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杏鲍菇近几年国内发展很快,已有工厂化栽培,但仅仅是通过制冷设备调节温度,整个生产程序仍然是手工操作,采用塑料袋栽培.非常耗工耗时,而且污染率较高,栽培后的塑料袋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造成环境污染,另外长期在无菌环境下工作的工人容易出现身体不适.而在台湾,杏鲍菇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从拌料、装瓶、打洞、封盖、杀菌到接种、培养、搔菌、出菇、挖瓶等都完全自动化,栽培技术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现将台湾杏鲍菇自动化生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杏鲍菇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种栽培杏鲍菇,但商业化栽培规模尚小,技术仍不完善,目前生产上杏鲍菇菌种的制备过程中明显存在菌丝生长速度慢、长势弱等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杏鲍菇各级菌种不同培养基配方的比较研究来探讨生产上适用的杏鲍菇菌种培养基优良配方,从而推动杏鲍菇栽培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杏鲍菇的生长发育条件,并阐述了其生产技术及栽培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4.
平菇是我国食用菌种植主栽品种之一,栽培技术易于掌握,营养丰富,市场销售量大,备受菇农和消费者的青睐。而在食用菌制种、栽培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栽培不成功或出菇不彻底,以及被杂菌侵染等问题,为减少浪费可将上述培养料经过再处理,再利用,亦会获得较多效益,笔者以杏鲍菇、白灵菇等废料作为主料,采用塑料袋立体栽培,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杏鲍菇,属于珍稀品种,一般栽培原料为棉籽壳、杂木屑等。据试验,使用中药渣进行栽培,不但可以获得较高产量,而且可大大节省栽培成本,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杏鲍菇是近年开发的优良食用菌品种,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为了节本增效不少生产单位和个人都在积极探求和优选栽培料配方。据此,笔者特向读者推荐以下一些适用性较好的杏鲍菇栽培料配方供参考,希望栽培者结全当地原材料优势,因地制宜地选用下述配方,或在下述配方的基  相似文献   

7.
丁湖广 《新农业》2007,(8):56-56
杏鲍菇又名雪茸,刺芹侧耳,肉肥厚,质脆嫩,色泽乳白,味道鲜美,含有杏仁香味,营养丰富,是一种深受欢迎的珍稀菇品。在国内外市场销路畅,价格稳定,效益极好。杏鲍菇属于低温型品种,南北省区均可适应。栽培模式目前主要用塑料袋进行室内外架层栽培,也可以采取袋料覆土栽培,生物转化率达100%。商品性状好、耐贮、耐运,冷藏、冷运期可保鲜20天以上,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兴珍菇。  相似文献   

8.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是一种采用工业化手段在相对可控的环境下进行菌菇集约化栽培的生产方式。本试验从濮阳市原料现状和生产模式等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当地丰富的木屑、麦麸、米糠、豆粕等资源替代棉籽壳和大豆粉,探索优化杏鲍菇现有栽培基质,旨在为当地杏鲍菇绿色生产寻找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该文简要介绍了杏鲍菇的栽培历史和营养需求,对杏鲍菇栽培生产配方、原材料种类及其理化性质、原材料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以期为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日本又名“雪茸”,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珍稀食用菌。菌肉肥厚质地脆嫩,是一种味道最好的平菇,被称为“平菇王”,并且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适合保鲜、加工和烹调,极受消费者欢迎。目前杏鲍菇的栽培在我国已经全面推广,山东省栽培杏鲍菇的方式主要为塑料大棚袋栽。我所自2000年以来,引进、筛选杏鲍菇优良品种并且培养液体菌种,利用棉籽壳、玉米芯、锯木屑等原料,采用“不脱袋割口定点出菇法”在本所温室大棚和莱山、莘县、惠民等生产基地进行了栽培试验示范,平均两茬菇生物转化率达到95%以上,且商品性好,其生产周期一般为90天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张翠娥  赵书光 《吉林农业》2011,(11):133-133
工厂化栽培杏鲍菇是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园的主打项目,文章根据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的关键技术,从杏鲍菇的栽培袋制作到接种、栽培管理等方面做了一系列总结,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生产性能优良的杏鲍菇菌株。【方法】在相同的栽培基质及环境条件下,对不同来源的13株杏鲍菇菌株(PE-01~PE-13)的生物学效率、生产周期、子实体长度、子实体密度、菌柄直径进行测定,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其生产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3个杏鲍菇菌株中,菌株PE-01为优良菌株,其平均生物学效率为76.9%,生产周期较短,子实体长度较短,子实体密度、菌柄直径较适中;PE-06、PE-07为较好菌株,PE-09、PE-11为一般菌株,其他为劣种菌株。【结论】不同杏鲍菇菌株的生产性能差异较大,在选择优良菌株时应依据多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在本试验条件下,PE-01为最优杏鲍菇菌株。  相似文献   

13.
正杏鲍菇是福建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重要种类,每年可产生大量的杏鲍菇废菌渣。利用杏鲍菇废菌渣为基质栽培草菇,不仅农民可以利用夏季闲置的蘑菇出菇房设施栽培草菇获得经济收益,杏鲍菇生产企业也可以出售废弃菌渣获得收益,  相似文献   

14.
杏鲍菇栽培技术(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鹏 《农村科技》2009,(11):45-46
一、条件要求 1.营养 杏鲍菇属木腐菌,对栽培原料的适应范围广泛。一般调配基质碳氮比在20:1左右时菌丝活力明显增强,产菇量亦随之提高。杏鲍菇需要较丰富的碳源和氮源,氮源越丰富,菌丝生长越好,产量也越高。菌种生产中添加一定量的有机氮、无机盐,如蛋白胨、酵母或麦芽汁可加速菌丝生长。栽培生产中可将棉籽壳、玉米芯等作为主要原料,调配氮源时以麸皮、  相似文献   

15.
该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行业标准(NY5096-2002),结合自然环境、食用菌栽培基质等因素,提出了适宜宝鸡地区的杏鲍菇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6.
张连合  王随心 《农技服务》2010,27(4):514-515
传统杏鲍菇的栽培采用熟料栽培,通过多年实践,用棉籽壳、阔叶木屑加促酵剂发酵,加克霉灵(或多菌灵)进行生料栽培杏鲍菇取得了成功,用生料栽培杏鲍菇,成本低,生产周期短,产量高。  相似文献   

17.
杏鲍菇生产中常见问题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鲍菇是中国近几年新开发的珍稀菌类之一,具有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所以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然而由于杏鲍菇生产技术的不完善,仍存在很多问题,常常会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生产实践经验,分析了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冷库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杏鲍菇冷库栽培技术研究是近年来食用菌产业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文章从冷库的结构设计及相关设备、菌种制备、菌袋制作、发菌及出菇管理、冷库栽培杏鲍菇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利用冷库的特殊环境栽培杏鲍菇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各地利用冷库周年化生产杏鲍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杏鲍菇、白灵菇、真姬菇等是效益较高的食用菌,全国有许多县市已列入主导产业。目前主要采用(高温灭菌)熟料方法栽培,由于工艺技术复杂,多数栽培者因缺乏生产经验、栽培较粗放等杂菌污染严重,影响了栽培效益和生产积极性,也给栽培和技术推广者带来了难度。  相似文献   

20.
杏鲍菇是一种品质优良的珍稀食用大型真菌,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味道最为鲜美。杏鲍菇只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少数国家栽培生产,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初探出栽培生产新技术,且详细介绍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