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桑8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1980年用异地人工有性杂交方法育成的桑树新品种,其母本为日本引进桑品种的一之濑,父本是广东品种伦教109号。农桑8号1985年进入省第二期桑品种区域性鉴定,同时参加该期鉴定的桑树新品种还有之江2号、之江3号、农桑9号、激桐5号和双头桑等5个品种,用荷叶白作对照种,在本省平原、丘陵、溪滩、海涂4种不同土壤类型的10个点进行特征特性、生长发育、产质量及抗病性的观察与鉴定。  相似文献   

2.
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新一代桑树配套品种农桑系列的育成与推广”项目 ,于2000年10月24日在湖州市通过省级鉴定。该研究成果是浙江省“六五”~“九五”重点攻关课题内容 ,通过多部门的协作攻关 ,育成了综合性状全面优于四大良种的新一代桑树配套系列品种 ,是人工杂交育成桑树新品种的成功范例。在浙江、江西、山东、四川、江苏等十多个省市种植面积已达24.59万亩 ,其中浙江省种植13万亩 ,现已成为浙江省主要推广新品种。本成果在同类研究中达国际先进水平。“新一代桑树配套品种农桑系列的育成与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3.
北方蚕区第四批桑树品种鉴定山东点鉴定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方蚕区第四批桑树鉴定山东点试验品种有: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的鲁插1号、昂绿1号,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的新707、8837、9312,以湖桑32号及新一之濑为对照,共计7个品种。于2000年建园,2001年进行了幼龄期调查,2002~2006年,按《北方蚕区桑树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进行了叶质鉴定  相似文献   

4.
《北方蚕业》2021,(1):27-27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鲁成教授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计东风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桑树栽培品种》一书,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7月出版发行,16开本,精装,定价180元。《中国桑树栽培品种》是现今我国桑树栽培品种之大全,汇聚了我国桑树栽培品种720个,其中通过国家、省级审定的优良桑树品种93个,地方桑树品种572个,果用、茶用、药用桑等特殊品种55个。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桑树新品种的审定工作,不仅推进了桑树品种的更新,而且对浙江蚕桑20世纪80年代超历史、90年代创历史,乃至全国蚕桑产业的发展,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浙江省桑树品种审定工作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相关成果,以及当前浙江省桑树品种审定的主要流程.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9个桑树品种和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桑树各品种间叶片的含水量、持水能力,并在干旱条件下测定了桑树叶片的大小、电导率及游离脯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桑树对干旱的反应存在着品种间的差异,其中抗旱能力较强的为勺桑、9001和湖桑197,较弱的为湖桑199和育2号.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鲁成教授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计东风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桑树栽培品种》一书,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7月出版发行,16开本,精装,定价180元。《中国桑树栽培品种》是现今我国桑树栽培品种之大全,汇聚了我国桑树栽培品种720个,其中通过国家、省级审定的优良桑树品种93个,地方桑树品种572个,果用、茶用、药用桑等特殊品种55个。  相似文献   

8.
利用抗青枯病能力较强的桑树资源人工组配了24个杂交组合,并鉴定其抗病能力;对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杂交组合的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物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进行比较分析。抗病能力鉴定结果表明,24个桑树杂交组合对青枯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04-19×抗10和69×98-8为2个强抗组合。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桑树叶片中的POD活性与桑树杂交组合抗青枯病能力有密切关系,强抗性杂交组合的POD活性明显高于感病杂交组合。可将桑树叶片中的POD酶活性作为生化遗传标记之一,并结合常规抗病鉴定方法应用于桑树抗青枯病品种的杂交亲本选择。  相似文献   

9.
赵兴良 《蚕学通讯》2000,20(2):15-16
选栽优良的桑树品种,是提高公顷桑园产叶量和蚕茧产质量的重要因素,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桑树新品种农桑12、农桑14,具有生长快、投产早、生长期长、桑叶硬化迟,抗多种桑树病害,尤其抗桑蓟马、红蜘蛛等桑树害虫,是综合性状优良的桑树新品种。为了探讨两个桑树新品种的增产能力,我场于1996年1月从省农科院引进了这两个桑树新品种,并与现今在浙江省大面积种植的桑树品种荷叶白作对比试验调查,并于1999年春、秋二季作了产叶量调查,现把试验结果报告如下。l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地点 在本场的九里桑园,属…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和发现了各种各样的优良桑树品种。近代科技的进步,又为众多桑树品种的问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全国的桑树品种约在1000个以上。这么多桑树品种,除了都可以生产桑叶用来养蚕外,其中一些品种,还具有其他特殊用途,现略作介绍,以飨读者。一、果用桑大部分桑树品种,都具  相似文献   

11.
桑树栽培技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编著农业出版社出版定价0.60元本书主要介绍桑树生长和发育,苗术繁育、新桑园建立,树形养成、施肥和管理、低产桑园改造,桑叶收获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对桑树品种、病虫害防治、桑树的自然灾害以及桑园机械化也作了阐述。桑树栽培与养蚕技术浙江农业大学蚕桑系编农业出版社出版定价0.69元本书在桑树栽培方面介绍以浙江省为主的品种选育、育苗、栽桑、施肥,收获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在养蚕方面介绍催青、饲养、蚕病防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来,蚕桑产业效益好,一些新育成的桑树品种因其高产优质性能,各地都竞相引进种植,现浙江省新育成的品种主要有农桑系列品种(农桑8号、农桑10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盛东1号、大中华、海宁桑等,这些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我国蚕丝业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现在桑苗市场上,优质桑苗新品种供不应求,尤其是去冬今春,在我国最主要的桑苗主产区——浙江省海宁、桐乡两市,桑树新品  相似文献   

13.
桑树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用组织分离法从不同桑树品种的器官组织中共分离出内生真菌114株,经显微形态观察,鉴定114株内生真菌分别归属于镰孢霉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柱霉属Scytalidium等21个属,表明桑树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同桑树品种树体内的内生真菌分布有一定差异。同一桑树品种不同器官组织的内生真菌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根中最多,茎中次之,叶中最少。其中:镰孢霉属为根中优势种群,链格孢属为茎、叶中的优势种群;丛梗孢属Monilia和镰孢霉属菌株在根、茎、叶中均能分离到,其它属的菌株只存在于其中的某一个或两个器官组织。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桑树内生真菌与生理活性物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 1989年以来,宁夏栽桑养蚕科研示范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已筛选出适宜栽植的桑树品种4个,桑蚕品种2个,外调桑苗600多万株,自育桑苗70多万株,栽植桑树5500多亩,产茧2500多公斤,为下一步大规模生产开发奠定了基础。一、蚕业技术研究中心已初具规模根据自治区蚕业发展规划,我区已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林研所芦草洼建立了包括桑树育种、繁殖、桑蚕饲育等内容的综合科研基地,先后从外省引进桑树优良品种100个,建立了50亩桑树品种园和良种繁育区,还修建了100多平方米的标准养蚕  相似文献   

15.
为了高效获取桑树多倍体育种的优良植株,以形态变异率为考核指标,筛选化学诱导剂组合,并对19个桑树品种或杂交组合的不同材料进行诱导处理,改进和丰富桑树多倍体化学诱变技术体系。初步筛选出最佳诱导剂组合0.2%秋水仙素+2%二甲基亚砜(DMSO),用该诱导剂组合分别以滴液法、琼脂涂抹法、注射法诱导处理桑树幼苗顶芽、春伐桑幼芽、桑树雌花,其诱变率分别为30.96%、10.12%、2.56%,而应用该诱导剂组合对桑树种子浸渍诱导9d,可100%获得形态变异植株,其中有11.9%的突变植株成活。以稀释400倍的氟乐灵溶液替代秋水仙素作为诱导剂,采用浸渍法对桑树种子诱导处理5d,其诱变效果与用0.2%秋水仙素+2%DMSO浸渍9d的效果相当。通过植株形态观察和染色体鉴定,确认从12个供试桑树品种或杂交组合中获得了四倍体植株或枝条,可作为桑树多倍体育种的优良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6.
<正>四川幅员辽阔,地形地貌极为复杂,具有悠久的栽桑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孕育了丰富珍贵、类型独特、种类繁多的桑树品种。为了摸清全省桑树品种区域分布及推广应用情况,加快良桑品种区域化进程,我们采取问卷方式对全省19个市、州,83个区县的桑树品种区域分布及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大量数据资料,基本弄清了四川桑树品种推广种类和部分主推品种情况,对认识推广品种经济价值和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夏克本 《蚕桑通报》1993,24(2):55-57
随着农村经济蓬勃发展,思想观念的改变,蚕桑承包责任制不断地完善,规模经营不断地扩大,蚕桑生产原有推广的技术有些不大适应,突出的有六个问题,现提出加以探讨.一、品种布局纯栽湖桑还是以湖桑为主适当搭配本地良种桑的问题湖桑是湖州、嘉兴、杭州等地的桑树由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的地方桑树品种.解放后,经过50年代科技人员的搜集整理,湖桑大约有50多个品种.60年代和70年代,经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科技人员的筛选和培育,确定桐乡青、荷叶白、团头荷叶白、湖桑197作为四大良种进行推广.这些品种确  相似文献   

18.
7个新桑品种的生物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长期以来,吴江市的桑树品种一直以湖桑32号为主,实践证明,桑品种的限制已成为我市蚕桑生产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推广产量、质量和主要抗性优于湖桑32号的替代品种,从1999年开始我们引进了农桑12、14号等多对新品种,建立品比园区,进行筛选试验。2002年春蚕期开展了生物鉴定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乐至县的桑树品种。一直以湖桑、油桑为主。品种单一。为推广更新适于我县特点的桑树优良品种,1994年在回澜、龙门等进行了湘7920、实钴11—6等桑品种的多地点、多台位的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20.
<正> 桑叶是家蚕的唯一饲料,优良的桑树品种,是夺取桑叶高产、蚕茧丰收的物质基础。因此,采用优良的桑树品种,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潜力大、收益多的重要措施。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良桑在一般条件下,增产桑叶20%以上。我省目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有引进和地方选拔出的良种计有20多个,经过多点的区域性比较鉴定,其12个品种中,有6个适应性较强,叶丝转化率高,推广时应根据适应当地土质、气候环境进行繁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