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腹水净预防肉鸡腹水综合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兽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以及多年临床实践经验 ,按中兽医组方的原理进行配伍 ;组成了腹水净方剂 ,分别按 1.0 %、0 .5 %、0 .3%三种剂量将其混于日粮中 ,其结果显示 1.0 %添加对肉鸡腹水综合症预防效果最好。并通过扩大实验证明 ,腹水净成功地控制了水湿的产生 ,起到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药对腹水症肉鸡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肉鸡腹水症是临床上以腹水为主的循环、呼吸系统发生障碍综合征 ,发病集中于 4~ 5周龄 ,发病率高达 85 % ,死亡率为 0 %~ 30 %。肉鸡腹水症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成为影响肉鸡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不少兽医工作者在防治本病上做了大量工作 ,但未有利用祖国医学研究肉鸡腹水症血液理化指标及心包液、腹水量变化方面的报道。我们根据肉鸡腹水症的发病机理和中医理论筛选中药治疗本病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 经临床检查 ,A超探测 ,确诊 30日龄患腹水症的艾维茵肉鸡 1 0 0只 ,另选 5 0只 30日龄健康肉鸡…  相似文献   

3.
肉鸡腹水综合症又称肉鸡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综合症,主要发生于幼龄肉鸡,已成为当今危害肉鸡规模饲养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我们于2001 年开始对肉鸡腹水综合症进行调查研究,所采取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肉鸡腹水综合症的发生与死亡。1 发病特征 肉鸡腹水综合症是以明显的腹水、右心室扩张、肺充血水肿以及肝脏病变为特征的一种综合症。肉鸡规模饲养户一旦发生本病,几乎每天都有1% ~3%的新病例出现,总的发病率可达10% ~30%。1.1 发病原因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本病是由于呼吸、循环功能下降与肉鸡生长发育过快的矛盾结果所致。引起呼…  相似文献   

4.
张洪增  隗寿延  高君 《中国家禽》2002,24(23):13-13
肉鸡腹水征以腹腔积水和脏器病变为主要特征,在寒冷和炎热季节较多见,主要发生于15~50日龄内,发病率可达30%以上,死亡率可达35%~50%,目前西药救治尚无良药.  相似文献   

5.
环境低温及L—精氨酸对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鸿军  韩博 《中国家禽》2001,23(18):8-10
本试验用高能日粮饲养400只1日龄AA肉鸡,14日龄时保优淘弱,随机分组,其中100只为正常温度(20℃)对照组,150只为低温(11℃)试验组,100只为低温(11℃)试验鸡日粮添加1%L-精氨酸组,用单因子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并于不同时间用红细胞压积、腹水心脏指数和腹水阳性率作为常规指标来判定肉鸡腹水综合征.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为11℃(13.5~8℃)的条件下,低温试验组肉鸡复制出腹水综合征动物模型,累计腹水综合征发生率为9.33%,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3%(p<0.01);低温试验肉鸡日粮添加1%L-精氨酸使腹水综合征发生率为3%,与低温试验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试验显示,L-精氨酸可降低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加减益气五苓散预防肉鸡腹水症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腹水症是威胁肉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约在3%~17.5%,死亡率高达30%以上,弱雏、低温环境等情况下多发.病鸡表现食欲减退,不愿走动,缩颈蓬羽,冠色暗淡,严重的发绀.呈贫血、缺氧状态,后期腹部膨大,全身发紫,呼吸困难.死后剖检,其病理特征,多为右心肥大扩张,肝脏瘀血,腹腔内聚积大量腹水.为了探讨中药预防腹水症的作用效果,我们于2000年11月17日至12月30日,学生饲养学习期间,使用加减益气五苓散做为添加剂进行预防肉鸡腹水症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肉鸡腹水症是指临床表现以腹水为主要特征的发生在肉鸡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发病对象以4~5周龄的小鸡为多,多与冬季室内通风不良,生长发育过快有关.  相似文献   

8.
低温致肉鸡腹水综合征及用L-精氨酸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40 0只 1日龄 AA肉鸡 ,14日龄时保优淘弱 ,随机分群 ,其中 10 0只为正常温度 (2 0℃ )对照组 ,15 0只为低温(11℃ )试验组 ,10 0只为低温 (11℃ )试验鸡日粮添加 1%L -精氨酸组 ,用单因子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 ,于不同时间分别用红细胞压积、心脏指数、腹水和心电图的各导联波幅变化判定肉鸡腹水综合征。结果表明 :环境温度为 11℃时 ,低温试验组肉鸡复制出腹水综合征模型 ,腹水综合征发生率为 9.33%、心脏指数 (RV/ TV)为 15 .3%(>0 .2 5 )、红细胞压积 (PCV)为 2 1.33%(>36 %)、心电图 导联 S波振幅为 0 .39m V和净增重为 0 .0 9kg,均显著地高 (低 )于正常对照组 (3%、4%、10 %、0 .0 8m V、0 .5 2 kg) (P<0 .0 1)。日粮添加 1%L-精氨酸的低温试验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率为 3%、心脏指数为 9%、PCV为 12 %、心电图 导联 S波振幅为 0 .17m V、净增重为 0 .5 2 kg,与低温试验组比较 ,差异显著 (P<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不显著 (P>0 .0 5 ) ,说明 L -精氨酸能够增加肉鸡体重、降低腹水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观察自然腹水症肉鸡的红细胞压积(PCV)、右心/全心比(RV/TV)和A超的变化,同时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肉鸡腹水症进行防治,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腹水肉鸡PVC、RV/TV明显升高(P<0.01),腹水鸡A超检查出现特异增宽的水平波段.用中药和尿酶抑制剂(氢醌)结合的方法对肉鸡腹水症有明显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右心功能在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 0只艾维茵商品代肉鸡常规育雏 ,15日龄时随机分为两组 ,10 0只在常规温度下饲养 ( 2 2~ 2 3℃ ) ,为常温组 ;10 0只在低温环境中饲养 ( 9~ 11℃ ) ,为低温组。分别于处理后 0、7、14、2 1d每组随机抽取 10只 ,利用右心导管法测定右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 (±dp/dtmax) (RV) ,并测定腹水心脏指数 (AHI) ,统计至 50日龄出栏时各组腹水发生率。结果为 :( 1)低温处理 1周后 ( 2 2日龄 ) |±dp/dtmax|显著高于 15日龄 (P <0 0 5) ,处理 2周后 ( 2 9日龄 )降至 15日龄水平 ,处理 3周后 ( 36日龄 ) |±dp/dtmax|极显著降低 (P <0 0 1) ,腹水鸡 |±dp/dtmax|较 15日龄极显著下降 (P <0 .0 1) ;常温组 |±dp/dtmax|亦有相近变化趋势。 ( 2 ) 2 9日龄之前AHI变化不显著 ,2 9日龄之后AHI较 15日龄极显著升高 (P <0 .0 1) ,36日龄AHI进一步增加 ,发生腹水鸡AHI达 39 97%± 6 3% ,显著高于15日龄 (P <0 0 1)。常温组AHI变化幅度比低温组小。 ( 3)低温组腹水发生率显著高于常温组 (P<0 .0 5)。结果表明 :反映右心室舒缩功能的±dp/dtmax(RV)出现先升后降变化 ,反映右心肥大程度的AHI逐渐增加 ,证明在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发展过程中右心的功能和结构出现代偿、失代偿直至右心衰竭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观察3种治疗方法对肉鸡腹水综合征的治疗疗效,选出较好的治疗方案,以提高肉鸡腹水综合征的治愈率。选某鸡场确诊为肉鸡腹水综合征的病鸡520只,将患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西药,腹水康,西药加腹水康治疗,并设空白对照组。结果西药加腹水康的效果最好,治愈率为96.15%,腹水康次之,治愈率为93.08%,西药的治愈率为90.77%,对照组为9.23%。表明采用腹水康加西药组合治疗肉鸡腹水综合征的效果最好,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为临床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肉鸡腹水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腹水综合征(Ascites Syndrome of Broiler,ASB),又称肺动脉高压综合征(Pulmonary Hyperten-sion Syndrome,PHS),是目前困扰和威胁肉鸡养殖业的难题之一,是一组以腹水为特征同时伴有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的综合征,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遗传、饲养管理、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此病在我国存在相当普遍,发病率从3%~40%不等,冬季发生率高,并且发病后多以死亡告终,给肉鸡养殖业带来巨大损  相似文献   

13.
腹水灵治疗肉鸡腹水综合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中草药制剂“腹水灵”对肉鸡腹水综合症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治疗肉鸡腹水综合症的有效率为93%,治愈率为73%。对郑州地区几个肉鸡场和个体养鸡户的调查和“腹水灵”推广治疗的结果表明,调查鸡8000余只,其发病率10%~30%,死亡率达5%~10%,多在3~5周龄发病和死亡;其治疗有效率在96%以上,治愈率在87%以上。  相似文献   

14.
大群艾维菌商品代肉鸡从1日龄起用高能日粮常规饲养,以获得自然腹水综合征(ascites syndrome,AS)病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了2~6周龄正常组、轻度腹水组、重度腹水组内鸡血浆和5周龄时心、肝、肺、肾等组织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ANP)的含量;用右心导管法测定了平均肺动脉压(mPAP),并用常规方法测定了腹水心脏指数(AHI),同时还对血浆ANP的含量与AHI、mPAP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日龄的增长,ANP的含量增加,AHI、mPAP也随着发生明显的变化;随腹水程度的加深,mPAP、AHI以及肉鸡血浆、组织ANP的含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组织中ANP的含量明显比血浆中的高;另外还发现,不同腹水程度肉鸡血浆ANP含量与5~6周龄时的mPAP、4~5周龄时的AHI相关性显著(P〈0.05)。结果表明,ANP参与了肉鸡A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与肉鸡发生AS的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肉鸡腹水症多发于生长迅速的年龄段 ,以冬季、早春常见〔1,2〕,死亡率高达 2 0 % ,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报告一起肉鸡腹水症实例并分析其病因、探讨该病的发病机理 ,为诊断和控制肉鸡腹水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 发病情况校实习牧场于 4月下旬购进 1日龄肉鸡 80羽 ,采用育雏箱 (约 2m2 )保温饲养。第一天 ,所有肉鸡以0 .5 %的大蒜和 5 %的蔗糖交替饮水 ,第二天起喂给雏鸡料 ,同时按常规接种鸡马立克、鸡痘和鸡新城疫 (Ⅱ系 )弱毒疫苗。 1 0天后 ,生长良好的肉鸡群中发现 2羽精神萎顿、站立不稳 ,仔细观察见腹部膨大 ,数小时后死亡…  相似文献   

16.
肉鸡腹水症(Ascites syndrome in Broilers,ASB)是一些高海拔(1500m以上)地区幼龄肉鸡最常见的病,因此也称之为"高海拔病"。肉鸡腹水综合症是主要发生于幼龄肉用仔鸡的一种常见病。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给养鸡业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腹水综合症最常发生于生长期的肉用仔鸡,特别是一些快大型的肉鸡品种,3日龄即可发病,2~3周龄的鸡敏感性高于大龄鸡,症状突出表现在4周龄以后,死亡高峰见于4~7周龄快速生长期。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  相似文献   

17.
腹水症是多发生于肉鸡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15~35日龄.表现为腹腔有明显的积水,心、肝、肺部受严重损害.该病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发病后的死亡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8.
肉鸡腹水综合征简称腹水症,又名“心衰竭综合征”或“高海拔病”,以腹部膨大、剖检腹腔内有大量的草黄色腹水、心脏肥大和心包积液为特征。本病主要发生于快速生长的肉仔鸡,最早发病日龄为3日龄,多发于3周龄左右,死亡高峰期为5~7周龄,死亡率高达60%。腹水症与猝死症、腿病被称为世界肉鸡养殖业的三大新病。  相似文献   

19.
真武汤对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预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肉仔鸡256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腹水征对照、真武汤预防和维生素C+E预防4个组,研究了真武汤对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预防效果。结果显示,真武汤预防组和正常对照组腹水发病率极显著低于腹水征对照组(P〈0.01),真武汤预防组腹水发病率显著低于腹水征对照组(P〈0.05);腹水征对照组AHI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真武汤预防组(P〈0.05);腹水征对照组PCV、RBC和Hb均显著高于真武汤预防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真武汤预防组血浆、心、肝和肺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高于腹水征对照组(P〈0.05),同时真武汤预防组血浆、心、肝和肺组织中的MDA含量显著低于腹水征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饮水中加真武汤口服液,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血液组织中的理化参数,提高机体抗冷应激能力,降低AS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管敏强 《猪业科学》2001,19(5):43-45
本文综述了肉鸡腹水症的特征,其发病机理特点和发病因素有:缺氧、高海拔、高能饲料、中毒、生长过快、营养以及品种等.腹水症的防治的办法包括饲养管理、药物治疗及遗传育种等新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