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研究不同覆膜技术对新植云蔗05-51品种的影响,探究该品种的关键种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甘蔗出苗率全膜覆盖比半膜覆盖和不盖膜可提高20.18和34.80个百分点;产量全膜覆盖比半膜覆盖和不盖膜可提高33.3%和84.4%;全膜覆盖利润3805元/667m2,比半膜覆盖和不盖膜高33.6%和37.5%。蔗糖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水田新植甘蔗间套种玉米纯收益2634.8元/667m2,比净种甘蔗纯收益增867.8元/667m2;水田新植甘蔗间套种大豆纯收益2490元/667m2,比净种甘蔗产值增加723元/667m2。旱地新植甘蔗套种玉米,全膜覆盖情况下,纯收益3306元/667m2,比净种甘蔗纯收益增加1539元/667m2,比甘蔗套种玉米不盖膜产量增加231.5kg/667m2,纯收益增加463元/667m2;甘蔗套种玉米不覆膜比净种甘蔗纯收益增加1076元/667m2。旱地宿根甘蔗套种玉米纯收益3222元/667m2,比净种甘蔗纯收益增加1445元/667m2。甘蔗间套种提高了蔗田综合效益,增加了蔗农收入。  相似文献   

3.
1年旱地新植甘蔗节水灌溉地膜覆盖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旱地春植甘蔗干旱年景3月底种植时不灌出苗水,不论盖膜与否,均不能保证甘蔗出苗,产量较低。采用灌水宽膜覆盖技术栽培可起到显著的增温保湿作用,对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分蘖率、提高蔗茎产量、提高早期糖分具有明显的效果。宽膜覆盖蔗茎产量比半膜覆盖增产1537~1918 kg/667m2、增28.9%~38.1%,早期蔗糖分提高0.53~0.6个百分点,含糖量增加236~277 kg/667m2、增34.1%~44.7%;宽膜覆盖比不盖膜增产3635 kg/667m2,增109.6%,早期蔗糖分提高1.19个百分点,增糖507kg/667m2、增131%。  相似文献   

4.
对颇具推广潜力的早熟、高糖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布置不同栽培时间、不同下种量、不同施肥量、不同盖膜方式的栽培试验,为云蔗05-51高产示范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云蔗05-51在1—2月栽培时产量最高;2适当加大下种量(9000~10000芽/667m2)可获得高产;3在N肥使用量为60kg/667m2时,增施农家肥(牛粪1000kg/667m2),理论产量可高达14.21t/667m2;4采用全膜覆盖比半膜覆盖、无膜覆盖的产量分别提高52.6%(4.16t/667m2)、64.1%(4.71t/667m2)。  相似文献   

5.
地膜全覆盖对旱地甘蔗产质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旱地甘蔗新植与宿根地膜全覆盖技术和不覆盖种植条件下对甘蔗产质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地膜全覆盖处理的株高、单茎重、有效茎、产量、糖分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均显著高于不覆盖地膜的处理。新植甘蔗地膜全覆盖的平均产量133.9t/hm2,比不盖膜的高59.6%;效益为35407元/hm2,比不盖膜增加20892元/hm2,增效144%;宿根甘蔗地膜全覆盖的平均产量133.7t/hm2,比不盖膜的增高32.5%;效益为43951元/hm2,比不盖膜增加11986元/hm2,增效37.5%。此技术是旱地甘蔗保水保肥、增产增效、延长宿根年限的一项技术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调查结果表明,甘蔗施用"榕风牌"控释BB肥早期糖分增加不明显,但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蔗茎867kg/667m2,增幅21.2%,投入产出比较常规施肥高,增值空间在400元/667m2左右。一个生长季只需施一次肥,肥效全,用量少,利用率高,对环境污染小,省工、省时、省成本,能有效减轻劳动强度,有效降低种植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7.
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种植马铃薯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降雨量400 mm左右的原州区开城镇寇庄村,对晋薯7号进行了不同覆膜方式的研究,测定了0~20 cm土层地温和0~100 cm土壤含水量,以探索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生长的每一个时期,不同土壤深度的地温和有效积温总体表现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栽培>顶凌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播期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秋季半膜栽培>顶凌半膜栽培>播期半膜栽培;不同处理土壤含水量是秋季覆膜栽培>顶凌覆膜栽培>播期覆膜栽培,全膜覆盖栽培>半膜覆盖栽培。播期半膜栽培马铃薯667 m2产量为1 436.9 kg,而秋季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667 m2产量达到1 762.7 kg,增产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
采用施肥与地膜覆盖相结合的栽培模式,设置两次施肥+普通地膜、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不覆膜4个处理,研究不同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对新植甘蔗的出苗率、分蘖率、株高、茎径、有效茎、糖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推广应用甘蔗轻简高效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新植甘蔗桂糖32号采用两次施肥+普通地膜、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3种栽培模式的出苗率、分蘖率、有效茎、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两次施肥+不盖膜栽培模式,且全覆盖3种栽培模式的甘蔗实收产量和新增纯收益无显著差异,分别为8127.52 kg/667m~2、1234.11元/667m~2,7073.91 kg/667m~2、1010.31元/667m~2,7173.96 kg/667m~2、1046.06元/667m~2。在全膜覆盖栽培模式下,无论是缓释肥一次施肥或复合肥两次施肥,都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缓释肥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全覆盖的轻简高效栽培模式更有利于甘蔗轻简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9.
除草地膜全覆盖对旱地甘蔗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旱地甘蔗除草地膜全覆盖、半覆盖(常规覆膜)和不覆膜种植条件下对甘蔗产量及糖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甘蔗种植后进行地膜全覆盖的出苗率、株高、单茎重、有效茎、产量和糖分均显著高于不覆盖地膜和常规覆膜。地膜全覆盖的产量为130.8 t/hm2,比不覆膜增产83.13 t/hm2,增幅174%;比常规覆膜产量增加17.64 t/hm2,增幅15.6%。除草地膜全覆盖技术是旱地甘蔗保水保肥增产的一项技术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干旱问题,采用全膜覆盖与不盖膜、半盖膜综合配套技术在新植、宿根甘蔗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全膜覆盖综合配套技术在新植、宿根甘蔗上的出苗、分蘖率和有效茎数等性状较为突出,产量比半盖膜、不盖膜分别增加28.7%、20.9%~63.8%,含糖量比半盖膜、不盖膜分别增加12.9%、28.3%~29.0%;但蔗糖分却低于半盖膜和不盖膜。经济效益显著,可在全市大田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叶世青 《中国稻米》2011,17(4):74-75
对架膜软盘育秧与薄膜覆盖水田育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架膜软盘育秧比薄膜覆盖水田育秧每667 m2节约用工2个、节省成本26元、增产4.4%、增收151元。其技术要点是搭好塑料蓬架,分层次摆放软盘,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进行播种育秧和抛秧移栽。  相似文献   

12.
2015年在永定进行烟后稻配方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配方肥比习惯施肥每667m~2增产49.7 kg,增幅8.6%,增加产值149.1元,净增收107.8元;比空白对照区每667m~2增产150.4 kg,增幅31.6%,增加产值451.2元,净增收305.9元。说明在烟后稻上施用水稻配方肥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缓释肥对新植蔗生长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蔗农习惯施肥量为对照,科比斯缓释肥设等养分含量、等价值、一次性施肥处理,在广西钦南区、田阳县、隆安县、西江农场、环江县、宁明县、驮卢糖厂(江州区)、宜州市八个蔗区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等养分含量处理,甘蔗667m2平均产量5788.0kg、纯收入567.91元,分别比对照的5190.3kg、672.48元增产597.7kg、减收104.57元;等价值处理,甘蔗667m2平均产量5372.0kg、纯收入751.61元,分别比对照增产181.7kg、增收79.13元;一次性施肥(等价值)处理,甘蔗667m2平均产量5473.8kg、纯收入989.22元,分别比对照增产283.5kg、增收316.74元。试验结果说明科比斯缓释肥可在甘蔗生产中应用,并可一次性施用,可有效提高甘蔗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黑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覆盖方式、基肥及追肥条件下黑色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黑美人品种的种植密度每667 m2控制在3 500株左右比较适宜;采用地膜覆盖可使齐苗期和成熟期相对提早,比对照分别提早7 d和8 d,鲜薯产量每667 m2比覆土露天栽培增产143.8 kg,增幅9.5%;基肥每667 m2施用人畜粪肥3 000 kg+草木灰100 kg,追施钾肥以现蕾初期追加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包衣种子比应用无包衣种子的产量高、经济效益好.采用湿润育秧栽培方法中,应用包衣种子比用无包衣种子产量增幅达12.4%.町增收节支97.85元/667m2;采用软盘育秧抛秧栽培中,应用包衣种子比应用无包衣种子产量增幅达13.4%.可增收节支99.15元/667m2.  相似文献   

16.
甘蔗覆盖地膜已成为当前甘蔗高产高糖栽培主要技术措施之一。通过地膜覆盖栽培,起到增温、保水、保肥和保持土壤良好物理性状的作用,从而加快甘蔗萌发,达到苗全、苗壮、分蘖多、生长旺盛、有效茎多的目的。大量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甘蔗盖膜比不盖膜亩增产1吨以上,糖分提高0.5%以上。广西目前每年新植蔗面积约300万亩,若能达到50%盖膜率,将增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瑞安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省瑞安市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以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推广农业“三新”技术,提升农业服务功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稳粮、增产、增效”的目标。项目实施一年来,功能区农作物复种指数281%、粮食复种指数187%,每667m^2产值增加11.6%、纯收益增加18.7%,新增总收益49.3万元,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对云南弥勒5个主栽和主推甘蔗品种桂糖1 1号、ROC22、ROC16、福农91-21、ROC96-38等进行甘蔗温水脱毒种苗与常规种苗田间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甘蔗温水脱毒种苗较常规种苗新植蔗增产8.73~29.58 t/hm2,增幅8.5%~28.5%;宿根蔗增产17.055~32.37 t/hm2,增幅17.7%~43.7%,温水脱毒种苗更有利于宿根蔗增产.  相似文献   

19.
地膜覆盖技术在水稻节水灌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本田地膜覆盖、打孔插秧、节水栽培技术试验研究表明:此项技术可使水稻生育进程提前,光能利用率提高。节水154m3/667m2,增产35kg/667m2,新增净效益23.2元/667m2;地膜覆盖技术在诸多节水栽培技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以春玉米"金凯3号"为供试材料,2015年和2016年开展两年6个不同处理大田试验,设置平地全膜覆盖(WM)、平地半膜覆盖(HM)、隔沟覆膜垄播(MRM)、全膜双垄沟播(WRF)、垄沟秸秆覆盖(SM)和露地平播(CK)6个处理,测定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生长特性、收获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及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表明,覆盖集雨种植方式均能显著促进春玉米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较露地平作(CK),WRF和MRM处理玉米产量和WUE分别提高了4 561.34、4 126.31 kg/hm2和14.48、12.72 kg/(hm2·mm),以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增幅最显著。试验结果表明,WRF处理纯收益最高,达5 878.26元/hm2,WM处理次之,为4 599.18元/hm2,分别较CK处理增加5 113.3 1和3 834.23元/hm2,可显著提高投入产出比。全膜双垄沟播春玉米种植由于其良好耕作生产特性,是陇中旱塬春玉米高产、稳产的优势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