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雏鸭霍乱也叫巴氏杆菌病,或称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鸭、带菌鸭和带菌野禽及鸟类是本病的传染源。发病季节以冬季和春季多发,一个月龄内的幼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鸭霍乱(又称鸭巴氏杆菌病),俗称"摇头瘟",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症状是突然发病、下痢,出现急性败血症;慢性型以关节炎为特征.现将1例鸭霍乱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来.发现许多送检病鸭有鸭传染性浆膜炎与鸭霍乱混合感染的情况。两者都是鸭的常见传染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败血症,其特征是引起广泛性纤维素性炎症。该病可通过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也可经种蛋垂直传播。鸭霍乱则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这两种疾病在临床中常见混合感染。一旦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给专业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多发于成年鸭。病鸭临床症状为体温升高,以腹泻、下痢、流泪、双腿麻痹、两脚无力及部分病鸭头颈肿大。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鸭症状是突然发病,下痢,出现急性败血症。最近笔者遇到一例蛋鸭鸭瘟与禽霍乱病混合感染的病例,现将发病情况和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鸭巴氏杆菌病又称鸭霍乱,俗称“摇头瘟”,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原体是霍乱杆菌。本病极易出现地方性流行,一旦发病,传染快、死亡多,对养殖业危害较大,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鸭的巴氏杆菌病又名鸭霍乱,为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正常情况下在较大的鸭和成年鸭中多发,雏鸭发病较少。  相似文献   

7.
鸭巴氏杆菌病,也称鸭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鸭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日龄鸭都可感染发病。2010年7月黑龙江省肇州县肇州镇中华村某养鸭场暴发了一起主要侵害2~3周龄幼鸭的急性  相似文献   

8.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鸭病毒性肠炎,其多发于成年鸭。病鸭临床症状为体温升高,以腹泻、下痢、流泪、两腿麻痹、两脚无力及部分病鸭头颈肿大为特征。鸭霍乱俗称“摇头瘟”,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鸭症状是突然发病,下痢,出现急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9.
鸭霍乱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颖 《吉林畜牧兽医》2010,31(1):25-25,27
<正>鸭霍乱是由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俗称"摇头瘟"。本病是地方性流行,春秋季节多发,一旦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危害性大,常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一例鸭霍乱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在鸭、鸡、鹅、火鸡等家禽中易发,尤其鸭易感,对未接种禽霍乱疫苗的鸭子致病率很高,日死亡率可高达10%以上,对已接种禽霍乱疫苗的鸭子仍可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一起病例,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雷州市某种鸭养殖场,饲养樱桃谷后备种母鸭4000多只,配套种番鸭公鸭200多只,在90日龄时肌注禽霍乱———大肠杆菌二联活菌弱毒苗,每只2毫升,在160日龄再肌注上述二联苗,每只1.5毫升。当饲养到190日龄时发现种鸭拉黄绿色稀便,个别鸭嘴巴、鼻孔、泄殖腔流出淡红色液体,种公鸭发病180只,死亡11只,致…  相似文献   

11.
鸭霍乱也称鸭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鸭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一种侵害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传染病,因其具有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常给养禽生产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2011年8月,我市有2个番鸭场饲养的番鸭突然发病,3天死亡率达15%以上。经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解和实验室诊断,诊断为禽霍乱,对症治疗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1主要细菌病1.1鸭大肠杆菌病鸭大肠杆菌病无明显季节性,不同品种或日龄的鸭均有染病几率,以2~6周龄雏鸭易感,商品肉鸭感染死亡率接近50%。1.2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该病也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败血症等,是鸭疫里默氏杆菌引发的接触性传染疾病,多发于1~8周龄雏鸭,发病率、致死率分别高达90%与75%。1.3鸭巴氏杆菌病该病又称鸭霍乱、鸭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发的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鸭巴氏杆菌病无明显季节性,以大于1月龄的鸭易感,具有流行性强、发病速度快、致死率高等特征,极易引发禽类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3.
鸭出败又称禽霍乱,鸭巴氏杆菌病,它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常导致鸭大批发病和死亡,给养鸭业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我们要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当疫情发生时,应尽快做出诊断,为控制本病的流行,减少损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基本情况 巴氏杆菌可引起各日龄鸭发生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症,该症又名鸭霍乱,俗名“摇头瘟”。其发病急,致死快,病鸭常无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重庆某场饲养的1000只左右、接近成年的良种种鸭在一段时间内发生难见症状的猝死现象,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病原菌分离、鉴定以及血清分型,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鸭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5.
鸭霍乱是由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俗称“摇头瘟”。本病是地方性流行,春秋季节多发,一旦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危害性大,常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鸭霍乱又称鸭出血性败血症(简称鸭出败)、鸭巴氏杆菌病,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病的流行有不明显的季节性,以秋冬和春季发生较多,南方多发生于秋季,是一种对鸭危害极大的接触性传染病。成年野鸭较易感染发病,死亡率很高。各种日龄鸭均可发生,但1月龄以上鸭发病率较高。2011年11月1日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黄某饲养的一批半番鸭发生鸭霍乱,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鸭场于2011年9月15日购进3000羽半番鸭,饲养20多天时按照常规方法进行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至2011年11月1日,这批饲养45d的半番鸭已连续4~5d发生急性死亡,每天病  相似文献   

17.
鸭巴氏杆菌病也称鸭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引起的鸭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纤维素性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关节炎及麻痹。因其具有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常给养禽生产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1.1隔离消毒意识差鸭场消毒工作不过关,没有设置消毒设施,消毒意识差,人员随便出入,对鸭舍、场地及各种器具没有很好地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18.
鸭霍乱又称为鸭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出血性败血症,是鸭常发的传染病,死亡率高,经用药常可控制死亡,但停药后又易复发。雏鸭一旦发病,生长速度减慢,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升高;产蛋鸭感染该病,产蛋率下降。现就萝北县某饲养户饲养的麻鸭发生鸭霍乱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鸭霍乱又名鸭巴氏杆菌或鸭出血性败血症,是引起鸭大量发病和死亡的一种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尤其在夏季气温多变,鸭霍乱发病率、死亡率高,给养鸭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鸭霍乱病例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养殖户们借鉴。1发病情况临沂一养鸭户饲养25日龄半番鸭1500  相似文献   

20.
鸭瘟及鸭霍乱是对养鸭业造成严重危害的两大传染病,给养鸭场和广大养鸭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鸭瘟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鸭霍乱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很好。鸭瘟病原是疱疹病毒,鸭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两种疫病均有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减退、饮水增多、羽毛蓬松等相似症状。在临床上鸭群发病后应针对各自的显著特征,鉴别诊断,分别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