺术、茶的礼仪、茶的科技成果等,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新兴旅游项目,同时也是茶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结论】茶文化旅游使茶业带动旅游.又以旅游促进茶产业,提高茶产业的附加值,向人们普及茶的知识、促进茶消费.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茶文化旅游特征及当今旅游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经验,提出茶文化旅游模式应综合考虑开发者利益、游客需求、当地资源特色和产品设计等要素,使其具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在应用中增强其能动性。因此茶文化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式时,需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不同产品,确定开发方,满足不同的游客需求,以达到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顾渚村为例,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途径探讨其茶文化旅游模式,并提出相应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需求的变化,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的有机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从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两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研究其尚具备提升空间的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策略,为相关产业以及人士提供合理建议,为促进茶文化与茶业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杂交包谷新组合“莫17Ht×丹340”,1985年安顺地区种子公司从辽宁省丹东市农科所引进,当年在安顺、普定两县种310亩,经1985和1986两年多点试验鉴定后,作大面积示范推广。1986年全区发展到4000余亩;1986年底调进该组合种子20万公斤。为了探索这一新组合在我地的高产规律,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吴义鸿 《茶业通报》2019,41(1):39-42
本文从茶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谈起,认为茶的区域文化也是茶文化研究范畴,探究茶与人生的契合与神似、茶具有文化色彩的缘由,茶叶的精神内涵则应是茶文化的重点,并列举出六大茶类的特征与精神内涵;在泛论茶文化的基础上,联系安徽的实际,对安徽茶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概述,并指出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安化黑茶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模式探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湖南省安化县境内风景秀美,黑茶文化渊远流长,具有开发黑茶文化旅游的独特资源。融合旅游与黑茶文化进行开发对提升安化茶产业战略地位、旅游文化品味、拉动经济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安化黑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疏理,并提出开发以观赏为主的初级旅游产品、以体验为主的动态旅游产品和以传承性为主的艺术旅游产品三位一体的立体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当今,绿色健康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指标之一。茶是一种绿色健康的饮品,饮茶是一种有利身心的活动。本文从贵州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方面,简述了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特色茶饮以及人文建筑等。基于当地条件,发展具有贵州独特魅力的茶文化旅游,建设各类主题茶园体验园,针对贵州发展茶文化旅游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4.
锦绣黄桃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鲜食与加工兼用晚熟黄桃新品种,其果个大、外形美观、营养丰富。2016年安顺市农业科学院引种到安顺种植,经过连续几年观察,其表现出适应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初步认为可在安顺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贵州省产茶大县之一,茶文化历史悠久,侗、苗等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优美,红色文化深厚,是一个旅游的胜地。如何将当地旅游业与茶业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推进茶产业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成为当地相关部门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周培霞 《贵州茶叶》2009,37(3):30-31,34
目前,贵州茶文化的研究侧重于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和历史茶文化,对精神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研究较少,笔者认为,对贵州茶文化的研究应紧紧围绕当今社会需求及贵州茶业的现状进行,为茶经济健康发展铺路搭桥。  相似文献   

17.
利用茶业资源 开展茶文化旅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丽萍 《茶业通报》2005,27(4):188-190
资源的重新整合需要观念的创新,我国有着丰富的茶业旅游资源,茶文化也有着深刻的内涵,同时我国又是一个旅游大国,旅游业在蓬勃发展。各种旅游项目应运而生,将茶业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资源相结合,即茶业界和旅游业强强联手,和谐发展,不仅能为我国茶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这一古老的文化发扬光大,也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一个新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8.
云南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茶传统文化,在文献资料查阅、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基础上,分析了哈尼族、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基诺族、白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和佤族等11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在茶树驯化、种植、制茶、饮茶以及古茶树保护等方面的传统知识,发现云南特有少数民族茶文化既有本民族鲜明的独特性又相互交融。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丰富多样、宝贵的茶文化资源,提出云南特有少数民族茶文化保护与利用建议,通过开展茶文化旅游、建立云南民族茶文化理论体系以及古茶树保护区等措施,既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对外界的影响力,又对当地生态环境及民族茶文化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实现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茶品人生     
<正>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茶文化自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文化受到儒、道、佛等传统文化思想的浸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具有浓厚的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交流推动文化的进步,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茶文化作为一种"中介"文化,以茶为载体,在中英文化的交流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茶文化起源于中国,是华夏文化的一朵奇葩,在历史的发展的和传承中中英茶文化出现了一些差异,充分认识中英茶文化之间的不同,才能更好的促进中英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通过对中英茶文化的起源、饮茶习惯、茶文化的内涵比较,才能进一步认识中英茶文化的差异,更好地促进中英文化交流,为中国和英国更好地增强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