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运用民族生态学、社会林业学、文化人类学,采用社会调查并结合PRA和RRA方法对桂北地区进行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当地少数民族对自然的崇拜、饮食文化、禁忌文化、民间文学、节日文化、佛教文化、村规民约等朴素的生态文化对桂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谈起,分析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以及民族文化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中的作用.从民族文化中的自然崇拜、图腾文化、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乡规民约、习俗等多个层面探讨了民族文化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元素.  相似文献   

3.
论自然圣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圣境是一类特征的生态系统,是由于传统文化信仰的原因而受到崇拜、禁忌和保护的一类特殊自然—人文景观单元,包括山林自然圣境、庙祠人文圣境、名山圣境和水体自然圣境4种类型,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体现在自然圣境对物种与生态系统保护等多个层次上。要做好自然圣境的保护,应将有条件的区域建成保护小区、同时完善村规民约,把民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当地群众在圣境保护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民族生态文化的视角,从自然与社会、民族文化与生态保护的互动关系入手,综合分析云南藏文化在滇西北地区生态保护中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文化现象中的积极因素对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保护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景跃波  张劲峰  陈隽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210-213,218
对生活在云南的藏民族的生态文化体系中与生态环境保护直接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论述,总结了藏民族传统文化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作用。就今后复兴及进一步弘扬该民族的生态文化,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阿拉善盟地处于荒漠区,阿拉善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知识丰富而独特。通过调查、访谈和收集自然资源、民族风俗,以及文化中的阿拉善蒙古族生态观及民间生活中的植物资源利用方式,分析了阿拉善蒙古族的民族植物学和民族生态学传统知识。结果发现:崇拜自然植物、树木以及神山、圣水是阿拉善蒙古族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表现形式,阿拉善蒙古族对植物资源利用方式以药用、食用、饲用、文化利用为主。  相似文献   

7.
以原始苯教和藏传佛教产生的根源阐明藏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观形成的相互关系;以宗教对高原自然环境和生物的禁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阐明藏民族传统文化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提倡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纳西族东巴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东巴文化和造纸植物、纳西族传统生态信仰、纳西族信仰的圣山、圣境信仰与东巴文化、纳西族对神树和神兽的崇拜与保护、纳西族传统药用植物及其保护几方面论述纳西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认为上述这些传统文化促进了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从生态保护传统文化与藏传佛教、自然崇拜、生产生活与生态保护等方面对迪庆藏区的民俗文化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生态环境与民俗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迪庆藏民敬山、敬水、敬树,约束和节制一切破坏自然的行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藏族林卡是藏民族创造的园林类型,在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环境和藏文化滋生下形成,具有独特的民族造园精神和艺术特点。该文立足藏族林卡生成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对其造园精神作了系统论述,阐释了藏族林卡的艺术特征,从而使大家对藏族林卡和中国传统园林体系有更完整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藏族林卡是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环境与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民族审美特点。本文对藏族林卡的造园审美观念作了论述,系统阐释了藏族林卡的造园艺术特点,目的在于使我们对藏族林卡有深入的了解,进而完善我们对中国传统园林体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业传统与林业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两分法,将中国林业传统分为保护森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传统和破坏森林、大量消耗林木的传统。前者是以对动、植物的图腾崇拜为开端;后者是以火的使用为开端。在两种传统的形成与发展中,产生了丰富多彩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文化,包括各类树木及竹文化、花卉文化、园林文化和岩栖山居与森林游乐文化等。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传统文化里,胡杨文化已经根植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衍生出新的形式和内容,并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胡杨保护着荒漠生态,是耐人寻味的历史景观。文章通过胡杨的物态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来系统阐述人们对胡杨崇拜及胡杨精神对人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竹崇拜涵盖着竹的图腾崇拜、竹的生育崇拜、竹的祖先崇拜、竹的自然神灵崇拜和竹的巫术崇拜等层面,构成了云南民族竹文化的最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