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灭活口蹄疫病毒(FMDV 146S)疫苗是目前预防口蹄疫(FMD)最有效的产品。作为抗原的146S的颗粒结构完整性是保证疫苗的免疫活性的关键。然而,146S在高温或微酸性环境,甚至是低温保存时均容易裂解失活。如何保持146S的结构稳定,是FMD疫苗生产和储存应用的最大挑战。大量前期研究结果已证实,146S的裂解起始于病毒衣壳相邻的五聚体亚基交界处,而亚基交界处的大量组氨酸在酸性环境中质子化产生的电荷排斥,是导致146S耐酸稳定性差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以往的研究中通常采取去除或替换掉组氨酸的策略来提高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正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 FMD)是由FMD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类动物的烈性传染病,严重威胁动物产业和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疫苗免疫仍是目前防控FMD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FMDV血清型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其单一血清型疫苗在临床实验中的保护效果有限。因此,研发针对FMD多血清型广谱性疫苗是目前新型疫苗研发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FMD疫苗质量是决定免疫接种成败的关键因素,目前,疫苗质量评价体系尚不健全,尤其对有效抗原的精准定量尚缺乏有效手段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FMD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烈性传染病,患病动物的口、舌、唇、蹄、乳房等部位发生水泡,水泡破溃后形成烂斑.由于该病传染性强,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实时通报的传染病之一.目前,疫苗接种已作为特异性免疫预防的可靠工具和有效手段,并在FMD的防控中广泛应用.但由于FMDV血清型、血清亚型众多,以及病毒抗原变异现象的存在,现有疫苗并不足以应对FMD的突发.在确定了流行病毒株与疫苗株的抗原关系后,疫苗库贮存的抗原可以立即用于紧急免疫,有效防控FMD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正>口蹄疫(Food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d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偶蹄类动物的急性、热性、接触性、烈性传染病。世界范围内预防口蹄疫发生的有效方法是疫苗免疫,疫苗生产过程中,各环节过程控制至关重要,其中准确定量完整的口蹄疫病毒粒子(146S)尤为关键,因为146S抗原的含量直接决定了口蹄疫灭活疫苗的质量,所以准确,快速,敏感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是一种感染牛、羊和猪等偶蹄动物、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动物疫病。疫苗免疫是控制该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口蹄疫灭活疫苗在口蹄疫流行地区广泛使用。灭活疫苗中,完整口蹄疫病毒粒子(146S粒子)是至关重要的免疫抗原,它的数量和稳定性决定了疫苗的免疫效果。不同血清型,甚至同型不同毒株的口蹄疫病毒粒子稳定性不同,146S粒子在一定温度、酸、碱条件下容易分解为五聚体(12S粒子),导致疫苗免疫效力大幅下降。近年来口蹄疫病毒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分子基础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为研究口蹄疫病毒稳定性提高疫苗质量,开发新型口蹄疫空衣壳疫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口蹄疫病毒结构基础、稳定性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为同行了解口蹄疫病毒结构与免疫的关系,评价新型疫苗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正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口蹄疫(FMD),是世界范围内偶蹄类动物的主要瘟疫,被OIE认定为头号动物传染病。疫苗接种是流行国家防控口蹄疫的基本策略,然而,口蹄疫灭活疫苗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包括毒力病毒从疫苗工厂逃逸的风险、免疫持续期短、成品疫苗的保存期短以及流行毒株的高度抗原异质性。为克服这些缺点,要求疫苗在高度安全的设施中生产,疫苗中须含有高浓度的146S抗原,由此产生的高额成本使疫苗的推广受到限制。减毒活疫苗可诱导坚强而且持久的保护性免疫而且成本低廉,被认  相似文献   

7.
正口蹄疫病毒(FMDV)抑制宿主的翻译机制,阻断蛋白质分泌,并裂解与信号转导和先天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蛋白。FMDV是一种单链阳性RNA病毒,由衣壳和核酸组成,其基因组长度约为8500个碱基,该基因组被一个二十面体衣壳包裹,衣壳由VP1、VP2、VP3和VP4四种结构蛋白各60个拷贝组成(图1)。VP1、VP2、VP3折叠成一个八链的楔形β-折叠形成外层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主要感染偶蹄动物的一种人畜共患病。FMD的持续感染对流行区域的畜牧业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因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呼吁进行全球范围内控制和清除FMDV。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预防、控制乃至最终消灭FMD的先决条件,本文主要介绍口蹄疫重组亚单位疫苗、多肽疫苗、核酸疫苗、活病毒载体重组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选择大肠埃希氏菌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Virus,FMDV)与3AB多肽非结构蛋白为主要抗原物质,选择过氧化氢-四甲基联苯胺为底物溶液,以A-G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为酶结合物质,对猪口蹄疫病毒感染和疫苗免疫猪进行3AB-ELISA鉴别试验。采用相关试验方法对采集自健康猪、人工感染FMDV的猪和FMD疫苗免疫猪的867份血清进行检测,3AB-ELISA对健康猪血清检测的特异性为97.63%,对疫苗免疫猪血清检测的特异性为98.90%,由此表明使用3AB-ELISA方法鉴别FMDV感染猪和疫苗免疫猪的效果佳,用3ABELISA来鉴别猪FMDV感染和疫苗免疫猪相较于VIAA-AGID检验法检测效率高,且操作过程以及方法更为简单,是有效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FMD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该病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目前除了北美、澳洲等地区外,世界范围内多次暴发流行.最近几年,一些已经消灭FMD的国家又再次爆发,FMD防制形势依然严峻.在FMD防制中,加强流行病学监测和采取疫苗免疫是防制其发生的主要措施和关键环节.因此,特异性诊断抗原的制备和新型疫苗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对口蹄疫(FMD)疫苗抗原的生产质量控制检测,主要依靠蔗糖密度梯度法定量病毒146S检测。但该方法操作过程繁琐,操作时间太长,1次能检测样品数量有限,检测效率不高。本研究采用病毒计数仪对FMDV完整粒子进行定量检测,同时与蔗糖密度梯度法定量病毒146S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本研究方法检测时间只需10 min,有耗时短、受干扰因素少、准确性较高的显著特点,为FMD疫苗的生产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可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会引起偶蹄动物发生口蹄疫(FMD),产生急性系统性传染性水疱。其分为7个血清型,包括A、O、C型,亚州1型(Asia 1)及南非1、2、3型(SAT1、2、3)。其中,SAT FMDV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主要集中在撒哈拉沙漠以南,侵害水牛及野生动物,容易发生抗原变异,疫苗交叉保护效果低。近几年的报告表明,中东地区暴发了SAT2FMDV,跨越了长久以来的地域界限,也对我国的养殖业造成了潜在的威胁。我国在SAT FMDV方面的研究较少,有必要建立特异性和灵敏性高的SAT FMDV监测方法作为战略储备,以防其跨境传播。论文主要介绍了SAT2FMDV结构蛋白抗原表位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研发有关SAT2FMDV战略储备表位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 FMD)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 VLPs)疫苗因具有安全、高效等优点,成为当前FMD疫苗研究热点。为解决FMDV VLPs疫苗免疫原性弱的问题,本研究选取CpG、GM-CSF和FliB佐剂,与ISA206联合后分别与FMDV VLPs配伍,免疫豚鼠后通过检测豚鼠特异性抗体、中和抗体、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FMDV的攻毒保护率,探究其对FMDV VLPs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结果表明,CpG与ISA206联合作为佐剂可有效地刺激机体产生更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同时能够提高动物的攻毒保护率,从而增强了FMDV VLPs疫苗的免疫效力,研究结果为FMDV VLPs疫苗及其他蛋白质类疫苗最优佐剂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灭活疫苗中完整口蹄疫病毒粒子(146S)是重要的免疫抗原,它的含量、完整性、稳定性决定了疫苗的免疫效果。口蹄疫病毒是无囊膜病毒,对氯仿不敏感,对温度、酸碱度比较敏感,当pH变化或温度升高时完整病毒146S容易分解。完整的口蹄疫病毒粒子一旦裂解,疫苗的免疫效果将大幅度降低,生产中如何保护146S抗原完整性又要保证疫苗纯度,两者关系是工艺攻关难点,完整病毒粒子配合优质佐剂,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进而保护易感动物不被口蹄疫病毒感染,最终使口蹄疫灭活疫苗起到防控疫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将人参茎叶皂甙(GSLS)和油佐剂混合,然后再与口蹄疫病毒(FMDV)抗原乳化制成口蹄疫疫苗.将FMD疫苗皮下二次免疫小鼠后,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水平、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指数(SI),脾淋巴细胞IFN-γ和IL-4mRNA表达水平,并测定GSLS对疫苗黏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00 μL的FMD疫苗免疫小鼠,显著促进小鼠产生以4μg组产生最高水平的IgG(P<0.05);与对照组比较,添加GSLS后脾淋巴细胞对ConA和LPS增殖指数,IFN-γ和IL-4mRNA表达也显著增高(P<0.05);吐温浓度为1.0%和1.5%时,添加GSLS能显著降低疫苗的黏滞性(P<0.05).因此,在FMD疫苗中添加GSLS能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降低疫苗黏滞性.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属于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1 2],为单链正股RNA[3]。T racey认为3C蛋白酶具有病毒加工、宿主蛋白裂解的作用[4]。H ata认为在感染FMDV的宿主细胞内翻译的一条多肽链,11个蛋白酶裂解位点中,9个位点由3C蛋白酶完成裂解过程[5]。目前,对同  相似文献   

17.
探讨新疆野生荒漠肉苁蓉粗多糖(wild 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 crude polysaccharides,WCDCP)对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疫苗免疫小鼠的佐剂效应及安全性。用不同剂量的WCDCP分别配伍FMDV灭活抗原及FMD疫苗,皮下注射ICR小鼠,免疫两次。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G、IgG1及IgG2a抗体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结中CD4+CD44+和CD8+CD44+T细胞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中、高2个剂量的WCDCP均能显著增强FMDV灭活抗原特异性IgG的抗体水平(P0.01);中剂量的WCDCP显著增强了FMD疫苗特异性IgG及其IgG1、IgG2a抗体水平(P0.05),而且具有长效性;WCDCP中剂量可以显著提高淋巴结中CD4+CD44+和CD8+CD44+T细胞的表达水平(P0.05);WCDCP对小鼠的生长没有影响。总之,WCDCP可以长期增强FMD疫苗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增强T细胞免疫反应,对小鼠的生长无副作用。因此,WCDCP可以作为FMD疫苗的一种安全候选佐剂。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有7个血清型,不同血清之间无免疫交叉保护性.口蹄疫的发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至今尚未消灭.疫苗接种是特异性预防FMD的可靠和有效手段,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的预防、控制以致最终消灭FMD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为增强牛口蹄疫O型、Asia-Ⅰ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本试验应用超滤技术浓缩口蹄疫(FMD)抗原来制备浓缩疫苗,通过免疫血清学检测及本动物攻毒保护试验来评价所制疫苗效果.结果显示,浓缩抗原疫苗安全检验合格,全剂量(2 mL)、1/3剂量(0.67 mL)、1/9剂量(0.22 mL)组牛血清抗体水平均较常规疫苗有显著提升(P<0.05),阳转率高于常规灭活疫苗;本动物攻毒保护试验效果明显,Asia-Ⅰ型、O型抗原PD50值分别达到了每剂12.51和10.32.结果表明,应用超滤技术浓缩FMD抗原可提高FMDV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免疫增强剂CVC1302对O型口蹄疫(FMD)细菌样颗粒(BLP)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将革兰氏阳性增强基质(GEM)处理的口蹄疫病毒(FMDV)VP1结构蛋白表位的重组蛋白B(T1BT2)4B与CVC1302混合,与白油佐剂乳化制成疫苗,免疫4周龄ICR小鼠及45日龄FMDV抗体阴性仔猪。免疫后利用FMDV VP1结构蛋白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ELISA抗体水平;利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免疫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免疫小鼠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利用液相阻断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免疫仔猪血清中的液相阻断抗体滴度。结果显示,免疫增强剂CVC1302可以显著提高GEM-B(T1BT2)4B免疫后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p0.05);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率及细胞因子IL-4、IFN-γ的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仔猪血清中的液相阻断抗体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免疫增强剂CVC1302可以提高O型FMD BLP疫苗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对FMD BLP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为提高FMD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