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果园生草栽培是果树生态培育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重点介绍了果园生草栽培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探讨了生草栽培在实际推广应用中的技术要点。针对我国果园生草现状,提出需要因地制宜选择草种及生草方式,加强水肥管理,加深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方面研究,倡导精耕细作,推进"果-草-牧"等良性复合体系的构建,为我国大面积推广应用果园生草栽培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果园生草技术是一项现代果园土壤管理技术,有众多优点,在规模化果园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更好地推广这项技术,解决当前阻碍这项技术推广的技术难题,在总结前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以黑麦草、鼠茅草、苜蓿草、白三叶、柔毛野豌豆为试材,采用调查、观察、测量和比对分析方法,分别从播种技术、播后肥水管理技术、杂草防控技术和刈割覆草技术四个方面探索了规模化果园生草技术,得出了适用于皖北地区规模化果园的生草技术,同时发现了仍存续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建议。研究结论为生草技术在皖北地区规模化果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探究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热点方向,利用可视化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CNKI和Web of Science果园生草相关研究文献(1990—2022年)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1)果园生草相关研究的发文量整体上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学科研究主要集中在园艺学、环境学和生态学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期刊是Journal of Ecology、Plos On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版)》;2)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同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有密切交流,且与美国相关机构的学者合作联系最为密切;果园生草研究机构相对分散,中国科学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了大量的果园生草研究,对我国果园生草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3)果园生草多采用控制模拟试验方法,以生草覆盖实践为研究基础,研究主题由早期侧重于草种选择,过渡到杂草病虫害防除再到更加注重果园综合效益。综上,国内果园生草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果园草种选择、病虫害防除、土壤理化特性、果树提质增效和果园生态效应方面,而国外果园生草逐渐倾向于自然生草和果实品质层面。  相似文献   

4.
果园生草是一项绿色、生态的现代土壤管理技术。果园生草栽培有利于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环境,保持水土,调节土温,抑制杂草生长和果树病虫害的综合治理,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桃果品质。本文深入的阐明了我国果园生草效应及配套生草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适宜草种的选择、生草后桃园管理等研究还不够完善,预测今后将在因地制宜的选择草种、探明果园草的生理生态效应以及生草后管理措施方面进一步深入以研成配套成熟的轻简化生草栽培技术,同时也为桃园生草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果园生草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3):486-490
果园生草是改善果树生态条件的一项现代土壤管理技术,实施果园生草栽培可以确保现代果园的可持续高效发展。总结了我国10 a来的生草试验研究,从草种选择、果园生草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种群的影响、果园生草对果园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果树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到目前为止我国开展果园生草试验研究的现状。从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果园生草显著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和果园的大气生态,并明显增加了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提高了果树产量和改善了品质。预期今后将在筛选适宜草种、探明生草的生理生态效应和弄清生草对果树产量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果树土壤管理一直运用传统的清耕制,而世界上果树生产先进国家,果园土壤管理90%以上是实行果园生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施果园生草是生产绿色和无公害果品的重要技术措施。一、果园生草法的概念果园生草法的狭义概念是除果树树盘外,在果树行间播种禾本科、豆科等草种的土壤管理方法。而广义的概念是指人工全园种草或果树行间带状种  相似文献   

7.
(一)果园"生草"和"覆草"果园"生草"和"覆草"适用于土壤贫瘠、水肥力差、受天气和温度影响较大的果园.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行间与株间,种植一定数量的豆科、禾本科类植物或牧草,亦可自然生草,并对生草进行施肥、灌水等管理,等草生长到20~30cm时,分期收割青草,晒至半干,掩埋在树冠下,年年反复进行.  相似文献   

8.
大力实施南方果园生草技术,推进生态果园、观光果园建设,将发展果园循环农业形成的现代农业形象和优美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休闲相结合,可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之一。本文分析整理了南方果园生草常用植物品种及适用情况,并基于南方果园不同生草用途,从草种选择、栽培技术、管理方法、利用模式等方面给出了科学建议,为南方生态果园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大力实施南方果园生草技术,推进生态果园、观光果园建设,将发展果园循环农业形成的现代农业形象和优美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休闲相结合,可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之一。该文分析整理了南方果园生草常用植物品种及适用情况,并基于南方果园不同生草用途,从草种选择、栽培技术、管理方法、利用模式等方面给出了科学建议,为南方生态果园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1果园生草技术要点1.1生草形式及方式选择目前,生草的形式有全园生草(树盘除外)和行间生草。一般在肥水供应比较充足的成龄果园或盐碱地区,采用全园生草;肥水供应条件差、幼龄果园或苹果矮化砧M9T337等浅根性果园采用行间生草,行内清耕或覆盖,以避免草果争肥争水。生草的方式主要有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自然生草具有更丰富的植物群落,在水分利用,果树产量与品质等方面对生产更好,且省工省力,所以最佳。一般在当地乡土草种能够形成自然群落时适用  相似文献   

11.
果园生草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果园管理技术。果园生草能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调节果园生态环境,影响果树植株生长发育,多年生草能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果园生草体系中生草与果树存在竞争养分、水分的矛盾。在生草初期减弱了果树生长发育,影响了早期产量。其原因可能是体系中生草与果树根系互作,影响了养分、水分的运输和分配。目前,果园生草体系逐渐向与畜牧业、养殖业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其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桃园生草是一种先进的桃园土壤管理模式.介绍了桃园生草的意义及生草方式,综述了桃园生草对土壤、微域气候、桃树生长发育、病虫草害的影响,总结了桃园生草存在的主要问题.桃园生草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平缓土壤温度变化,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微域气候,提高果实品质,减轻病虫草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枳砧锦橙(CitrussinensisOsbeck.)初结果树为试材。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柑桔园间作百喜草(Bahiagrass)(PaspalumnotaturnFlugge)、白三叶草(Whiteclover)(TrifoliumrepensL.)、紫花苜蓿(Alfalfa)(MedicagosativaL.)和多年生黑麦草(Perennialryegrass)(LoliumperenneL.),以清耕为对照。单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结果表明,在干旱季节,所有生草处理区都显著改善了根际土壤水分和温度状况,而百喜草和白三叶草生草区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数和柑桔根系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清耕区和其它生草区。表明在干旱季节,百喜草和白三叶草生草栽培促进了果园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的生长和柑桔根系菌根的形成,从而促进了柑桔根系对水分和磷素营养的吸收利用。试验结果表明果园管理中宜选择菌根侵染率高的草种如百喜草、白三叶草在柑桔园进行生草栽培,促进柑桔根系菌根形成,改善植株生理代谢,提高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河北省果园生产中出现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果品农药残留超标、果品质量差等问题,阐述了果园生草的定义及果园生草在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质量、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增加果园产量、改善果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分析了果园生草对河北省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果园割草机器人的除草性能与草的物理特性以及甩刀的设计参数紧密相关,结合柑橘果园杂草种类情况及其物理特性,基于Y型甩刀式割草机构设计一种果园割草机器人。运用D-H法建立甩刀切割单个茎秆的运动学模型,模型分析表明,在不出现缠草的条件下,甩刀轴转速1 500 r/min时在最优切割位内对单根杂草茎秆的碰撞力为74.25 N。刀片的切割轨迹分析表明,设计的Y型甩刀刀片切向速度与前进速度的比值λ>1时,割草机器人能有效地进行割草作业。割草机器人实地割草试验结果表明,刀片座间距43 mm、刀轴转速1 500 r/min、前进速度1.0 m/s时,重割率最小。  相似文献   

16.
利用根箱栽培模拟果园生草栽培,以柑橘Citrus sinensis(L)Osbeck.cv.Luogangcheng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racilis H.B.K.cv.Graham来研究生草刈割、AM真菌和施磷在减轻养分竞争上的作用.结果表明,3种措施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柱花草对柑橘生长的抑制效应,增加了柑橘的株高、叶片数和干质量;柱花草刈割的作用最明显,导致柱花草的根冠比急剧降低,表明刈割可能是通过抑制根系生长来减轻养分竞争.  相似文献   

17.
猕猴桃果园生草,可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果园土壤肥力,降低高温干旱等的危害,提高果品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8.
土壤管理是果园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果园生草法是一项较为简便,安全无副作用的果园土壤改良技术。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果园生草的益处和技术要点,供生产经营果园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渭北果区土壤有机质普遍偏低,土壤结构不良,理化性质不佳等限制果品品质提升的因素,以及果区每年秋施基肥费工费时等实际,经多年试验提出以“建园时在果树根区一次性施足有机肥”为主的局部营养富集技术,配合以“果园生草+肥水一体”的果园土壤养分维持技术,经多点示范,是果园土壤肥料管理、水分优化管理的一个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南疆环塔里木特色林果产区果林行间套种生产牧草的干草产量、根系分布、营养品质及土壤相关性状,探讨林下套种牧草的生产可行性及对果园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大成龄香梨果林套种高羊茅、鸭茅、黑麦草和苏丹草干草产量分别为5.45、3.62、4.71、11.12 t/hm2;低矮红枣果林行间套种草木樨、大叶苜蓿、苏丹草、一年生黑麦草一年内可刈割3 次,其干草产量分别达到9.20、8.78、14.33、7.58 t/hm2,且供试牧草地下根量的90%以上都集中在20 cm 土层以内,果园生草后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均高于清耕区;稀植果林套种牧草可以保证一定的牧草产量和品质,对果林根层土壤性状无明显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