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甘肃省临泽县沙河镇花园村进行了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防治制种玉米棉铃虫幼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以1 000~1 200 ml/hm2喷雾防治制种玉米棉铃虫幼虫,防效在86%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探讨科云NPV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对天敌的安全性,2007年用科云600亿PIB/克HaNPV水分散粒剂在棉花上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为我区棉田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评价科云NPV生物杀虫剂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对天敌的安全性,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为该农药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棉田的连年重茬种植,棉花生长条件发生改变,再加上2007年雨水较多,导致本地区的棉铃虫大面积发生。为筛选出对棉铃虫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物农药制剂,选择科云NPV与安打作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5.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农林害虫是生物防治的一种重要手段,用于害虫生物防治的昆虫病毒主要是杆状病毒科的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质型多角体病毒(CPV)、颗粒体病毒(GV)和痘病毒科的昆虫痘病毒(EPV)。苏云金杆菌(Bacillust huringiensis,简称Bt)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农药之一,对棉铃虫、小菜蛾、松毛虫等多种鳞翅目害虫具有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6.
<正>一、试验地点农8师142团良种连44#地。二、材料与方法1.供试作物棉花石杂2号。2.防治对象棉铃虫。3.试验方法试验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2公顷。处理1,科云NPV2克/667米2叶面喷雾;处理2,度锐60毫升/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是棉铃虫防治中应用较多的生物药剂,针对本地区棉花主要害虫棉铃虫,我们用该药不同剂量和同类药品的常规剂量进行田间防效比较试验和室内试验,观察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5%甲维盐防治棉铃虫药液试验结果表明,5%甲维盐的校正防效为50.87%-57.54%,其防效虽低于科云NPV,但对天敌影响不大,在防治棉铃虫时可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以降低害虫抗药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有机蓝莓园大窠蓑蛾的有效生物防治药剂。[方法]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绿僵菌4种目前常用的生物药剂对大窠蓑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杀虫活性最高,LD_(50)为2.15×10~6PIB/m L,4种生物药剂对大窠蓑蛾幼虫毒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绿僵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 d各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超过50%,以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处理防效最高,为94.17%。[结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可作为防治大窠蓑蛾幼虫的首选药剂,建议在7~9月进行喷药,即在大窠蓑蛾幼虫期的2~3龄以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药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20亿PIB/ml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SC、0.2%苦参碱AS500倍液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各龄期幼虫均有很好的药效,不但见效快且效果好,田间药效试验,药后65h调查,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2.93%、89.90%。  相似文献   

11.
从贵州茶树及森林害虫的自然罹病虫体中分离鉴定获得14株病毒,即茶鹿子蛾NPV,肾毒蛾NPV,大茸毒蛾NPV,叉带黄毒蛾NPV,半带黄毒蛾NPV、卵黄毒蛾NPV,幻带黄毒蛾HPV,黄毒蛾NPV,茶奕刺蛾NPV,杨白纹毒蛾NPV,杨二尾舟蛾GV,茶刺蛾GV,茶茸毒蛾GV,茶奕刺蛾GV。其中,除肾毒蛾NPV,黄毒蛾NPV,茶奕刺蛾NPV,茶刺蛾GV已有报道外,其余均属我国首次报道。通过电镜对上述病毒的形态观察和对其宿主的回感试验,证明是其病原病毒。  相似文献   

12.
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证明,西维因对抗性棉蚜和棉铃虫有较好防效,其对棉铃虫的LD0为1.7502μg/头,较对照药剂甲胺磷、马拉硫磷和氯氰菊酯的毒力弱;对棉蚜的LD50为0.3094μg/头,较对照药剂的毒力强,田间防治棉蚜及在陕西、河北两地对棉铃虫的药效均在60%以上,同对照药剂的药效相当。  相似文献   

13.
罗梅浩  宋南  郭线茹  刘晓光  赵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88-2389,2423
棉铃虫齿唇姬蜂是棉铃虫的主要寄生性天敌。综述了其生物学特性、大量饲养及田间控害作用、寄主选择行为、与植物的关系、多分DNA病毒以及植物次生物质和农药对棉铃虫齿唇姬蜂的影响等,以期为该蜂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i NPV)郴州株的室内生物活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田间应用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该病毒的人工繁殖方法以饲喂法较好,病死率为65.0%;害虫染毒后4~8 d达死亡高峰,高温、高湿、寡日照天气有利于病毒的发生流行;此病毒的室内校正防效为86.6%,略优于已投入市场的病毒产品;田间校正防效为88.4%,稍高于阿维菌素农药产品的防效;病毒原液中的病毒多角体的浓度为1.03×1011OBs/ml,为国内的强毒株。该病毒作为防治害虫的生物因子,具有很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棉铃虫酯酶和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的棉铃虫Helicover pa armigera (Huebner)幼虫血淋巴进行了酯酶和酚氧化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2种酶带在感染12h后其活力发生了明显变化;酯酶酶带2d后发生位移,酚氧化酶酶带5d发生位移,且各自建立新的酶系统。酚氧化酶比活力分析结果表明:感染NPV后,1d达到最高点,2~3d处于最低点,4d后回升。  相似文献   

16.
该文探讨了微生物杀虫剂30亿PIB/m 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悬浮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和田间应用技术。示范结果表明,微生物杀虫剂30亿PIB/m L甘蓝夜蛾NPV悬浮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安全,在防治效果上以用80m L/667㎡,药液量35~45kg/667㎡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弄清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CPV)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带毒饲料饲喂棉铃虫幼虫的方法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对棉铃虫幼虫具有一定的侵染性;棉铃虫幼虫的死亡率随病毒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蛹重和羽化率随病毒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幼虫历期受到的影响不显著。利用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棉铃虫具有较好的开发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弄清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CPV)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带毒饲料饲喂棉铃虫幼虫的方法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对棉铃虫幼虫具有一定的侵染性;棉铃虫幼虫的死亡率随病毒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蛹重和羽化率随病毒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幼虫历期受到的影响不显著。利用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棉铃虫具有较好的开发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天津农业科学》2016,(8):130-133
室内试验结果显示,由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 NPV)与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 NPV)按1∶1复合而成的复剂,与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单一制剂相比,在相同浓度下毒杀菜粉蝶幼虫效果差异显著(F复=40.38F0.01(5,45)=3.47)。感染病毒的第6、7天测定,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复剂对菜粉蝶幼虫的毒杀效果分别是单剂的26.6,54.53倍;浓度为2.0×105,2.0×106的复剂毒杀菜粉蝶幼虫死亡时间比相同浓度下单剂毒杀幼虫死亡时间分别提前了1.285,2.358 d。  相似文献   

20.
于2008年进行了30%乙酰甲胺磷EC防治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乙酰甲胺磷EC是防治棉花棉铃虫较为理想的药剂,对棉花生长安全,具有高效和持效期长的特点,建议可作为防治棉花棉铃虫的药剂登记使用。使用量以150ml/667m2为宜,施药适期是棉花棉铃虫卵盛期1~2龄期,对水常规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