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城乡有线电视网的迅速铺开,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大大提高.面对众多的频道、频率,如何让广大农民对农村广播节目情有独钟,是我们必须首先考虑的头等大事.这就要求我们的农村广播节目切实落实"三贴近".  相似文献   

2.
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的新闻报道中,广大农民群众喜欢把春耕、夏锄、秋收、冬修之类带有较强季节性的农事报道称之为“四季歌”,这种“四季歌”贴近农村实际,及时催耕催种,有利于农民群众把握农时,搞好田间管理,促进增产增收,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工商局按照“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帮农民所需”的工作思路,紧密围绕“三农”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走进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的“走近三农”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4.
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的新闻报道中,广大农民群众喜欢把春耕、夏锄、秋收、冬修之类带有较强季节性的农事报道称之为“四季歌”,这种“四季歌”贴近农村实际,及时催耕催种,有利于农民群众把握农时,搞好田间管理,促进增产增收,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近几年来,随着科技兴农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四季歌”报道形式和内容正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县市级电视台,如何按照“三贴近”的工作方针,使“四季歌”新闻报道成为指导群众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电视新闻呢?  相似文献   

5.
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的新闻报道中,广大农民群众喜欢把春耕、夏锄、秋收、冬修之类带有较强季节性的农事报道称之为“四季歌”,这种“四季歌”贴近农村实际,及时催耕催种,有利于农民群众把握农时,搞好田间管理,促进增产增收,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近几年来,随着科技兴农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四季歌”报道形式和内容正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县市级电视台,如何按照“三贴近”的工作方针,使“四季歌”新闻报道成为指导群众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电视新闻呢?  相似文献   

6.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其贴近农业、服务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办学宗旨和远距离教学、灵活多样的优势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开展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是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的好事。我县是2009年被确定为全省16个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工作试点县之一  相似文献   

8.
参加高等农业院校招生分配改革研讨会,很受启发的鼓舞。从国家农业部到各农业高等院校,在人才直接通过农村这个重大问题上,是有了位置、动了脑子,探索了路子,迈开了步子。这是想我们农村广大干部之所想,急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之所急,这是振兴农村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 我们海城市是国家教改的实验区、是实施“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燎原计划”的示范县和试点县,在振兴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亟需解决的是提高劳动者与质问题,特别是提高镇村干部的本质和科技人员的本质,是摆在各级党季和政府的一件大事。就海城  相似文献   

9.
文化广播电视建设是党的农村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和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历史和体制上的原因,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工作在建设、管理和发展上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本文对乡镇的文化广播电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做以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是指将广播电视推广到每家每户,实现村村有广播电视以及户户有广播电视的目标。在农村大力推广广播电视,不但可以满足乡镇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而且是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强乡镇农民群众广播电视站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面临问题。但是,对于一些比较落后的农村而言,建设广电站存在资金和技术短缺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实现。各地政府针对这一现象加大了财政扶持力度,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这项新农村运动存在的问题,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进行广播电视宣传教育,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使他们获得改造自身和社会的力量,从而为逐步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因为农民群众有这样的意识和条件,故在相对偏僻和贫穷的农村开展广播电视宣传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建议大幅度增加对农村的广播电视节目数量。  相似文献   

12.
俞金玲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21-21,180
农村文化广播工作植根于基层,服务于农民,是我党和国家宣传贯彻落实农村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乡镇群众广播的现状和困境,并提出解决方法:提高农村广播电视的普及率;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两网合一”;完善农村广播电视供给内容等。  相似文献   

13.
王恒 《农业与技术》2014,(1):244-244
广播节目是一种媒体资讯与信息传播方式,实践中它以传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收听便捷以及感染力与群众基础强为主要优势,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和欢迎。广播对农节目在当前农村听众群众基础最为稳定,尤其是农村广播农科节目是直面农村的窗口,因此,应当加强农村广播农科节目与农民之间的互动。本文将对农村广播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农村广播农科节目与农民互动作用及如何有效实现,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2001,(12)
《新农村》具有报道面广、信息量大、实用性强、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等优点,深深吸引着我们基层干部和成千上万的农村读者。《新农村》既是我们学习理论、法规、政策,长知识,谈体会,交流经验的好园地,又是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好帮手,更是我们基层干部帮助、指导农民闯市场,学科技,致富奔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好参谋。十多年来《新农村》一直被我们视为为农民服务的良师益友。在地处浙西南山区的遂昌县妙高镇所属的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村、组和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由于国家在农村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力度不断加大,广大农村农民群众能及时收看收听到国家最新惠农政策和各类致富信息,从而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是,由于实施力度大,直播设施涉及面广,所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00,(4)
《新农村》,从创刊至今已出刊近两百期了,该刊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科技兴农鸣锣开道,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提供科技致富信息,为农民致富架金桥,成了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的知心朋友。我是大虹桥村村委会主任,长期从事农村最基层的工作,年年都订阅《新农村》。在带领农民实施科技兴农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我深深体会到《新农村》是我们农村  相似文献   

17.
省委书记赵志浩对汪疃镇党委书记刘新波说:“你们用艰苦奋斗、无私车献,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帮农民之所需的实际行动,实践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你们的实践体现了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你们的业绩证明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才是有权威的领导,才是真正的领导。你们的经验,对全省是有现实意义的。” 刘新波对记者说:“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要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心里要始终装着老百姓,想着为群众办点实事,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走上致富路,让老百姓都说咱共产党好”。  相似文献   

18.
农家书屋工程,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实施的重点文化工程,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此工程直接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群众,是现阶段农村文化建设最实用、最基础的工程,也是加强农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10年3月19日,省农委召开了2010年为农民办理31件实事新闻发布会,任克军主任代表省农委在发布会上对31件实事做了详尽解读. 他说:今年,吉林省农委把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决定2010年为农民办理31件实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了解目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课题组深入河北省4个县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农民自办文化具有适合群众需要、投资小、贴近群众生活等优势,但因普遍面临政策支持不足、核心人才短缺、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其发展面临重重障碍。调整政府角色定位,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推动农民自办文化发展,是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