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小麦是黎城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多年稳定在10万亩左右,占全县粮田面积的50%,年总产量在3500万公斤左右,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小麦生产由量向质转变,优质小麦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优质专用品种越来越多。就我县来说,2005年全县小麦面积11.5万亩,其中优质小麦面积达N8万亩(强筋小麦种植面积4万亩,适宜生产面包的品种1.5万亩,生产馒头的品种2.5万亩)。去年以来,我县争取到了“国家级优质小麦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这对我县小麦生产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如何协调好生产、加工、销售三者关系,实现以加工企业的发展拉动优质小麦生产;以建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加速优质小麦生产;以优质配套栽培技术,强化优质小麦的管理,实现优质优价,就成为我县当前优质小麦生产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2.
2007年种植规模和效益 从2000年开始种植优质葡萄,种植面积0.5公顷,年收入2.1万元。葡萄架下养鸡6000只,收入12万元。培育葡萄苗木5000株,收入2万元。年总产值16.1万元,年纯收入4万元。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田间种植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现有的耕地和光、热、气、水、温资源,增加优质农产品的产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几年来。松溪县采取“马铃薯-西瓜-菜”栽培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2006年种植面积达110公顷,平均亩产马铃薯1530公斤。西瓜2580公斤,菜1500公斤,合计农产品总量5600公斤,总产值达5600元。这种栽培模式效益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自2004年开始,北京市开始实施粮食直补,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到2007年底,全市共投入直补资金7.346亿元,总计直补种植面积87.04万公顷。其中2007年小麦、玉米直补面积为24.95万公顷,比2006年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增加3.64万公顷,占全市农作物播种  相似文献   

5.
记者从广东茂名水果局获悉.当地原先种植面积有1333公顷的早熟荔枝“三月红”,近年来由于受周边产区优质荔枝大量上市的影响,造成价格低迷而逐年减产,目前全市种植面积仅剩333公顷。[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藁城市地处华北平原.距省会石家庄市30公里.总人口75万.其中农业人口69.5万.全市耕地面积82.3万亩.人均耕地1.19亩。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139.5亿元,财政收入6.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621元。藁城市是河北省小麦主产区,国家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常年小麦种植面积507/亩左右.单产水平居河北省前列。  相似文献   

7.
地方传真     
《农村百事通》2006,(16):18-21
北京市今年参加小麦风险互助试点的有通州、房山、顺义、昌平、怀柔5个区,面积为1861公顷。农业风险互助就是在协会会员之间开展种植业风险互助合作,协会会员在小麦、玉米种植过程中发生冰雹、倒伏、火灾和穗发芽等规定风险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并达到合同约定的损失时,协会将按合同约定给予补助。天津市前不久相继启建了19个市级优质作物标准化示范基地,这些优质示范基地建成后可带动周边6.67万公顷粮田进行优质作物标准化种植。通过三年努力,在五个远郊区建成相对稳定、科技含量较高的20万公顷优质粮基地,极大地满足了全市居民优质粮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长治县苏店镇郝店村小麦种植面积达47公顷左右,素有小麦复播胡萝卜种植的传统。该村每年小麦复播胡萝卜面积达33公顷,平均667平方米产小麦500千克,收入700元,产胡萝卜4200千克,收入2100元,两项合计,一年667平方米土地总收入2814元,除去投资350元,净收入达2464元,经济效益十分明  相似文献   

9.
宁陵县地处豫东平原,蔬菜常年种植面积在25万hm2左右;其中大葱为主栽蔬菜之一,全县每年种植面积1200hm2以上,667m3种植效益约5000元。近年来,随着效益的增加,规模化种植快速发展,如孔集乡桑庄、阳驿乡郑路徐、皮堂等村委,种植面积均在100hm2以上。为更好地引导我县优质大葱生产,提高生产效益,特制定无公害大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徐闻县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是全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基地,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首。菠萝已成为该县一大支柱产业。种植面积1.34万公顷,年产量达到60多万吨。近几年来开展群众性创高产活动,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成绩。出现了一大批平均公顷产量52.5吨的乡镇,公顷产量60吨的村委会高产单位。小面积出现了公顷产量超75吨的高产田,公顷产量67.5吨的丰产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有力促进该县菠萝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迅猛发展。现将菠萝丰产优质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分述如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1.
香蕉产业生产现状 1990年全省香蕉种植面积仅0.95万公顷左右,产量也只有13.43万吨。随着我省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香蕉种植效益的提高,香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05年,种植面积达3.1万公顷,产量达90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2%和21.3%。其中地处我省闽南地区的漳州市,是我省香蕉主要产区。2003年,漳州全市香蕉栽培面积2.43万亩,产量77.7万吨,分别占我省香蕉种植面积及产量的83.0l%和92.73%。由于香蕉生产周期短、投产早、产量高、效益好,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香蕉产业在我省农业经济中正日益发挥作用,现已成为我省农业支柱性产业和出口创汇较多的产业,是我省特别是漳州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焦作市按照品种优质专用化、新技术推广普及化、播种机械化的思路,大力推进小麦品种结构调整。今年全市完成麦播面积15.2万公顷,比去年增加2.3万余公顷,麦播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今年该市麦播工作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品种优。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小麦,全市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14.2万公顷,比去年增加10.1万公顷,占全市麦播面积的93%。其中豫麦49种植面积为3.49万余公顷,占麦播面积的23%;新麦18种植面积为2.35万余公顷,占麦播面积的15.5%。优质专用品种覆盖率达到100%。二是技术新。积极推广配方施肥、深耕细耙、种子包衣、精量半精量播种、土壤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一、效益分析 与传统的种植模式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相比较,采用新的种植模式,每公顷总产值达22275元,比传统模式高48.5%;纯收入达17280元,比传统模式高57.8%。  相似文献   

14.
我省是冬小麦的主产区之一,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优质强筋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农业增效的新亮点。现将优质强筋专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0年~2003年,我们进行稻田种植春马铃薯-春糯玉米-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栽培示范,获得了较好的效益。2003年种植面积为15.3公顷,经分季现场测产,春马铃薯667平方米产量1326公斤,产值928元;春糯玉米667平方米鲜棒产量67213公斤,产值1075.7元;大白菜(夏阳包)667平方米产量3325公斤,产值1662.5元。全年667平方米产值3666.2元,  相似文献   

16.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近年来,泰兴市坚持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与当地资源特点相结合,与市场需求相吻合,与优势产业相配套,与龙头企业相衔接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了江苏省沿江地区优质弱筋小麦“宁麦9号”标准化示范区和国家级鲜食玉米标准化示范区。2005年江苏省沿江地区优质弱筋小麦“宁麦9号”标准化示范区已通过省级验收。这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了地区性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春烟-水稻-油菜高产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始.长汀县农业局探索烟-稻-油的粮经油种植模式.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5年6.7公顷,2006年100公顷,2007年达500公顷。种植效益显著,每亩年收益达2700-2990元,其中春烟产值1800-1900元,扣除化肥、农药、  相似文献   

18.
广安市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确定以优质柑桔、优质蔬菜、设施农业为重点的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培育促农增收长效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全市柑桔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预计总产22万t,产值可达6.0亿元,促进农民人均增收153元;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3.5万亩,总产量可达227万t,促进农民人均增收105元;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6300亩,工厂化育苗3000亩。  相似文献   

19.
姓名蒋国君,全家4口人,祁东县富塘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种植大户。 住址祁东县归阳镇富塘村少晚组。 最初订阅《湖南农业》时间2007年。 种植规模及效益2007年2月,承租稻田8公顷,创办大棚绿色蔬菜和优质水稻立体开发示范基地,种植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和反季节蔬菜2.7公顷,种植优质水稻5.3公顷,年产值63.2万元,实现盈利25.6万元。2008年1月至今,承租稻田73公顷,其中大棚绿色、无公害高中档蔬菜12公顷,高中档优质水稻61公顷,年平纯收入40多万元。蒋国君购买了各种农用机械30台(套),实现了种菜种粮全程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四川农业科技》2005,(5):41-41
2004年四川各地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扩大优质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等生产规模,全年种植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1845.3万亩,占全省水稻面积的62.4%,比上年增加137.2万亩;优质稻产量950.5万吨比上年增产13.6%。优质小麦面积754.4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39.2%,比上年增加158.0万亩;优质小麦产量194.2万吨,增产3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