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养鱼,已从渔-农、渔-牧两个专业间的配置的双元结构发展到渔-农-牧综合经营的多元结构。通常有一种做法是“堤上种草养猪,水中养鱼套种,水面圈围养鸭”,把养鱼、畜禽饲养和植物种植三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使陆地生态系统和水体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的水陆复合生态系统。这种综合养鱼经营类型,目前比较普遍的有鱼-猪-草、鱼-猪-菜、鱼-猪-草-沼等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 综合养鱼是以养鱼为主,渔、农、牧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综合经营及综合利用的生产形式。我国综合养鱼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二至一世纪就有水生植物种植与养鱼结合,公元九世纪就有稻田养鱼,公元14—16世纪就有鱼草轮作、桑基鱼塘、鱼畜结合,以及多专业与养鱼综合的复杂结构。  相似文献   

3.
综合养鱼,也称立体渔业,即以鱼为主搞多种经营。其基本原理是以生态学为基础,根据自然界生物的相互作用,充分利用池塘、池埂生物资源的互补作用,提高整个池塘的生产力,达到提高养鱼的社会、经济效益。(1)生态效益。若采用综合养鱼,池塘上引进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等,可使池塘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结合,使各系统自身的有机废物利用到整个系统的循环中去,既避免了环境污染,又维护了生态平衡。(2)社会效益。由于养殖品种的增加,可提高劳动就业率;降低风险,生产较为稳定。(3)经济效益。由于增加  相似文献   

4.
<正> 稻田养鱼的科学原理稻田养鱼是根据稻田养鱼(草鱼种)鱼养稻、稻鱼共生的理论,把原有矛盾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把两种不同的生产场所合并在一起,将原有的稻田生态系统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而且充分利用人工新建的生态系统,使其发挥共生互利的作用。与此同时,仍须树立以稻为主、稻鱼互利的思想,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克服稻鱼之间的矛盾,发挥鱼对稻有利的方面,达到稻谷增产鱼种多的目的,使稻区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稻田养鱼的效果总括起来,稻田养鱼好处多: 一、能使稻谷增产10%以上; 二、可收获3~5寸草鱼种300~500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是中国水稻种植第一大省,种植面积6000多万亩,发展稻田养鱼的资源潜力巨大.经历20世纪90年代的稻田养鱼高峰转入低迷,近些年来,黑龙江省稻田养鱼规模开始逐年扩大.特别是2013年黑龙江省开始实施农业部及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以来,至2016年已经发展27个示范区、近2万亩,分布于全省大约20个县市,辐射带动面积30余万亩.养殖的鱼类主要是鲤鱼、鲫鱼、泥鳅等.黑龙江省是水稻之乡,在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的同时,在转变思想,抓住契机进行稻田养鱼,改变了农业的生产方式,对建立一个绿色农业生态系统起到重要作用.稻田养鱼是建立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也是农业转型的需要.稻田养鱼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转型升级,以提高水稻质量和产量为目标,建立一个综合绿色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正> 综合养鱼是以水体为中心,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渔为主,利用传统技术精华和现代技术成就,把渔、农、牧、工等紧密结合起来的生产体系,适合我国耕地少、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下面将我国几种综合养鱼主要形式的生产结构的配置作一简要介绍。1 鱼—农综合类型 主要形式是养鱼与种植青绿饲料的结合,即利用饲料地、池埂及其斜坡、零星  相似文献   

7.
综合养鱼,是在一定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的生物性的生产组合。中国传统的农业、牧业、渔业、手工作坊等,各业之间“相继而生成、相资以利用”,在古代农书上早已有记载。1978年有关专家提出综合养鱼这一名词,其定义是以池塘养鱼为主,  相似文献   

8.
综合养鱼是以水体为中心,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渔为主,利用传统技术精华和现代技术成就,把渔、农、牧、工等紧密结合起来的生产体系,适合我国耕地少、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下面将我国几种综合养鱼主要形式的生产结构的配置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综合养鱼虽是近10年才明确提出来的现代渔业类型。然而在我国已有2100多年发展历史,早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所谓综合养鱼就是以渔业为主的综合经营,也可称为立体渔业。实际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渔、农、牧统一经营。养鱼本身并非孤立的生产活动,饲料来源于  相似文献   

10.
提高稻田养鱼经济效益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作为一种优化组合资源配置的农业生态系统,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振兴农村经济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稻田养鱼品种更多、模式更新、生产更具规模、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如今,“千斤稻百斤鱼”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科技创新的动力下,稻田养鱼“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产量逐年攀升。然而,现在发展稻田养鱼不应只盲目追求产量的增加,而应该更加重视综合效益尤其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就怎样进一步挖掘稻田潜力、发挥稻田各种资源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作粗浅探讨。一、…  相似文献   

11.
稻田养鱼,是在一个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中,即种稻又养鱼的生产方式。为了观察这一生产过程中稻田杂草、速效养分以及稻鱼生产状况,我们于1985年在东安县川岩乡川岩村进行了对比观察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种草养鱼是我国综合养鱼法的一种方式,是提高草食性鱼类产量比例的措施之一。以塘泥种草,以草养鱼,以鱼的排泄物和残剩饲料等肥塘,形成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采用几种高产青饲料,按不同茬口种植,可以解决池塘养鱼中青饲料不能均衡供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省水产局网箱养鱼会议精神的推动下,我区网箱养鱼生产发展快。局党委加强了对网箱养鱼生产的领导,组织网箱养鱼单位认真学习网箱养鱼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对网箱养鱼生产进行研究。湘乡县溪口渔场党委对网箱养鱼生产很重视,认识到网箱养鱼这一新生事物的优点是密度大,生长快,成活率高,生产周期短,单位水体产量高。适应水库面积大,鱼池少,需要鱼种多的特点,能为水库培育数量多,质量妤的大规格鱼种,  相似文献   

14.
综合养鱼就是以池塘养鱼为主,渔、农、牧多种经营,农副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生产方式。渔业与畜牧业、种植业综合经营,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农业体系.它可以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水、土、太阳等自然资源,使农业生产中的第一性生产——生产和第二性生产——生产,  相似文献   

15.
综合养鱼(Integratedquaculture)是中国淡水养鱼的传统特色之一,也是国际上公认高效益的养鱼法。即以养鱼业为主,结合农、畜、牧副业进行综合经营及利用,例如在珠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的种桑养蚕、种菜或种甘蔗、养鱼;湖南衡阳地区闻名的种菜、养猪、养鱼三结合等,达到互助互利,共同繁荣发展生产的目的。近年来,我们根据综合养鱼生产中持续发展的需要,曾应用多种生物活性及其前体物质配制成水产鱼、虾、鳖及畜禽猪、鸡等多功效的饲料添加剂,分别在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福建、陕西、四川等一些养殖场试用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综合养鱼的发展使渔业生产明显地发生三个变化:(1)由单一养鱼向以渔为主的多种经营方向发展,而且多种经营项目逐渐在扩大,近来更增添不少名优品种的混养。(2)养鱼的主要物质基础饲料、肥料,由外购而转变为自己生产,并注意到渔、农、牧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向多极利用  相似文献   

17.
试析综合养鱼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养鱼是以养鱼业为主,养鱼与农业、畜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综合经营及综合利用生产模式。按照投入物质的流向可分为下列5种类型;鱼-农型;鱼-畜(禽)型,鱼-畜-农型,基塘体系型;多层次综合利用型。  相似文献   

18.
兰景军是宝清县原种场职工,1991年自筹资金,在场区沼泽低洼地建成了32亩鱼池。近两年他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他采取了综合养鱼技术,在鱼池上建猪舍养猪,用猪粪肥水养鱼,塘泥肥田种稻种果树,获得了年平均收入24万元的好收成,纯利润8万元(养鱼4.5万元、养猪1.5万元、种稻种果2万元),人均收入达2万元。他的成功经验是: 1.猪、鱼、稻、果综合生产降成本。 多年的养鱼生产使他认识到搞综合养鱼  相似文献   

19.
生态渔业典范—综合养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养鱼曾被国外学者誉为循环利用废弃物、节约能源、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的典范。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综合养鱼是一种节水、节地、节能、节粮、低耗高效的养殖模式。它以渔业为主导产业,开展农牧和农副产品加工综合经营及综合利用的生产。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配置、发展相关的产业,用上一个生产过程的大量废弃物养鱼,使物质能量得以循环利用,减少物质能量浪费,提高综合养殖效益。1鱼—蚌—畜—禽立体综合养殖以水面为依托,以渔业为中心,实行水中养鱼,水面育珠,水底(网箱)养蚌,塘边建舍养猪养鸭或养鹅,畜禽…  相似文献   

20.
《淡水渔业》1974,(9):2-3
我县广大社员群众,认真贯彻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养鱼生产。仅几年时间,养鱼水面就发展到近13,000亩,养鱼点100多处,生产商品鱼100万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