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园昆虫群落稳定性机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茶园常绿郁闭 ,茶丛内昼夜温差、湿度差小 ,小气候稳定 ,这些是形成稳定的茶园昆虫群落的基础。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增大了茶树昆虫的多样性 ;我国拥有的群落茶园、纯茶园等茶园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以及单行条植、双行和多行密植及间作等栽培模式的多样化皆丰富了茶园昆虫的物种多样性 ,从而强化了昆虫群落稳定性。茶园昆虫物种的多样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链 ,成为茶园昆虫群落稳定性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2.
茶树修剪物对茶园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修剪物直接还田是茶园管理中常见的栽培措施。本文通过提取不同处理的土壤样品总DNA,以未处理土壤样品为对照,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研究添加茶树修剪物对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土壤样品的DGGE图谱中发现许多公共条带,这些共有条带主要属于Pezizomycotina门、Basidiomycota门、Mortierellomycotina门和Mucoromycotina门;通过DGGE的条带数和亮度进行真菌群落多样性各项指标的比较,显示各处理的丰富度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均低于对照,表明茶树修剪物的降解产物和茶树本身固有的酚类物质对茶园的真菌群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层次,不仅体现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也表现物种演化的空间范围及对特定环境的生态适应性。群落结构是研究植物历史动态的基础,在认识明确物种间生长竞争关系的同时,反映着群落演替的趋势。本研究以江西省大岗山为研究区,基于62个样地,共计3.72 hm2面积调查结果,对大岗山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内共有植物486种,隶属于120科286属,其中单种属占总数的66.43%,杉木在群落中处于优势地位;大岗山处于亚热带地区,具有过渡带性质,种子植物属包括13个分布类型,其中包含9个中国特有属;香农-威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辛普森(Simpson)多样性指数、皮诺(Pielou)均匀度指数在各生长层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灌木层优势明显,草本层略高于乔木层。群落整体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物种较丰富;按样带划分,2号样带物种最丰富,1号样带略低于其他样带。但1、2号样带群落相似性最高,3、4号样带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差较小,但群落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景迈山普洱茶区不同生境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景迈山普洱茶区的微生物进行溯源,更好地保证景迈山原产地生产的普洱茶微生物的一致性。采用平板涂布分离技术,对从3个有机台地茶园(TS-A、TS-B、TS-C)和景迈山古茶园(GS-D)采集的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培养,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其种类。在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经分离纯化共得到417株细菌和143株真菌,分别归类于27个细菌属和18个真菌属,4个茶园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不同,细菌多样性和真菌多样性的排序分别为:GS-D>TS-A>TS-C>TS-B和TS-A>TS-B>TS-C>GS-D。4个茶园的微生物群落均含有节细菌属(Arthr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杆菌属(Lysini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为优势菌属。结果表明,景迈山不同生境下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有差异性,3个有机台地茶园的细菌多样性低于古茶园,但真菌多样性高于古茶园。3个有机台地茶园的规律如下:茶树品种一样,套种品种多的茶园的细菌和真菌多样性都高于套种品种少的茶园,套种品种相似的茶园,茶树品种越多,细菌的多样性更高,而真菌多样性更低。  相似文献   

5.
以文昌航天发射缓冲区不同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选择8个不同植被类型,分别设置1 hm2固定大样地,对森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均匀度、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优势度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差异显著,半红树林群落树种种类最高,物种多样性最高达到2.38,其次分别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混交林;不同森林群落中不同层次植物均匀度总体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但天然次生林由于郁闭度较高,林下草本较灌木少,多样性和均匀度均小于灌木层;红树林物种优势度最小,各物种优势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茶树根际AM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斐  李冬花  卜凡 《茶叶科学》2020,40(3):319-327
对陕西安康汉水韵茶园栽培的5个品种茶树根际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丰富我国茶树AM真菌种质资源库。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树根际AM真菌种丰度及种属组成等存在差异。其中,紫阳群体种茶树根际分离的AM真菌最多(6种),陕茶1号、龙井长叶、龙井43和福鼎大白茶各分离到5、4、4种和3种。龙井长叶茶树根际AM真菌孢子密度最高(每克干土含3.57个孢子),龙井43最低(每克干土含1.10个孢子)。紫阳群体种茶树的AM真菌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和均匀度指数均达到最高,分别为0.63和0.096,龙井长叶最低(0.18和0.027)。龙井长叶的菌根定殖率最高(29.5%),福鼎大白最低(15.8%)。不同茶树品种AM真菌种类组成的相似性系数维持在0.111~0.750,其中,龙井长叶与龙井43茶树根际AM真菌种类组成相似性系数最高,而福鼎大白和紫阳群体种相似性系数最低。研究表明,不同品种茶树根际AM真菌群落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根际土壤中鉴定的AM真菌资源对进一步筛选和研发茶树专用AM真菌菌剂,促进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两种不同管理方式(常规和有机种植)和3个坡位(上、中、下坡位)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高通量测序、功能预测结合分子生态网络分析,研究管理方式和坡位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功能特征和共发生网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方式和坡位对土壤真菌α多样性指数影响不显著,且不存在交互作用。在门水平,管理方式及不同坡位样地的优势真菌均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被孢霉门,管理方式没有改变土壤优势真菌的种类,但影响其相对丰度。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管理模式导致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发生明显改变,常规管理方式下不同坡位之间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差异(P<0.05),而有机种植下不同坡位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群落差异分析(LEfSe)表明,37个差异物种对管理方式非常敏感,不同管理方式富集了不同的真菌类群。共现性网络分析发现,有机茶园土壤真菌网络节点数、平均聚类系数、边数、网络中心性和网络密度均明显高于常规茶园,说明其生态网络结构更为复杂。不同处理茶园土壤真菌以腐生营养型为主(66.67%~70.18%),有机茶园土壤中内生-垃圾腐生-土壤腐生-未定义腐生真菌、木材腐生真菌和动物病原-内生-植物病原-未定义腐生真菌的丰度显著高于常规茶园,而未定义腐生真菌、植物病原真菌和动物病原-植物病原-未定义腐生真菌的丰度则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全磷、有效磷、全钾、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和pH值是影响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综上所述,有机管理方式对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提高了土壤有益真菌的数量(被孢霉属),增强了土壤真菌网络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降低了病原真菌的丰度(如拟盘多毛孢属和假拟盘多毛孢属等),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8.
海南吊罗山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乔木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吊罗山3块不同海拔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物种丰富度、物种组成、树高和径级分布以及不同起测胸径各样地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各样地群落有强的热带性,但同时具有热带-亚热带性质。样地乔木科属种组成丰富,单种科和单种属有较高的比例,不同海拔样地乔木树种都有较高的丰富度,中等海拔的样地最高。整个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缺乏大乔木,群落整体低矮,胸径较小,目前未达顶级状态,植被处于旺盛的发展阶段。群落整体多样性较高,随起测胸径的增加,Shannon-wiener指数降低,中海拔样地由于有3个优势种,影响了其整体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随起测胸径增加而递减,但高海拔样地中≥2 cm起测胸径的Simpson指数由于富集种占比较高而较低。均匀度指数随起测胸径增加而增加,优势集中性指数显示出群落优势种的优势并不明显。与其它地区比较,吊罗山的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乔木生物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次生林对全球森林资源的贡献程度大,具有丰富的类型。全球资源与环境正面临严峻局面,维护好次生林资源不受更多破坏,科学研究、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是科学缓解的重要手段。以五指山不同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典型样地,从不同层次对群落植物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群落组成、重要值和植物多样性,分析不同层次土壤理化性质在含量上的差异性,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主要以乔灌层为主,草本层植物中深绿卷柏占绝对优势;(2)不同次生林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3)研究区内土壤呈酸性,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及碱解氮随土壤层次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物理化性质各项测定指标在不同土壤层次表现为无显著差异;(4)影响植物多样性指数较大的土壤因子有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容重、全磷及全钾。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土壤质地等多样的变化特点及其复杂的互作关系,协同作用于次生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变...  相似文献   

10.
以海南中部山区的草地、灌丛、次生林和原始林为演替系列,研究植被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科属种数、总体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乔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及垂直结构多样性指数都显著增大;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分别与群落植物科属种数、总体alpha物种多样性指数、灌木层和乔木层物种alpha多样性指数都显著正相关。通过恢复演替,植被复杂性和质量都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降雨量和林分类型差异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选取海南省年降雨量明显差异的3个地区设置植被多样性研究试验。经过2014—2019年连续5 a的调查发现,试验区天然林中现存植物种类共计45科58属61种,桉树人工林中有26科37属39种,芒果人工林、马占相思人工林、橡胶人工林由于频繁的人为经营管理,其植被多样性相对较低;不同降雨量地区天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P<0.05),桉树人工林则差异不显著;天然林和桉树人工林物种丰富度指数(R)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天然林乔木层、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sw)随着降雨量增加而减小,草本层则与之相反;桉树人工林灌木层、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则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加;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时间动态变化在天然林和桉树人工林灌木层和草本层波动明显,乔木层的变化则较为平稳。通过分析表明,降雨量是造成地区物种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与天然林相比,桉树人工林乔木层生态位的缺失是造...  相似文献   

12.
潘铖  韩善捷  韩宝瑜 《茶叶科学》2015,35(4):316-322
选择树龄相同、品种为安吉白茶而栽培管理模式不同的有机茶园、三行密植茶园和丰产茶园,以及种植安吉白茶和龙井43等40多个品种的茶树品种园,通过在1周年内每2月1次的调查,发现:①从品种园、有机茶园、三行密植茶园至丰产茶园,天敌种数和个体数递减;三行密植茶园总个体数最大。②在垂直分层上:天敌种数和个体数在丰产茶园、三行密植茶园和品种园中皆以中层最多,在有机茶园中则以上层最多;害虫种数在丰产茶园、三行密植茶园和品种园中以中层最多,在有机茶园中以上层最多;害虫个体数在丰产茶园和三行密植茶园以下层最多,在品种园和有机茶园以中层最多;③在水平分布上,除了品种园,其他3类茶园东、西向天敌种数之和、个体数之和分别大于南、北向天敌种数之和、个体数之和;④在茶丛内、外层,4类茶园皆以内层害虫种数和个体数略多;外层天敌种数和个体数略多;⑤12月至翌年2月的越冬期间,物种数相对较少;4月、6月和10月物种数相对较多;⑥从有机茶园、品种园、丰产茶园至三行密植茶园,多样性指数递减。分析认为:尽管树龄、品种等相同,但是一个时期以来的不同管理模式可导致4类茶园节肢动物群落时空格局和多样性的显著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调控着昆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茶园绿肥多花木兰冠层节肢动物群落结构进行初步调查,结果共采集到节肢动物5018头,其中以不危害植物的中性昆虫的数量最多(2968头),占群落物种个体总数的59.15%;其次是肉食性天敌的数量(1106头),占群落总个体数的22.04%;植食性害虫的数量(929头)第三,占群落总个体数的18.51%。群落多样性指数以6~7月较高,12月份较低,植食性害虫和肉食性天敌的个体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初步结果显示多花木兰适于在茶园边坡、路旁种植。  相似文献   

14.
应用TWINSPAN和DCA,研究海南凤仙花所在群落植被的分布格局,并探讨了海南凤仙花种群大小及其不同群丛下物种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DCA排序结果与TWINSPAN分类结果一致,将16个样方划分为4个群丛类型;(2)DCA排序能较好地反映各群丛类型与环境因子的生态关系,DCA第一、第二排序轴分布反映了海拔和郁闭度的变化;(3)不同群丛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存在差异,且不同层之间也存在差异。海南凤仙花所在群落不同群丛的形成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其中海拔是影响其分布格局和物种多样性的环境因子;(4)不同群落结构下的海南凤仙花的种群大小及幼苗更新能力不同,在今后的保护中应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森林茶园是指以产出生态茶叶为目标,按传统方式管理,符合绿色、有机种植标准,面积在0.5 hm2以上,伴生有高于5 m以上至少1种形成林冠的其他野生或栽培的木本植物,覆盖度在10%以上的栽培山茶科山茶属茶组植物群落,相对于台地茶园是一种新型茶园。为了解森林茶园群落结构多样性,对贵州三都县森林茶园进行调查。研究选取10个20 m×20 m的茶园样地,记录样地的海拔、坡度和群落状况等环境因子,分析森林茶园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结果表明,三都县森林茶园群落共有植物136种,隶属65科108属,植物多样性丰富,植物分布区亚热带性地理成分明显。群落垂直空间分层明显,乔木层平均胸径为10.43 cm,毛桐单株胸径最大,为60.19 cm;灌木层平均地径为1.70 cm,黑壳楠单株地径最大,为4.80 cm;茶树为群落的优势种,每个样地平均约有43株;乔木层主要优势树种为枫香树、青冈、朴树等,灌木层优势树种为方竹、水竹、川莓、柃木等。了解森林茶园群落结构与组成,维持森林茶园群落生态系统稳定性,对森林茶园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五指山市受藤本植物危害严重的低海拔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植被调查和室内种子萌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伐藤处理下的次生林群落土壤种子库特征、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林下植被的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除藤可提高研究区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数量及速度,也可延长其种子萌发天数;(2)不同伐藤处理下的土壤种子库中共出现74种植物,隶属35科67属,其中菊科、茜草科和禾本科植物种出现比例较高,而飞机草在不同伐藤处理下的土壤种子库中均为优势种;不同伐藤处理下的土壤种子库物种生活型组成,均以草本植物占明显优势,人工除藤可使土壤种子库中乔木、灌木等生活型的物种数明显增多;(3)不同伐藤处理下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和物种数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呈递减趋势,人工除藤可使研究区2~5、5~10 cm土层土壤中的种子密度明显增加;(4)不同伐藤处理下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且其土壤种子库与林下植被的相似性系数(0.173~0.302)普遍较低,但随着伐藤年限的延长,土壤种子库与林下植被物种组成的相似性增大,伐藤3年处理的群落显著大于未做处理的对照群落。综上可知,人工除藤可提高研究区土壤种子库的植被恢复潜力及天然更新能力,有助于推动该区域次生林群落的正向恢复演替。  相似文献   

17.
徐曦  秦晨  冉景丞 《茶叶通讯》2023,(1):120-128
为了探明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模式下的生态茶园在生态与经济方面发挥效益的特点和机制,以茶园鸟类和杂草作为指示生物类群,对位于浙江绍兴会稽山南麓的不同管理类型茶园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在鸟类调查的200 m半径样地内,鸟类丰富度和多度呈现生态型茶园>放荒型茶园>常规型茶园的特征,生物多样性指数也如此;茶园样地鸟类丰富度与生境复杂性、植被垂直结构复杂性和茶树蓬径呈显著正相关(P <0.01),与25 m2植物样方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P <0.05);鸟类多度与水面占比、植被水平结构复杂性呈显著正相关(P <0.01),与道路占比和植物面积占比显著负相关(P <0.05)。结果表明:茶树平均蓬径和种植密度是生态型茶园杂草控制的关键因素。茶树蓬径和种植密度越高,地表裸露面积越小,杂草控制效果越好;而杂草丰富度并非如此,呈现出生态型茶园>放荒型茶园>常规型茶园的特征,反映出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种植方法带来杂草种类多而总量小的特点;杂草丰富度与鸟类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P <0.05),说明杂草可能直接或间接为鸟类提供食物和生境。生态型茶园种植鸟嗜...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海南省万宁市大洲岛的海杧果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海杧果的种质保护、海防林物种的合理搭配及红树林生态恢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调查样方内有维管束植物62种,隶属于37科58属。乔木层的优势种为海杧果,重要值为36.45%;灌木层的优势种为矮紫金牛,重要值为8.31%;草本层的优势种为观音草,重要值为25.53%。种子植物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占优势,泛热带分布的科属最多,分别为27科、17属。群落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Pielou指数排序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优势度Simpson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本调查明确了大洲岛海杧果群落的伴生物种及该群落特征,可为红树林生态恢复及海防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间作木薯对橡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间作木薯对橡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规律,为判断胶园间作木薯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撑。以橡胶与木薯间作为处理,橡胶单作为对照,采用传统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橡胶树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及真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间作模式下橡胶树根际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真菌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真菌Simpson指数显著提高,pH和Chao1指数虽有降低,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2)门分类水平上,2个处理的橡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相近,共有的3大优势菌门均为Ascomycota、Zygomycota和Basidiomycota。间作木薯降低了橡胶树根际土壤中Zygomycota和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但提高了Ascomycota相对丰度,达到91.54%;(3)属分类水平上,2个处理中相对丰度比例前10的优势菌属占所有检测出菌属的61.30%~65.59%,间作木薯提高了橡胶根际土壤中PhyllostictaGibberella和Lecythophora的相对丰度;(4)土壤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对橡胶树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α-多样性产生影响,土壤真菌多样性变化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因此,间作木薯增加了植物对土壤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导致橡胶树根际土壤肥力下降,进一步降低了橡胶树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多样性,同时增加了病原真菌的丰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品种、受体及当地常规品种田间昆虫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昆虫、害虫和天敌的物种数及个体数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转基因抗除草剂品种与受体品种之间的差异,而与当地的常规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群落特征值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在油菜的苗期及抽薹期,均以受体品种为最高;而在油菜的花期及结荚期,除花期的群落丰富度外,则以转基因抗除草剂的品种为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