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中国农业现代化应走什么道路?农史研究应如何为之服务?方原同志应本刊之约撰写专稿,提出一些重要意见。我们认为本文贯通古今,联系实际,观点鲜明,文风泼辣,很值得一读,特向本刊读者推荐。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参加讨论。方原同志在给本刊的一位作者信中,也对我国农业发展道路问题,谈了一些看法。现征得双方同意,附在文末发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刊83年1期10页《农史通信》中,方原同志在给彭世奖同志的信中提到这篇论文,现应读者要求,将其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导读     
本刊在今年第八期(理论版)上发表了中共宜丰县委书记毛野德同志的《责任重于泰山》。文章发表后引起各级党委的重视,也在农友中产生反响。在本期的“本刊特稿”中,我们将省委组织部供本刊的专稿《毛野德先进典型的思想内涵与时代价值》放在头条发表,目的便是希望广大的农村干部能向毛野德同志那样“心中装着老百姓。”此文由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德旺同志撰稿,文章的重要在于将毛野德同志的典型事迹进行了引申,向各级党组织提出要把坚持和实践党的宗旨作为在新形势下的重要工作目标和研究课题。近些年来,农村的管理体制有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昆虫学》卷粮食作物害虫分支南方片第一次审稿会议于1983年4月16日至21日在我校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农百》编辑部、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教授,以及撰写本分支初稿的同志,共十八人。会议由本分支主编章士美教授主持。 会上,方原总编辑、《农百》昆虫卷常务副主编管致和教授、编辑部副主任莫容同志。  相似文献   

5.
去年本刊第四期发表了侯学煜同志《关于广西中部发展柑桔问题》的文章,这里又发表了范怀忠等同志《也谈广西柳州柑桔生产问题》的不同意见,目的在于坚持“百家争鸣”方针。发扬学术民主,求得对这一问题的全面而合乎客观实际的认识,以利于国民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刊 2 0 0 3年 1期发表左淑珍同志《中华民族精耕细作传家宝不能丢》一文 ,对在中国推行免耕法的一些做法和否定精耕细作传统的言论 ,提出尖锐的批评。不久前收到李问盈、高焕文教授的反批评文章 ,左淑珍同志也寄来新作《精耕细作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 ,现一并发表 ,供读者参考。本刊一向提倡学术民主 ,贯彻百家争鸣方针 ,欢迎大家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7.
沈开智同志以对本刊和本刊读者认真负责的态度,来信质疑本刊第二期一篇文章中的部分观点,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现全文发表,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8.
林椿同志是位年青的农业工作者,他前后花费15年的时间进行业余研究,数易其稿,写出本文。虽然对其中的一些观点,本刊并不完全赞成,但其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的精神却是可嘉的,文中有些见解也是有可取之处,故予以发表,以示对青年作者的鼓励。  相似文献   

9.
关于生态农业问题,本刊过去已发过几篇文章。本期再发表两篇争鸣文章(本期发表的佟屏亚同志的文章中也谈到生态农业问题)以活跃学术空气。文章作者都是研究现代农业的教授与专家。我们认为,农史学界了解一下农业专家们对生态农业的一些观点,对农史研究如何更好地联系实际为农业现代化服务是会有帮助的。欢迎大家就这一问题进一步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刊81年第一期发表彭书琳等同志关于广西宾阳花生化石的报导后,很快就收到赵仲如同志的质疑稿件,编辑部即去信请彭书琳同志对花生化石作进一步的鉴定。现已证实确系陶制品,证明赵仲如同志的质疑是正确的。特将彭书琳等同志的来信附于篇末,作为更正。在学术研究中有时难免失误,只要坚持实事求是态度,勇于否定错误就好。花生化石的真伪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现在得以澄清,仍然是个收获。本刊今后仍然实行文责自负,希望广大作者和读者继续勇于探索真理,也能够勇于修正错误。  相似文献   

11.
简论农业考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是陈文华同志在文化部文物局郑州培训中心的讲稿,现加以发表,作为本刊创办四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12.
1956年11期本刊"关于葡萄副梢的利用问题"的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了一些果树工作者的注意,纷纷提出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认为对这个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从而使问题得到明确,对提高葡萄生产和改进葡萄试验研究工作是有帮助的,所以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讨论。这里发表了梁绍信和李一鹗、李翊远三位同志的文章,另外还收到贾维昌、林培钧、施丽三位向志的文章,因意见与梁、李二位同志的相似,故不再发表了。  相似文献   

13.
我国粮仓的起源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形势越来越好,粮食连年丰收,以至许多地方出现仓库不够,无法收购粮食的现象,这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在这种新形势下,人们对粮仓的建设更加关心,对粮仓历史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本刊过去曾发表过研究文章,本期再发表两篇,供大家参考。杜葆仁同志的文章,因篇幅较长,将分期连载。  相似文献   

14.
秋冬季是果树恢复树势、孕育来年丰收的重要季节,也是消灭病、虫、草害的良好时期。故此,秋冬季必须加强果园管理,以谋求果品丰产、高质、高效。本刊特发表朱啸安等同志的文章,以供参考,希望起到举一反三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本刊1963年第二期发表嚴企松、刘春来二同志所寫的《从早稻烂秧原因談育秧方法》一文以后,引起了許多讀者的兴趣,并展开了热烈的討論。这里再发表方帆、吳炳南二同志所寫的《早稻烂秧主导因素及曹秧中的若干問題》一文,供大家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农业质量标准》2012,(3):40-40
日前本刊编辑部收到了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郑先荣同志的来信。郑先荣同志在信中肯定了我们的办刊工作,同时提出了很好的办刊建议,比如在各地设信息员、对已发表论文进行评比以及刊物有关版面安排等。对郑先荣同志对我们办刊工作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殷周大量使用青铜农具说质疑——与陈振中同志等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周是否大量使用青铜农具是学术界很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已有不少人进行探讨。本刊也曾发过文章,这一期又发表两篇,供大家参考。这两篇文章的副标题是编者所加的,目的在于鼓励开展坦率的同志式的讨论,发扬学术民主,活跃学术气氛。欢迎大家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8.
我校土化系副主任、副教授姜岩同志曾于1980年10月参加吉林省农业考察团去日本访问考察,收获较大。本刊特约撰写此文,分两个专题发表,供广大读者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丝和茶,一衣一饮,衣被天下,留芳众口,这是举世交赞的中国对于人类所作的两大突出贡献。本刊在发表《桑考》和《养蚕起源问题研究》等文之后,有些侨胞投书要我们也选登一些有关茶史的文章。因此,本刊在这期上除本文之外,还刊用了王潮生同志《中国古代茶树栽培技术》一文。《中国茶业史略》,是史念书为《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撰写的《茶业史》初稿,内容因避与其它条目重复而有所专简,但按照时代顺序将我国各个时期的主要茶业史实勾勒出来,尚属不多。为此,本刊征得作者同意,删除其条题定性叙述和后附参考书目,先予发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院副研究员周汝鸡同志,根据中美两国衣业部科技协定,受我国农牧渔业部派遣,于1981年11月赴美国进行合作研究.该同志在美期间,对美国的农业进行了较广泛的考察,并写出考察报告10篇,本刊将陆续发表,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