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由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一种新的传染病,已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本次实验室诊断主要是为了确诊是否感染圆环病毒。采集了全场存栏猪的血清772份,进行ELISA抗体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养猪场圆环病毒的感染率为64.12%,该养殖场圆环病毒流行的原因是引种不慎,将带有圆环病毒的病猪进入该规模养殖场后,没有检验、严格隔离而导致。猪圆环病毒病仅从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上是很难做出快速诊断,只  相似文献   

2.
猪伪狂犬病毒和猪圆环病毒都是猪易感的病毒性传染病,猪圆环病毒包括1型、2型和3型,猪圆环病毒2型是目前最易感的血清型。猪圆环病毒2型是一种免疫抑制病毒,感染猪圆环病毒后很容易发生与其他病毒的混合感染。发生混合感染后病猪的死亡率增加,本文通过对一例猪伪狂犬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断,希望引起广大养殖户对混合感染情况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近几年贵州省部分规模养猪场猪瘟(HC)、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三种猪主要疫病的感染和免疫状况,采用ELISA方法对2011-2013年贵州省部分规模养猪场血清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圆环病毒病的免疫效果较为理想,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圆环病毒2型的隐性感染较为严重,应加强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4.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为主要病原引起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以体质下降、呼吸困难、腹泻、消瘦等为主要特征,可导致猪群产生严重免疫抑制,从而继发多种病原继发感染,是当前中国猪群感染最普遍的传染病之一.对某养猪户送检仔猪进行实验室诊断,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猪圆环病毒2型继发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猪圆环病毒病是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猪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主要通过感染猪的淋巴细胞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易继发或并发其他传染病。PCV2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通过对目前猪圆环病毒病对临床生产的危害进行综述,并提出一些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一、圆环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在全球范围内,猪圆环病毒2型(PCV2)已成为影响养猪场最常见的一种病原,换句话说,PCV2病毒已成为养猪场内的一种常在病原。当猪群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PCV2)时,其血液和组织中的病毒含量会显著增加,从而导致全身淋巴结和其他发育成熟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在保育猪和生长猪中表现出消瘦和肺炎等较为典型的临床症状。从现在  相似文献   

7.
Ⅱ型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type2,PCV-2)为近年来引起多种综合征的重要病原,且经常与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流感病毒发生混合感染。建立对于该病毒的快速检测及准确定量的方法,无疑对于病原诊断及病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敏感性高、重复性好、速度快、操作简便和污染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贵州省都匀市某规模化猪场发病情况,利用RT-PCR和PCR法对送检的病料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伪狂犬病病毒进行快速检测。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诊断该猪场存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9.
当前动物疫病流行有以下特点:疫苗免疫后发病规律和流行与以往有不同特点;非典型病例多不出现典型的病理变化;养殖场病原菌污染严重,多种病原同时作用导致混合感染多;新型疫病出现发病增多,如猪圆环病毒病、蓝耳病新毒株感染。再有目前兽医技术更新慢,检验设备落后;诊断试剂缺乏,并且有的诊断试剂还不很稳定,检测方法少,缺少快速准确的检测诊断方法。以上原因导致在动物疫病诊断过程中出现错误,延误了有效的治疗和快速的疫病防控。  相似文献   

10.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常引起不同生长阶段猪的免疫系统损伤,造成猪机体免疫功能不全和对疾病高度易感,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所以建立一种快速的检测技术对该病的防制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检测方法做了大量研究,文章对PCV2的检测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不同阶段的猪感染后可能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而且容易发生连续感染,增加治疗难度,给猪场造成巨大损失。文章从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广大养猪生产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determine if vertically transmitted porcine circovirus (PCV) has played a role in reproductive failure in pigs in areas of endemic infection, archival fixed tissues were examin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Tissues tested were from routine cases of abortion or reproductive failure submitted between 1995 and 1998 to the diagnostic laboratory at the Western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Saskatoon. They originated from 29 high-health herds in the provinces of Alberta and Saskatchewan and comprised a total of 36 individual submissions.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1 (PCV1) was not detected by PCR in any submitted tissues.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 was not detected by PCR or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any of the submitted tissue. The effect of extended formalin fixation on the detection of PCV2 by PCR was assessed and fixation for up to one week had no gross effect on sensitivity of detection using this PCR technique. Failure to detect porcine circoviruses in cases of reproductive failure prior to 1999 in areas of endemic infections, suggests that reproductive disease may be a new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PCV2 infection, and that vertical transmission may not have been the primary mechanism of initial dissemination of the virus in the pig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和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是引发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建立其基因芯片快速检测体系,对开发猪繁殖障碍快速检测试剂盒具有重要意义。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PRRSV、CSFV和PCV-2的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特异性较强的60mer的寡核苷酸探针,并将探针按所设计阵列固定于表面经氨基化修饰的玻片上,制备出寡核苷酸芯片。通过引物标记及特异性验证,建立了带标记引物的多重PCR检测体系,从而产生大量可与寡核苷酸探针特异性互补的带标记的DNA片段。将标有荧光染料的扩增产物与芯片上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扫描、分析芯片上荧光信号。结果表明,芯片上各样本对应探针位点呈现阳性荧光信号,而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则基本不能检测到荧光信号。分别用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和PCR/RT-PCR检测60份临床病料,两者符合率高达92%,表明该检测技术能够用于临床病料的检测及快速诊断PRRSV、CSFV和PCV-2。  相似文献   

14.
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集约化、规模化的生猪养殖业的高效快速发展,养殖中出现的疾病也越来越多。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发的传染病,该病毒是一种无囊膜的DNA病毒,是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不同年龄段的猪感染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等,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主要就猪圆环病毒病的流性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等方面做出总结综述,为猪场对于猪圆环病的日常诊断及防控提供理论指导,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猪圆环病毒Ⅱ型感染的免疫抑制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圆环病毒感染是新发现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对猪的感染率较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已成为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圆环病毒主要侵袭猪的免疫系统,干扰和破坏机体对疾病免疫抗体的产生和维持,致使抵抗力下降,从而容易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猪圆环病毒入侵免疫系统的机制做了大量研究,在病毒的复制机制、对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的影响以及与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的关系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猪圆环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PRRS)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近几年来严重危害猪群的两大免疫抑制性疾病。为研究2种病毒自然条件下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本研究分别利用RT-PCR和PCR方法,对近2年来自山东及周边地区78家猪场的237份临床病例进行了PRRSV和PCV-2的检测,结果发现PCV-2和PRRSV混合感染病例48份,阳性率达20.2%。2种病毒混合感染已成为该地区猪病流行的重要特征。本研究对该地区猪群混合感染的现状、发病表现及病变特征等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猪圆环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圆环病毒 (PCV)病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猪的传染病 ,该病的广泛流行和蔓延给世界各国的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失 ,同时也给各国科研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任务。文章就猪圆环病毒的基因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分子免疫学、分子流行病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据调查和相关文献显示,猪圆环病毒病(PCVD)在中国感染情况严重,对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为有效地控制本病,本试验选用了几种新上市的PCVD国产灭活苗对育肥猪群进行免疫试验,使用ELISA方法对试验猪群进行了抗体消长的跟踪,使用SPSS生物统计软件对抗体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育肥猪在2周龄前后免疫1次,10周龄前后进行加强免疫,可保证整个育肥期猪群不受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感染。  相似文献   

19.
猪圆环病毒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圆环病毒(PCV)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和猪呼吸系统疾病症候群,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已有研究表明,PCV-2感染和免疫刺激作用在PMWS发生中起关键作用,母源抗体对PMWS发生有被动保护作用,通过对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进行PCV-2免疫,增加母源性免疫和降低病毒血症的措施可以减少PMWS对仔猪死亡的影响.PCV-2疫苗现在已经在商业上应用,疫苗对PCV-2复制和PCVD的诱导增强作用似乎依赖于疫苗佐剂的类型和疫苗的接种时间.因此,基于有效的试验,在发生过PMWS感染的猪群,应该根据PCV-2感染的时间有目的地制定免疫接种方案,以控制或者减少PMWS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2020年齐鲁合作的第三方实验室对猪场送检的样品进行抗原、抗体检测,其中病毒性疾病以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圆环病毒3型感染检出率比较高;而抗体检测结果以伪狂犬病gB抗体、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猪瘟抗体相对比较理想。但各种疾病表现不同的特点。综合抗原、抗体检测结果看,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伪狂犬病防控相对较差,猪场还是需要查漏补缺,提升群体健康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