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马铃薯晚疫病种薯带菌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马铃薯块茎上分离纯化得到晚疫病菌、银腐病菌、癌肿病菌、红腐病菌、黑点病菌和镰刀菌等并提取它们的全基因组DNA,用引物08-3和08-4对这些真菌的DNA进行PCR扩增,以检验该引物扩增晚疫病菌DNA的特异性。取马铃薯种薯的芽眼、芽及其他不同部位并用NaOH法提取晚疫病菌DNA,再用引物08-3和08-4进行特异性扩增以检验种薯是否带晚疫病菌。结果表明:(1)引物08-3和08-4有很强的特异性,只能扩增出大小为257bp的马铃薯晚疫病菌DNA片段;(2)用该引物能扩增出种薯芽眼组织中大小为257bp的晚疫病菌DNA,说明通过PCR特异扩增,能直接检测出马铃薯种薯中潜伏的晚疫病菌。(3)本次检测的本地感病品种米拉有10%的种薯带晚疫病菌。该研究为种薯传播晚疫病菌的分子检测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抗真菌蛋白Rs—AFPs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开花后50-90d的萝卜种子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通过PCR反应,得到Rs-AFP1和Rs-AFP2基因扩增产物。采用T-载体克隆技术,将二分别插入pBluescript/EcoRV-T克隆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GR-1和pGR-2用其转化宿主菌E.coli DH5α,从阳性菌落制备测序用质粒DNA样品,在AB1370A DNA测序仪上测序。  相似文献   

3.
亚麻总DNA快速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试验在对不同的DNA提取方法进行研究改进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适合于提取亚麻植株体DNA的新方法-高盐低pH法,用该方法提取的DNA不仅纯度高,片断长度接近50kb,符合外源DNA导入的要求,而且具有高效、省时、无毒、简便、经济等特点。是目前进行亚麻植株体DNA提取的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提取,纯化植物DNA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赵姝华  林凤 《杂粮作物》1998,18(2):35-38
以玉米,小麦,油菜等作物的种子,叶片为材料,对DNA提取,纯化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CTAB-I法,SDS-I法适于种子,叶片DNA的提取,CTAB-Ⅱ法适于叶片DNA的提取,所提DNA纯度较高,SDS-Ⅱ法提得的DNA质量较差,抽提次数增加对DNA质量改观不大。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RAPD分析及其与马唐瘟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化卞法微量提取稻瘟病菌7个生理小各和马唐瘟病菌基因组DNA,用60个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其中21个引物的特异性扩增条带,第一引物-菌系组合扩增到3-19条,平均10.3条;其中有多态性条速为1-12条,平均6.1条,多态性为61.1%。说明稻瘟病菌群体有丰富的RAPD多态性。引物OPH1、OPH2,OPH4,OPH13,OPH14,OPK14等扩增的条带多,多态性丰富,而且可以有效地区分稻瘟  相似文献   

6.
花生DNA导入大豆变异后代的品质分析/黄承彦(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赵经荣,周同度…∥山东农业科学。-1994,(6).-19~20以大豆品种鲁豆4号为DNA受体,花生品种鲁花4号为DNA供体。用改良苯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花生DNA,大豆自花授粉后3...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6个马铃薯品种块茎接种晚疫病菌,研究其块茎接种的鉴定方法。块茎接种鉴定晚疫病水平抗性,以整薯针刺接种和切面接种相结合的方法。水平抗性的确定应依据发病时间、侵染率、扩展速度和孢子形成数量4个指标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8.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7,(1):45-53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生理小种是晚疫病菌重要的表现型之一,其组成与变异直接关系到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中国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多样性及生理小种毒力基因的复杂性,并指出了目前中国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晚疫病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冯延江 《中国马铃薯》2002,16(5):302-303
1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和传播 1.1病原菌的基本特征特性 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真菌属于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疫霉属(Phytophthora),而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是由于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的侵染所致.病原菌在形态上分为菌丝、孢囊梗、孢子囊、游动孢子等.马铃薯叶背面的白色霉轮就是从气孔长出来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囊梗白色,无隔膜.孢子囊卵圆形,呈乳头突起,它是病菌的繁殖器官,条件适宜时,每个孢子囊能产生6~12个游动孢子.  相似文献   

10.
茶树基因组DNA提纯与鉴定   总被引:44,自引:10,他引:44  
陈亮  陈大明 《茶叶科学》1997,17(2):177-181
采用在细胞核被裂解之前去除细胞质中的茶多酚和蛋白质,而后用SDS裂解细胞核,异丙醇和乙醇沉淀基因组DNA的方法,分别从不同茶树品种新梢、干梢及冰冻新梢中成功地提取和纯化基因组DNA,并对其DNA的得率和质量进行了鉴定。DNA的得率在205~963ng/mg鲜重之间,所得到的DNA样品片段均大于21kb,适宜于进行限制性酶切和RAPD反应。实践证明,上述提取富含酚类物质植物基因组DNA的方法,不仅迅速简单,而且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1.
花生DNA快速简便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在花生新鲜针叶和干叶DNA提取过程中,应用pH值较低,无机盐浓度较高的提取缓冲液可沉淀蛋白质,其中加入2%的β-巯基乙醇可有效地防止次生代谢物质使DNA变色。提取出的DNA样品产率在92.6~216.31ng/mg.fw,DNA质量和纯度较高,260nm/280nm光密度比值在1.8~1.9之间。所得DNA可直接用于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并可用于随机引物PCR扩增。该方法为花生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适合马铃薯晚疫病菌生长的培养基改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是全球第一大作物病害,对马铃薯生产危害非常严重。在对该病菌的研究中确定适宜的培养基是比较关键的一环。本文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晚疫病菌接种到黑麦与胡萝卜不同混合比例的5种培养基上,通过隔日调查的方法,比较其菌落生长直径的大小和产孢量的多少,以此作为衡量5种培养基培养效果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黑麦与胡萝卜的比例为1:1时,晚疫病菌的菌落生长速度最快,产孢量最多,培养效果最好。因此,可以利用这种培养基来培养马铃薯晚疫病菌,这对开展晚疫病菌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部分马铃薯产区晚疫病菌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严重危害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马铃薯晚疫病的化学防治过程中,几乎所有马铃薯主产区都有马铃薯晚疫病菌抗药性的报道。对云南省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抗药性进行检测,明确云南省马铃薯产区晚疫病菌的抗药性情况。通过抑菌试验检测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银法利和大生M-45的抗性,测定来自云南省5个马铃薯产区的53个菌株。结果表明,中甸、丽江、剑川、石林和小哨未发现对甲霜灵、银法利和大生M-45的抗性马铃薯晚疫病菌,上述药剂仍可以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L.var.Chinensis Roem)黄化叶片为材料,比较了2种提取方法对高分子量核DNA(HMW-DNA)制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Zhang法与Peterson法相比,前者更适合于中国水仙叶片HMW-DNA的提取.将得到的细胞核用低熔点琼脂糖包埋,琼脂糖小块用蛋...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地区,气候冷凉,是中国著名的马铃薯产区,但同时也是晚疫病常年发生区,明确是否存在晚疫病菌A2交配型对当地的晚疫病防治方法和策略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晚疫病菌A1和A2标准菌株,采用对峙培养法,对采自黑龙江省的马铃薯晚疫病菌进行了2年的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所测定的来自全省8个县市的109个菌株均为A1交配型,未见A2交配型。  相似文献   

16.
Shtie.  D  廖晓兰 《杂粮作物》1992,(3):39-42
由马铃薯早疫交链孢(Alternaria solani)引起的马铃薯早疫病和由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美国东北地区马铃薯的两种最重要的真菌病害。晚疫病是偶尔发生的,但极具危害性,而早疫病危害较轻,但经常发生。马铃薯种植者施用大量的杀菌剂来控制这两种病害,在美国东北部通常是当植株高15~20厘米时进行首次喷药,以后每周喷1次直至植株枯死,共喷药7~10次。  相似文献   

17.
晚疫病水平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6个马铃薯品种块茎接种晚疫病菌,研究基块茎接种的鉴定方法,块茎接种鉴定晚疫病水平抗性,以整薯针刺接咱和切面接种相结合的方法。水平抗性的确定应依据发病3时间、侵染率、扩展速度和孢子形成数量4个指标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比目前较普遍使用的CTAB法能更好地分离植物基因组DNA的方法。通过芸薹属不同种植物和不同重量实验材料(0.1—1.2克)的多次试验,证明用该方法分离的基因组DNA产率、纯度和分子量都较高,分离的DNA可用于限制性酶切.这种方法也完全适用于其它植物基因组DNA的分离。  相似文献   

19.
红麻基因组提纯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多种基因组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红麻基因组提取中的难点即富含酚类,萜类,单宁,果胶等物质。提出了利用1%抗坏血酸保护单宁,多酚类物质不被褐化,避免了其褐化产物与DNA形成不可逆的复合物,提高了DNA得率;并且,提取缓冲液采用了pH条件下Na2CO3存在可加速果胶碱解,分离果胶等杂质,获得了高纯度基因组DNA,适合PCR扩增等分子生物学要求。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晚疫病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在7种不同培养基上及不同温度下的菌落生长和产孢情况的比较观察,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培养条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在黑麦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最快,产孢量最大,燕麦培养基次之,V_8培养基和PDA最差。在5~25℃温度范围内,马铃薯晚疫病菌均能产生孢子囊,但以20℃产生孢子囊数目最多且孢子囊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