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四川省达州地区22个脆李资源为试材,测定了果实主要性状指标,并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22个脆李资源果实主要性状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巴山脆李果实表现出平均单果重大、糖酸比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的特点,其果实品质优于其他21个脆李优良单系;达川区的青脆李果实品质仅优于万源市4个脆李优良单系,万源市4个脆李优良单系果实平均单果重、纵横径、总糖含量、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低于通川区、宣汉县、大竹县、达川区脆李优良单系,总酸含量显著高于这4个地区的。总体上,达川区早熟脆李优良单系果实主要性状指标表现均不及通川区、宣汉县、大竹县中熟及中晚熟脆李优良单系,除果实纵径外,不同地区中熟及中晚熟脆李优良单系果实品质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青脆李是重庆市万州区李树优良品种,有1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2003年,万州区注册青脆李商标为“广洞岩”牌。广洞岩青脆李属脆肉型中国李,其生长势较强,树姿开张,抗旱、抗病、耐贫瘠,适应性强,结果早、丰产;果面绿黄,果肉淡黄,汁多、味甜、微香,可溶性固性物12.3%,品质上等;离核,可食率98.2%,鲜食加工均极佳。果实较耐运输,7月底成熟上市,极晚熟,较其他李类果实晚熟20~30天,市场售价高,经济效益可观。截至2007年青脆李规模化栽植面积达850hm^2,年产量2500t,年产值750万元。  相似文献   

3.
2007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引种‘脆红李’‘青脆李’‘半边红李’,在石灰岩山地栽培,采用以"标准化修剪+行间间作"为核心技术的绿色栽培技术进行果园管理。经多年观察,‘半边红李’果实7月下旬成熟,‘脆红李’8月中旬成熟,‘青脆李’8月下旬成熟,均为晚熟品种;果实色鲜,果肉脆、嫩,酸甜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7%~13.00%,可滴定酸含量0.22%~0.41%,维生素C含量16.0~22.7 mg/kg,果实品质优良;3个品种自花结实率高,丰产性好,栽后第2年初花,第3年初果,第4年进入盛果期,第5年每667m~2产量1 000~1 500 kg。在黔北地区湿润季风气候条件下,3个晚熟李品种长势强,抗逆性好,是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不同温度对青脆李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脆李为试材,研究了采后不同贮藏温度对青脆李果实的质地、糖、酸、腐烂率等品质变化及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贮藏对青脆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温度越低,越有利于青脆李品质的保持,-1.0℃、0.0℃和8.0℃保鲜期依次为70d、70d和30d;其中-1.0℃贮藏条件下硬度下降最缓慢且腐烂率(9.7%)最低,青脆李于4.5℃贮藏20d时发生了冷害,不利于贮藏。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对李冷藏期间褐变与软化的影响。本文以‘冰脆李’为试材,采用0.5μL/L 1-MCP熏蒸处理12 h,分析其对‘冰脆李’采后冷藏期间生理、生化及果胶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0.5μL/L 1-MCP处理能显著延缓‘冰脆李’果实的腐烂速率,抑制呼吸速率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延缓酚类物质氧化,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果胶甲酯酶活性,延缓水溶性果胶和共价结合果胶的增加,从而抑制果实硬度的下降。综上所述,0.5μL/L 1-MCP处理可有效延缓‘冰脆李’冷藏期间软化与褐变,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6.
2020年春川渝地区李种植基地的青脆李出现大量果斑病,通过对感病样品进行组织分离,利用形态学和多基因联合序列(ITS、RPB2和G3PDH)分析进行病原鉴定,明确引起川渝地区青脆李果斑病的主要病原真菌LY1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对青脆李、脆红李、金脆李、青萘和半边红进行致病力测试,结果表明,该病菌对青脆李、脆红李等5个李品种的枝条、叶片和果实均有致病性。运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供试的17种杀菌剂中,7种药剂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其中病原菌对75%肟菌·戊唑醇最敏感,EC50值为0.118 3μg·mL-1。  相似文献   

7.
‘巴山脆李’是由‘青脆李’的实生变异选育而成的李新品种。果皮淡黄绿色,果肉淡黄色,平均单果质量38.9 g,果实肉质松脆,味甜,汁液中多,离核,可溶性固形物14.2%,总糖8.54%,总酸0.303%,维生素C 59.9 mg · kg-1,果实可食率97.2%。具有早果、丰产、质优、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等优点。在四川达州地区8月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8.
脆李大多种植在我国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等西南地区,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在潮湿和干旱的山地均能生长,挂果多且耐严寒高温.果实近圆形,皮薄,果香诱人,口感酸甜香脆,富含维生素C,耐储藏,深得广大消费者青睐,是近几年来经济效益不错的优良树种,目前大面积栽培的品种有大果青脆李、大果脆李、蜂糖李等.张家界慈利县张家溶村流转...  相似文献   

9.
青脆李流胶病在万州区普遍发生,发生率高达90%以上,该病害严重降低了青脆李的产量、果实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损害果农经济收益。在万州区科技局的支持下,就青脆李流胶病防治技术开展了研究。通过2年的试验,按青脆李树流胶病病情指数增减值大小及复发率大小,筛选出了2种效果较好的药剂及使用方式,结果表明,喷施细马·春雷霉素1500倍液+纳彩·辛菌胺醋酸盐1500倍液和涂松尔膜,能对青脆李流胶病的防治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冰脆李"为试材,研究了1、5℃以及室温贮藏对"冰脆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过程中果实硬度、有机酸及维生素C含量均逐渐下降,而可溶性糖含量也上升缓慢,贮藏期延长,且1℃冷藏保鲜优于5℃。  相似文献   

11.
正青脆李(图1)又名巴山脆李,是由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达州市茶果技术推广站选育的新品种,适合大巴山地区种植。该品种成熟期在8月上中旬,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38 g,离核,可溶性固形物14%左右,可食率97.8%,货架期10天左右,甜脆爽口、无涩味,深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12.
'酒泉香脆李'是从李地斱品种'青脆李'芽变植株中选出的新品种。单果重57.9 g。果实扁圆形,纵径4.0 cm,横径4.5 cm。果顶略凹,果粉较厚,果皮底色绿至绿黄,中等厚。果肉绿黄色,汁液多,肉质致密、脆,纤维少,去皮硬度6.68 kg/cm2,酸甜适中,无苦涩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4%,还原糖含量4.3%,总酸含量0.54%,维生素C含量64.4 mg/kg。果核小,可食率97.7%。常温下,果实不耐贮运。'酒泉香脆李'较丰产;耐高温高湿和寡日照气候,在三峡库区海拔800~1 200 m区域适应性好。  相似文献   

13.
以4年生青脆李为试材,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比较了三主枝开心形、四主枝开心形、主干形、“Y”字形和UFO形等5种树形青脆李的光合作用强度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四主枝开心形的光合作用强度及果实品质均表现为最佳,其次是“Y”字形和三主枝开心形,最后是UFO形和主干形。  相似文献   

14.
自发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 MAP)作为一种投资小、使用方便的贮藏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果蔬贮运保鲜中。本试验研究了0℃下自发气调贮藏保鲜青脆李的效果,结果表明,与聚乙烯(PE)打孔薄膜袋(对照)相比,聚乙烯、聚氯乙烯(PVC)和高渗出二氧化碳保鲜袋3种自发气调包装袋均可减缓青脆李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延缓果实衰老。与聚氯乙烯、高渗出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5.
据《食品工业科技》2014年第2期《贮藏温度和1-甲基环丙烯对四川青脆李褐变的影响》(作者陈嘉等)报道,为研究温度和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青脆李果实褐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青脆李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伏季水果,在四川省宣汉县栽培历史很长,品种资源丰富,产业优势明显,适应性、抗逆性强,产量高。果实具有色绿、味香、质脆、口感好、皮薄肉多、营养丰富、耐贮藏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尽管如此,在不少的宣汉人眼里.青脆李目前仍属于“小杂水果”,认为其发展空间极小。  相似文献   

17.
"巫溪晚脆李"是从地方青脆李实生变异植株中选育出的成熟较晚、果形端庄、肉质脆嫩、离核味甜的青脆李新品种。该品种树势强健,生长快,比本地"酒泉香脆李"晚25~30 d,在巫溪海拔1 100 m区域成熟时间在8月中旬。果实较大,近圆形,平均纵径4.2 cm、横径4.74 cm,单果质量58.7 g。果皮绿色或黄绿色,皮中等厚,果点明显,果粉厚,白色。果顶略凹。果肉绿黄色,肉质硬脆,汁多味香,脆嫩,纯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5%,可滴定酸0.71%~0.84%,维生素C含量1.56~2.85 mg/100 g。果核小,呈扁圆形,离核,果实可食率97.83%~97.91%。无明显采前裂果和果内流胶,晚熟,丰产,果实硬熟时肉质松脆,但软熟后出现果肉变粉质、硬度下降现象,常温下不耐贮运。耐高温高湿和寡日照气候,适应性好,适宜在重庆海拔500~1 300 m的山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龙园早李是我们1982年用九三杏梅李作母本、福摩沙李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李抗寒、早熟新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49.9 g,最大单果重82.0 g;果皮紫红色;黏核,果肉浅绿色,肉质较脆,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0%,极抗寒;在黑龙江省哈尔滨,果实7月下旬成熟。2010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白脆鸡麻李’是从‘三华李’ ( Prunus salicina‘Sanhuali’) 中选育出来的优良李新品种。果实椭圆形, 平均单果质量52.7 g,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5% ~11.5% , 果大而均匀, 皮无残留涩味, 肉质淡红脆嫩, 酸甜可口, 是‘三华李’中稀有的白肉品种, 适合于南亚热带山区栽培。果实在广东地区6月下旬至7月初成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吉林省地方李品种资源和生产栽植李品种果实性状的鉴定和评价发现,目前生产应用的品种,果实性状均遗传有当地地方品种资源的特征特性,指出吉林省区域李果实性状的主要特点、区域特色的地方品种在李产业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为地标性李产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