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地膜小麦套种大豆 6种带幅增产效果研究的结果表明 ,地膜小麦套种大豆各处理的混合产量、产值、纯收入均高于地膜小麦单作和大豆单作。其中以 6∶ 2带型 (140 cm膜 ,膜面 12 6 cm,种 6行小麦 ;畦宽 5 0 cm,种 2行大豆 )和 4∶ 3带型 (70 cm膜 ,膜面 5 6 cm,种 4行小麦 ;畦宽 70 cm,种 3行大豆 )较优 ,其产量分别为 6 435、6 2 85 kg/hm2 ,产值分别为 82 71、86 0 4元 /hm2 ,纯收入分别为 5 82 6、6 0 0 9元 /hm2 。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白银市灌区春小麦安全生产,确保小麦产量达6 750~7 500 kg/hm2,结合近年生产实践,制订了包括范围、肥料农药使用技术、田间管理等适宜白银市灌区春小麦生产的技术规程,以供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提出了胡麻、大豆立体栽培模式的最优结构,总带幅110 cm,其中4行胡麻60 cm,2行大豆50 cm,胡麻行距20 cm,密度600万~675万株/hm2,大豆行距30 cm,密度33万株/hm2。胡麻占地面积比例为50%,产量是单种的70%以上,边行优势提高胡麻单产20个百分点;立体栽培大豆产量是单种的80%左右,因胡麻影响比单种减产20个百分点;混合产量均高于胡麻或大豆单种产量。  相似文献   

4.
大豆新品系 8910 - 5 - 8由白银市农科所从甘肃省农科院引进。该品种在白银市 1999- 2 0 0 1年的多点试验中 ,3a14点 (次 )折合平均产量 2 977.4 kg/ hm2 ,比对照品种铁丰 8号平均增产 17.8% ,居 8个参试品种 (系 )的第 1位 ;籽粒含粗蛋白 4 5 .5 0 %、脂肪 17.6 8%、赖氨酸 2 .95 % ;株形紧凑 ,产量结构好 ,抗倒伏 ,抗花叶病。适应在白银市沿黄灌区、高扬程灌区及河西部分地区套种  相似文献   

5.
适宜白银高扬程灌区的几种高产高效间作套种模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白银市高扬程灌区主要是指景电灌区和兴电灌区,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属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区,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有效灌溉面积达6.61万hm2,适合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胡麻、油葵、豌豆以及瓜果、蔬菜等多种作物,是白银市主要的商品粮基地。灌区自建成以来,一直都是以粮食生产为主,解决了数十万群众的温饱问题。近年来,灌区对作物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立体种植,各地涌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立体种植模式,对推动灌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8]。我们将适宜白银市高扬程灌区的农业高产高效间作种植模式进行了分类总结和规范,旨在科学指导白银市高扬程灌区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张掖地区小麦/大豆套种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大豆套种是张掖地区平川灌区粮食生产的一种主要种植方式,其中合理的带型又是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经连续几年的试验和大田生产示范结果证明,采用带幅宽70 cm、麦豆行比4:2模式的增产作用明显,便于操作.其中小麦带宽37.5 cm,种植4行,行距12.5 cm,大豆带宽32.5 cm,行距16cm,种植2行.用该技术栽培的目标产量为小麦6 000~7 500kg/hm2、大豆1 500~2 250 kg/hm2,适用于平川灌区海拔1 100~1 700m、≥10℃积温2 400~2 800 ℃、无霜期135 d左右的区域.为了便于今后大面积示范推广该项技术,现将栽培技术规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引大灌区进行的春小麦氮、磷最佳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基施优质农家肥 4 5 t/ hm2 的情况下 ,以施纯氮 1 2 0 .0 kg/ hm2 、五氧化二磷 90 .0 kg/ hm2 ( N∶ P2 O5=1∶ 0 .75 )的处理春小麦生长表现最好 ,其穗长为 1 0 .4cm,小穗数为 2 1 .9个 ,不孕小穗数最少 ,为 2 .2个 ,穗粒重、千粒重分别为 4 0 .3 g和 5 4 .9g;折合产量为 5 3 6 7.8kg/hm2 ,较单施纯氮 1 2 0 kg/ hm2 处理增产 1 6 .7%。  相似文献   

8.
在兴电灌区进行了豌豆套种大豆高效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豌豆套种大豆适宜的带幅为豌豆净带幅30 cm,种3行,行距15 cm,播种量148.5 kg/hm2;大豆带幅70 cm,种3行,行距20 cm,株距20 cm,3粒/穴,播种量45万粒/hm2。该模式为兴电灌区发展高效可持续农业的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平川灌区比较了不同带幅玉米套作豌豆的产量、产值、土地当量比等指标。结果表明,4行豌豆、3行玉米套作,带幅1.6 m,豌豆行距20 cm、玉米行距30 cm,豌豆带距玉米带20 cm时玉米和豌豆混合产量最高,有明显的增产优势;产值达到最大,为3.17万元/hm2;土地当量比最高,为1.39。可在平川区灌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大豆品种中黄30号和孜然品种新抗18-2为材料,在河西灌区进行了孜然套种大豆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套种总带幅为160 cm,大豆带幅80 cm种3行,行株距30 cm×20 cm;孜然带幅80 cm,撒播密度为225.0万株/hm2时优势最明显,带田总产量可达9 478.8 kg/hm2,较对照增产8.8%,产值和纯收益分别为54 351元/hm2和48 921元/hm2,较对照增加10.7%和12.10%,且稳定系数高,为最佳套种密度。  相似文献   

11.
玉米新杂交种98-ZW-1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自交系98-W-1为母本、自育自交系98-Z-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2-2003年白银市多点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2 032.25 kg/hm2,较对照品种沈单10号增产9.78%;在2002-2004年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2 063.54 kg/hm2,较对照品种沈单10号增产3.3%.中早熟,株高246 cm,百粒重40.0 g左右,籽粒含粗蛋白111.0 g/kg、粗脂肪46.2 g/kg、淀粉716.2 g/kg、赖氨酸3.6 g/kg.高抗大斑病和红叶病,适应性强.适宜在白银市高扬程灌区海拔较高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靖远县境内海拔1 300~3 017 m,年降水量239 mm,年平均气温9.9 ℃,最低气温-19.1 ℃,最高气温39.5 ℃,≥10 ℃有效积温3 244 ℃,全年日照时数2 691 h,无霜期165 d.全县按自然条件分为沿黄灌区、高扬程灌区和干旱山区三大类.全县总耕地面积7.53万hm2,其中水浇地3.24万hm2.春小麦年均播种面积1.65万hm2,平均产量为3 324.2 kg/hm2.通过多年试验示范,现将靖远县春小麦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地膜小麦套种大豆6种带幅增产效果研究的结果表明,地膜小麦套种大豆各处理的混合产量,产值,纯收入均高于地膜小麦单作和大豆单作,其中以6:2带型(140cm膜,膜面126cm,种6行小麦;畦宽50cm,种2行大豆)和4:3带型(70cm膜,膜面56cm,种4行小麦;畦宽70cm,种3行大豆)较优,其产量分别为6435,6285kg/hm^2。产值分别为8271,8604元/hm^2,纯收入分别为5826,6009元/hm^2。  相似文献   

14.
春小麦新品系 910 4 3是白银市农科所以高原 6 0 2 /德国麦的 F1 为母本、87Q2 6为父本进行复合杂交 ,经多年系谱选育而成。该品系在 2 0 0 1- 2 0 0 2年白银市小麦品种 (系 )区域试验中 ,折合平均产量 5 817.0~ 7872 .8kg/ hm2 ,较对照品种宁春 18增产 6 .5 6 %~ 15 .4 0 %。生育期 92~ 98d,株高 6 6~ 87cm,千粒重 39.0~ 4 5 .6 g,其籽粒含蛋白质 13.92 %、湿面筋 2 9.30 % ,吸水率 6 3.86 % ,形成时间 2 .4 min,属优质中筋小麦。适宜在白银市引黄灌区及生态条件相近的同类灌区种植 ,尤其适宜在中、高水肥条件地区套种或单种。  相似文献   

15.
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0号(原代号SPYC8-1)为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春小麦银春8号搭载我国首颗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经太空诱变,多年选育而成。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7 979.7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8.57%。2016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生产试验,5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7 701.3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6.72%。银春10号属春性普通小麦,生育期94~103d,株高85~96 cm,平均穗粒数38粒,平均千粒重48.6 g,容重830 g/L。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45.1 g/kg,湿面筋293.0 g/kg,沉淀值31.5 mL。轻感条锈病、白粉病,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良。适宜在甘肃沿黄灌区、河西灌区及生态条件相似的春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究适宜于南方丘陵红壤旱地玉米间作大豆合理的带宽、行比田间配置种植模式。【方法】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1)玉米间作大豆带宽2 m,行比2∶2;(2)带宽2.4 m,行比2∶3;(3)带宽2.4 m,行比2∶4;(4)带宽2.8 m,行比2∶3;(5)带宽2.8 m,行比2∶4;(6)玉米净作(等行距栽培,行距70 cm);(7)大豆净作(等行距栽培,行距50 cm),每个处理种2带,重复3次。【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不同带宽、不同行比处理的玉米株高均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玉米播种第75天时带宽2.4 m、行比2∶4的株高最高,为198.33 cm;玉米叶面积指数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生长后期带宽2.8 m、行比2∶3的玉米叶面积指数相比于其它处理均表现为最大;玉米干物质积累量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呈不断增长趋势且变化大致相同,播种后90 d时,带宽2.4 m、行比2∶4的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最大,为11 568.61 kg/hm~2,带宽2.4 m、行比2∶4的玉米产量最高,为6 977.78 kg/hm~2。【结论】带宽2.4 m,行比2∶4田间配置协调了个体与群体的矛盾,使得植株的株高最高、秃尖长最小、干物质积累量最大、产量最高,为玉米间作大豆较好的田间配置种植模式,可为江西红壤旱地玉米间作大豆种植田间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高效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张掖市以150cm带型小麦/玉米带田为对照,对136cm带型、176cm带型、214cm带型小麦/玉米带田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与效益进行的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36cm带型(小麦6行、玉米1行,玉米两侧套黄豆)混合产量(15460.5kg/hm^2)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产值较对照增加1410.00元/hm^2,增幅达16.06%;176cm带型(小麦6行、玉米3)混合产量最高,达16318.5kg/hm^2,较对照增产7.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产值较对照仅增加5.5%;214cm带型(小麦9行、玉米3行)混合产量及产值较对照分别降低1.7%和1.1%。  相似文献   

18.
以硕丰2号为指示品种,在民勤县进行了棉花集群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1穴2株、带行穴距为50 cm ×30 cm ×25 cm、保苗19.5万株/hm2的双行带状种植方式下,籽棉折合产量最高,为5507 kg/hm2;其次是1穴3株,带行穴距为50 cm ×30 cm ×30 cm、保苗25.5万株/hm2,籽棉折合产量为5427 kg/hm2.  相似文献   

19.
宁夏灌区小麦套种大豆寄生菟丝子栽培技术及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灌区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及便利的灌溉条件下,经实践应用总结出宁夏灌区小麦套种大豆寄生药用菟丝子的高效栽培技术,分析了宁夏灌区小麦套种大豆栽培技术在局部地区药用菟丝子寄生大豆栽培的经济效益。小麦套种大豆寄生药用菟丝子小麦产量4 500 kg/hm2,大豆产量675 kg/hm2,菟丝子籽粒产量600 kg/hm2,三作产值合计33 300元/hm2,综合种植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白银市沿黄灌区胡麻适宜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白银市沿黄灌区水浇地进行了胡麻适宜种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播种量为450万粒/hm2时,胡麻折合产量最高,为3 221.15 kg/hm2;播种量为525万粒/hm2时,折合产量次之,为2 807.69 kg/hm2。在白银市沿黄灌区现阶段生产水平下,胡麻播种量以375万~525万粒/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