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玉柳 《福建稻麦科技》2011,29(3):74-76,73
介绍了昆虫病原的主要类群及其治虫特点,重点阐述昆虫病原生物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英德市茶园土壤昆虫病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昆虫病原真菌的重要贮存库,本文利用选择性培养基标准平板技术,对广东省英德市4个茶园土壤中昆虫病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茶园土壤中共分离出了4个属8个种的昆虫病原真菌;其中以淡紫拟青霉最多,占90.20%;金龟子绿僵菌其次,占5.60%。昆虫病原真菌多样性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春夏两季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0.7148和0.6918;秋冬两季多样性指数较低,分别是0.4940和0.4302。茶园植被类型越复杂,土壤中昆虫病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也越高,分离总数也越多。单一茶树品种但有乔木层遮蔽的茶园,其多样性指数为1.0651,远远高于没有乔木层遮蔽茶园的0.3393。增加茶树的种植品种,可以增加茶园土壤中昆虫病原真菌的多样性与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也可以提高。调整茶园植被类型对于茶园土壤中昆虫病原真菌群落结构的丰富与多样性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昆虫病原物的致病特点及其在茶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昆虫病原细菌、昆虫病毒、虫生真菌的致病机理,以及利用病原物防治茶虫的优点。提出了茶虫病原物的应用策略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二化螟是危害水稻的重要害虫,其钻蛀为害,防治困难,严重威胁水稻生产。本研究对感染二化螟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筛选和感染特性进行研究,期望为水稻钻蛀害虫危害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方法】自越冬代二化螟幼虫体内通过组织分离筛选,获得野外感染二化螟的昆虫病原线虫,室内接种实验分析分离昆虫病原线虫对二化螟的感染活性和作用特性。【结果】自然罹死二化螟幼虫体内分离获得野外感染的昆虫病原线虫N-Yz1,接种4龄二化螟幼虫导致感染并死亡,后期虫体内产生大量形态一致的侵染期线虫(IJ)。形态学观察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分离昆虫病原线虫隶属于斯氏线虫属,与已鉴定种小卷蛾斯氏线虫同源性达99.87%。昆虫病原线虫N-Yz1对不同龄期二化螟幼虫都有较高感染致死作用,40头(IJ)的线虫接种剂量,对低龄(2~3龄)二化螟致死速度快、致死率高, 接种2 4 h 就出现感染致死个体,48 h后幼虫全部死亡。高龄幼虫(4~6龄)感染致死速度较慢,死亡高峰发生在接种线虫后的48 h。N-Yz1接种剂量与二化螟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剂量超过30 IJs/头时,4龄二化螟感染死亡率达90%以上。N-Yz1对二化螟幼虫具有明显搜索能力,在距离寄主害虫0-30 cm的范围内,通过迁移扩散,感染二化螟并导致其死亡。【结论】分离昆虫病原线虫N-Yz1具有较强的感染致死能力,表现出防治水稻钻蛀害虫二化螟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昆虫病原线虫对大豆田八字地老虎幼虫致病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的4个品系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的3个品系,以滤纸为介质对八字地老虎三龄和五龄幼虫进行致病力测定,以筛选出对八字地老虎寄生效果较好的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及最佳防治龄期。生物测定结果表明,7个不同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均对八字地老虎三龄幼虫具有致病力,其中斯氏线虫Sc-2的致死速度最快,侵染24、36和72 h的校正死亡率一直高于其他线虫品系,96 h时校正死亡率达到100%。Sc-2侵染五龄幼虫24、36、72、96和120 h校正死亡率也一直高于其他线虫品系。可以看出Sc-2是对八字地老虎幼虫最敏感的昆虫病原线虫品系。但随着八字地老虎幼虫发育该线虫的致病力减弱,即Sc-2对五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低于三龄幼虫。八字地老虎蛹对昆虫病原线虫7个品系都不敏感,侵染后可促进蛹提前羽化。因此,田间防治八字地老虎时三龄幼虫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对十字花科蔬菜害虫主要天敌及其寄主进行调查研究,并分类统计。结果表明: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病原微生物8种,其中细菌2种、真菌5种、病毒1种;天敌昆虫42种,包括寄生性天敌昆虫25种和捕食性天敌昆虫17种;其他食虫动物天敌7种,其中蛛形纲蜘蛛目5种、鸟纲雀形目2种。  相似文献   

7.
一、利用昆虫病毒治虫的研究历史和发展本世纪四十年代,伯德(Bird,F.T.)将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随着昆虫天敌引入加拿大,经自然传播,竟控制了该地云杉叶蜂的危害。近廿多年来,各国对用昆虫病毒治虫非常重视,普遍认为是昆虫病原微生物中最有利用前途的杀虫剂;从防治  相似文献   

8.
利用球孢白僵菌与赤眼蜂联合控制亚洲玉米螟已被证明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防治效果,但未见其他昆虫病原真菌与赤眼蜂共同施用下的相容性研究报道。本研究从田间采集的斜纹夜蛾幼虫僵虫中分离并鉴定出4株对亚洲玉米螟具有较高毒力的昆虫病原真菌菌株,分别为诺米曲霉(Aspergillus nomiae)、木贼镰孢(Fusarium equiseti)、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和糙孢蓝状菌(Talaromyces trachyspermus),对亚洲玉米螟2龄幼虫半致死时间(LT50)分别为4.37、4.11、3.69和5.19 d。采用0.1%(w/v)的淀粉溶液作为吸附助剂可实现赤眼蜂单头蜂载菌量超过3.29万个孢子。进一步研究发现,这4种昆虫病原真菌对松毛虫赤眼蜂羽化及其对亚洲玉米螟虫卵寄生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市售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对蜂巢小甲虫(Aethina tumida)幼虫和蛹的致病力,为该害虫的防治提供新的技术措施,室内采用浸渍法、土壤法测定了5种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对蜂巢小甲虫末龄老熟幼虫和蛹的致病力,采用土壤法测定了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不同施用时间、不同施用剂量对蜂巢小甲虫幼虫致病力的影响。浸渍法生物测定结果表明,5种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对蜂巢小甲虫幼虫的致病力差异很大,其中小卷蛾斯氏线虫All侵染4 d、12 d后,蜂巢小甲虫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7.50%±0.05%和72.36%±3.14%,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系。土壤法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对蜂巢小甲虫幼虫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其中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对蜂巢小甲虫幼虫的侵染效果达100%,显著高于其他线虫品系。蜂巢小甲虫幼虫入土后,按不同时间顺序施用小卷蛾斯氏线虫All,结果表明14 d前施用均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侵染期线虫小卷蛾斯氏线虫All与蜂巢小甲虫幼虫数量之比大于213∶1时,防治效果最佳。因此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具有防治蜂巢小甲虫的潜力,可在发生蜂巢小甲虫危害的蜂场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0.
大豆地下害虫生物生态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豆一般地下害虫为害特点、主要种类生活习性,采取相应的生物生态控制策略进行归纳总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植物源农药、昆虫病原微生物、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利用生态措施对大豆地下害虫进行控制,为大豆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叶》2009,(2):43-43
2005年和2006年5-6月,一种昆虫病原真菌——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抑制油桐尺蠖(Buzura suppressaria,鳞翅目尺蠖科)的生物效应在印度孟加拉邦的Kamalpur和Hunterpara茶园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抗病蛋白是植物免疫的重要成员,以NLR类蛋白居多,以水稻为例,其基因组中就拥有超过400个编码NLR蛋白的基因,由此可见NLR蛋白对植物免疫的重要性。作为免疫受体,抗病蛋白能引发对多种病原微生物以及昆虫的防卫反应,从而赋予植物对病原小种的免疫性。目前已知的抗病蛋白数量不少,但从病原物被抗病蛋白所识别,到防卫反应的建成,人们对其中的信号转导组分的了解并不多。  相似文献   

13.
王欢  丛斌  刘限  董辉  杨飞 《玉米科学》2007,15(6):109-110
利用40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菌株,以亚洲玉米螟和玉米小斑病菌作为供试昆虫和供试真菌,对其杀虫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共生菌发酵液对两种病虫害均有一定的活性。其中菌株A24-2的杀虫抑菌活性最为明显,处理后120h对亚洲玉米螟的平均校正死亡率为44.25%,抑菌圈大小为15.00mm。  相似文献   

14.
粉虱拟青霉优良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虱拟青霉(Paecilomyces aleurocanthus)是从茶园中罹病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虫尸上分离获得的一种新的昆虫病原真菌,经鉴定为一新种。目前,有多种拟青霉是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有的种类如粉质拟青霉(P.farinosus)、玫烟色拟青霉(P.fumosoroseus)等已开始应用于防治多种害虫。经对粉虱拟青霉的研究表明,该菌分布广泛,在浙江、福建、安徽、陕西各省茶园中均有发现,对黑刺粉虱、椰圆蚧有较强的致病力。为了探…  相似文献   

15.
虽然已知由于刺吸式昆虫吸收养分而对作物的生理生化过程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有关干扰作物营养代谢的资料还是不多的。Carter认为刺吸式昆虫的伤害是植株感病的因素之一,因而害虫引起的伤害和病原微生物的感病以及其它方面的危害,势必引起植株体内产生并发症。依Tapa的见解,研究这种并发病,有可能揭示病理学过程的实质. 我们初步搞清楚了由于蚜虫吸收养分,对高粱体  相似文献   

16.
球孢白僵菌是最常见的昆虫病原真菌之一,已成功应用于玉米螟和松毛虫等害虫的生物防治。球孢白僵菌主要通过分泌多种胞外水解酶降解昆虫体壁侵入寄主,其分泌的水解酶主要包括蛋白酶、几丁质酶、脂酶等。本研究从玉米螟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中分离到一个几丁质酶基因BbChitI,该基因的编码区包含1047bp,编码了34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与来源于小菜蛾虫生真菌的白僵菌几丁质酶的同源性高达99%,与来源于木霉菌的几丁质酶的同源性达到82%。  相似文献   

17.
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及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是山东、江苏、河北等省花生产区发生,危害严重的主要害虫。历年来沿用化学农药防治,往往效果不佳,且污染环境。为探索更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于1986—1988年利用在国内首次分离的昆虫病原线虫泰山一号(Heier-  相似文献   

18.
王欢  丛斌  董辉  刘彦群  杨吉 《玉米科学》2009,17(6):109-111
利用从全国采集的土样中收集到的28个品系的昆虫病原线虫,分离并筛选出28株高毒力共生菌菌株,对高毒力菌株的杀虫毒素进行初步提取,并以亚洲玉米螟和玉米小斑菌作为供试昆虫和供试真菌,对其杀虫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共生菌毒素对两种病虫害均有一定的胃毒活性和抑菌作用,其中菌株5-5B毒素的杀虫抑菌活性最为明显,处理后120 h对亚洲玉米螟的平均校正死亡率为43.70%,抑菌圈直径为34.00 mm。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小麦根腐病和小麦赤霉病可持续控制的有效生防途径,以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作为供试真菌,评价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及其毒素的抑菌活性,并对高毒力菌株抗逆性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供试的28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发酵液和毒素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高毒力共生菌菌株SY5发酵液和毒素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6.05%和67.41%,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2.41%和83.32%;菌株SY5发酵液经50℃处理60 min及18 W紫外灯照射120 min后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菌率无明显变化,但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率有所下降;常温保存150 d,抑菌活性略有下降。说明共生菌菌株SY5对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抑菌活性显著,且具有一定的抗逆性,极具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对蓟马类害虫高致病性球孢白僵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平  郑长英 《茶叶科学》2011,31(4):295-299
从草履蚧僵虫体内分离出12株病原真菌,对蓟马类昆虫具有70%~90%的致死率。现选出一株病原真菌CYT10利用形态和分子的特点进行鉴定。扫描电镜下观察,该菌产孢细胞簇生瓶状,“之”型产孢轴。经PCR获得rDNA-ITS和EF1-a核苷酸序列,与其他球孢白僵菌的相应序列一致性达95%以上,进化分析CYT10菌株与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聚为一类。根据菌株的形态观察和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为球孢白僵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