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可控制试验和大田示范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优质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综合分析了不同施氮量和底追比例与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蛋白质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强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最佳施氮量为 1 80~ 2 4 0kg/hm2 ,底追比例为底肥 ( 3)∶起身—拔节肥 ( 5 )∶孕穗肥 ( 2 )。  相似文献   

2.
刘保华 《农家顾问》2011,(11):28-28
为了给冀南地区的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当地主推小麦品种邯708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追氮时期和追氮数量对邯708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一定氮肥总量水平下,分次追施氮肥较一次性追施氮肥更利于提高产量,并且可以提高子粒品质,尤其对子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刘斌 《北京农业》2007,(33):35-37
研究表明,西农979与施氮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不同追氮时期对西农979的产量与品质也有着明显的影响,在小麦生育关键时期追氮产量明显高于一般时期追氮,分次追氮又略好于一次性追氮。综合分析,在底肥确定的条件下,每hm2用225kg尿素在越冬期和拔节期2个时期追施并在灌浆期进行叶面追氮为最佳的追氮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浇水时期、浇水次数和施肥时期、不同肥料种类的配合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强筋小麦拔节期不浇水产量减产显著,浇麦黄水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明显下降,浇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3水或浇拔节水、灌浆水2水可兼顾产量和品质,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拔节期追施氮磷肥品质最好,各种肥料底肥一次性施用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5.
拔节孕穗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淮北冬小麦主产区 ,一般中高产田块 ,主要以中穗取胜 ,产量 75 0 0kg/hm2 以上的超高产小麦 ,主要依靠大穗。追施拔节孕穗肥是目前获得高产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氮肥运筹方式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8  
孔令聪  汪芝寿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3):214-216,224
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对优质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明显地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在淮北地区拔节期施用氮肥时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效果很好。籽粒蛋白质含量随追氮时期的后延而呈增加趋势,抽穗期追肥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产量均较高。为实现高产优质统一,优质小麦施氮量在225~300kg/ha,氮肥的基追比例为基肥2/3、追肥1/3,追期宜掌握在拔节~抽穗期之间。  相似文献   

7.
微喷水肥一体化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明不同微喷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济麦22’为材料,在底施纯氮105kg/hm~2条件下,2016年春季设置追施纯氮45(N1)、90(N2)和135kg/hm~2(N3),每个追氮量采用微喷灌拔节期一次性追施(JS)和分别在拔节、孕穗、开花和灌浆期4次等量追施(4T)2种方式,测定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微喷灌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产量先增加后降低,以N2处理产量最高;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处理产量显著高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产量的增加主要由于显著提高千粒重;2)拔节期一次性施氮提高冬小麦开花期群体叶面积指数,而分次施氮处理灌浆期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延缓灌浆中后期旗叶的衰老,从而有利于花后干物质积累和粒重的提高,但过多施氮导致粒重下降,总干物质积累量减少;3)不同施氮量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以N2处理最高,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处理。综上所述,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相比,微喷灌采用分次施氮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微喷水肥一体化N2处理下分次施氮为最佳的高产高效氮肥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扬麦11'为材料,在秸秆全量还田的情况下,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的生育特点、产量与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后期追氮比例2次施用穗肥,小麦成熟期推迟,全生育期延长,小麦高峰苗数、成穗数降低,茎蘖成穗率、理论产量、实产提高。总施氮量为270 kg/hm~2,肥料运筹方式为基追比4:6,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4:1.67:2.16:2.17,成穗率、穗粒数、产量最高,嘉定、浦东最高实产分别为5 625.30 kg/hm~2和5 166.30 kg/hm~2。  相似文献   

9.
六年来,通过对小麦亩产600 kg栽培技术的研究得出,淮北市小麦亩产600 kg的地块较亩产500 kg的麦田土壤肥力显著提高,保肥供肥能力明显增强;亩基本苗以15万~18万苗为宜,比目前大面积生产的降低10万~15万;重追拔节肥,补施挑旗肥;全生育期浇冬水、拔节孕穗水和扬花灌浆水3次,后期以延长功能叶片存活时间,提高光合能力,增加粒重为目的"一喷三防"措施,最终可获得亩产600 kg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肥密运筹对晋中晚播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穗型品种040121-135为供试材料,研究氮肥追施时期与群体密度对晋中晚播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晋中晚播小麦合理的肥密运筹可以获得8.6t.hm-2的高产;前期重施拔节肥促源,后期重施孕穗肥促库,且有利于提高籽粒品质。合理的群体密度应在450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